二甲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统计表
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

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最新版】目录1.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概述2.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情况3.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4.如何降低平均住院日正文一、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概述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是对我国二甲医院各科室平均住院日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该表详细记录了各科室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反映了医院的治疗效果、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各科室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依据。
二、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的具体情况根据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各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情况如下:1.内科系统:平均住院日为 7.8 天2.外科系统:平均住院日为 9.2 天3.妇产科:平均住院日为 6.5 天4.儿科:平均住院日为 6.1 天5.眼科:平均住院日为 3.8 天6.耳鼻喉科:平均住院日为 6.9 天7.口腔科:平均住院日为 3.5 天三、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疾病种类: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不同,导致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有长有短。
2.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疗效直接影响患者的住院时间。
3.医疗设备和技术: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
4.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关系着患者的康复速度和住院时间。
5.患者个体差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平均住院日。
四、如何降低平均住院日要降低平均住院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疗效,减少治疗周期。
2.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
4.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5.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总之,二甲评审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5.病房抢救成功率≥84%●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8.住院病历甲级率≥90%●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10.平均住院日≤18天●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12.院内感染率≤8%●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6.入院三日确诊率≥95%7.门诊收治待诊率≤5%8.B超检查阳性率≥30%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12.细菌质控,参加13.尸检率≥10%●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19.住院产妇死亡率≤0.02%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22.麻醉死亡率≤0.02%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26.X光摄片甲级片率≥40%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29.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30.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8%31.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8%32.责任制护理病区数≤10%33.陪护率≥8%34.住院病人就餐率≥80%35.治疗饮食就餐率100%●36.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37.平均住院日≤18天●38.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39.副主任医师以上出门诊≥2次/周40.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80%●41.院内感染率≤8%●4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43.昏迷、瘫痪病人褥疮发生数0●4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45.年一级以上责任医疗事故发生数0医疗事故正确处理率100%46.每百张病床年严重差错发生数<147.年意外事故发生次数0?(含火灾、爆炸、房屋倒塌、造成工作人员人身伤害者)48.平均单病种医疗费用≤平均值49.平均每门诊人次医药费用≤平均值50.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51.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5.病房抢救成功率≥84%●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8.住院病历甲级率≥90%●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10.平均住院日≤18天●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12.院内感染率≤8%●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6.入院三日确诊率≥95%7.门诊收治待诊率≤5%超检查阳性率≥30%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12.细菌质控,参加13.尸检率≥10%●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19.住院产妇死亡率≤%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22.麻醉死亡率≤%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光摄片甲级片率≥40%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29.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30.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8%31.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8%32.责任制护理病区数≤10%33.陪护率≥8%34.住院病人就餐率≥80%35.治疗饮食就餐率100%●36.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37.平均住院日≤18天●38.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39.副主任医师以上出门诊≥2次/周40.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80%●41.院内感染率≤8%●4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43.昏迷、瘫痪病人褥疮发生数0●4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45.年一级以上责任医疗事故发生数0医疗事故正确处理率100%46.每百张病床年严重差错发生数<147.年意外事故发生次数0(含火灾、爆炸、房屋倒塌、造成工作人员人身伤害者)48.平均单病种医疗费用≤平均值49.平均每门诊人次医药费用≤平均值50.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51.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

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摘要:1.引言:简要介绍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的意义和目的2.统计表概述: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的整体情况3.数据分析:各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对比4.影响因素:探讨影响住院日统计数据的因素5.结论:总结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的启示和意义6.建议:针对统计表提出改进医疗服务和住院管理的建议正文:【引言】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二甲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其评审科室的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是一项重要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它可以反映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住院管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
本文将根据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对医院的住院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统计表概述】根据二甲评审科室月度平均住院日统计表,2021年10月份共有10个评审科室的住院患者达到500人次。
各科室的月度平均住院日如下:内科为7.5天,外科为8.2天,妇产科为7.8天,儿科为6.5天,眼科为7.1天,耳鼻喉科为7.6天,口腔科为8.1天,康复科为7.9天,传染科为8.4天,重症医学科为9.2天。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儿科和康复科外,其他科室的月度平均住院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数据分析】1.内科:本月共收治患者150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0人次,下降12.5%。
主要原因是加强了疾病诊疗规范和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使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2.外科:本月共收治患者180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5人次,下降7.7%。
通过提高手术效率和术后康复管理,患者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缩短。
3.妇产科:本月共收治患者100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5人次,下降5%。
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后康复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4.儿科:本月共收治患者50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人次,上升25%。
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儿科医生的培训和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5.眼科:本月共收治患者70人次,较去年同期减少10人次,下降12.5%。
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附件1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三)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四)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五)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六)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七)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50%(八)CT检查阳性率≥50%(九)MRI检查阳性率≥50%(十)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十一)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十二)治愈好转率≥90%(十三)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十四)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
5%(十五)麻醉死亡率≤0.02%(十六)尸检率≥10%(十七)医院感染现患率≤8%(十八)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十九)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50)(二十)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二十一)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二十二)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70%(二十三)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二十四)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二十五)急救物品完好率100%(二十六)合格病历率≥90%(二十七)处方合格率≥90%(二十八)开展成分输血比例≥60%(二十九)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三十)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三十一)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三十二)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三十三)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三十四)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三十五)平均住院日≤12天(三十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三十七)病床使用率80~90%(三十八)病床周转次数≥25次/年(三十九)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四十)基础护理合格率≥90%(四十一)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四十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四十三)全员开放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四十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0%(四十五)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四十六)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四十七)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十八)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十九)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90%(五十)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部分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二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

二级医院“统计指标”及标准值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5%2.手前后诊断符合率≥90%3.X光检查阳性率≥50%4.X光摄片甲片率≥40%5.尸检率≥10%(新生儿尸检除外)6.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50)7.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8.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9.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10.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1.病房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12.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3.同一病例一周内再住院率(检查时确定病种,同级医院比较)处于同级医院较低水平14.住院产妇死亡率≤0.02%15.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16.麻醉死亡率≤0.02%17.门诊处方合格率≥95%18.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19.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20.陪护率≤8%(不包括爱婴医院产科病房)22.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执行率100%22.住院病人治疗饮食就餐率100%23.住院病人就餐率≥80%24.医院感染率≤8%25.医院感染漏报率≤20%26.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27.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28.平均住院日≤16天29.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30.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80%31.完成指令性任务100%32.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100%3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分)100%34.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100%35.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85%36.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0分)≥90%(根据护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护理文件由各院自定)37.开展整体护理病房数≥10%38.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9.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

二级妇幼保健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概述: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反映医疗保健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的结构、过程、结果等概念和数值。
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组成。
建立科学的医疗保健质量评价指标,实施持续性的医疗保健质量监测和追踪评价,是实施妇幼保健机构科学评审的基础,同样是促进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医疗保健质量持续改进的结果源于管理者对医疗保健质量改进的定义、测量、考核的要求与努力。
本监测指标包括辖区保健管理、机构运行、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部分。
第一部分辖区保健管理指标是衡量辖区群体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方法,是公共卫生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分为以下二部分:一、辖区业务管理工作指标二、辖区妇幼健康指标第二部分机构运行基本监测指标部分项目及数据引自机构统计和财务报表。
第三部分医疗保健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是以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与结果质量指标并重的模式展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住院患者住院医疗质量方面的重点指标,是以重返率(再住院与再手术)、死亡率(住院死亡与术后死亡)、安全指标(并发症与患者安全)三个结果质量为重点。
(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0-31天内再住院例数。
(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重返手术例数。
(三)麻醉指标。
(四)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二、特定(单)病种质量质量指标是以“剖宫产、异位妊娠、子宫肌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六个特定(单)病种。
质量的过程(核心)质量指标为重点,本指标适用的对象是二级妇幼保健院,重点是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属妇产专业四个特定(单)病种,属儿内科专业二个特定(单)病种。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测指标是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结果指标。
四、医院感染控制的监测指标是以特定对象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即使用呼吸机、导管、导尿管三项器械所致感染的结果指标为重点,同时以手术风险评估类别来评价术后切口感染的结果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二级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较高的医疗服务负担。
为了全面了解二级医院的发展情况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需要对二级医院的各项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下面是关于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的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估主要包括床位数量、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和设备的配备情况。
床位数量是衡量医院规模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医院的综合实力。
此外,二级医院还应提供较完善的诊疗设备和技术项目,例如手术室、CT机、核磁共振等,确保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疗服务效率也是二级医院的重要指标。
医疗服务效率主要包括患者就诊时间、医生平均服务人次、门诊、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
患者就诊时间是指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就诊完成所需要的时间,通常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工作效能。
医生平均服务人次是指每位医生平均为多少患者提供服务,能够反映医生的工作负荷情况。
门诊和住院平均时间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和住院的平均时间,体现了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速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二级医院的医疗质量指标。
医疗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成功率、病死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
手术成功率是指手术患者中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的比率,能够反映医院手术水平的高低。
病死率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疾病导致的患者死亡比例,能够反映医院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感染率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感染的比例,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两者都能够反映医院防控感染和并发症的能力。
此外,二级医院还需要关注患者满意度这一重要指标。
患者满意度指的是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
患者满意度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投诉率、复诊率等来进行评估。
患者满意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医院的发展,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
总之,二级医院的各项统计指标是评估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依据。
二级医院应该定期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综合医院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统计表(第七章)
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年度
呈报科室:主任签字:
单病种质量管理指标
科室:病种:起止时间: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呈报科室:主任签字:
4 / 32
二、住院患者病种监测指标
5 / 32
6 / 32
7 / 32
8 / 32
9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10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四)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三、单病种指标质量(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
18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19 / 32
(二)急性心力衰竭(ICD-10 —I50)
20 / 32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
A、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ICD-10 J13-J15,J18.1)
21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22 / 32
B.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ICD-10 J13-J15,J18,不含新生儿及 1-12 个月婴儿肺炎)
23 / 32
(四)脑梗死(ICD-10 I63)
24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25 / 32
26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27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28 / 32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
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呈报科室:科主任签字:护士长签字:质控员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