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pt

合集下载

水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水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班级停课 – 多个班级发生疫情时,建议全校或全园停课
• 处理措施
– 传染源管理 – 消毒:包括使用何种消毒剂、消毒频率、方式、
由谁操作等、事件进展过程、接种情况、隔离 病人、
– 采样情况、送样情况 – 实验室检测结果(如有) – 各种措施落实情况、其它预防措施等
•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的俗称,又叫“火眼”。是由于 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 的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 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位于手足之皮疹, • 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可有低热或不发热。 • 口腔内可见散发性小疱疹或溃疡,位于舌、颊粘膜及硬腭
等处为多,偶尔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此点与 疱疹性咽峡炎不同,溃破后成浅溃疡,于1周内自愈。局 部淋巴结多不肿大。皮疹可先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圆 形或椭圆形,约3-7mm,较水痘皮疹为小,质较硬。皮疹 出现于手脚为多,掌、背均有,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 偶见于躯干。皮疹数目少的仅有几个,多至几十个。
• 该病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 时~24小时发病。
• 临床表现为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 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 睑水肿,睑 、球结膜高度充血,流出 黏稠的白色或黄色分泌物。病情一般 比较轻微,大部分也可自行痊愈。患 者只要经过适当治疗,可于7-10天内 痊愈。
• 主要是在公共场所或家庭中接触传染。主要 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眼睛分泌物,或通过玷污 了的手指、衣服和其他物品,包括与别人共 用眼部化妆用品或外用眼科药物传播。如接 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 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 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社区广泛传播, 造成流行或暴发。
• 1、及时发现病人
加强晨检工作。一旦发现眼部红肿、 眼结膜充血等症状病人立即到正规医疗机 构作进一步诊治。所有现患病例都须经医 院或者社康中心进行诊断治疗和在家进行 隔离治疗。

【医学ppt课件】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传染病预防控制

【医学ppt课件】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传染病预防控制
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 7.协助疾控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8.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 9.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与疾控机构配合进行标本转运。
猩红热监测---病例监测
1、监测时间 全年开展猩红热病例监测。
2、监测单位 各区县选择辖区内2家猩红热报告病例数较多 的医院儿科门、急诊开展猩红热病例监测
3、监测对象 监测医院诊断为猩红热(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 确诊)和“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病 例。
北京市猩红热监测医院和医院(东院) 东直门医院
西城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西城区展览路医院
东城区 天坛医院
(南片) 同仁医院
西城区 (南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 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平谷区医院 平谷区
平谷区妇幼保健院
密云区
密云县医院 密云县妇幼保健院
怀柔区
怀柔区第一医院 怀柔区妇幼保健院
延庆区
延庆县医院 延庆县中医院
门头沟区区医院 门头沟区
京煤集团总医院
房山区
房山区医院 良乡医院
4、监测内容和信息上报
各监测医院每日分别统计就诊病人中诊断 为猩红热(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和 “链球菌感染/扁桃体炎/咽峡炎”的病例 数,于每周一中午12时以前将前一周统 计的病例数汇总后,上报辖区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
五、监测内容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门急诊接诊医生在发现发热、腹泻、黄疸、皮疹和结 膜红肿任一症状的患者时,应主动询问了解3天内其密切接触人群(指共 同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或其他接触人员)中是否有类似症状人员,若 密切接触人群出现下列任意一项情况(包括就诊病例): (一)发热3人及以上 (二)腹泻3人及以上; (三)黄疸3人及以上; (四)皮疹3人及以上; (五)结膜红肿3人及以上。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传染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传染病预防控制PPT课件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 传染病预防控制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监测
定义:流感样病例,即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它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全年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监测诊室设在内科门诊、急诊和儿内科门诊、急诊以及发热门诊。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诊室的设置和开诊情况在有关诊室开展监测。
手足口病的监测与防治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疫情报告---个案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患儿管理时限为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1周。 如为重症病例,请在“重症患者”处选择“是”;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请在“实验室结果”处选择相应的肠道病毒病原学分型信息。
痢疾、伤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与防治
痢疾:感染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伤寒:由伤寒杆菌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的“红眼病” ,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 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这里仅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疫情报告---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报告
托幼机构和学校、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时,应以最快的方式向属地区县疾控中心报告,医疗机构同时通过“北京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ppt课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ppt课件

.
8
质量控制方法
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检测试剂、样品空白 分析质量控制样品 建立质控图 做加标回收实验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
.
9
正确绘制和使用标准曲线
校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测量仪器响应值 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曲线。
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 利用校准曲线推测样品浓度时,样品浓度应在所作校准曲
h )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实脸室或其他机构所 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i )检测和校准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测量单位,检测报告 或校准证书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k )相关时,结果仅与被检测或被校准物品有关的声明。 注1 .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硬烤贝应当有页码和总页数。 注2 ,建议实验室作出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 (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声明。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1
内容
1、质量控制的目的 2、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方法
.
2
质量控制的目的
保证检测工作依据正确、操 作无误、数据可靠、结论准 确、建议可行。
.
3
质量控制点
法料机人源自正确性实验结果环



可靠性
.
4
人员
实验室检测人员要求具备职业 卫生检验有关的基础知识,对 检测方法有足够的了解,熟练 的使用各种仪器,掌握一定的 质控方法,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b.用其他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特别是标准分析方法,对同一种样品 进行分析,比较所得的测定值,根据其符合程度来估计方法的准确度。
c.实验室进行对比:不同的实验室用同一种方法测定同一种样品,比较所得的测定值,用 统计方法来估计方法的准确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

03
技术成熟度与可靠 性
评估项目所涉及技术的成熟度和 可靠性,包括技术研发历史、应 用案例、技术风险等。
技术方案实施难度评估
技术实施难度
分析项目所涉及技术的实施难度,包括技术复杂性、 技术要求、技术实施周期等。
技术实施风险
评估项目所涉及技术的实施风险,包括技术研发风险 、技术应用风险、技术更新风险等。
评估项目所涉及技术的社会效益,包 括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
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
05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投资估算依据及方法
估算范围
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设备购置、流动资金 、培训及市场调研等费用。
估算依据
根据类似项目经验、市场价格信息、行业标准以 及相关政策法规等。
估算方法
采用类比估算法、参数估算法、工程量清单法等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估算。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项目背景与目的 • 项目建设方案 • 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 • 技术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 社会效益评价及风险防范措施
01
项目背景与目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人才短 缺等。
要求
根据建设标准,对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建设质量 和安全。同时,要求合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3
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
市场需求现状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建设的需求也在增加。

保健食品卫生学稳定性试验和质量标准要点简介课件.ppt

保健食品卫生学稳定性试验和质量标准要点简介课件.ppt

18
ko
保健食品中水分规定
丸剂: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15%,水蜜丸和 浓缩水蜜丸≤12%。
颗粒剂:除另有规定外, ≤超过6.0%。 胶囊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胶丸)等。除另有规定外,
硬胶囊≤ 9.0%,软胶囊对水分不做规定。 茶剂:包括袋装茶剂与煎煮茶剂等,除另有规定外,
新老产品对照。
5
ko
稳定性试验检测指标选择一般原则
功效或标志性成分; 微生物指标; 在稳定性试验中易发生变化指标; 卫生学试验已检测,稳定性试验一般不发生变化的指标:
如净含量、灰份、六六六、滴滴涕、污染物、食品添加 剂等一般不用做稳定性试验。
6
ko
GB16740-1997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保温加速试验:37-40℃、75%相对湿度下保存90天, 每30天检测一次;稳定性试验报告包括:3批样品保温 前(卫生学)、保温30天、60天、90天的样品检验结果;
需要冷藏(冻)保存不能进行保温加速试验的产品如 益生菌、鲜王浆类保健食品应采用在样品声称的保存 条件下进行保存后进行稳定性试验;
酸价和过氧化值:含油脂较高的样品(如富含植物油产 品、鱼油类、植物油为稀释剂的软胶囊等)检测;
样品成分对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的干扰: 如:蜂胶产品对酸价的影响 辅酶Q10对过氧化值的影响等。
17
ko
其他与产品卫生安全相关指标
酒类产品:乙醇浓度(≤38%)、甲醇、总固 体等;
溶剂残留:根据生产工艺中所用溶剂而定(除 乙醇外);
3
ko
对样品的要求
卫生学、稳定性试验和功效(或标志性)成分检测样 品为三个不同批次的样品;
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动物和/或人体试食)、卫 生学试验、稳定性试验、功效或标志性成分检测以及 兴奋剂检测等应使用同一批号的样品;如样品的批号 不一致,审评结论将是“建议不批准” 。

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共75张PPT)

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课件(共75张PPT)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v 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 次报告〞。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 别报卡。
v 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1.1.2 出入院登记
❖ 各住院部应设置出入院登记簿,对住院病人的相关信息进 行登记,不得漏登。
❖ 出入院登记簿至少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人群 分类、联系 、住院号、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 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住院天数、疫情报告情况 、主管医师、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 日期)、有效证件号等16项根本内容。要求登记填写 完整。
❖ 建立HIS系统的医疗机构,视系统覆盖情况,应包含门 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辅助检查登记、传染病登记中各 要素信息。
1.1 传染病相关登记
❖ 门诊日志
❖ 出入院登记
❖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
❖ 传染病疫情登记
1.1.1 门诊日志
❖ 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日志登记 数与挂号数或处方数相符合,符合率要求达100% ,且应该包含所有最终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人记 录。
❖ 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 人群分类、现住址、 、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 、报告日期、初诊/复诊、有效证件号等12项根本内 容。
1.1.1 门诊日志
❖ 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工程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 能填写病症。要求登记填写完整,分科室、分月份装订成册并 保存3年备查。
❖ 保障措施
2 法定传染病报告
❖ 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 并执行首诊负责制 ❖ 建立和完善传染病报告流程 ❖ 发现法定传染病后,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报告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内容和技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护理课件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培训内容和技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护理课件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培训内容和技巧—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 护理课件
•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角色与职 责
• 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与实践 • 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核心知识 • 培训技巧与方法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享
目录
01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角色
与职责
定义与角色
01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是指经过专 业培训,具备健康知识和技能, 能够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健康生活 方式指导的专业人员。
制定员工健康档案
为每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记 录员工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
等信息。
提供健康咨询
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服 务,解答员工关于健康问题的
疑惑。
组织健康活动
组织各类健康活动,如体检、 健身、心理健康讲座等,鼓励
员工积极参与。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员工的健康状况,评 估健康管理措施的效果,提出
改进建议。
有氧运动
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 功能和代谢水平。
灵活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关节灵活性 和平衡能力。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和骨骼密度。
良好睡眠
睡眠环境
睡眠时长
成年人每晚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 眠时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持安静、黑暗和舒适的睡眠环 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均衡营养
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
质,以满足身体需求。
适量运动
运动频率和时长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以及 每周至少2次力量训练。
总结词
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 力,降低慢性病风险,同时还有助于减轻 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年间,全世界 90年代鼠疫病例数是80年代病例数的 2.93倍。
• 进入21世纪鼠疫流行有增无减,2000-2001年,有11个国 家报告人间鼠疫。
世界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
3000
2500
发 2000
病 人
1500
数 1000
500
0
687 70年代
937 80年代
2884 90年代
●国内鼠疫疫情:
疫源县(个) 疫源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鼠疫临床
一.临床症状 二.临床诊断 三.鼠疫治疗
第一节 临床症状
一.潜伏期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多为2~3天,个别病
例可达8~9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细菌数量多少、感染的菌 株毒力强弱、感染途径、病型、以及被感染者 抵抗力等因 素有关。 二.一般症状
第三节 鼠疫治疗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减少死亡。 正确用药,提高疗效。 精心护理,促进恢复。 消毒隔离,防止传播。
奥运期间危险因素
凭借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控制处理原则
•疫情报告 任何人发现可疑鼠疫病人或在鼠疫流行
区内发现不明原因的急死病人或病、死啮齿 类及其它动物,应及时以最快的方式向所在 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报 告。
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
腺鼠疫
腺鼠疫是鼠疫临床上最多见的病型。以受侵袭部位所属 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症状。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现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最常见部位是股、腋、颈等淋巴结为多见。淋 巴结肿增大的速度极快,肿大淋巴结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 移动性。淋巴结呈弥漫性肿胀,边缘不清,坚硬,剧痛。患 侧呈被迫体位。治疗不及时,淋巴结肿化脓破溃, 创口不易 愈合。
控制处理原则
预防院内感染: 医院内以病房为中心划定小隔离圈,无关
人员禁止入内。 对小隔离圈内的人员及病人家属要隔离观
察,并进行预防性投药。 对病人所到之处进行彻底消毒。
预防控制
预防原则 消灭传染源:灭鼠(獭)。 切断传播途径: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疫
肺鼠疫
肺鼠疫有原发性肺鼠疫和继发性肺鼠疫之分。 原发性肺鼠疫是直接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被感 染的。继发性肺鼠疫是由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经血 行播散而引起的。
病初干咳,继之咳嗽加剧,咯出稀薄泡沫血痰 或纯血痰。胸部检查所见与危重的临床症状不相称, 有时肺部尚未出现明显病变病人已死亡。
肺鼠疫患者,里本,男,21岁,藏族。发病后次日死亡。
鼠疫败血症死者朋措,男,18岁,藏族
皮肤鼠疫
在鼠疫菌侵入皮肤的局部出现剧痛的红色丘疹,其后逐 渐隆起形成有血性内容的水疱,周围有炎症侵润,呈现一环 状隆起,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后,创面呈灰黑色,疼痛剧烈, 溃疡迅速扩大,短期内不易愈合。
脑膜炎型鼠疫
多为继发性,由腺鼠疫特别是颈部腺鼠疫经蛛网膜下 腔与淋巴腺之间的淋巴通道,不需经血行播散即可继发脑膜 炎。除腺鼠疫症状外,具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第二节 临床诊断
诊断原则
鼠疫病例的诊断应根据四部分检查结果综合 判断。 1、鼠疫流行病学依据 2、鼠疫临床特征 3、鼠疫细菌学诊断 4、鼠疫血清学诊断
流行病学依据
患者在发病前10天内到过鼠疫疫区,接触过 疫区的疫源动物或动物制品。 接触过鼠疫病人或有被疫区跳蚤叮咬的可能。 进入过鼠疫试验室或接触过鼠疫试验用品 。
疫情处理原则
病人处置、隔离、转运 对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治 疗,如当地不具备医疗条件,应立即用负压救护车 送往传染病医院。 肺鼠疫病人应戴口罩,途中禁止抛废物。护送车 辆到达目的地后,要对车上所以物品彻底消毒。 各型鼠疫病人应分别隔离。肺鼠疫病人应单独一 室。
疫情处理原则
样品采集: 根据初步判定的鼠疫类型采集病人血液、痰液及 淋巴液。 医务人员防护: 进入诊室必须穿隔离衣,戴工作帽、N95口罩和 无菌手套。接触病人后立即洗手(0.3%~0.5%碘伏 消毒液)消毒。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要戴防 护眼镜。
各型鼠疫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热。 头痛剧烈,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重症病人早 期出现神经症状,意识不清,步行蹒跚, 恐怖不安,眼脸 结膜及球结膜充血,出现所谓的鼠疫颜貌。
临床分型
• 腺鼠疫 • 肺鼠疫 • 败血症鼠疫 • 其他型鼠疫
鼠疫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杨学明
烈性传染病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 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 点的烈性传染病。鼠疫被WHO规定为国境 检疫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流行趋势
世界鼠疫疫情:
• 1980-1999年全世界有27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其中非洲 有14个国家,亚洲8个国家,美洲有5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 其中有9个国家几乎每年都有人间鼠疫发生。分别是马达 加斯加、坦桑尼亚、巴西、秘鲁、美国、中国、越南、蒙 古(1989年后)、缅甸。
➢80年代鼠疫病例数102例; 90年代鼠疫病例数371 例;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 3.6倍) 。 ➢进入21世纪疫情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云南、广 西、贵州、西藏、甘肃5省(区)13个县(市)报 告人间鼠疫254例,死亡3例。其中云南报告122例, 广西42例,贵州88例(死亡1人),西藏、甘肃各1 例均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时隔53年重又发生鼠 疫,贵州历史上无鼠疫流行记载。
鼠疫流行特点
流行范围不断扩大。 间隔多年再度暴发。 鼠疫向城市及人口密集区逼近。 凭借现代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
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在扩大
300
250
2
279
286
291
200 150 185
100
50 45.9
0 1982
93.6 2000
99.5 2003
140 115
2005
2006
败血症鼠疫
败血症鼠疫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也有原发与继 发之分。当腺型或其他型鼠疫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时,病 情恶化发展为继发性败血症鼠疫。原发性败血症鼠疫的感 染途径与腺鼠疫相同,或剥食染疫动物时经创口感染,当 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的鼠疫菌毒力强、菌量大时,病原 体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使病人很快陷入重症中毒状态。 不及时抢救1~3天内迅速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