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素养竞赛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初中语文知识竞赛是一项能够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本次竞赛将通过各种形式的题型和考试内容,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写作及文学常识方面的能力。
以下将从阅读理解、写作、文学常识三个方面,全面介绍语文知识竞赛的内容。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知识竞赛的重要环节之一。
考题种类涵盖了短文阅读、诗歌赏析、古文阅读等多个方面。
竞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推理作者意图以及把握文章的情感倾向等。
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要求他们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做好阅读理解题,学生需要多阅读各类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和阅读经验,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写作写作是语文知识竞赛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竞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常见的写作题型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为了写好作文,学生需要掌握良好的写作基本功,如语法、词汇的使用,句子的表达和段落的组织等。
此外,丰富的阅读经验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通过多读优秀的作文和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包括对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了解,细分又可包括文学常识、典故、名著解析等。
通过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理解,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同时,文学常识也是学生语文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体现。
在竞赛中,设有相关题目来考察学生对于文学的了解和理解。
学生应注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总结:通过初中语文知识竞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检验自己的语文学习成果。
竞赛不仅仅是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考察。
希望每一位参与竞赛的学生都能发扬语文学习的乐趣,积极备战,以更好的成绩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作文

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作文“哎呀,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要开始啦!”这是我在学校里听到老师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有一天,我在教室里正和小伙伴们打闹呢,就听到隔壁教室传来老师们热烈讨论的声音。
“这次大赛可真是重要啊,得好好准备。
”“是啊,这可关系到我们的教学水平呢!”我心里就特别好奇,这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到底是啥呀?后来我发现,学校里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了。
老师们好像都更忙碌了,经常看到他们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还拿着各种资料在看。
有一次我偷偷问我们语文老师:“老师,你们准备得怎么样啦?”老师笑着说:“小家伙,别操心我们啦,好好学你的习。
”有一天下午,我路过会议室,门没关紧,我就看到好多老师在里面,有的在试讲,有的在认真做笔记,还有的在互相点评。
“你这里讲得有点快啦,学生们可能跟不上。
”“这个地方可以再增加点互动呀。
”他们讨论得可热烈了,完全没注意到我在偷看。
我心想,原来老师们为了这个大赛这么努力呀,就好像我们准备考试一样认真呢。
那段时间,整个学校都充满了一种紧张又积极的氛围。
我也会在心里默默为老师们加油。
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能更好地教我们,让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终于到了大赛那天,我特别期待,想看看老师们在赛场上的表现。
比赛的时候,老师们都好厉害呀,一个个口若悬河,把课文讲得生动有趣。
我看着他们在台上自信的样子,突然觉得老师们就像闪闪发光的星星。
这场初中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让我看到了老师们不一样的一面。
他们不仅仅是平时教我们知识的老师,他们还是不断追求进步,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者。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老师们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吗?我想,我也要加油啦!。
提高语文素养的比赛活动设计

22. 语文之光舞蹈表演比赛:鼓励学生通过舞蹈展现对诗词、音乐及语言之美的理解和表达。
23. 语文知识竞答大赛: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常识、成语典故等多个方面的考核。
24. 中华经典大观:学生需要参与古代中华经典作品的诵读和演绎。
9. 语文之美书法比赛:让学生通过书写汉字展现对汉字美感的理解和掌握。
10. 语文之星名著剧本演出:学生通过饰演经典名著人物,展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人物情感。
11. 古典诗词吟唱大赛:学生需要现场吟唱古典诗词,展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理解和表达。
12. 语言情境对话比赛:学生需要在特定情景下进行语言表达,展现语言运用的灵活性。
45. 文学传承讲座:学生需要进行文学传承相关的讲座,展示对文学传统与发展的理解。
46. 文化周边环境艺术比赛:学生根据周边环境创作艺术作品,体现对文化环境的理解。
47. 口述文化传承:学生需要进行口述文化传承活动,向他人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与历史。
48. 中国传统文学名篇演讲:学生需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学名篇的朗读演讲,展示对古代文学的理解。
33. 语文知识童趣竞猜:以趣味性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竞猜,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34. 语文之韵形体朗诵:学生以形体动作搭配朗诵诗文,展现语文之美的形式美感。
35. 书法之美创作展示:鼓励学生通过书法作品展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艺术表达。
36. 传统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提高语文素养的比赛活动设计
1. “华文之星”语文比赛:通过朗读、写作和演讲等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 语言之美演讲比赛:鼓励学生通过主题演讲展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初中组语文知识试卷

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语文素养大赛初中组语文知识试卷选择题(含单项、双项和多项)1.下面不是“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
A.都德B. 契诃夫C. 莫泊桑D.欧•亨利2.从字形看,下面哪个字与“人”无关。
()A.合B.并C.立D.比3.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
A.望梅生津B.后遂无问津者C.津门大侠D.风烟望五津4.下面哪位人物和孟子、庄子、荀子合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A.墨子B.韩非子C.老子D.孔子5.下面词语中,不能读轻声的有()。
A.方案B.看看我C.老头儿D.干起来6.下面关于古代科举考试的介绍错误的有()。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通过了“童生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范进中举”通过的就是此项考试。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7.下面的故事不属于《水浒传》中的有()。
A.桃园三结义B.七擒孟获C.施恩三入死囚牢D.宋公明三打祝家庄8.我国古代有众多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下列人物和称号对应不正确的有()。
A.诗豪——白居易B.诗魔——刘禹锡C.诗鬼——李贺D.诗佛—王维9.下面关于作家或作品叙述不正确的有()。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初中语文学科竞赛

初中语文学科竞赛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语文学科一直被视为核心科目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学科水平,各个学校普遍举办初中语文学科竞赛。
本文将探讨初中语文学科竞赛的意义和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一、初中语文学科竞赛的意义语文学科竞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许多学生认为语文学科枯燥无味,但通过竞赛形式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从而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其次,语文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竞赛中的各种题型涵盖了阅读理解、作文、古诗文等多方面的要求,这使得学生在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扩充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参加语文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语文学科竞赛的常见题型在初中语文学科竞赛中,常见的题型包括阅读理解、作文、写作技巧等。
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问题。
在这类题型中,学生需要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作文题是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笔造诣,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并能够清晰、连贯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写作技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修辞手法、排比句等。
三、初中语文学科竞赛的答题技巧在参加初中语文学科竞赛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首先,阅读题型中,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问题和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明确问题的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其次,作文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写作结构和组织能力,建议学生先列出文章的框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然后根据框架进行逐步展开,确保文章逻辑清晰、条理清楚。
初中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素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懈怡谆谆教诲叱咤风云B. 踌躇瞠目结舌咄咄逼人C. 缭绕心旷神怡怏怏不乐D. 斟酌姹紫嫣红杳无音信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C. 这次考试,他的成绩一落千丈,令人惋惜。
D. 他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每篇都堪称经典,令人叹为观止。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定。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他刻苦学习,所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
5.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了比喻手法。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运用了拟人手法。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运用了夸张手法。
D.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运用了设问手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的作品《春晓》中的名句。
2.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的《望岳》。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素养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素养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素养竞赛试题一、文学常识。
(40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的意思。
2.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
3.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三国演义》是我国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又称。
5.《红楼梦》又名,小说以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的兴衰史。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出自马致远的小令名作,这一作品被誉为“秋思之祖”。
7.李煜的《虞美人》:“,往事知多少!”8.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和孟子,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
9.“初唐四杰”指、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10.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1.东晋的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他的代表作有自称“五柳先生”……12.巴金的《雾》《雨》《》被称为“爱情”三部曲,《》《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
13.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称呼的作家。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自欧阳修的《》一文。
15.“我把第一天给了我的朋友,给了那些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第二天我看到人类和自然的历史面目。
今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这段话选自美国盲聋女作家写的《》一书。
16.4月23日是“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的辞世,199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
17.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18.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
20.明朝的顾宪成写在东林书院的著名的对联“,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教诲学生既要读好书,又要关心国度大事。
21.《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作者周敦颐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赞颂荷花的高贵品格,表明自己的高尚情操。
初中语文竞赛:简易写作技巧的运用

初中语文竞赛:简易写作技巧的运用引言初中语文竞赛是一项测试学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考试。
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简易写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在初中语文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写作技巧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和重点,能够指导你在整篇文章中的写作内容和组织结构。
明确主题有助于写作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简洁明了在竞赛中,篇幅通常有限,因此写作时要注意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的描述,尽量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观点。
简洁的文章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也能更好地展示你的思考能力。
3. 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可以丰富你的作文,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学会使用一些形象化的词汇和比喻,可以让你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变化丰富的句式结构也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4. 逻辑清晰写作时要注意逻辑清晰,确保观点之间的关系紧密而有序。
使用一些逻辑连接词,如“因此”、“所以”、“然而”等,可以帮助你在文章中构建良好的逻辑框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你的观点。
5. 提供具体例子或细节为了使你的观点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可以提供一些具体例子或细节来支持你的论点。
这些具体的案例可以来自生活、历史、文学或个人经验,用来说明你的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6. 修订和润色写完初稿后,一定要进行修订和润色。
仔细检查文章的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同时也要检查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是否合理。
修订和润色能够帮助你提高文章的质量,并使你的观点更加清晰明了。
结论以上是一些简易写作技巧,希望能帮助学生在初中语文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明确主题、简洁明了、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逻辑清晰、提供具体例子或细节以及修订和润色,你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展现自己的语文才华。
祝你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 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①10000 – 0 ②10002 = 100×100×100 ③7÷2 ④1 / 100 万无一失
千方百计 不三不四
(百里挑一 )
44、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 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填在 横线上。(40分,若能再写出两句以上另加10分)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 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 刘禹锡的乐观幻化成千帆竞发、生机勃发的图景。苏 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星座。李清照憔悴如风中 的一株黄花。
A、箫鼓追随春社近 C、沙场秋点兵 B、闲来垂钓碧溪上 D、零丁洋里叹零丁
21、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花甲重逢 增 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
(第八轮 )
22、下列人名与出处不对应的一项是
A、阿里巴巴——《一千零一夜》 B、犹大——《伊索寓言》 C、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灰姑娘——《格林童话》
(第二轮 )
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A、海明威 B、马克· 吐温 C、杰克· 伦敦 D、狄更斯
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柯南道尔 B、笛福
C、狄更斯 D、莎士比亚
(第三轮 )
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 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 主人公,他的国籍是 D、德国 A、英国 B、法国 C、丹麦 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 雨季》的作者是 A、韩寒 B、素素 C、郁秀 D、田晓菲 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 了一下。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 人物是 B、冯渊 板儿 袭人 A、门子 贾琏 袭人 C、贾珍 板儿 袭人 D、板儿 袭人 贾琏
答对一题加5分,答错不扣分.答题者由老师点名。 第二轮:风险题. 答对一题加分,答错扣分.风险题多少分就加减多少分. 第三轮:挑战题。 自选题值(不得超出本组现有的分),答对加相应的分, 答错扣相应的分
※中间将不定期穿插扣分题,被点到者答对不加
分,答错扣1分 ※违反纪律者一人次扣1分
1
2
3
4
5
6
7
(第五轮 )
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小芳》) 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 坡。(《大中国》) C、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美丽 的传说》) D、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牵手》)
32、有位美国老妇人来游仙女山,途中不慎被荆 棘划破了裤脚,游兴大减,不肯继续登山,机灵 的女导游笑着对了一句话,这句话使得老妇人开 怀大笑。高兴地继续跟导游登山观景了。根据当 时的情景和女导游的身份,你认为说的是下面的 哪句话?
A、我们仙女山就是这样,荆棘多,但只要你小心点, 不就不划破了吗? B、您看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拉住您的裤 子,不想让您走呢! C、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多么热情好客,它拉住您的裤子, 就是不让您走。 D、我们仙女山的荆棘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划 谁的裤子,您最好别走。
23、朗读下边这首诗该用的感情是
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A、慷慨、悲壮 B、自豪、喜悦C、悲凉、忧伤 D、愤慨、遗憾
2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 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1
(30分)
2
A、站直了,别趴下! B、有没有下一次,心里还是没有底。 C、成也爱你,败也爱你! D、在我们心里,依然期待你真正崛起。
27、“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汾河
28、仔细品味当代剧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 一段话,选出对文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 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33、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C、桃园三结义 B、三气周瑜
D、三打祝家庄
3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 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A、二种
A、朝三暮四 C、望梅止渴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35、以下表示条件反射的一个成语是
B、耳濡目染 D、乐不思蜀
36、通常人们在信尾写上“此致敬礼”,这个“此”是指
8
(第一轮 )
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吾欲之南海 C、跳往助之 D、以我杓油知之 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 类的是 A、风烟望五津 B、后遂无问津者 D、津津有味 C、天津 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 A、诗歌 B、音乐 C、小说 D、散文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 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 不假思索地说道:“这 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 不自禁地说道:“真可 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 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第六轮 )
16、××中学团委准备为召开部分团员座谈会发 布通知,通知正文的最后一句应写的是
A、恭候莅临 C、敬请届时指导 B、望准时出席 D、欢迎大家光临
17、下列诗句后面与其代表的季节不一致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 C、柳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 D、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花香。(秋)
A、信的内容 C、代指后面的敬礼 B、写信人的谦称 D、礼貌用语
37、下列量词中,不具有形象美的一项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 C、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38、下面是有趣的成语之最,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 B、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C、最大的被子——幕天席地 D、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亲爱的同学,当你接到这份试题的时候,也许还在 抱怨吧,“语文学习本来就枯燥无味,还要搞什么语文知 识竞赛,真没劲!”千万别急,这一次竞赛的试题与其他 的语文考试试题绝对不一样。做完它,你也许会发现语文
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广阔,它不光有趣还能增长见识,
即使不能得奖,也会觉得其乐无穷,可要努力哟!
第一轮:每组必答题.
(第四轮 )
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 C、《稼轩长短句》 B、《杜工部集》 D、《临川先生文集》 C、曲波
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
A、金庸 B、古龙 D、查良镛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 对联写的作家是
A、吴敬梓
B、蒲松龄 C、曹雪芹 D、罗贯中
□□ 呐喊
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42、有一个字分别和这些字“口、各、二、日、 又、化、兄、音、具”合起来都能组成一个新字, 这个字是 。(20分)
46、天河百货寮步店已于2006年3月26日正式开 业,请你为其拟一份开业广告。(30字内) (40分)
47、模仿下列括号里的成语对前面数字的形象而 别致的描述,在最后一个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 成语以形象地描述最后一个数。(20分)
18、公元2004年是甲申(猴)年,那么2008年是
A、乙酉(鸡)年 C、丁亥(猪)年 B、丙戌(狗)年 D、戊子(鼠)
(第七轮 )
19、宋词和元曲中分别有“词牌”和“曲牌”,下 列各项中属“曲牌”的是
A、浪淘沙 B、水调歌头
C、天净沙 D、西江月
20、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 一句是
39、世界著名通讯社与所在国家搭配不一致的一 项是
A、新华社——中国 C、美联社——美国 B、合众社——英国 D、法新社——法国 B、《说文解字》 D、《尔雅》
40、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C、《新华字典》120分2源自20分340分
4
20分
5
40分
45、有人曾见过一幅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 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 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的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多的目 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 突破,勇于创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29—30题。
国外某城市开设了租车自驾旅游项目。驾车人发动 汽车时,车内自动放音装置就会放一段录音:“阁下, 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就可以饱览本地的 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你到法庭做客;超过80 英里,欢迎光顾本地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 英里,请君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