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费》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The teaching plan of the class meeting with th e theme of "consumption view of middle scho ol students"“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包括学生共同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学生之间认识有分歧的问题、集体中产生的较重大的问题,中心思想明确,内容丰富集中,切合学生需要,班级成员共同参与。
本教案根据主题班会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让学生了解在消费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是影响他们的三大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心理。
活动重点: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预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活动形式:问卷调查、访谈、观看视屏、交流心得、教师引导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个富翁,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
有一天,他掉了两文钱,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生A:置之不理,两分钱能买什么?生B:捡起来,然后放进口袋。
教师:有没有第三种答案?(无人发言)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诚却给了我们第三种答案。
他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两分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便蹲下来准备去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便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
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
(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1、对零用钱的调查(多媒体展示)教师在课前对年段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分析归纳。
消费相关课程教案初中

消费相关课程教案初中二、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初中生却存在着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如攀比、盲目追求时尚等。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他们合理消费的能力,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增强理财意识,克服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树立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的意识和品质。
能力目标:1. 结合家庭和本人的消费实例,剖析是否合理,让学生走出消费误区,提高合理消费能力。
2. 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的关系,了解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明确合理消费应遵循的原则。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理性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做到绿色消费、注意节俭。
五、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 情景体验法:创设具体消费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组数据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水平的变迁,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
2. 案例分析:展示几个典型的消费案例,如攀比消费、盲目追求时尚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 知识讲解:介绍合理消费的原则,如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勤俭节约等,让学生明白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4.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消费情况,剖析是否存在不合理消费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绿色消费、注意节俭,并分享各自的感悟。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理消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七、课后作业:1. 结合家庭消费情况,撰写一篇关于合理消费的感悟文章。
2. 调查身边同学的消费行为,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让学生了解在消费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是影响他们的三大主要因素。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心理。
二、【活动重点】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消费预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活动形式】问卷调查、访谈、观看视屏、交流心得、教师引导等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个富翁,有无数的钱财,他可以挥金如土,可以买到一切可以用钱买到的东西。
有一天,他掉了两文钱,他的态度将会怎样呢?学生A:置之不理,两分钱能买什么?学生B:捡起来,然后放进口袋。
教师:有没有第三种答案(无人发言)可是,香港巨富李嘉诚却给了我们第三种答案。
他在乘坐汽车的时候,把一枚两分钱的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滚向阴沟,他便蹲下来准备去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员便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然后从口袋中取出一张100元作为酬谢交给他。
有记者曾问起这件事,李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那枚硬币,它就会滚到阴沟里,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而我给保安员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我觉得钱可以去用,但不能浪费。
(二)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呢?1、对零用钱的调查(多媒体展示)教师在课前对年段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内容分析归纳,得出以下结论:寄宿制初中生一般都有零用钱,但是零用钱的多少不同,来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
86%的学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给的零用钱,尽管零用钱的多少不同,可见你们的零用钱的来源是稳定的,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20%的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左右,60%的学生零用钱在20~30元之间,20%的学生零用钱在10~20元之间。
加之同学们每月生活费200~38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
关于中学生消费的综合实践活动

《关于中学生消费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引言
消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和消费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们组织了一场以中学生消费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能让他们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二、活动目标
1. 提高中学生对消费的认识,理解消费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中学生的理财观念,学习如何合理规划和有效使用零花钱。
3. 让中学生学习消费维权知识,保障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三、活动内容
1. 消费知识讲座:邀请经济学专家,向中学生普及基本的消费和理财知识。
2. 消费实践: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模拟购物,体验消费者角色。
3. 理财规划: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月度消费计划,学习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零花钱。
4. 消费维权: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和维权途径。
四、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消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理财有了初步的认识,
对维护自身权益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他们纷纷表示,将在未来的消费中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个人财务的规划和管理。
五、结语
中学生是未来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观念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理性消费,科学理财。
初中政治教案消费

初中政治教案消费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做到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
3. 提高学生对消费问题的认识,增强消费的文明意识。
教学重点:1. 合理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
2. 如何让学生理解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讨论题目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浪费现象,引起学生对消费问题的关注。
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引导学生思考合理消费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合理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合理消费的理解和看法。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合理消费的概念,强调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包括科学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等方面。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的意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如:“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绿色消费?”、“如何做到理性消费?”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如合理消费的定义、意义和做法等。
2. 教师强调消费的文明意识,提醒学生做到文明消费、绿色消费、理性消费。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合理消费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 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践行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合理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了合理的消费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a. 消费的定义b. 消费的作用和意义2. 正确的消费观念a. 消费与需求的关系b. 理性消费与盲目消费的差异c. 消费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3. 合理消费a. 预算和消费计划b. 消费选择的考量因素c. 消费与节约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以及正确的消费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消费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活动法:设计消费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消费的决策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消费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盲目消费的后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消费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能力。
5. 实践活动:设计消费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消费的决策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等。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正确消费观念和合理消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消费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消费决策、预算和节约等方面。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对消费观念的改进意见。
六、教学内容4. 消费与节约的关系(续)a. 节约的意义和价值b. 节约的方法和技巧c. 节约与消费的平衡5. 消费与环境的关系a. 消费对环境的影响b. 绿色消费的理念c. 环保消费的实际操作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与节约的关系,以及消费与环境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节约和环保消费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的消费观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正确理解消费与消费观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跟风,理性消费。
1.2 教学内容消费的概念:生活中的购物、消费行为。
消费观的概念:对消费的态度、观念和价值观。
正确消费观的含义: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1.3 教学活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消费的理解和看法。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盲目消费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二章:认识消费心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消费心理现象,并学会自我控制。
2.2 教学内容消费心理的概念: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常见的消费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等。
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行为受到心理因素的左右。
2.3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观看关于消费心理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消费心理的认识。
小组讨论:分析一些消费心理现象,并讨论其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分享经验: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消费心理经验,共同学习。
第三章:学会合理消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理消费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消费计划,合理安排生活消费。
3.2 教学内容合理消费的含义:根据自身需求和财务状况进行消费。
制定消费计划的方法:收入、支出、预算管理等。
合理消费的好处:避免浪费、提高生活质量。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讨论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合理消费。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合理消费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制定消费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培养合理消费的习惯。
第四章:培养节约意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节约的意义。
引导学生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4.2 教学内容节约的意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节约的方法:减少浪费、重复利用、环保消费等。
4.3 教学活动分享经验: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节约经验,共同学习。
初中生消费调查教案

初中生消费调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初中生的消费状况,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2. 通过对消费情况的调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 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消费调查的目的和方法2. 消费观念的正确与否及其影响3. 调查报告的撰写三、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注意到身边同学的消费情况吗?他们是如何消费的?这种消费现象是否合理呢?2. 讲解消费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讲解消费调查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
介绍调查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3. 分组调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调查方法,对初中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
要求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注意记录数据和现象。
4. 调查结果分析: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共同分析初中生消费状况。
引导学生思考消费观念的正确与否及其影响。
5. 讨论正确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如合理消费、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等。
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消费观念。
6. 撰写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和分析,撰写一篇关于初中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报告应包括调查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7. 汇报和评价:学生汇报调查报告,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正确消费观念的认同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2. 调查报告模板。
六、教学建议1. 课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消费现象,激发学生的调查兴趣。
2. 课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课后关注学生的调查报告撰写,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初中生的消费状况,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消费》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调查目前中学生的消费情况。
过程与方法:
2、通过现象发现中学生在消费上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几幅图片?
生:……
师: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中学生消费出现的不良现象,
勤俭节约精神渗透,提升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二、班级小调查
师:首先做一个《中学生消费心理测试》。
这是测试要求,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生:……
师:好,开始做题,时间是2 分钟。
生:……
师:(拍手示意)同学们,时间到。
咱们统计一下,75 分以上、75-51 分、50-26 分、26 分以下各多少人?
生:……
师:出示数据分析。
师:从我们班这个调查结果,你能看出什么?
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和数据分析,看出不合理消费的负面影响;如何提出问题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班级小调查,为小组提出问题提供依据,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又引发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
三、小组活动
活动1
师:围绕着“消费”,小组讨论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由组长写到小黑板上。
(3 分钟)生:……
师:(拍手示意)同学们,时间到。
咱们开始小组展示。
生:……
师:各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请根据刚才给予的评价和建议,快速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生:……
活动2
师:这是“问题”和“课题”,请说出二者的不同点?(小组讨论2 分钟)
生:……
师:大家一定要注意课题包含的三个方面: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活动3
师:请各小组将自己的问题转化成课题,由组长写到小黑板上。
(3 分钟)
生:……
师:(拍手示意)同学们,时间到。
咱们开始小组展示。
生:……
师:各个小组都将问题转化成了课题,请根据刚才给予的评价和建议,快速进行修改和完善。
生:……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该难点关键在于活动2,适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课题所包含的三个部分,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深入探究问题,通过合作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促进了能力的提升。
)
四、制定活动计划书
师: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书,时间3 分钟。
生:……
师:请小组进行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于锻炼学生小组规划能力,学会合理分工,成员之间密切配合、
团结协作。
)
五、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只是完成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提出问题-转换课题-做出活动计划,为活动实施和活动成果汇报打下良好的基础。
你知道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几个步骤吗?
生:……
师:如果有兴趣,大家课下不妨再探究一下:如何围绕一个话题,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跳出本节课思维的圈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发展
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使学生对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为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打好基础,更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生:……
师: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大家真正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