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练习题集合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国际经济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区域一体化组织中最松散、最低级的形式是()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D、优惠贸易安排正确答案:D2、要素价格均等化表明()A、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受益,稀缺要素所有者受损B、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受损,稀缺要素所有者受益C、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和稀缺要素所有者都受益D、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和稀缺要素所有者都受益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关税同盟动态效应的是()A、大市场效应B、加剧竞争C、吸引外资D、贸易创造效应正确答案:D4、如果开放前一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低于其贸易伙伴,则贸易后该国()A、进口 X产品B、生产者福利增加C、整体福利下降D、消费者福利增加正确答案:B5、下列()会给本国带来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A、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B、本国对成员国的初始关税较大C、本国与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大D、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正确答案:D6、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若下降,其出口量将增加,出口总收入()A、不变B、增加C、下降D、不确定正确答案:C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弹性()的情况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

A、零B、无穷大C、1D^大于零小于1正确答案:B8、假设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小麦和布,中国将一单位劳动时间全部生产布,可以生产50米;全部生产小麦,可以生产80千克;美国将一单位劳动时间全部生产布,可以生产40米;全部生产小麦,可以生产 100千克。

如果开放后的国际交换比价为1米布=L 8千克小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比较美国和中国的获利情况B、中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更多C、美国和中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相同D、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更多正确答案:D9、下列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项目的是()A、利息收支B、短期信贷C、短期证券买卖D、票据买卖正确答案:A10、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消费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B、消费者通过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C、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而获得的收益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正确答案:C11、外汇市场中的即期交易不包含()A、套汇B、投机C、国际贸易结算D、银行同业拆借正确答案:B1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生产3匹布或者1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能生产4匹布或2辆汽车,则能促进中国与美国进行贸易并各自收益的交换比率是()A、4匹布换2辆汽车B、3匹布换1辆汽车C、3匹布换2辆汽车D、5匹布换2辆汽车正确答案:D1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国际商品流动B、国际收支平衡C、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D^国际人员流动正确答案:C14、根据国民收入决定方程Y=C+I+G+X-M,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中的“吸收”是指()A、YB、C+IC、C+I+GD、X-M正确答案:C1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A、追求贸易顺差B、汇率稳定C、扩大出口D、国际收支平衡正确答案:D16、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A、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B、受到进口商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D、作为整体的国家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正确答案:B17、商品和服务贸易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A、经常项目B、误差和遗漏项目C、官方结算项目D、资本项目正确答案:A18、下列哪个行业最有可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A、好莱坞的电影业B、加州硅谷的半导体产业C、美国的大型农场D、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城正确答案:C19、采用()的配额分配方式,配额的福利效果与关税一样。

完整版)国际金融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国际金融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国际金融练习题(含答案1、一国货币升值会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什么影响?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出口增加,进口减少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2、在外汇市场上被人们抛售的货币是什么?A、非自由兑换货币B、硬货币C、软货币D、自由外汇3、黄金输送费用限制汇率波动,这种货币制度是什么?A、浮动汇率制B、国际金本位制C、布雷顿森林体系D、混合本位制4、如果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才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意味着什么?A、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B、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C、本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D、本币币值下降,外币币值上升,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下降5、当一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和顺差时,为了内外经济的平衡,根据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理论,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A、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6、欧洲货币市场是什么?A、经营欧洲货币单位的金融市场B、经营欧洲国家货币的金融市场C、欧洲国家国际金融市场的总称D、经营境外货币的国际金融市场7、国际债券包括什么?A、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B、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C、美元债券和日元债券D、欧洲美元债券和欧元债券8、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什么发生?A、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B、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跌C、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D、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上升9、金本位的特点是什么?A、自由买卖、自由铸造、自由兑换B、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C、自由买卖、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D、自由流通、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10、根据财政政策配合的理论,当一国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目的在于什么?A、克服该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B、克服该国经济的衰退和国际收支逆差C、克服该国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D、克服该国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顺差11、资本流出表示什么?A、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B、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13、目前,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浮动汇率制。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习题集一、选择题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 ) A.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B.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C.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D.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2.一个人在作出选择时.( )A.人如果边际收益非常大,他或她就可以不用考虑机会成本B.进行最小机会成本的选择C.比较该选择活动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D.只有当总利益非常大时,他或她才会选择使用其稀缺的资源3.机会成本( )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4.如果两个人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在生产专业化与交换中( ) A.两人都受损B.一人受益,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D.都能够受益5.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 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6.一个国家( ),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没有任何时候B.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C.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D.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人生产的时候7.供给曲线除了表示不同的价格水平所提供的商品数量外,还可以被认为是( ) A.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曲线B.边际收益曲线C.供给的最高价格曲线D.—供给的最低价格曲线8.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棉花的生产成本,那么棉花的价格( ),棉花的生产数量( )。

A.上升;增加B.上升;减少C.下降;增加D.下降;减少9.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

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0.经济学家做出这样的假设:作为一种目标,消费者总是在追求( )。

A.其效用员大化B.其收入的量大化C.其边际效用的员大化D.以上选项均不对11.经济学中划分长期和短期的标推是( )。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判断题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国中某⽣产者通过贸易能使⾃⼰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国如果⽐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地,该国便是“⼟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定要完全专业化于⼀种商品的⽣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产要素定义⽽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的实际收⼊。

12、如果各国的⽣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国的⾮技术性⼯⼈会⽐技术性⼯⼈更加反对贸易⾃由化。

14、⼤国可投资发展进⼝替代产业⽽不是出⼝产业,进⽽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变化。

16、青春期是⼀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

17、⼀国⽣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给⾃⾜,进⽽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定会降低其公民的⽣活⽔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量的产业内贸易。

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2、产业内贸易发⽣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分配效应。

23、如果瑞⼠旅⾏鞋的进⼝增加,英国⽪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国内经济政策B. 国际贸易与投资C. 国际货币体系D. 国际政治关系答案:B2.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什么?A. 其资源最丰富的商品B. 其生产成本最低的商品C. 其技术最先进的商品D. 其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商品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A. 关税B. 配额C. 出口补贴D. 进口许可证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其生产效率最高的商品,进口其生产效率最低的商品。

该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商品来获得贸易利益。

2.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答案: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记录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所有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

它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以及官方储备账户。

经常账户记录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资本和金融账户记录资本流动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官方储备账户记录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变动。

三、论述题1. 论述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案: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时,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升,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同时,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国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外国商品,导致进口增加。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时,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促进出口;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抑制进口。

此外,汇率变动还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因为投资成本和收益会随着汇率变动而变化。

2. 分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机遇方面,全球化促进了资本、技术和信息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投资机会,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挑战方面,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就业产生压力,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2、本国对小麦的需求曲线为D=100-20P,供给曲线为S=20+20P,外国的小麦需求 曲线为D*=80-20P,供给曲线为S*=40+20P
(1)推导并画出在封闭条件下,本国的小麦均衡价格和均衡量; (2)推导并画出在封闭条件下,外国的小麦均衡价格和均衡量。 (3)现在若两国进行贸易,且运输成本为零,讨论并画出自由贸易的均衡价格和均衡
(3)欧洲唯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 的所有飞机都是在法国西伦组装的
(4)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
险业中心
第11页/共19页
2、评价下述情形中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相对重要 性:
(1)世界上大部分的铝是由挪威或加拿大冶炼的 (2)世界上半数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在西雅图生产的 (3)美国和日本生产了大部分半导体 (4)许多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是产自法国的
第16页/共19页
• 4.设两个产品X、Y的生产部门均使用劳动和一种 特定资本,试分析特定要素的存在对一国生产可 能性曲线的形状有什么影响?
第12页/共19页
1题 答:其中(1)、(2)、(3)都是内部规模经济(4)是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的形成只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有关,而与其它企业无关。 而外部规模经济中,单位产品的成本或价格的下降与行业的整体发展有关。
第13页/共19页
2题答: 行业内贸易一般按规模经济分工,适用于工业制成品贸易;而行业间的贸易一般是按比较优势分工,主
量。
第1页/共19页
3、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 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 入为1/3,
(1)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 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 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延边大学《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2021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国际贸易的基础(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2)第3章国际贸易的基础(2) (4)第4章贸易政策 (6)第5章贸易保护理论 (7)第6章国际收支分析 (8)第7章汇率决定理论 (10)第8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11)第9章要素的国际流动 (12)第10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14)第11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15)内容可能与手中的教材有一些出入!!!第1章绪论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单选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A经济增长 B经济自然增长 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2.经济发展是(D)A经济结构的变革 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 C经济自然增长 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社会分工 B国际分工 C产业内分工 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 B国际分工 C商品跨国界流通 D开放经济✧判断1.经济的自然增长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

(√)2.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3.一般而言,国际经济运行中,经济调节手段能够贯彻得比较彻底。

(×)4.经济产出与经济要素在国际间可以流动但却不能自由流动。

(√)5.个体、企业和国家的跨国经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经济。

(×)6.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7.国际经济中不存在公平和效率问题。

(×)8.无论国际经济的经济主体还是国内经济的经济主体,其运行的主要基础是市场。

(√)✧名词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生的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D)⏹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2、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大缺陷的论著就是( A )⏹ A.《国富论》 B.《帝国主义论》⏹ C.《对外贸易论》 D.《国际经济学导论》⏹3、反映消费者在既定的商品价格水平与收入水平下以不同的消费品组合来获取相同的满足程度或效用水平的曲线就是( C )⏹ A.需求曲线 B.供应条件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4、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一种( B )⏹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与理论”⏹ C.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5、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就是( 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6、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就是( D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如果两国各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两国在相应的商品上也必然具有比较优势,这句话对不?请评论。

⏹1、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5,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3。

⏹(1)本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哪一样商品的生产上拥有绝对优势?为什么?⏹(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就是多少?为什么?⏹(3)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为多少?为什么?⏹(1)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本例采用绝对生产成本)本国与外国的生产成本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每单位黄油在本国只要1/5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在外国则要1个单位。

本国具有生产黄油的绝对优势。

相反,每单位布在本国需要1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在外国只要1/3个。

外国具有生产布的绝对优势。

(2)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3单位布,本国与外国的贸易得益分别就是多少?为什么?: (1/5)*5=1个,而1个本国的劳动投入用来生产布只能生产1个单位的布,在国内只能换取1个单位的布。

而与外国进行交换后有3个单位的布,所以本国的得益就是3-1=2个单位的布;⏹同理,外国:生产用以交换的3个单位的布需要: (1/3)*3=1的劳动投入,如果外国用以生产黄油只能生产1个单位,在外国国内只能换取1个单位黄油,而将3个单位布与本国进行交换后,外国得到5单位黄油,所以外国得益就是5-1=4单位黄油。

(3)假如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取外国6单位布,⏹(3)根据(2)的算法,⏹本国:得益就是6单位布- (1/5)*5单位布= 5单位布;⏹外国:得益就是5单位黄油- (1/3)*6单位黄油= 5 - 2 = 3单位黄油⏹2、美国生产一台电脑需60个劳动日,生产汽车需80个劳动日;日本生产电脑与汽车分别需要120个与100个劳动日,那么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美国与日本各自应该生产与出口什么?(假定劳动力同质)步骤一:➢判断两国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本例采用相对生产成本)单位:小时美、日两国的相对成本美、日两国的生产成本➢结论:美国在电脑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在汽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步骤二:➢美国专业化生产与出口电脑➢日本专业化生产与出口汽车➢3、本国共有15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大米与小麦两种产品。

大米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就是5,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就是2:➢(1)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用小麦衡量的大米的机会成本就是多少?➢(3)贸易前,大米对小麦的相对价格就是多少?本国共有15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大米与小麦两种产品。

大米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就是5,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就是2:⏹(1)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所示:(2)用小麦衡量的大米的机会成本就是多少?⏹(2)减少的小麦产量大米的机会成本= -----------------------=2、5增加的大米产量(3)贸易前,大米对小麦的相对价格就是多少?⏹(3)⏹大米/小麦的相对价格=300/750=2、5⏹4、下表列出了中国与美国生产1单位钢铁与1单位大米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钢铁与大米都只用劳动,美国的总劳动为5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为1000小时。

劳动投入/单位产品钢铁大米中国40小时5小时美国20小时4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钢铁的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就是1单位钢铁交换7单位大米,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就是1单位钢铁交换24单位大米,贸易就是否会发生?(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就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就是提高还就是降低了?假设国际市场1钢铁=6大米,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劳动投入/单位产品钢铁大米中国40小时5小时美国20小时4小时⏹(1)贸易前,中国与美国生产钢铁的机会成本分别就是8与5。

⏹(2)中国与美国分别在生产大米与钢铁上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就是1单位钢铁交换7单位的大米,美国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8/7个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5个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就是1单位钢铁交换24单位的棉大米,中国不会参加贸易。

计算机小麦中国8200加拿大10200⏹(4)美国生产钢铁25单位,中国生产大米200单位,世界福利水平提高。

假设国际市场1钢铁=6大米5、假设A国与B国在汽车、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器产品、服装等5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如下表所示:国家汽车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电器产品服装A国451286B国1、52464试问:(1)当A国的工资为每小时4美元,B国的工资为每小时8美元时,A国与B国各自的贸易结构如何?(2)当B国的工资升为每小时10美元时,两国的贸易结构如何?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主讲人:张力方Email:⏹1、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与Y商品分别耗费3与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B国生产1单位的X与Y商品分别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A)⏹A、1,6B、2,4⏹C、3,4D、4,7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就是(B)⏹ A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B 要素就是完全流动的⏹ C 要素与产品市场都就是完全竞争的⏹ D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5、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就是:(D)⏹ A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6、考虑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相互需求决定进出口价格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C)⏹A、世界市场的价格的上、下限正好就是A、B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B、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就是由A、B两国出口恰好补偿进口决定的⏹C、加入货币因素后的模型中,无论就是短期还就是长期,进口都不一定恒等于出口⏹D、加入其她因素后的模型表明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仍然就是由双方的供求决定的7、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处境的方法就是( D )⏹ 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 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 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1、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X)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放在国内市场上。

(X)1、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就是一种指数,就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对进口商口价格的比率,简言之即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或单位进口所需要的出口量。

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即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起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跌,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主讲人:张力方Email:1、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D )A.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与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B.出口与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2、如果一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她投入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的增长模式为:(C )⏹A、进口替代。

⏹B、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其她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C、出口扩张。

⏹D、以上三者都不对。

3、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就是( C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4.首先提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就是( A )⏹ A.生产要素禀赋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自然资源禀赋论⏹ D.差异产品贸易理论5、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瞧,自由贸易会导致(D )⏹A、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B、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D、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6、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A )⏹ 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 B.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C.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 D.使贸易规模缩减1、自由贸易将会对不同部门生产要素的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 ABE )⏹ A.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降低⏹ C.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上升⏹ D.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维持不变⏹ E.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无法确定1、“大”国可投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而不就是出口产业,进而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T2、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都会趋于相等。

T3、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

( T )4、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