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疾病防治技术要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防治
本病又称传染性喘泻病,俗称“三周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仅发生于雏番鸭的以腹泻、喘气、软脚为主要症状,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l)病原。

本病病原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番鸭细小病毒。

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10-12日龄鸭胚,也能在鸭胚原代细胞中增殖,且病毒滴度很高。

本病毒对紫外线照射敏感,但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酸、热均不敏感。

不能凝集哺乳动物、禽类和人类的红细胞。

(2)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8-18日龄的雏番鸭。

一般4-5日龄初见发病,10日龄左右达到高峰,以后逐日减少,20日龄以后表现为零星发病。

偶尔在30日龄的番鸭也见发病,但死亡率较低,病鸭往往生长发育不良。

其自然感染死亡率为300/-80%,最高达100%。

该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我国南方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易发生本病。

康复鸭长期带毒,是主要传染源。

病毒也可污染种蛋,引起传播。

本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污染物经过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3)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4-16天,最短2天。

病程随日龄的不同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

6日龄的病雏多为最急性型,多数病例不表现早期症状,仅数小时即衰竭,倒地死亡,有的临死前两脚乱划,头颈向一侧扭曲。

7-21日龄的病例一般为急性型,病雏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蓬松、直立,两翅下垂,两脚无力。

有不同
1。

宏展番鸭课件

宏展番鸭课件

4、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 5、饮用水不达标 6、预防用药的盲目 7、病死鸭的 处理不规范 8、不重视防疫、消毒

河南宏展农牧集团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商品肉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在我国广大的养鸭地区广泛存在,大多数商品肉 鸭场均有不同程度流行,是造成肉鸭死亡和胴体废弃的 重要原因。 病原 本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 杆菌、不形成芽胞、无运动性,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 排列,大小为0.2~0.4 L1 m x 1~5 Llm。瑞氏染色两极 着染稍深。目前已报道该菌共有21个血清型。
饮水前温度不超过29℃;目的防止雏鸭脱水和员工
过于劳累; 饮上水后温度控制在31--33℃;入舍助饮一小时后 和自由饮水二个小时后; 高温与低温都会严重影响食欲的刺激; 高温也会造成:温度和湿度难以控制、员工过于劳 累等。同时会造成雏鸭依赖高温,造成浪费。 不要让雏鸭适应在非高温处饲养;
河南宏展农牧集团
规模化饲养番鸭的误区

1、自己不育雏
购买20日龄的雏鸭 不清楚育雏专业户的育雏条件 还要考虑疾病与应激
2、过分注重雏鸭价格,忽视番鸭的质量与品种 3、没有掌握番鸭育雏的关键技术

温度:1-3日龄 32℃;4-7日龄30℃;7-14日龄29℃; 14-21日龄27℃ 逐渐脱温
河南宏展农牧集团
一日内的管理



接鸭前3小时班前培训。《育雏期培训》 接鸭前2小时——接鸭后3小时恒定鸭舍温度在27—29℃之 间。饮上水后提到32 ℃。 做好车辆消毒准备工作; 接鸭前1小时,加好所有饮水器;并喷雾消毒一次;净化 一下空气; 鸭来时(0小时)集中所有人力搬运鸭苗,门口处喷雾消 毒后入舍,按每栏固定鸭只数分栏存放。分,入栏后,在 栏内饮水器处均匀放开振动雏鸭盒,使鸭子活动起来。

番鸭养殖要点 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 - 养鸭技术

番鸭养殖要点 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 - 养鸭技术

番鸭养殖要点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养鸭技术番鸭又称瘤头鸭、全番、正番或红鼻番,多分布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长江以南地区。

近几十年,我国番鸭产业快速发展。

由于番鸭品种的自身特点及各种新疫病的不断出现如水禽呼肠孤病毒病和坦布苏病毒病,造成番鸭养殖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番鸭养殖要点番鸭主要病毒病及其防控要点。

一、雏番鸭呼肠孤病毒病俗称番鸭“花肝病”或“肝白点病”,是由番鸭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传染病。

1997年开始在我国流行,发病日龄小,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耐过鸭成为僵鸭。

诊断要点:雏鸭怕冷,常挤成一堆,番鸭精神委顿,全身乏力、脚软或拐脚。

肛门周围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

剖检见肝脏、脾脏肿大或稍肿大,表面和切面有弥漫性、大小均匀、灰白色坏死点,脾脏的白色坏死点比肝脏上的白点略大,发病后期雏鸭见心包膜严重。

成年鸭未见发病。

防控要点:可在番鸭1日龄时注射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弱毒疫苗。

发病鸭使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广谱抗生素药物防治细菌病的继发感染,饮水中添加保肝护脾的药物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来改善病情。

及时隔离淘汰发病鸭,做好雏鸭的保温工作,特别是在冬季防止病鸭聚集,对行走困难的发病鸭加强护理,必要时可以人工辅助给食。

二、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俗称“鸭出血坏死性肝炎”,是2005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疫病。

发病日龄小(以5~10日龄居多),病死率高,易感宿主广,番鸭、半番鸭、麻鸭、樱桃谷鸭、北京鸭等都易感。

种鸭感染该病后,雏鸭的发病率特别高。

诊断要点:精神沉郁,突发死亡。

死亡鸭肝脏和脾脏出现不规则坏死和出血,心肌出血和法氏囊出血,肾脏出血。

防控要点:淘汰带毒种鸭(父母代)。

种鸭免疫灭活苗,使后代雏鸭有母源抗体保护。

加强雏鸭的饲养管理,饲喂电解多维,做好保温工作,减少应激。

对死亡率高的鸭群可用禽干扰素或植物血凝素进行治疗。

三、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1周龄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番鸭主要疾病症状与防治

番鸭主要疾病症状与防治

02
番鸭主要疾病症状
病毒性感冒
临床症状
患病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蓬乱,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眼睛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部分病 鸭出现脚软、无法站立。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口腔和鼻腔有浆液性分泌物,肺脏出血、淤血,肝脏和脾脏肿大、淤 血。
鸭瘟
临床症状
患病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头颈缩起,不愿走动,部分病鸭出现绿色稀粪。
防治措施
03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使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同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播途径。
05
番鸭疾病防治建议与展望
加强疾病预防意识与能力建设
提高养殖户对番鸭疾病的重视程度
01
加强对番鸭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对疾病
预防的认知和能力。
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
02 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番鸭疾病
番鸭“大舌病”防治案例
发病情况
“大舌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 龄雏番鸭。本病通过消化道感染,潜伏期约为1-3天。
症状
病鸭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部分病 鸭出现神经症状。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和治疗。
流行性感冒防治案例
发病情况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品种、各日龄的鸭均可感染。本病通过呼吸道 和消化道感染,潜伏期约为1-3天。
3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注射疫苗,使用抗病 毒药物预防和治疗。
鸭瘟防治案例
01
发病情况
鸭瘟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各品种、各日龄的鸭均可感染

番鸭几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番鸭几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番鸭几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王秀茹番鸭饲养场(户)在养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番鸭中容易传染的疾病,以下介绍饲养番鸭过程中几种常见的传染疾病及防治方法。

一旦发病后,治疗方法不是绝对的,但是肯定能给广大养殖场(户)带来一定的益处,可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鸭瘟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的传染病。

因发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

不同龄期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同时番鸭也感染,自然发病多见于育成鸭和成鸭,但近来10-15日龄的雏鸭亦时有发生,流行期比较长,可达15-30d,死亡率在90%以上。

1.1临床症状病番鸭表现为高热、头部肿胀、缩颈、流泪、眼睑水肿、两翅下垂、脚麻痹,严重的病鸭伏地不起,排绿色或灰绿色稀粪;产蛋鸭还可表现为产蛋下降。

1.2病理变化剖检病变主要见病鸭呈全身急性败血症,颈部以至全身皮下组织及胸、腹腔的浆膜常见有淡黄色胶样浸润物;肝有不规则的、灰黄色坏死点,不少坏死点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脾稍肿,部分病例有灰黄色坏死病灶;小肠的浆膜、粘膜可见环状出血带;泄殖腔粘膜有充血、出血、水肿及有坏死灶,内夹有较坚硬的物质;产蛋母鸭卵巢、卵泡充血和出血、变形,常见腹膜炎;成年公鸭的睾丸充血或出血。

1.3防治措施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防为主。

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现已有较理想的鸭瘟致弱活疫苗,接种可按厂家说明适当稀释后,20d至1月龄的番鸭,肌肉注射0.5ml/只,2月龄以上的番鸭肌注1ml/只。

为保证免疫效果,种鸭每年通常应接种2次。

1日龄时亦可注射疫苗,但免疫期不超过1个月,应及时加强免疫。

一旦发生鸭瘟,应及时封锁,严禁病鸭流动,妥善处理病、死鸭及污染物,舍内外环境、场地及用具严格消毒。

同时,对受威胁的鸭群和发病鸭群实施紧急疫苗接种。

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技术PPT课件

肉鸭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技术PPT课件

4)雏鸭代谢机能旺盛,生长速度快
雏鸭饲养4周,其体重为出生重的30-50倍,所以需要丰富而全面的营养物
质,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
5)雏鸭的抗病机能尚未完善,抵抗力差
刚出壳的雏鸭,抗病力弱,易得病死亡,需加强饲养管理,应特别注意做
好卫生防疫工作。
2021/3/24
授课:XXX
8
饮水和开食
• 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 原则,先饮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的胃肠消毒,减少肠道 疾病。
2)调节体温的能力差
雏鸭绒毛稀短,皮下脂肪少,不能抵御低温环境,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
差,应创造合适的环境温度,进行适当保温。
3)雏鸭的消化器官容积小,机能尚未健全
刚出壳的雏鸭,其消化器官尚未经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容积很小。食道
的膨大部很不明显。贮存食物的能力有限,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应有一个逐步
锻炼的过程。在管理上要少喂多餐,给予营养丰富而容易消化的饲料。
• 8、信息和饲料一样重要,注意风险
2021/3/24
授课:XXX
3
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目前川渝商品肉鸭的品种
奥白星、樱桃谷、天府、丽佳、花边、 大白莎、杂交肉鸭
2021/3/24
授课:XXX
4
育雏方式
一般有地面垫料育雏和网上育雏两种形式。
1、地面垫料育雏就是把雏鸭饲养在有垫料的地面上。它又分为更换垫料育 雏法和厚垫料育雏法两种方式。前者是每次铺垫3厘米~5厘米厚的干净、 干燥、柔软的垫料,经常清除污秽、潮湿的旧垫料,铺上新垫料,这种 方式能保持垫料的干净和干燥,有利于保持室内卫生和雏鸭的成长。但 经常更换垫料比较费工,还增加垫料开支。后者是第一次铺垫料3厘 米~5厘米,平时不清除粪便,也不更换垫料,而是根据垫料污染程度, 再连续增垫加厚,直至育雏结束,最后一次性清除干净。这种厚垫料育 雏法的优点是可节省更换垫料的劳动,垫料发酵产热可提高鸭舍的温度。 但室内污秽、潮湿,有害气体浓度大,容易感染球虫病和肠炎。应加强 通风,严防饮水渗漏弄湿垫料,并加强球虫病的防治工作。

番鸭花肝病

番鸭花肝病

能够在鸡胚、番鸭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出
现明显的细可见于7天龄的雏番鸭,最晚曾见于51天
龄的番鸭,通常最多见于10~25天龄的番鸭群。 本病的发病率最高达100%,死亡率通常在30%以上, 感染严重的番鸭群有的出现全群死亡。 一年四季均见发病,在炎热雨天,潮湿季节多发。
大鸭按每公斤体重2.5毫升计算,一般不需要重复注射即可康复。
9.7小结
番鸭“花肝病”是一种以发病番鸭的肝脏出现花斑样病
灶为特征的新型番鸭传染病 该病具有发病快、病程短、传播迅速、高发病率和高死 亡率等特点。 由于该病在我国出现之初,学术界对其缺乏认识,故多
根据其特征病变命名为“花肝病”或“白点病”。
9.2剖检病变
肝脏肿大,表面出现白色坏死灶; 脾脏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灶; 胰腺苍白,表面有白色坏死灶; 多数肾脏充血、肿大,表面有白色坏死灶;
有的肠道后半段肠壁变薄,内有泡沫样内容物,
肠壁出现白色坏死灶。
9.3病原
番鸭花肝病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无囊膜,不凝集鸡、鸭的红细胞
9.5诊断
初步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
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鉴定
9.6防制措施
1、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清洁。 2、一日龄:花肝病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或在7–8日龄时 注射抗花肝病蛋黄抗体。
3、对己出现症状和死亡的病鸭群,用花肝病高免蛋黄
抗体治疗,效果较好。
雏鸭每只肌肉注射1–1.2毫升 中鸭每只肌肉注射1.5–2毫升
9、番鸭花肝病
9.1临床表现
9.2剖检病变 9.3病原 9.4流行病学 9.5诊断 9.6防制措施 9.7小结
9.1临床表现

畜禽疾病综合防治ppt课件

畜禽疾病综合防治ppt课件
34
口蹄疫发病牛症状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羊很少表现症状, 也很难被发现
53
54
口蹄疫发生后的处理
55
口蹄疫引起的危害
旅游业
交通业
肉品加工业
零售业
餐饮业
乳品加工业 饲料加工业
56
疫苗使用过程 部分图片
剪毛、消毒 注射疫苗

注射后局部反应
剪毛、消毒、注射

注射后羊群无不良反应
注射后无不良反应
57
猪用:
水相 油相 水相
• O型普通苗——副反应最重
• 进口佐剂O型浓缩苗(206苗) • 国产佐剂O型浓缩苗
牛羊用:
• 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副反应最小
油相 水相
• O型、亚洲1型灭活苗(206佐剂)
5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变异
60

临床指标 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 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 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 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 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病理指标 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 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 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 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 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 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先天免疫耐受猪 带毒种猪群 胎盘垂直 感染仔猪 仔猪发病.死亡 免疫注射 持续性感染带毒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