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
2013-2014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学科质量分析

2013年10月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学科质量分析刘杰一、学生成绩分析二、考试情况分析(一)考试范围:九年级化学上册1-2章内容。
(二)与去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对比分析:各班的平均分、优秀人数、及格人数比第一次考试都有所提高,但是距离中考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85班部分学生优劣成绩对比差异较大,190班、186班成绩相对稳定,但是186、189优秀人数偏低。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第一大题选择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天平使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构成知识等知识。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得分率较高。
错题主要集中在第6小题上,学生对量筒使用的操作分析不熟悉,造成错误。
2、第二大题填空与简答,考查了基本操作、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化学用语的含义。
第14小题部分在描述化学符号时,没有识记或练习过少,造成书写错误。
3、第三大题是判断题:考查了空气成分,物质的分类等考点。
第16(2)小题学生答的不好,主要原因一是对空气污染物表达不清楚、丢分很多。
4、第四大题是实验探究题:考查了分子性质,设计实验.存在问题是语言叙述不准确.致使丢分.5、第五题计算题,考查了相对相对原子质量计算。
第18小题比较简单,丢分的同学主要原因是审题马虎.第1问难度很大,学生没有全做对的。
第2问学生完成的可以。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1、从学生管理方面,要与各班进入全校前100名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然后有针对性的一一进行解决。
2、从班级管理方面,帮助所教班学生在化学学习方法方面提升和进步。
各班主要是做好各班前25名左右学生的辅导。
3、从化学学科复习内容方面,除按正常复习计划进行复习外要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采用每天做一道化学计算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二是鼓励学生每天问一道习题,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对问题的学生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在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化学氛围。
三是每节课前进行化学基础训练和检查,为形成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word版本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闫生伟一、试题分析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试题内容的编排与2013云南中考样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
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答卷情况1分数段:90-99.9: 8人 80—89.9: 28人 70—79.9:58人 60—69.9: 64人50—59.9:65人 40—49.9: 71人 30—39.9:25人 20—29.9:8人10—19.9:3人2、答题情况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4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6、18、19、20、22,考查的知识点是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的组成欲探究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2、H2O、CO,有如下试剂:①NaOH溶液;②浓H2SO4;③无水CuSO4;④澄清石灰水;⑤灼热的CuO;质量守恒定律及溶液中离子共存等有关知识的考查。
学生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体的应变还是能力欠佳。
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即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学生对反应规律不明确,对题中的关键词“金属的量”的说明也没有读到位。
第二题,填空题,总分32分,30分以上的人数有8人,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学生表达的是含有氢元素。
2、不知道食品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3、对有机高分子材料能识别准但表达不规范,不能说具体,如“塑料”应该答有机合成材料,学生答的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没有具体说清楚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 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试题内容的编排与中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
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答卷情况1、答题情况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20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3、7题,地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PH值识别溶液的酸碱性学生能根据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由于学生对题意不理解,读题不到位,PH试纸中给了六种物质,而选项中提到四种物质,学生审题模糊,题中问道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些与众不同的是(),学生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体的应变还是能力欠佳。
地7题,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即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学生对反应规律不明确,对题中的关键词“金属的量”的说明也没有读到位。
第二题,填空题,总分20分,24分以上的人数有8人,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学生表达的是含有氢元素。
2、对灭火的原理分析不准,大部分同学写的是CO2灭火,不能根据灭火的情境回答问题。
3、不知道食品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4、对有机高分子材料能识别准但表达不规范,不能说具体,如“塑料”应该答有机合成材料,学生答的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没有具体说清楚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
5、对基本反映类型的判断把握不住,把中和反应也列入基本反应类型中。
6、PH试纸的使用说法也不到位,没有说明玻璃棒的要求是洁净和干燥的,导致失分。
7、对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不能从操作上分析。
初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初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初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卷了,作为学生,想要成绩提升得快,那么平时就一定要进行写练习,写试卷,你所见过的试卷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分析,欢迎大家分享。
一、试题分析本次考试,试题题量、题型以及分值设置与中考一致。
试题整体难度适中,个别题难度偏大,试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
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体现出科学性。
试卷题目阐述清晰、明确,特别注重课本上的实验。
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取的素材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真实性。
2、注重考点,稳中有变,变中有新,增加了垃圾分类的问题。
对一些重要考点不放过,但与学生见面的题又有变动,充分体现了试题的创新精神。
二、试卷分析这次的最高分112,但低分学生数量较多。
总体并不理想,这也与学生理综练习偏少也有关系,。
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7分,化学及综合总计28分。
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较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2、6、7、12、14题。
第2题,考查的是化学符号,部分学生对对物质的构成理解还是不到位。
第6题,是归纳推理题,错误的原因还是对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
第7题,是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学生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掌握不够熟练,又不能结合图像去分析题目,导致失分率较高。
第12题考查的是教材中的插图的含义,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或根本不理解,导致不知道选择哪一个选项。
14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第四个选项“探究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压强是否相等”不会判断,导致失分。
第二大题为填空及简答题,总分31分,化学及综合总计20分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述不准,对问题不能做出准确严密的表述。
如:27题,第一个空,好多同学错写成了降低酒精棉球的着火点。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表演示教学

东兴市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学科质量分析
填表人:丘雅、邓小兰
一、 考试成绩基本情况:
参考 人数
54
平均分 49 .20
及格 人数
8
及格率 14.8%
优秀 人数
0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0
77
31
53
50.53 11
20.8% 0
0
76
22
45
35.96 2
4.4% 0
0
60
9
44
39.75 6
13.6% 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在课堂教学中要精选例题,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做题意识和能力的 培养和训练, 而且还要加强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注重化学基本知 识并学会运用的同时, 还必须注意结合教材中的试验与探究活动、 典 型例题、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设计活动, 训练思维, 提高比较分析、 归纳概括、综合应用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0
72
17
二、试题评价: (对试题进择题中学生回答较好的题有: 1、2、3、4,5,6、7、8、10、1 2、13、15 题,原因是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分子的特征等这些重 点内容掌握较好, 对重点化学实验的实验现象记忆较好。 学生出现错 误较多的题目有 9、12、15、17、18、 20 题,实验题 29 题和推断题 27 题及计算题 30 题偏难,原因是:题目偏难,难题占 25 分,学生 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达不到课标的要 求,逻辑思维跟不上,题目读的不够认真
三、 学生答题所反映的问题:(亮点及存在问题)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不清。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概念和原 理灵活地解决问题,双基知识不熟练也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
九年级化学一模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一模试卷分析本次试题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等特点。
难易适中、比较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它具有以下特点:1.本试卷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易适中。
试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为主。
测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突出基础性,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2题、23题这些题目的设置,将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双基,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综合性较强,注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试题注重了学科内的综合,着重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题考查了学生的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4.试题开放,注重应用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整份试卷取材洋溢着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贴近实际,突出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同时,试题的开放性强,突出了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好题如21题。
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双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各类基础知识都应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在基本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概括,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在元素与化合物的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
在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活化实验,让学生较多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启发学生从生动的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的理论,帮助学生养成设计、动手、观察、记录、思考等良好的习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技能得到提高。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和建议寿县三中沈国军一、命题指导思想一模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化学课标》,考试范围涵盖了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命题时没有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没有过分苛求知识的细节,更没有过分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
让学生能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因此本次命题是按照以下几个“有利于”而进行的。
1、命题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因此我在命题时主要是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命题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安徽省中考的题型。
我省往年中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在全国属于中等偏易,主要是照顾到所有学生,设置有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
本次一模试题基本上是仿照我省去年中考的题型模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我省化学学科考试的特点。
3、命题有利于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本次考试是第一次模拟考试,学生们刚刚结束新课,对于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熟练,所以试卷的难度不能太大,不能出偏题、难题,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命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
比较平时的月考试题,本次命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几乎每个单元都能牵涉到,但两个探究题和计算题的考试内容还是侧重于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的有关知识,这样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刚学过新知识的不足。
有利于教师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补差补缺。
综上所述,命题力求贴近我省中考试卷的结构和特点。
此次化学试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力求做到扣紧中考、活用教材、体现课标、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今后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初三化学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化学模拟考试质量分析初三化学组一、试题概况本次考试是普宁市统一命题,总分为100分,本次试卷共有五个大题: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试题特点:题型稳定,难度中等略有偏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核,同时试题同样注重思维逻辑性和严密性。
题量特点:适中。
竞奥班:由于新课刚结束不久还来不及进行系统的复习,所以本次考试存在较多问题,成绩不够理想,优秀以上人数偏少;实验班:新课结束较早并且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复习,所以成绩普遍较好但由于在答题细节和审题方面没做好导致优生也不够拔尖二、考情分析九年级共603人参考,年级最高分98分,其中≥95分17人、≥90分77人、≥85分149人、≥80分214人。
各班成绩:901班平均分93.35分,90分以上34人;902班平均分78.08分,90分以上13人;903班平均分81.19分,90分以上7人;904班平均分83.12分,90分以上6人;905班平均分62.51分,90分以上2人;906班平均分66.69分,90分以上5人;907班平均分65.02分,90分以上2人;908班平均分64.19分,90分以上4人;909班平均分66.72分,90分以上5人。
三、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本次考试选择题部分共14 小题,每小题2分,绝大多数同学得分在22分左右,甚至有些还不到20分,主要原因是审题不仔细过于草率选出答案。
填空题难度不大普遍做得比较好。
另外,简答题、实验题由于学生审题过程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缺乏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这样导致因审题不清、分析和回答问题不全面而失分严重。
计算题难度适中,整体得分还可以,失分主要是在审题不清作图出错还有部分同学是计算能力偏差把结果算错了。
四、改进措施从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较欠缺。
在后阶段教学中,我们初三化学组努力做到:1、加强双基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闫生伟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试题内容的编排与2013云南中考样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
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答卷情况
1
分数段:: 8人 80—: 28人 70—:58人 60—: 64人
50—:65人 40—: 71人 30—:25人 20—:8人
10—:3人
2、答题情况
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4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6、18、19、20、22,考查的知识点是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
金)样品的组成欲探究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
2、H
2
O、CO,有如下试剂:①NaOH溶液;
②浓H
2SO
4
;③无水CuSO
4
;④澄清石灰水;⑤灼热的CuO;质量守恒定律及溶液中离子共
存等有关知识的考查。
学生无从下手,说明学生对体的应变还是能力欠佳。
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即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学生对反应规律不明确,对题中的关键词“金属的量”的说明也没有读到位。
第二题,填空题,总分32分,30分以上的人数有8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学生表达的是含有氢元素。
2、不知道食品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3、对有机高分子材料能识别准但表达不规范,不能说具体,如“塑料”应该答有机合成材料,学生答的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没有具体说清楚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
4、对基本反映类型的判断把握不住,把中和反应也列入基本反应类型中。
5、PH试纸的使用说法也不到位,没有说明玻璃棒的要求是洁净和干燥的,导致
失分。
6、对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不能从操作上分析。
7、做物质的推断题,对一些特殊离子的性质没有识记住,如浅绿色溶液中含有
亚铁离子。
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本题失分较多的就是对物质的检验方法没有掌握好。
第四题,计算题,学生失分较多的问题就是把100克稀硫酸质量代入方程式。
没有分清100克是谁的量,代入方程式只能是纯净物的量,而不是混合物。
三、补救措施,
1、对化学用语进行归类专题复习,强化落实。
2、对化学与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应从生活中的来源比如从食品来引导学生,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
3、对化学反应类型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练习。
4、对物质的推断与检验题一是教给学生做题技能二是加强对特殊物质与粒子的性质的识记,跟踪练习。
5、对计算题进行分类练习,规范解题格式,分清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总之,设计精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
只有多练习,才能在做题中提高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
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闫生伟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考查的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的变化,物物质的构成,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与推断,化学用语,化学与生活,质量守恒定律,PH试纸的使用,溶解度曲线的综合性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试题内容的编排与2013云南中考样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学生进入中考情景。
体现了考试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整卷没有怪题、偏题和超难题,考查的都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对实施新课程,把握新课程理念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答卷情况
1、数据分析
1
分数段:: 8人 80—: 31人 70—:62人 60—: 83人
50—:52人 40—: 61人 30—:18人 20—:5人
10—:1人
2、答题情况
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总分44分,基本上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也是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出现错误较多的是12、16、19、20,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除杂及溶液中离子共存等有关知识的考查。
第二题,填空题,总分32分,30分以上的人数有10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离子符号的写法不对,数字于正负颠倒,化学用语表述不准,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一些类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而学生表达的是含有氢元素。
2、对基本反映类型的判断把握不住,把中和反应也列入基本反应类型中。
3、PH试纸的使用说法也不到位,没有说明玻璃棒的要求是洁净和干燥的,导致
失分。
4、对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不能从操作上分析。
5、做物质的推断题,对一些特殊离子的性质没有识记住,如浅绿色溶液中含有
亚铁离子。
6、对溶液中沉淀物全部溶解和部分溶解没有理解到位。
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本题失分较多的就是对物质的检验方法没有掌握好,缺乏实验探究的思路、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第四题,计算题,学生失分较多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及相对分子量计算错误。
三、补救措施,
1、对化学用语进行归类专题复习,强化落实。
2、对化学与生活这部分知识的复习应从生活中的来源比如从食品来引导学生,教给他们一定的方法。
3、对化学反应类型进行专题复习,强化练习。
4、对物质的推断与检验题一是教给学生做题技能二是加强对特殊物质与粒子的性质的识记,跟踪练习。
5、对计算题进行分类练习,规范解题格式,分清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总之,设计精选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练习,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要重视设计一些主观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加强解题规范训练,培养分析表达能力。
只有多练习,才能在做题中提高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
梁河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20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