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包括天气现象、天气预报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天气和预测天气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天气的基本知识:天气现象、天气预报、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观察天气:观察天气现象、记录天气数据。
3. 预测天气:学习简单的天气预测方法,进行天气预测实践。
4. 环境保护:讨论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天气、记录天气和预测天气的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天气现象的观察与记录,简单的天气预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天气预报的资料、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料。
2. 学具:观察天气的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等)、记录天气的表格、天气预报的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天气的基本知识,包括天气现象、天气预报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观察:让学生观察当前的天气现象,并记录下来。
4. 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记录天气数据,并提供记录表格。
5. 预测:教授学生简单的天气预测方法,让学生进行天气预测实践。
6. 讨论:讨论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天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基本知识2. 观察天气3. 记录天气4. 预测天气5. 环境保护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记录未来一周的天气数据。
2. 根据观察到的天气现象,预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3. 写一篇关于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小文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天气、记录天气和预测天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天气的基本知识,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预测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人类活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天气与生活》说课稿

《天气与生活》说课稿引言概述:天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决定出门穿什么衣服,还是规划旅行行程,我们都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包括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天气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天气对心情的影响。
正文内容:1. 天气对健康的影响1.1 气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温天气容易引发中暑、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低温天气容易导致冻伤、感冒等。
1.2 湿度对人体的影响:高湿度天气容易导致人体出汗困难,影响散热,增加中暑风险;低湿度天气容易引起皮肤干燥、喉咙痛等问题。
1.3 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 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2.1 雨雪天气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雨或降雪会导致道路湿滑,增加行车事故的风险,减缓交通速度。
2.2 强风天气对航空交通的影响:强风会影响飞机起降,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
2.3 高温天气对公共交通的影响:高温天气下,公共交通工具内部温度较高,给乘客带来不适,也容易导致交通拥堵。
3. 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1 干旱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2 暴雨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暴雨会导致农作物受淹,破坏农田,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3.3 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高温天气会导致农作物受热干扰,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天气对旅游业的影响4.1 晴好天气对旅游的促进:晴好的天气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旅游景点,提高旅游收入。
4.2 恶劣天气对旅游的影响:恶劣的天气如暴雨、台风等会影响游客的出行计划,降低旅游收入。
4.3 季节性天气对旅游的影响:不同季节的天气条件适宜的旅游活动不同,如冬季的滑雪、夏季的海滩等。
5. 天气对心情的影响5.1 晴朗天气对心情的积极影响:晴朗的天气会使人心情愉悦,增加幸福感。
《天气与生活》作业设计方案

《天气与生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背景:《天气与生活》是一门关于气象学和气象科技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各种气象现象的形成原理,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习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做出合理的生活安排和决策,提高生活质量和安全度。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拓展实践能力,提高对天气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
二、设计目标:1.加深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气象现象的能力;3.提高学生天气预测能力;4.引导学生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生活。
三、设计内容:1.气象学知识梳理:设计一份气象学知识梳理表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完整。
内容包括气象现象的分类、形成原理、影响因素等。
2.气象现象观察记录: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当日天气情况,并记录在表格中,包括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
3.天气预测实践:让学生通过天气预报网站或APP,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并将预测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4.生活安排方案:根据所学气象知识和天气预测结果,设计一份生活安排方案,包括衣着搭配、户外活动选取等建议。
四、作业要求:1.作业内容要实事求是,不得抄袭;2.完成时间为一周,每天需花费适量时间来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3.作业提交方式为纸质版或电子版;4.作业评分将综合考虑气象学知识的准确性、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天气预测的准确性以及生活安排的合理性。
五、评分标准:1.气象学知识梳理表格填写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准确;2.气象现象观察记录是否详细,数据是否准确;3.天气预测准确率;4.生活安排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六、学生收获:通过完成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天气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气象观察和预测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为未来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七、总结:《天气与生活》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气象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观察记录和预测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生活安排方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视察过的事物提出“为什么”,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揣测,就不会有宏大的发觉。
”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能帮助我们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3、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4、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的做试验,直到弄清晰为止。
5、有了科学探讨,才会有独创创建,我们的生活才会不断改善。
我们身边到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6、科学探究六个要素:(1)提出科学问题;(2)进行猜想和假设;(3)制定安排,设计试验;(4)视察与试验,获得事实与证据;(5)检验与评价;(6)表达与沟通。
7.科学探究的四个步骤:(1)提出问题;(2)进行猜想;(3)试验验证;(4)得出结论。
其次单元我们怎么知道1、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2、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辨别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轻重等。
3、在全部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四周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4、哪些科学仪器能帮助我们视察?答:(1)医生用听诊器帮助诊断;(2)我们用显微镜视察细胞;(3)科学家用哈勃望远镜视察星空。
另外还有放大镜、潜望镜、胃镜、潜水仪等。
5、分类是科学探讨的重要方法。
分类时,首先要确定肯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相同。
6、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超市内给食品分类,我们更简单找到我们要购买的食品。
7、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有:超市里给食品分类、给服装分类;图书馆里给图书分类;文具店里给文具分类;医院里给不同门诊科室分类(如内科、外科、五官科等等)。
8、给我们的文具分类:(1)按“用途”分,可分为书写类文具和工具类文具;(2)按“大小”分,可分为大型文具、中型文具和小型文具。
还有其它多种分类方法,比如按颜色分类,按材质分类等等。
9、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天气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天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天气数据的分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
举例:使用图表、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气象数据如何转化为天气预报。
(2)天气现象的描述: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描述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举例:提供描述天气现象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提高描述能力。
(3)天气与环保意识的联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天气与环保之间的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天气现象的描述和天气预报的制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天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小型的天气观测站,演示如何收集天气数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天气的概念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天气的定义,认识到天气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不同天气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如何受到影响。
(2)天气预报的制作: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会分析气象数据。
举例:介绍气象站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布天气预报的过程。
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关心天气》|教科版
第四单元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第四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答: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例如:晴天收割庄稼,海啸带来灾难,狂风吹倒大树,大雾使飞机停飞。
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早地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2、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
我国的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3、天气对我有利和有害的方面各举三例。
答:有利的例子:晴天可以收割庄稼;晴天可以晒衣服;下雨可以解除旱情。
有害的例子:狂风吹到庄稼;大雾使飞机停飞。
冰雹砸毁庄稼。
4、说出关于天气的谚语。
答: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早晨下雨当日请,晚上下雨到天明。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5、我们一般从哪几个方面描述天气?答:我们一般从(气温)(降水)(风向)(风力)(云量)五个方面来描述一天的。
6、你会用图标表示天气吗?答:太阳放光表示晴。
黑云两斜线表示中雨,黑三角表示冰雹,不停旋转是台风,六角星是降雪,三虚线是大雾,像闪电表示雷阵雨。
7、怎样利用风级歌估计风力的大小?答:零级风烟直上,一级风烟稍斜,二级风树叶响,三级风旗飘动,四级风灰尘起,五级风水起波,六级风大树摇,七级风步行难,八级风树枝断,九级风烟囱毁,十级风树根拔,十一级风陆罕见,十二级风浪滔天。
我们可以通过《风级歌》来估测风的大小。
8、根据现象写风级。
彩旗飘动是级。
大树摇晃是级。
树根拔起时级行走困难是级。
风是有力量的,风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9、什么叫风雨量器?答: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用毫米作单位,是用来测量降水多少的。
10、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应注意:(1)雨量器应安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天气与生活-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天气与生活-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对生活的影响;2.能够描述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3.能够在观察天气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的天气;4.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天气与生活为主题,介绍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何观察和预测天气。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 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不同天气对交通出行、穿衣、食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 如何观察天气,判断天气类型; - 如何预测未来的天气。
2.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解、情境演示、讨论等教学方法,其中包括以下环节: 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主题——天气与生活; 2. 情境演示: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3. 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天气对交通出行、穿衣、食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4. 操作环节:让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并进行记录和预测。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2.不同天气对交通出行、穿衣、食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进行天气的观察和预测,并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展示一张天气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天气,并简单介绍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2. 情境演示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不同天气下的交通出行、穿衣、食品、农业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3. 讨论环节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别讨论以下问题: 1. 不同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 2. 不同天气对穿衣的影响; 3. 不同天气对食品的影响; 4. 不同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4. 操作环节1.展示当天的天气,让学生观察;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当天的天气类型,并进行记录;3.让学生预测未来三天的天气,并进行记录。
《天气与生活》说课稿

《天气与生活》说课稿一、引言天气,这个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自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我们早晨醒来拉开窗帘的一刹那,到晚上看着电视新闻播报的天气预报,天气都如影随形,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天气与生活》这一课题,深入分析天气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天气的变化。
二、天气的分类与其对生活的影响晴朗天气: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的心情往往会更加愉悦,户外活动也更加丰富。
同时,晴朗的天气也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雨天:虽然雨天可能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地下水的补充都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许多艺术家和作家来说,雨天也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雪天:雪天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堆雪人、打雪仗的乐趣。
然而,雪天对交通出行却是一大挑战,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风天:风力发电的普及让风这种天气现象在能源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强风天气也可能会给人们的出行和建筑物的安全带来威胁。
雾霾天:近年来,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雾霾天气下,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天气对农业的影响温度:适宜的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
农民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灌溉。
降水:适量的雨水能保证土壤的湿润,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
然而,过多的雨水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过少则可能导致干旱。
农民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动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光照: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光照充足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光照不足的阴雨天里,可以通过补光灯等方法来弥补光照的不足。
风:微风能够帮助农作物进行授粉,提高产量。
然而,大风天气可能会吹倒农作物,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农民需要根据风力的大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气象灾害:暴风雨、冰雹、龙卷风等极端天气会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数据,并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能通过反复测量使学生认识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3、能制作简易的测量仪器,能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对观察、实验、制作后的表达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分析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在对美丽天气的欣赏中,让学生欣赏自然、赞美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在观察、实验、制作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科学知识
1、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如温度、风向、风力、降
水量、云量等来描述。
2、会用温度计、筒易风向标、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天气数据,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
3、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4、体验到天气对人类工作、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今天的天气》、《我的风向标》、《我的雨量器》、《一周的天气》四个课题共同组成了天气单元,主要研究天气对人、动物、植物所产生的影响。
本单元以《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作为学生的研究主题。
目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及知识经验,利用学生对天气预报的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探究认识到“天气预报对人、动物、植物的影响”,并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达到让学生“走进自然,亲历科学,揭开科学之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紧密联系。
《今天的天气》让学生学会认识天气的方法,为后几课的研究作铺垫;《我的风向标》、《我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自制观测气象的简单仪器并学会使用自制的工具进行观测;《一周的天气》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对前几课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方法,并从中获得信息。
三、教学重、难点:
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测。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在教学中,注意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及知识经验。
2、让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