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雷建筑设计特点
中国第一建筑世家——“样式雷家族”

第八代样式雷 ——雷献 彩,字霞峰 。参与圆明 园、普陀峪定东陵重建、 颐和园、西苑、崇陵、 摄政王府、北京正阳门 的工程等。
职业位
在皇家建筑设计中的作 用 ———— 1.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处于 主导专业地位,与现代建筑 专业及建筑师的作用基本无 异。 2.根据清代建筑工程模数化、 标准化的生产与设计特点进 行建筑设计,完成图纸和模 型。
9月9日,作为中国获得 的第五个世界记忆遗产 项目,“样式雷”建筑 图档实物现身中国国家 图书馆。
研究“样式雷”的意义
在世界上的建筑世家文 化中,“样式雷”是迄 今保存最完整的。既有 实物、也有图档,还有 建筑原型。 “样式雷” 的作品,不论是从建筑 理念,还是实际建造上, 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尽管其传承断裂了,但 是,相信其传奇必然还 会继续演绎。
第五代样式雷 ——雷景修,字先文,号白璧。主要 参与清西陵、慕东陵、圆明园工程 。聚集了样式雷 图档 。 第六代样式雷 ——雷思起,号禹门 。设计营造咸 丰清东陵定陵 。 第七代样式雷 ——雷廷昌,字辅臣,又字恩绶 。 参加定陵、重修圆明园等工程,独立承担设计营造 同治惠陵、慈安、慈禧太后的定东陵、光绪帝的崇 陵等项大型陵寝工程以及颐和园、西苑、慈禧太后 六旬万寿盛典工程。
家族介绍
第一代样式雷 ——雷发 达,字明所 。康熙年间 参加皇宫的修建工作。 —— 第二代样式雷 ——雷金 玉,字良 。为圆明园楠 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 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 样到营造,功不可没 。 第三代样式雷 ——雷声 征,字藻亭 。
第四代样式雷 ——雷家玺,字国贤 。操办宁 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筹办乾 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楼 台的设计与营造工程以及宫中年例彩灯、西 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嘉庆年间又成建了圆 明园绮春园建设工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改建、 含经堂戏楼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
样式雷建筑烫样

样式雷建筑烫样在建筑设计中,样式雷烫样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概念,它既是建筑风格的表现,也是对建筑师创造力和个性的一种体现。
在我们的城市中,有许多令人称奇和惊叹的建筑,这些建筑的样式雷烫样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美感。
样式雷烫样是指那些设计风格独特、与众不同、突破常规的建筑。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的是非传统的建筑元素和形式,以及创新的建筑技术和材料。
通过独特的设计思路和艺术手法,建筑师们打造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建筑作品。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兴起的动态建筑。
这些建筑的外观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进行变化,如动感的曲线形态、流线型的外观等。
这些建筑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也带来了很多的功能性,如可以随着天气的变化来调节室内温度和采光等。
除了动态建筑,还有许多传统建筑也展现出了令人惊艳的样式雷烫样。
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飞檐、琉璃瓦和砖雕等元素,都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赞美。
这些元素被应用在现代建筑中,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与现代建筑的风格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样式雷烫样。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是建筑中的色彩运用。
传统上,建筑通常以较为中性和保守的色调为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尝试用鲜艳和大胆的颜色来点缀建筑外观。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可以让建筑更具个性化,也可以为人们带来愉悦和欢乐的心情。
在设计样式雷烫样的建筑时,建筑师一般会参考当地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以及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需求。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因素,建筑师可以更好地将样式雷烫样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样式雷烫样并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建筑的外观效果和个性化的追求,它还可以对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独特的建筑样式和设计思路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力量和美感。
它们也可以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文化的象征,引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样式雷烫样是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它既是对建筑师创造力和个性的体现,也是城市景观和文化的表达。
样式雷图档介绍

样式雷图档所见春和园及其改建史料孙学雷 刘忠民春和园俗称庆郡王园,后更名朗润园,南隔镜春园遗址与今未名湖相望,西接鸣鹤园遗址,北与圆明园一墙之隔,嘉庆、道光时期,原是庆郡王(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及其子、孙)的御赐花园,在咸丰二年(1852)经过大规模重修,改赐给了恭亲王弈訢。
在国图所藏样式雷图档中,可见几十件题名为春和园或庆郡王园、朗润园的建筑图档,正是此期的改建重修图样,从中可看出春和园及其改建状况。
在本文草拟涉及的图档中,含有题名图档16件,无题名图档15件,残签图档1件,经整理,拟题名15件,以方括号标识,签名归位1件,现择要梳理如下:一、关于春和园整体关于春和园整体图档中计有春和园整体地盘画样四种:1.春和园地盘画样全图(右上角红签题)一件,序号0003—01,彩绘本,多色,墨汁,53×71.5cm,已装裱,左下角红签题有房屋统计数字。
绘制较详,有粉签35处,标建筑、方位等,红签12处标注坍塌。
2.春和园地盘画样(右上角红签题)一件,序号0010,彩绘本,多色,墨汁,32×42.1cm,已装裱。
有红签18处,标建筑、方位等,简明清晰。
3.春和园地盘画样(右上角红签题)一件,序号0022,彩绘本,多色,墨汁,31×43.5cm,已装裱,左下角长方形红签题“共有大小房一百五十三间,游廊五十七间,垂花门一座,门罩二座,四方亭一座,灰棚十二间,内现在坍塌房三十一间、四方亭一座、游廊五十四间、坍塌无存房十二间”。
有红签21处,标注建筑、方位等,简明清晰。
4.春和园地盘画样(右上角红签题,春字残)一件,序号0028,右上角背写“绮春园前路东空闲”,彩绘本,多色,墨汁,52×69.5cm,已装裱。
有粉签32处、红签9处,详标尺寸与坍塌。
以上地盘画样4件均为春和园总体平面图,图中各处建筑俱有贴红,注明建筑名称,1、3、4均用长方形签标注房屋存毁统计,统计内容有不同,数字一致。
古建文化——样式雷建筑烫样

古建文化——样式雷建筑烫样“样式雷建筑烫样”的前世传奇,就发生在民国年间。
当时,中国刮起了一阵欧美风,无数西洋建筑拔地而起,一座座传统木制古建却在逐步消失。
“烫样”是一种建筑模型,是古代设计师施工之前制作的建筑模型,供皇帝御览。
烫样,就是立体模型,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产物,是为了给皇上御览而制造的。
因为需要熨烫,所以称烫样。
“样式雷建筑烫样”是清代的样式雷家族所制作的烫样。
自康熙二十五年第二代雷金玉至清末民初第八代雷献彩,样式雷世家传承200余年,一直作为“样子匠”供职皇家建筑设计专门机构“样式房”,并长期担当“掌案”统领设计事务。
样式雷家族设计了众多皇家建筑,圆明园、故宫、北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烫样都是出自样式雷家族之手。
如今,有些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烫样”却能带我们再次看到这些建筑的风采。
目前,中国六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均打上了“样式雷”的烙印。
现今可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见到的“样式雷”建筑样图,涵盖了众多类型,比如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高线图等,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的尺寸,全部有所记载。
此外,“样式雷”还画了“现场活计图”,即施工现场的进展图,从这批图样中,可以清楚看到陵寝从选地到基础开挖,再到基础施工,从地宫、地面、立柱直到最后屋面完成,体现了样式雷在建筑施工程序上的过程。
【样式雷建筑烫样】烫样,即模型制作,是各项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例须恭呈御览钦准后,才能据以绘制施工设计图、编制《工程做法》(即设计说明),及核算工料钱粮。
烫样多以合背即俗称纸袼褙或草板纸、油蜡、水胶、木料、秫秸及沥粉等制作。
木料和秫秸用作大木构架,沥粉用作瓦陇等,其余多用板纸和油蜡、水胶粘制,表面均按实物质地色彩细致绘饰。
康熙朝以来,雷姓世家先后八代效力皇家建筑设计,并长期主持样式房事务,参与了皇家建筑工程从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以至管理的全过程,被世人美誉为“样式雷”。
清代样式雷建筑文化

样式雷家族简介
第 七 代 样 式 雷
第 六 代 样 式 雷
第 五 代 样 式 雷
第 四 代 样 式 雷
第 三 代 样 式 雷
第 二 代 样 式 雷
第 一 代 样 式 雷
第二代样式雷简介
雷金玉,字良生,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卒于雍正七年 (1729)。以监生考授州同,继父在工部营造所任长班之职, 投充内务府包衣旗。康熙年时逢营造畅春园,金玉供役圆 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严格地说,雷家有声誉于外者, 自雷金玉始。雷金玉70岁时,蒙太子(弘历)赐书“古稀” 匾额,此匾运回故乡,供奉原籍祖居大堂。雷金玉71岁去 世,又得到皇帝恩“赏盘费一百余金,奉旨驰驿”。归葬 原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从时间上看,雍正帝从 雍正三年(1725)大规模扩建圆明园,雷金玉作为圆明园楠 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 是功不可没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执掌这一职位的人, 应了朱启钤老的那句话:“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事,最有 声于匠家亦自金玉始”。
样式雷家族简介
第 七 代 样 式 雷
第 六 代 样 式 雷
第 五 代 样 式 雷
第 四 代Leabharlann 样 式 雷第 三 代 样 式 雷
第 二 代 样 式 雷
第 一 代 样 式 雷
第四代样式雷简介
雷家玺,字国贤,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道光五 年(1825)。雷声征次子。他与长兄雷家玮(1758—1845), 字席珍,三弟雷家瑞(1770—1830),三兄弟供职工部样式 房,家玺是三兄弟中的翘楚,先后承办乾隆、嘉庆两朝的 营造业,操办宁寿宫花园工程、设计嘉庆陵寝工程、筹办 乾隆八十大寿庆典由圆明园至皇宫沿路点景楼台的设计与 营造工程以及宫中年例彩灯、西厂焰火等设计与实施,嘉 庆年间又成建了圆明园绮春园建设工程以及同乐园戏楼的 改建、含经堂戏楼的添建、长春园如园的改建工程。此时 形成第四代样式雷最为强大阵容。雷家玺去世后,安葬于 海淀巨山祖茔。
样式雷对于现代建筑的意义

样式雷对于现代建筑的意义现代建筑是指在现代时代所兴起的建筑风格,它与传统建筑相比,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
在现代建筑中,样式雷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样式雷可以为现代建筑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
样式雷作为一种装饰性元素,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建筑的外立面、室内空间以及细部装饰中。
它既可以是简单而富有力量感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流线型的曲线造型,还可以是充满想象力的抽象形象。
样式雷的使用可以使建筑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使人们在欣赏建筑时产生强烈的美感。
样式雷可以提升现代建筑的功能性。
在现代建筑中,功能性是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样式雷作为一种设计元素,不仅可以用来装饰建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建筑的功能性。
例如,在建筑的外立面上使用样式雷,可以起到遮阳、防风、隔热等功能;在室内空间中使用样式雷,可以起到隔断、引导流线、增加采光等功能。
样式雷的运用使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呈现出美感和创意。
样式雷还可以传递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
在现代建筑中,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视的方面。
样式雷作为设计元素之一,可以通过其形状、颜色、材质等特点,传达建筑师对于美学、环境、历史、技术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通过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样式雷,可以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地域文化的特点;通过使用具有创新性的样式雷,可以表达建筑师对于未来的展望和追求。
样式雷可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样式雷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材料、优化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例如,选择可再生材料或回收利用材料制作样式雷,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通过样式雷的设计,优化建筑的通风、采光等自然条件,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样式雷的运用使建筑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样式雷对于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为建筑增添艺术魅力,提升功能性,传递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还可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样式雷”的建筑成就及设计特点

设 立样 式房 ,叫钦 工 处样 式房 ,领 头的 被称 为 “ 掌
案 ”,即现在 的总 建筑 师。因 为雷 家几代 都 是清 代
宫 廷样 式房 的掌 案人 ,所 以 ,被世人 尊 称 为 “ 样 式
雷 ”…。 “ 样 式 雷 ”的第 一代始 祖—— 雷发 达 ,字 明所 ,建 昌( 今 永修 1 人 ,生 J 『明万 历 四 十 七( 1 6 1 9 ) 年 ,卒 于清 圣祖 康 熙三 十 二( 1 6 9 3 ) 年 。据 江 西 省 社
设 计图样 由其 子雷 金 玉继承 。雷 金 玉因修 建 圆 明圆
而 开始 执 掌样 式房 的 : [ 作 ,是雷 家第 一位 任此 职 务 的人 ,在 “ 样 式雷 ”家族 中声 誉最 好 、名 气最 大 , 也 最 受朝廷 的赏识 。康 熙帝 在 《 御制 畅春 园记 》中
提到的 “ 亦 有 朴斫 ,予 尚念 兹 ”,就是 表彰 他 的 。 从 “ 样 式雷 ”的第~ 一 代传 人— — 雷发达 开始 ,雷 金
职【 j J ,掌 管 内廷 营造 工程 。 因此 ,时人 留传着 “ 上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 0 4 — 2 0 基 金 项 目: 辽 宁 肯 社 会科 学 规 划 基 金 项 H( L 1 4 D T Q 0 0 9 ) 作者简介:川讳( 1 9 9 0 一 ) , 炙,辽宁锦州人,硕 f : 。
作品
“ 样式 雷 ”是 对 清代 二百 多年 间主 持皇 家 建筑 设 计 的雷姓 世 家的誉 称 。清代 主要 的 皇室建 筑 ,如
宫殿 、皇陵 、圆 明 园 、颐和 园 等 ,都 是 雷 氏世袭 建
“云”看展——清代皇家首席建筑设计师“样式雷”

“云”看展——清代皇家首席建筑设计师“样式雷”“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今天我们要跟您简单分享一个神奇的家族,这个家族被一些媒体誉为皇帝御用首席建筑设计师,被称作“样式雷”。
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存藏世界最多的“样式雷”建筑图档,达15000余件。
2007年“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证书这些珍贵图档连同那红墙黄瓦之下所包裹的建筑智慧,皆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灿烂瑰宝,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夺目不朽的建筑殿堂。
雷氏家族八代担任清廷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的掌案,这个职务在清代皇家建筑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的皇家建筑都要经过他们的设计并监管施工,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设计院。
能够在200余年间任此要职的家族,其卓越的建筑才能与成就可想而知。
那些保留下来的精勾细描的样式雷图档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家族神话的名不虚传。
据统计,中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中,有许多是“样式雷”世家参与过的作品。
我们耳熟能详的圆明园、颐和园、清东陵、清西陵等一些清代的著名建筑里都能看到他们的杰出作品。
由雷氏家族绘制的建筑图样、烫样模型、工程档案、来往信函等相关文献资料被称为“样式雷图档”。
颐和园曾叫做“清漪园”,样式雷家族参与了清漪园建设、日常维修。
后来“清漪园”更名为“颐和园”。
晚清时期样式雷家族主持了颐和园的重修工程。
雷廷昌父子呕心沥血,造就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绝响。
如今翻开《样式雷颐和园卷》图档,无论是精勾细描的彩绘图,还是对室内外陈设其花纹的描绘,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们看过这些图档后,再次置身于颐和园时,终于明白为什么颐和园处处是风景。
是因为几百年前雷氏家族的建筑师们独具匠心为我们留下了这“穿越之门”,使得几百年后的我们能欣赏到一样的日升日落、湖光山色和卯榫相扣、雕梁画栋的精工细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式雷”建筑设计特点
1.“样式雷“图样
建筑房屋绘制图样,隋唐以来就有,不过那个时候的图样都没有留传下来。
我国古代的建筑图样只有清代的“样式雷”才得以保存。
“样式雷”每当设计工程图样时,首先要画出“粗图”,即现在的草图、原图,然后再雕琢成“精图”七至八种,图形准确,主次清晰。
官式建筑流行有27种标准化做法,但由于陵寝建筑工程规模浩大而技术复杂多样,实际存在着许多不具标准化条件的建筑设计,最典型的就是结构及构造层次最为复杂的各陵寝地宫及其外围建筑的设计,为详明表达其建筑结构,控制施工,样式雷画样中有关的设计图应用了十分丰富多样、手段科学而巧妙的表现方法。
属于正投影图的,有各种立样、侧样图;为表达复杂的结构层次,其剖示方法则充分应用了平剖、纵剖、横剖、阶梯剖以及曲面展开的旋转剖等各种形式。
为了表达宝顶的复杂空间形体,平面图上,还准确应用了等高线的表现方法图样规格又分为“一分样”、“二分样”、“三分样”,类似于今天的建筑设计图,后人称之为“样式雷”图样。
“样式雷”图样涉及到建筑工程技术的各个方面,主要有:测绘图、规划图、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甚至风水地势图,山向点穴图等。
目前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样式雷”设计原图尚有数百幅,这些“样式雷”图样不仅推翻了中国古代建筑未必经过设计的旧论,而且还证明至少两百年前中国的建筑设计已经使用了非常先进的绘图技术。
2.“样式雷”烫样
烫样,清代建筑专用名词。
是依缩尺比例用草纸板热压而成的建筑模型。
“样式雷”是制作烫样的名家。
“样式雷”烫样最早是“蜡模”,后改用草板纸为主体材料。
到雷氏第七代有刀、尺、笔和各种烫熨铁制工具、火炉等。
材料有纸张、草板纸、浆糊、猪皮胶、涂料等。
“样式雷”烫样品种很多,按设计过程分为:粗图和精图。
按照图样的比例分为:一分样、二分样、五分样、寸样等。
“样式雷”烫样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对清代史、考古学、建筑学、建筑史和风水学等研究都有弥足珍贵的参考价值。
如:地安门烫样屋顶上的标签写道:“地安门一座,面阔七间,宽十一丈四尺二寸,南北通进深三丈七尺六寸。
明间面阔二丈二寸,次间面阔一丈七尺四寸,稍间面阔一丈五尺。
檐柱高一丈八尺、径一尺八寸,中柱高二丈四尺二寸。
九檩歇山式屋顶,斗科单昂”。
现在我们要恢复地安门原貌,依地安门烫样建造即可。
3.“样式雷”文档
“样式雷”图档不仅有大量的设计图纸,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字档案,即“样式雷”文档。
“样式雷”文档包括样式雷的随工日记、家信、略节、旨意档和司谕档等内容。
随工日记多是反映建筑工程进展情况的,几乎每天都有翔实的记述。
家信多是同治、光绪年间“样式雷”修建定陵、定东陵和惠陵时所写的私人信函,从多个侧面记录了样式雷的真实生活。
略节多是以汇报为目的,简要叙述建筑工程、勘察、测量等事的折单或整理汇总折单的簿册。
旨意档和司谕档是样式房保存的帝后谕旨和内务府的指令。
“样式雷”文档也是今人研究样式雷世家和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文献资料。
如:从光绪二十三(1897)年至二十四(1898)年的《堂谕旨议司谕档记》的记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雷献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天地一家春、慎修思永、四宜书屋、鸣鹤园、课农轩等重建工程及内檐装修设计。
此外,“样式雷”家族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方面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很多有关工程建筑方面的著作。
主要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工段营造录》、《内庭圆明园内诸工作现行则例》等。
4.“样式雷”建筑的规划和设计
雷发达在修建清宫的设计中,既对中线上的建筑物保持严格对称,又对主轴两侧次要轴线上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又灵活变动的格局。
这样既突出了中心,体现了“居中为尊”的思想,又形成了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被海内外推崇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线对称设计的典范。
从现存的“样式雷”图档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皇家建筑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线索,所以,大体上我们能够了解“样式雷”
建筑设计的步骤:一是总体布局。
“样式雷”有一些称为“地盘样”的图,如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等的地盘样,都是按基本比例画的总平面图,包括山、水和建筑群组的平面图,是反映总的布置意向的,经帝、后或内务府总管官员批准后,才能进入下一步设计。
二是建筑群组布置。
“样式雷”图中也有“地盘样”,是基本按比例表现出详细分间的建筑群总平面图,但不标柱网,是供专业审定方案用的。
这些图中有一类在总平面图上把建筑物画为正立面图,或为线图,或为
彩图,称为“立样”,这是中国传统画法,自宋代以来地方志所附建筑图都是这种画法,其性质近于现在的效果图,也是供帝、后或内务府总管官员审定用的。
三是单体建筑。
单体建筑图纸有二类,一种是供审定用的,有表示平面的“地盘样”和表示形象的“立样”。
重要建筑还要制作烫样,并将房屋的面宽、柱高、柱径、台明高、出檐等关键性尺寸,以黄纸签标注在烫样上,使人一目了然。
烫样也是供帝、后或内务府总管官员审定的。
四是单栋建筑施工图。
单栋建筑施工图在方案批准后绘制,供施工者使用,主要是较详细的“地盘样”和“大木立样”。
施工使用的“地盘样”要画出柱位和墙壁、装修,并注明尺寸,和现在的房屋平面图相似。
重要建筑还要另画屋顶天花藻井的仰视图等。
5.在平面图中绘制个别建筑物的透视图
皇家工程,需先选好地址,由算房丈量,内廷提出建筑要求,最后由样式房总体设计,确定轴线,绘制地盘样(平面图)以及透视图、平面透视图、局部平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分图,由粗图到精图,才算设计图完成。
雷氏图样的设计过程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已与现代设计十分相似。
而在平面图中绘制个别建筑物的透视图,是雷氏创造性地运用互相结合之法,更精确地表现个别情况的手段。
当设计精图确定后,又绘制准确的地盘尺寸样,以反映复杂关系、谐调空间布局,估工估料。
雷氏在这方面显示了高度的技巧,或从庭院陈设到山石、树木、水池、船坞、花坛,或从地下宫殿的明楼隧道,到地室、石床、金井,均按比例进行安排,用像硬纸板一样的东西做成模型,并使某此部件能够拆卸,便于观看内部结构。
此外雷氏的设计还注重建筑位置的科学性与环境的谐调性,既使二者巧妙配合,又显示中国建筑群的变化布局艺术。
样式雷在清代200多年的建筑活动中留下了永存的纪念。
6.习规守矩,匠人匠心
“有心无术,术自心神;有术无心,术自心灭。
行术者当先存心。
”这是雷思起写在设计稿中的一句话,点明为匠人者先当立匠心。
习规矩、守规矩是雷家人的必修课。
在张宝章等编的《建筑世家样式雷》中收了雷思起的一些个人信件,他无论交代手下做建筑业上的事,还是交代家人日常生活琐事,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万万不能出错。
雷家人供职样式房,始终恪守“不贪不吝,诚信做人”的原则,“将利心退净,为公而当差”。
他们从不额
外赚取一文钱财,即使是误收或者少付些许金钱,也一定要退还或补付给对方。
在谈到“样式雷”家风时,雷家后人口中的高频词还是“规矩”,“做建筑有规矩,做人更要守规矩”。
翻开《雷氏宗谱》,煊赫两百余年的“样式雷”家族,留下的家训不过寥寥十则,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篇,内容无非敬宗睦族、忠诚孝悌,讲究的还是修齐治平的儒士家风。
但删繁就简,这些恰恰是传统社会最基本、也最值得继承的价值追求。
匠人不仅需要打磨应时的技艺,更需要坚守温柔敦厚的初心。
时代迁移,也许不能阻挡手艺人变成守艺人,但葆有匠心是匠人们可以做并且应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