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维修与升级的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常见故障,并能准确诊断并修复计算机硬件问题。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原理,掌握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2.掌握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3.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计算机硬件的升级和替换;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学时)1.1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1.2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1.3输入输出设备的原理和使用。

2.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修(20学时)2.1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现象和原因;2.2硬件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2.3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维修与更换方法;2.4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修。

3.计算机硬件的升级与安装(12学时)3.1如何根据用户需求选择硬件设备;3.2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升级;3.3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4.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20学时)4.1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的实践操作;4.2学生根据实际案例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五、教学方法:1.前沿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的故障现象。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维修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主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2.参考书目:《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维修与调试完全自学教程》等。

七、评价与考核:1.平时表现(20%):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课堂参与度;2.期中考试(30%):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3.期末考试(50%):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察。

2024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2024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01课程概述与目标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计算机知识体系课程背景与意义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对于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个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通过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知识体系。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方法。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调试及基本维护;具备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及调试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介绍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基本维护讲解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课程内容与结构02计算机硬件组装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提供插槽和接口,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保障计算机快速运行。

内存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处理图形数据,将其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信号。

显卡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源组装步骤1. 安装CPU及散热器。

2. 安装内存条。

3.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

4.连接电源、硬盘、显卡等设备。

5.连接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等。

注意事项 1. 防止静电对硬件造成损害。

2. 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确且牢固。

3. 在组装过程中避免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1.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根据: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精神,围绕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制定。

2.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人人能动手操作实习。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本课程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以教材为蓝本,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第一篇计算机硬件第一章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基础1.1.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1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1 关于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第二章主板2.1 主板的作用。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2 主板的分类。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3主板的结构。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4 主板的性能指标。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5 主板新技术。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6 主板的选购。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7 市场流行主板介绍。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8 主板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要求达到“掌握”层次)2.9 主板的维护。

(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第三章中央处理器及散热器3.1 CPU基础知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2 CPU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3 CPU新技术(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4 CPU编号识别(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5 CPU的选购&nbsp;&nbsp;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6 CPU散热器(要求达到“了解”层次)</DIV>3.7 CPU、CPU散热器的安装(要求达到“掌握”层次)3.8 CPU、CPU散热器的维护。

(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第四章内存储器4.1 内存的作用、发展、分类。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与组装专业的必修课程。

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技能的课程。

使学生能独立的选购或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将微机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能够进行日常的计算机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第一篇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调试第一章计算机系统1.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2掌握微机的主要部件第二章主机2.1了解系统主板的技术及选购掌握系统主板的组成2.2了解CPU的发展了解CPU产品(主流)了解CPU的接口标准和封装理解CPU性能指标2.3了解内存的分类及购买了解内存的单位和性能指标第三章内储设备3.1了解软盘及软盘驱动器的结构、使用和日常维护3.2 了解硬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硬盘的参数和技术指标了解硬盘的选购阅读硬盘接口技术第四章多媒体与网络设备4.1掌握现在多媒体设备(光盘、网卡、音箱等)的使用、种类、特点、功能4.2 了解网卡和Modem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功能。

第五章输入输出设备5.1了解常见输入设备的种类了解各输入设备的结构、类型、技术参数5.2 了解输出设备的种类了解显卡、显示器、打印机和性能指标掌握显卡、显示器的功能及选购掌握打印机的种类及多种类的特点第六章微机计算机部件的组装与调试6.1了解组装前的准备工作(工具、机箱)了解组装的步骤6.2能够正确安装主机(电源、主板、CPU、内存条、硬盘、软驱、光驱、各种卡及连接线)6.3了解外部设备的安装6.4了解开机前的注意事项对照(P109表6-1)表格排查障碍,掌握常见视象及处理手段。

第七章系统设置和软件安装7.1掌握基本CMOS设置7.2掌握基本系统的启动掌握硬盘的分区掌握硬盘的格式化7.3了解应用程序的安装了解驱动程序的安装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7.4掌握系统的优化(硬盘、操作系统)了解硬件冲突7.5了解BIOS的升级第二篇微型计算机使用与维护第八章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8.1了解开机、关机顺序掌握DOS和Windows的启动和关机8.2理解影响常见故障的几个方面8.3了解检测的常识和准备工作掌握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掌握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的排除8.4掌握CPU内存、主板故障的诊断排除8.5了解软盘驱动器的故障分析、维修8.6掌握光盘驱动器的正确使用、故障的检测与维修8.7硬盘常见故障及原因、处理第九章微机的管理与安全9.1了解计算机的环境要求了解微机的保养常识9.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产生、特征、预防和消除了解常用的杀毒工具第十章检测软件与数护维护10.1了解NORTON的使用10.2了解注册表的使用和维护了解常用修改注册表的软件(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通过本书的学习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各种软件的安装,常见故障的排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必修课程。

采用网络+教师面授的形式,教学时注意课程的系统性,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要开展启发性的教学,注重以学员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教会学员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员如何去学习,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相关知识,而且对软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都得心应手。

二、教学目标
“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做好实验,对电脑的拆装及出现故障进行分析、排除进行分析,同时也是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最低课时安排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64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内容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PPT,并在PPT中标明知识点的讲述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PPT。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教育参考学时:6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实验学时:24一、课程的教育目标与基本要求《多媒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及应用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计算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本课程以《多媒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教材,但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以教材为蓝本,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章节及内容要点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一.教学内容:1、微型计算机简介:微处理器的七代发展过程,增加586时代和奔二奔三时代,以及目前的奔四时代;PC个人微型计算机的由IBM开始的发展历程。

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微机主机的大致结构。

3、微机的种类和选型:微机按CPU性能分类的七代;微机的台式、便携式和掌上三种结构形式;个人微机的生产厂家。

教学要求: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微机主机的大致结构。

了解:微机的种类和选型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教学内容:1、各种CPU的外观及印记说明。

2、CPU的种类: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2、Pentium3、Pentium4以及AMD、CYRIX等CPU的主要特点。

3、CPU的性能及常见CPU的性能指标:主频、内存总线速度、扩展总线速度、工作电压、地址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协处理器、高速缓存。

4、CPU的主要生产厂商:INTEL、AMD、CYRIX、VIA、IBM、MOTOROLA。

5、微机系统CPU的选购:购买CPU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CPU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要求:掌握:CPU的种类;CPU的性能及常见CPU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和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4. 熟悉常见的软件安装和配置操作; 5. 具备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成和功能;•总线、主板、电源等硬件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各种接口和插槽的使用方法。

2. 计算机组装与安装•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与搭配;•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的安装;•驱动器、显卡、声卡等扩展硬件的安装;•BIOS设置和硬件检测。

3. 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的清洁与维护;•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查方法;•CPU温度过高、硬盘故障、内存错误等故障的处理方法;•BIOS固件升级与设置。

4. 系统安装与配置•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安装;•系统驱动程序的安装与更新;•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系统优化与性能调整。

5. 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和方法;•硬盘克隆和分区的操作;•数据恢复与修复。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指南》•参考书目:–《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与维修实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实战》七、备注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建议学生提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硬件设备。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需在实验室中进行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对于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非常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教学目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网络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设备有一个感性认识,并理解各个硬件设备的功能特点,掌握硬件选购的方法以及计算机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主要作用、选购方法、真伪辨别技巧、维护保养与故障维修方法,奠定学生的硬件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地组装和测试计算机硬件系统、选购合适的硬件设备、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与设备驱动程序、保养与维护计算机系统、检修计算机常见的故障、选配与销售计算机整机产品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具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为保证教学效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结合项目案例法与小组实训法进行知识讲解与技能实操。

三、教学要求与能力培养1、本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硬件设备及整机选购、计算机维护保养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地组装一台适用于不同需求的计算机,处理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并能按需选配与销售计算机整机产品。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作用,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测试、保养、维修与产品营销,具有一定的难度。

4、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产品在飞速发展,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一般性维护与维修方法,同时还要迅速学习与接受新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这是本课程的难点。

因此,对于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单元1 初识计算机(1)授课内容①计算机的分类;②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



计算机教研室编制
`
2014年9 月10 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总学时数:72 (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40 )
学分:4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适用班级:13级计算机高职
适用学期:第1学期
|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专业课
2. 课程作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高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为培养计
算机应用专科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3.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构成,各硬件的相关知识;具有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掌握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课程以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为主线,按照项目的编排方式,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计算机配件的选购、计算机的组装、设置BIOS的基本方法、安装操作系统的一般过程、系统备份和优化、计算机外设的使用和维护、计算机上网和病毒防护、计算机软件故障诊断、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的恢复方法等内容。

二、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理念
2. 课程设计思路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
2. 掌握计算机软件知识;
(二)能力目标:
1.熟练拆装计算机;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3.初步具备考工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性格;
3.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课程内容
1. 内容选取
项目一认识计算机系统

项目二选购计算机
项目三组装计算机
项目四设置BIOS
项目五搭建计算机软件系统
项目六系统的备份与优化
项目七软件故障的诊断
项目八硬件故障诊断与维护
项目九硬盘的优化与管理
~
项目十计算机病毒与系统安全
2. 内容组织与安排
(1)内容组织
项目一认识计算机系统
任务一初步了解计算机
(一)了解计算机的特点
(二)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
(三)了解计算机系统
.
任务二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一)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体系结构
(二)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
(三)深入认识主机箱内的部件
(四)认识外围设备
任务三认识计算机软件
项目实训识别计算机硬件
项目小结
}
思考与练习
项目二选购计算机
任务一组装计算机的配件选购
(一)选购CPU
(二)选购风扇
(三)选购内存
(四)选购主板
(五)选购硬盘
·
(六)选购显卡
(七)选购光驱
(八)选购显示器
(九)选购机箱和电源
(十)选购键盘和鼠标
(十一)选购外围设备
(十二)DIY个人机配置
任务二主流配置方案分析
.
任务三成品计算机选购
(一)了解品牌机的选购原则
(二)了解笔记本电脑选购原则
项目实训配置电脑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三组装计算机
任务一了解装机前的准备工作
~
任务二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过程(一)安装CPU和内存
(二)安装主板
(三)安装光驱、硬盘、软驱
(四)安装显卡、网卡和声卡
(五)安装电源
(六)连接外部设备
(七)测试与调试计算机
|
项目实训安装双硬盘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四设置BIOS
任务一了解BIOS基础知识
(一)了解BIOS的主要功能
(二)了解BIOS的分类
(三)掌握BIOS与CMOS的关系、
(四)BIOS参数设置中英文对照表任务二清除BIOS密码恢复出厂设置(一)跳线设置
(二)拔CMOS电池
任务三掌握BIOS设置方法
(一)标准CMOS设置
(二)高级BIOS特性设置
(三)计算机健康状况
)
(四)CPU倍频/电压控制
(五)恢复默认设置
(六)设置超级用户密码
(七)其他设置
项目实训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五搭建计算机软件系统

任务一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一)硬盘分区和硬盘格式化
(二)操作系统安装
任务二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一)安装主板驱动
(二)安装显卡驱动
任务三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一)安装Office2007
(
(二)卸载Office2007
项目实训安装WindowsVista操作系统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六系统的备份与优化
任务一熟悉利用系统备份与恢复的方法与技巧(一)创建系统还原点
(二)使用系统还原点恢复系统

任务二掌握利用软件备份与还原系统的方法与技巧(一)利用Ghost备份系统
(二)利用Ghost还原系统
任务三熟悉手动设置优化系统的方法与技巧(一)取消多余的启动项
(二)停用多余的串口、并口
(三)禁用多余的服务
任务四掌握利用软件优化系统的方法与技巧

(一)清理冗余的注册信息
(二)优化开机速度
(三)优化磁盘缓存
项目实训使用超级兔子优化系统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七软件故障的诊断
任务一了解软件故障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
(一)了解软件故障产生的原因
(二)掌握软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任务二掌握解决常见的软件故障的方法与技巧(一)解决WindowsXP中不能安装软件的故障
(二)解决Windows运行时出现蓝屏的故障
(三)解决无法浏览网页的故障
(四)解决IE被恶意修改的问题
(五)解决杀毒软件造成网页无法访问的故障
`
(六)解决IE不能开新窗口的故障
(七)解决IE窗口始终最小化的故障
(八)解决IE发生内部错误导致窗口被关闭的故障
(九)解决病毒引起的打印故障
(十)解决复制的CD没有声音
(十一)解决Word文件无法打开的问题
(十二)解决打开Word文档变慢的故障
项目实训解决打开一个Word文档时系统死机的故障@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八硬件故障诊断与维护
任务一了解故障诊断与维护的安全措施
任务二了解硬件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步骤和原则(一)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步骤
(二)排除故障的基本原则
(三)相关案例分析
>
任务三认识硬件维护使用的工具
(一)一级维护用工具
(二)二级维护用工具
任务四掌握常见硬件故障的维护方法(一)常见维护方法详解
(二)相关案例分析
项目实训解决不能正常播放声音的故障
项目小结
.
思考与练习
项目九硬盘的优化与管理
任务一了解硬盘的优化
任务二掌握硬盘的故障及维护方法
任务三掌握恢复被破坏文件的方法
(一)恢复被破坏的系统文件
(二)恢复被病毒感染的文件
任务四掌握恢复硬盘数据的方法
|
(一)了解被删除文件的恢复原理
(二)使用FinalData恢复被删除的文件
项目实训恢复U盘中的数据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十计算机病毒与系统安全
任务一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
(一)认识计算机病毒
$
(二)认识计算机木马
(三)预防病毒和木马的方法
任务二掌握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方法(一)安装金山毒霸
(二)使用金山毒霸查杀病毒
(三)使用金山毒霸进行漏洞修补
任务三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任务四掌握设置计算机用户权限的方法
^
(一)设置用户权限
(二)安全设置
项目实训安装并使用瑞星杀毒软件
项目小结
思考与练习
(2)教学安排
五、实施建议
1. 教材选用与编写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项目化教程张思卿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实一体教学
3. 课程资源开发:结合虚拟
4. 训练安排:与教学同步
六、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机考
2. 考核内容:理论与操作
3. 实施办法:机房无纸化考试
4. 成绩评定:平时50%+机试50%
七、其他说明
制定人:黄宜龙(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系主任:(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