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市政工程方案范本

市政工程方案范本一、项目概况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基本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本市政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总投资额为XXX亿元,项目总建筑面积为XXX平方米,项目工期为XX年。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XXX。
项目的建设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建设一批先进、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市政设施,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建设内容1、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项目将对城市主次干道进行改造和提升,包括道路绿化、车行道及人行道的铺装、建设智能交通系统等。
通过道路建设,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2、污水处理厂建设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污水处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将新建一座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降低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将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处理中心,采用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实现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清洁、卫生、安全的城市环境。
4、公共设施建设本项目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建设,包括市政广场、公园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
这些设施将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丰富城市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5、环保设施建设本项目将加强对环保设施的建设,包括空气净化设备、噪音治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
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6、配套设施建设本项目还包括对市政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市政管网、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等。
这些设施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基础设施,对城市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建设方案1、科学规划本项目建设方案要建立在科学的规划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和资源利用情况,合理布局,科学分期建设,确保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市政工程总体方案

市政工程总体方案一、前言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市政工程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电力系统等。
市政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因此市政工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必须经过周密论证和科学规划,不容忽视。
二、总体规划目标1. 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促进城市畅通2.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防止城市内涝3. 完善供水供气供电系统,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用气用电4.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面貌5. 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三、市政工程建设方案1. 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1)采取多元化、立体化的道路建设方案,包括城市主干道、支路、区域交通路线等,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覆盖面和运行效率。
(2)加强桥梁建设和维护,保障城市跨河跨湖交通畅通。
(3)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2.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1)增加排水管网和雨水储存设施,扩大城市排水面积,防止城市内涝。
(2)规范城市排水管道建设,加强排水管道的清理和维护,增加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
3. 城市供水供气供电系统建设(1)提高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确保城市居民用水安全。
(2)增加供气管网建设,完善城市供气系统,确保城市居民用气安全。
(3)升级城市电力设施,提高城市供电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用电安全。
4. 美化城市面貌(1)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如公园、广场、绿地等,提升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加强垃圾处理和分类回收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5. 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提升(1)推广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改善城市管理效率。
(2)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安全。
四、市政工程实施计划1. 修建城市主干道及支路,改造城市道路,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计划用时3年,总投资额为10亿。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主配电要网内高 低容压 压提配 配要电 电网网::122—01V0—KV1KV
供电工程规划
★ 城市基础设施 确定用电量★指标城、总市用供电负水荷规、划最大用电负荷; 选择供电电★源;城市排水规划 确定变电站★位置城、变市电电等级力、规容划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 敷设方式;★ 管线综合
★ 城市电力规划
★ 管线综合
12
2城市排水工程
第八章
城市供电工程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雨水排放工程——雨水管、收集口、检查井、提升泵站、
城市排水工程 排涝泵站、排放口、闸、堤坝等。
污水处理与排放主—要—内污水容处提理厂要、污水管道、检查井、提
升泵站、排放口等。
★ 城市基础设施 确定排水制★度(城合市流、供分水流)规;划 划分排水区★域,城估市算雨排水水、污规水划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 排水工程规划 排放标准;★ 城市电力规划 排水管、渠★系统管规线划布综局合,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3、电信管道规划
1)一般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不允许在机动车道下
2)线路平行于道路中心主线 要内容提要
3)埋深一般在0.8-1.2m
4、其他设施 微波站 广播电视台
★ 城市基础设施 ★ 城市供水规划
★ 城市排水规划
★ 城市电力规划
★ 管线综合
33
5城市燃气工程
★ 城市排水规划 雨雪★冰雹 城市电力规划
★ 管线综合
15 15
第八章
城市排水工程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 3、城市排水体制
– 合流制 雨水和污水合流,用同一条管道排出
(成本低、污染,如主排向要污内水厂容则提加要大处理负荷)
第八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有时,可针对某一工程系统整体(如管理体制差别或系统复杂程度, 有时,可针对某一工程系统整体(如管理体制差别或系统复杂程度,前者 如电力、电信等条条部门,后者如特大城市给水、环卫系统),单独编制该系 如电力、电信等条条部门,后者如特大城市给水、环卫系统) 统的工程规划。 统的工程规划。
3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要点
特点
维持城市运转最基础的硬件设施与最基本的服务; 维持城市运转最基础的硬件设施与最基本的服务; 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公益性; 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公益性; 往往由政府或公益性团体直接承担或强有力监管(但未必直接经营)。 往往由政府或公益性团体直接承担或强有力监管(但未必直接经营)
1 市政基础设施概念
分类
第八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本章导读:市政基础设施概念 本章导读: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简介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技术要点
1 市政基础设施概念
定义
城市作为人口与各种经济社会生活高度密集的人工环境, 城市作为人口与各种经济社会生活高度密集的人工环境,为维持其正常 运转,必须大量依赖的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运转,必须大量依赖的外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城市基础设施争持维持这一 人工环境系统正常运转的支撑系统。 人工环境系统正常运转的支撑系统。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原指“下部结构”(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原指“下部结构”(infra+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泛指由国家或公益部门建设经营, 泛指由国家或公益部门建设经营,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提供基本服务和一般条 件的非赢利性行业和设施。 件的非赢利性行业和设施。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划分

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划分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市政工程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市政工程专项方案是当前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
二、目标和意义1. 目标:通过市政工程专项方案的科学规划和执行,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市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 意义:市政工程专项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仅能够为城市提供强大的支撑,更能够创造出良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内容1. 道路交通建设道路交通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是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将聚焦于城市主干道路和次干道路的建设和改造,优化道路布局和互通性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城市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便捷。
另外,市政工程专项方案还将加大对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和升级,以减缓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2. 水利设施建设水利设施是城市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将侧重于城市供水、排水和防洪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
此外,市政工程专项方案还将加大对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恢复的投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城市绿化工程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
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将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和综合整治,提高城市绿地和植被覆盖率,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空气质量的提升。
同时,市政工程专项方案还将着力推动城市景观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强化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
4. 公共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是服务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专项方案将重点关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便利度。
此外,市政工程专项方案还将加大对城市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投入,优化城市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增强城市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能力。
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附件3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热、排水防涝、污水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等,是城市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加快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安徽省“十四五”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总结“十三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成就,分析“十四五”发展形势,阐明“十四五”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指导未来五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
一、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建设成就“十三五”期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一尊重五统筹”为遵循,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主线,以“四创一建”为抓手,以增强城市承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重点,先后实施城市道路交通提升行动、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以及城镇“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等重大举措,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持续向好,“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225亿元,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污水集中处理率、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居全国中等偏上水平。
城市道路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底,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4.29平方米,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7.05%。
市政工程都要那些方案

市政工程都要那些方案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市政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燃气工程、供热工程、供电工程等。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
给水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用水需求、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管网的布置和管理等方面。
排水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排水问题、雨水的收集和排放、污水的处理等方面。
燃气工程和供热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的能源需求和环保要求等方面。
供电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用电需求、电网的布置和管理等方面。
针对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市政工程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包括了技术标准、工程量和投资预算、区域布局和时间表等方面的内容。
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市政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空气质量改善、水质保护、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方面。
环境保护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
空气质量改善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汽车排放、工业排放和燃煤排放等问题,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
水质保护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等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投资预算。
垃圾处理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等问题,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时间表。
绿化美化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绿化率和公园建设等问题,制定相关的规划布局和投资预算。
针对这些环境保护的要求,市政工程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包括了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和投资预算等方面的内容。
三、城市交通城市交通是市政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停车设施、交通管理等方面。
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
道路建设需要考虑到城市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流量等问题,制定相关的规划布局和投资预算。
公共交通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公交线路和车辆投放等问题,制定相关的运营管理和补贴政策。
停车设施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停车需求和停车管理等问题,制定相关的规划布局和投资预算。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度计划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度计划一、项目简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是指为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设。
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供水系统、燃气系统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二、进度计划1. 项目目标本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的建设,确保设施能够按时投入使用,提供有效的基础设施支援。
2. 工程布局根据市政公用设施的需求和城市规划,将项目分为不同的工程布局,包括道路建设、排水系统建设、供水系统建设等。
每个工程布局都有其独立的建设要求和时间节点。
3. 进度安排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根据工程布局和建设要求,制定详细的进度安排。
安排中将包括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工程的重要节点和里程碑。
4. 项目分工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将进行项目的分工。
将责任合理分配给对应的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确保每个工程环节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5. 进度监控为了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将采用远程监控和现场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
一旦发现进度偏差,我们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保证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6. 建设质量为了确保建设质量,我们将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同时,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7. 风险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考虑风险管理。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风险控制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不受到重大影响。
三、总结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进度安排、严格的建设质量要求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我们可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一、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现状临城现状有一座水厂,日供水量12000吨/日,水源为洞岙水库、陈岙水库及城区内河,临城现状用水均由该水厂供给。
现状供水管网较为简单,呈树枝状布置,供水管径较小。
2.用水量预测规划以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进行预测。
根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到2005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50升/人.日,到2020年人均综合用水量为600升/人.日。
经计算2005最高日用水量2.9万吨/日,2020年最高日用水量8.7万吨/日,其中长峙岛2005年最高日用水量0.3万吨/日,2020年最高日用水量1.0万吨/日,日变化系数K=1.3。
3.水量平衡根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临城将发展成为舟山市中心城区,舟山未来的城市建设将主要集中在临城。
城市开发势必带来各项用水迅速增长,因此临城用水量在近期会超过临城水厂的供水能力。
规划近期从定海的城北水厂、虹桥水厂引水至临城,最高日调水1.7万吨,解决近期用水的供需矛盾;规划在临城北部新建临城水厂,水厂终期规模11万吨/日,占地6公顷,水源为潮面水库、大陆引水的原水及周围洞岙、陈岙等水库、临城内河水。
规划临城水厂分两期建设,一期规模6万吨/日。
水厂建成后可以满足中、远临城城区的用水需求。
规划长峙不建设水厂,长峙用水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统一安排供给。
4.管网布局为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规划管网建设成环状网络,现状已铺设的供水管道基本已不能满足临城未来的供水要求,规划取消新建。
规划近期沿329国道和定沈公路铺设两条引水管道,沿长峙大桥铺设一条引水管道,将位于定海城区的城北水厂、虹桥水厂净水引至临城。
规划城市干道的给水管一般双侧布置,近期建设的管道同时要满足远期的使用,具体布置见图。
5.供水水源保护及综合利用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保护水源,建立水源保护区,控制水源防护区的工业发展。
水源保护区要求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水域内,严禁捕捞、停泊、采砂及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
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500米水域严禁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设立有害化学品仓库;不得堆放废渣或设置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等其它可能污染水域水质的活动。
严格控制取水点上游1000米河段以外的污染物排放量。
加强水源综合利用,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
推广各类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节水灌溉技术,采取积极措施使无节制的乡镇企业用水、畜禽养殖业和农家用水得到控制。
选择工业项目时选择耗水量较小的工业项目,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使全民都能意识到水资源的可贵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用市场调节水价和排污费,调整给水排水事业沿用了多年的福利性质,规范家庭厨卫设备市场,限制耗水量大的厨卫设备的使用。
大力发展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做到优水优用,劣水劣用,将经处理后的污水作为城市稳定的再生水源,用于农灌、工业、城市市政、建筑施工、地下回灌、渔业养殖、补充河湖等。
发展中水系统,结合未来新居住区的建设和老居住区的改造,在居住区内建设中水系统,经中水系统收集处理后的水主要用来居住区内的厕所冲洗、园林绿化、道路保洁。
中水系统的水源主要选取居住区内居民的淋浴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三类优质杂排水。
中水管网的建设可先以小区为单位独立建设,待应用较为广泛后整个城区联网。
如果在中水系统没有被广泛应用时就建设城市中水管网,势必会造成一种资金过早投入的浪费,而且水量小中水系统的效益也不明显。
但中水系统的采用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规划建议小区的建设、建筑单体的建设均应要求建设中水系统,为远期城市中水管网的建设作好准备。
加强对海水的利用,在工业用水、城市市政、消防等方面尽量利用海水。
二、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现状临城现状没有污水处理厂,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雨、污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内河。
2.规划排水体制规划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排入内河,污水经收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3.规划污水量污水量按照用水量的90%计算,规划期末平均日旱流污水量6万吨。
污水处理率为100%,规划期末应处理平均日旱流污水量6万吨。
4.污水处理厂根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临城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一座,负责处理临城、沈家门、浦西的污水,占地9公顷,污水处理厂终期规模10万吨/日,分两期建设,一期规模5万吨/日,于近期建设。
规划在长峙岛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一座,负责处理长峙岛污水,污水厂到2020年的处理能力1.0万吨/日,占地2公顷。
5.管网布置污水管道的布置原则上以重力流管道为主,结合城市规划道路布局、建设开发强度、城市竖向规划等布置。
规划城市干道的污水管一般双侧布置,近期建设的管道同时满足远期的使用。
结合临城的地质情况、管道埋深、河涌位置布置污水提升泵站。
对于现状的合流管道,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步改为分流制管道。
三、雨水工程规划1.雨水量雨水管道流量计算采用以下公式:Q = 166.7i·Ψ·F式中:Q —管道流量(升/秒);18.105+13.90lgTEi —降雨强度,采用宁波市雨量公式i = ————————(毫米/分钟),(t+13.265)0.778其中重现期TE = 1年,地面集水时间t 1取10分钟;Ψ—地面径流系数,取0.65;F —计算降雨集水面积(公顷)。
2.管网系统雨水结合区内地形就近排入河道,雨水管道按重力流管道建设。
规划城市干道的雨水管一般双侧布置,近期建设的管道同时满足远期的使用。
3.河渠整治1)整治原则规划对现有排水主干河渠尽可能保留,与城市建设冲突较大的结合用地布局的要求,改变位置。
2)河渠整治规划根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临城城区土地要逐渐由农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用地性质变化后该片区的径流势必会大量增加,同时排涝标准的提高,原有农田调蓄作用的丧失,未来临城的雨水将主要依靠内河调蓄,因此加大内河断面,扩大内河的调蓄能力由为必要。
临城现状的地表标高大多在1.3—1.5米之间,规划填高地面到3米左右,保证地面雨水的自流排放。
本次规划按照分区规划深度要求给出河道的控制宽度和控制底高程,更为详细的整治内容由下一步规划进一步设计。
规划排水闸4.雨水排涝工程临城现状地面标高多在1.5m左右,规划填高地面至多年平均高潮位2.54m(85高程)以上,保证地面雨水自排入内河。
5.防洪工程规划临城建设百年一遇标准海塘,设防潮位3.28m。
按照20年一遇标准建设截洪沟,防止山洪对城市的威胁,规划沿临城北部山麓建设截洪沟,山洪经收集后就近排入水库或内河。
四、电力工程规划1、负荷预测本次分区负荷预测是在新一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分区规划所确定的用地功能,采用分类用电综合指标法,对规划区内不同性质的用地,逐一进行了负荷预测。
主要指标选取如下:居住用地 150—200千瓦/公顷公共设施用地 250—300千瓦/公顷工业用地 200—300千瓦/公顷规划预测临城分区远期用电负荷为15—20万千瓦。
2、分区电源目前临城只有一座35千伏变电站(勾山变),主变容量为2×5000kVA,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用电的需求,应拟建新的电源支撑点。
根据新一轮总规对临城城区110千伏网络规划,除将原35千伏勾山变电站适时升压扩建外,还将在城区新建两座110千伏变电站。
新建和扩建的110千伏变电站最终规模均按3×50MVA设置,采用户内型结构,每个变电站预留用地0.5公顷。
3、中压配电网规划为增强配电网的运行灵活性,提高供电可靠性,规划临城分区10千伏配电网以10千伏开关站为供电节点,形成电缆环网结线系统。
开关站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以确保每个开关站都有两个方向的电源进线(来自两个不同的110千伏变电站、或来自同一110千伏变电站的10千伏不同母线段)。
为避免近电远送,交叉供电,每个开关站应有明确的供电区域。
开关站的设置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方便进出线,每座开关站最大转供容量不超过15000kV A。
开关站及10千伏电缆线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项目,应结合城市建设和分区规划同步进行。
开关站即可以单独建设也可与公共建筑混建,为节省用地减少投资,10千伏开关站应尽可能与10千伏配电所联体合建,每座预留用地500平方米。
10千伏及以下电力线路,采用电缆线路沿城市道路的东侧或南侧人行道敷设。
当同一路径电缆根数大于8根时,宜采用电缆沟,小于8根时,应考虑埋地敷设。
五、电信工程规划1、用户预测本次分区规划是在新一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电信工程规划)基础上进行的。
采用分类用户预测法计算,预测远期临城分区市话用户为10.2万部,市话交换机容量为13万门左右。
主要指标选取:居住用地120部/公顷公共设施用地100部/公顷工业用地50部/公顷2、局所规划临城城区目前有一程控交换局,现状装机容量为4000门。
参照新一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对临城城区电信局所的规划,在现状局所扩容的同时,分别在临城城区的东部和西部各拟建一座市话程控交换局(每座预留用地0.5公顷),以满足用户对市话业务的需求。
根据新一轮《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市政府机关将由定海城区迁至临城,为适应临城城区今后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模,满足人们用邮需求,规划除在临城城区新建一座市邮政局和邮件综合处理中心(共预留用地1公顷)外,另设邮政中心支局一座(预留用地0.5公顷)。
城区邮政所的设置,应按服务人口及服务半径、方便市民用邮等合理设置(在详细规划中考虑)。
3、管道规划原则电信管道是为穿放电缆和光缆而设的,即要满足市内光缆、长途光缆、市话电缆和电视电缆等布放需要,同时又能满足今后接入网的实施。
电信管道规划应结合电信网远期发展规划要求,做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经济合理、网络安全,并能为今后业务发展留有余地。
规划临城城区电信管道沿城市道路人行道的西側或北側布置。
有关局址设置及线路走向详见〈电信工程规划图〉。
4、接入网规划原则光纤网将是未来用户接入网发展的主流,应适度超前做好光缆物理网的规划与建设。
近(中)期接入网的建设应与交换网的建设统筹考虑,交换网应充分利用交换机现有的新技术,逐步调整网络结构,以利于接入网的建设。
城区光缆主干层,原则上采用带状光缆,以环形网结构为宜。
充分考虑管道资源的利用,主干光缆容量不宜过小。
光缆配线层应根据地形、路由,组织合理的逻辑拓朴结构,对于重要用户,原则上以放在环形或准环形结构网上为宜。
接入网采用光网络单元(ONU)与远端交换模块相结合的混合组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