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重力、弹力、摩擦力

合集下载

(完整版)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点总结

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方法:(1)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2)调零(3)应是弹簧测力计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一、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单位是N。

g=9.8N/k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二、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塑(su)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产生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大小(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F= kx.(2)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5.常见的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三、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3)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个物体之间要有正压力3.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滑动摩擦力F=μF N ,静摩擦力:0≤F≤F 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6、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7、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时…)、静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

高中物理必修一 新课改 讲义 05 C重力、弹力、摩擦力 提升版

高中物理必修一 新课改 讲义 05 C重力、弹力、摩擦力 提升版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一:重力与弹力一、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4.作用点——重心(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形状;②物体的质量分布.(3)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定其重心位置.如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悬挂法来确定.二、力的图示和示意图1.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1)有向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2)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三、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3.弹力的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跟接触面垂直.(2)绳子的拉力的方向: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四、胡克定律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3.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4.劲度系数:式中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技巧点拨一、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二、重力与重心1.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G=mg,只与质量m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有关,在赤道处,g最小,在两极处,g最大(同一高度);海拔越高,g越小,海拔越低,g越大.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但是并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持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只有物体的重心才受到重力作用.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2)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对于薄板状物体的重心,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悬挂法确定.三、弹力1.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两物体直接接触;(2)两物体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上.(2)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3.弹力有无的判断(1)对于明显形变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进行判断.(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利用假设法进行判断.①假设无弹力:假设撤去接触面,看物体还能否在原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②假设有弹力:假设接触物体间有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图,判断受力情况与所处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存在弹力.如图,接触面光滑,若A处有弹力,则无法使球处于静止状态,故A处无弹力.四、胡克定律1.胡克定律F=kx的理解(1)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2.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6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图63.胡克定律的推论:ΔF=kΔx.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跟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Δx成正比.4.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例题精练1.(聊城二模)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的一端系于墙上,另一端连接在质量为m 的物体A上,用大小相同的物体B推A使弹簧压缩,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且μA<μB,将A、B由静止释放后,A、B向右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分离,则A、B即将分离时()A.弹簧形变量为零B.弹簧的压缩量为C.弹簧的伸长量为D.弹簧的压缩量为2.(浦东新区期末)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稀世之宝,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马蹄大B.马是空心的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所在的竖直线通过飞燕随堂练习1.(克拉玛依区校级期末)有一圆形的均匀薄板,若将其中央再挖掉一个小圆板成一个圆环,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向外侧偏移,重力减小B.重力和重心都没有变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没有变D.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存在2.(仓山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B.手拍桌子时,使手感觉疼的这个力是由于手的形变而产生的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D.被踢出后的足球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牵引力作用3.(瑶海区月考)有一根原长20cm的弹性细绳,其外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将此细绳对折,其两端点固定于天花板同一位置,并在对折点处竖直悬系一物体,然后再缓慢放手,平衡后发现物体下降了2cm,则该物体所受重力约为()A.0.8N B.1.6N C.3.2N D.6.4N4.(浙江月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小球A连接,小球A通过细线与小球B连接。

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 点

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    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1、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单位是N。

g=9.8N/k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塑(su)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产生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大小(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F= kx.(2)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三、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3)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个物体之间要有正压力3.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滑动摩擦力F=μF N ,静摩擦力:0≤F≤F 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6、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7、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时…)、静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精细讲义第5讲重力弹力摩擦力(原卷版+解析)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精细讲义第5讲重力弹力摩擦力(原卷版+解析)

第5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一.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两类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 =mg .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的条件.(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2)表达式:F =kx . ①. ②.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一定相接触,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大小:4.方向:.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典例1】(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B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C .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D .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典例2】(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F =kx 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 成正比B .由k =Fx可知,劲度系数k 与弹力F 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 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 的大小无关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典例3】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A 和B 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 .B 对A 的摩擦力向右C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考点一弹力的分析和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综合确定.【典例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典例2】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40 m/N B.40 N/mC .200 m/ND .200 N/m【典例3】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静止时,F =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F =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 .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时,一定有F =masin θD .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 运动时,F =(ma )2+(mg )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g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3.转换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典例1】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典例2】(多选)如图所示是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的示意图,A与B、C与D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B.D点相对于C点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运动方向相反C.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典例3】(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考点三摩擦力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考向1:静摩擦力的计算【典例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定的夹角.(2)分析摩擦力方向时,要注意静摩擦力方向的“可变性”和滑动摩擦力的“相对性”. 考向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B =24 kg 的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 =22 kg 的木箱A 放在木板B 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 的力F 将木板B 从木箱A 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A .0.3B .0.4C .0.5D .0.6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公式F f =μF N 中F 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典例3】如图所示,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B .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D.2+μ1μ2μ1μ2【典例4】(多选)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 0,人的质量为m ,人用恒力F 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A .0B.m -m 0m +m 0F ,方向向右C.m -m 0m +m 0F ,方向向左 D.m 0-m m +m 0F ,方向向右 考点四 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变,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典例1】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 ,轻绳的拉力为10 N ,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 ,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典例2】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车静止,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 .若小车静止,则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 .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 .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典例3】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 安在一根轻木杆B 上,一根轻绳AC 绕过滑轮,A 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 端挂一重物,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 .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典例4】(多选)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 ,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 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 +mgB .连接质量为m 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mg3C .连接质量为m 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33kmg D .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36kmg1.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一双筷子夹起质量为m的圆柱形重物,已知圆柱竖直、半径为r,筷子水平,交叉点到圆柱接触点的距离均为L=4r,每根筷子对圆柱的压力大小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根筷子与圆柱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2mgB.每根筷子与圆柱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2mgC.每根筷子与圆柱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2mgD.若增大筷子与圆柱间的压力,摩擦力大小不变3.把一个均匀轻弹簧分成长度分别为l10、l20的两个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现将这两个弹簧串联,两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使它们在弹性限度内各自伸长一定长度。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张明声贵州省独山民族中学 558200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本质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重力略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地球上的一切物体,无论静止还是运动,都受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重力的大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所受重力是不同的。

其大小G=mg,在不同位置g 的取值是不同的。

通常取的近似值g=9.8N/kg。

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离开地面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如果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的半径相比不能忽略,物体受到的重力明显减少,在地球两极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在地球的其它位置重力约小于万有引力。

在相同高度,赤道的重力最小。

一般计算都取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在赤道和两极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在地球的其它位置重力的方向稍微偏离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来看,可以认为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重心的位置根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如果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几何中心。

如果质量分布不均匀,没有规则的几何的形状,要采用悬挂法等来确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以外的某一位置,例如圆环、三角框架等,其重心都不在物体上。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形变,对使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1)弹性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物体、在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性质;(2)弹性形变指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3)两物体相互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条件。

1)弹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互的挤压或拉伸,而产生形变。

2)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具体判别的标准如下:(1)面与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公共接触面;(2)点与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面;(3)点与点接触.弹力的方向应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如图半圆形的碗内放一根木筷而平衡,碗的圆心在O点,木筷与碗内壁A、C点接触,木筷端与A点接触应是点与面接触,木筷与C点接触应是点与点接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受力分析(07)无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受力分析(07)无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专题(05)重力弹力摩擦力(解析版)考点一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1)物体的质量不会变;(2)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与纬度有关,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变大).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高考考点1、车重:表示重力而不是质量(机车启动)。

2、“零”重力状态:完全失重状态(自由落体)。

3、超重与失重的状态。

考点二弹力的分析与计算1.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2.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形变.(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4)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①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①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3.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2)替换法:用细绳替换装置中的轻杆,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果能维持,则说明这个杆提供的是拉力;否则,提供的是支持力.(3)状态法:由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体间的弹力.高考考点1、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过圆心问题讲解)2、绳:a.刚性绳、柔性绳b.只能拉不能捅。

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定义

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定义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

重力、弹力、摩擦力_知识点+题+填空

重力、弹力、摩擦力_知识点+题+填空

拉力的大小 (N)
0
2
4
6
8
弹簧的长度 (cm)
15
16
17
18
19
弹簧的伸长 (cm)
0
1
2
3
4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 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填写对应的弹簧的伸长数据。 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_____。 3.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8甲所 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钧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 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C、施力物体在前,受力物体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 不一定接触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人才能对物体施力。 B、不接触的物体只要能发生相互作 用,就可能产生力; C、施力的物体不一定受力; D、以上说法都 正确。
6、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改变物体的状态 B改变物体的形状 C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D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 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 。有时也可以
所用的力。 5.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
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弹力、摩擦力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我们将在前一章学过的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知识来研究最常见的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二、重难点知识精讲(一)重力1、重力的产生及其大小(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产生。

牛顿发现,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按照这个理论,地球对地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

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g=9.8N/kg.说明:①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②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可取10N/kg.2、重力的方向与重心(1)重力的方向。

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的方向。

(2)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对于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来说,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如图所示的是几种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物体的重心。

例1、抛向空中的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手向上的抛力,这句话对么?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几个力的作用?[解析]例2、用一个量角器、细线、重锤,自制一个简易的水平仪,用它来检验桌面是否水平,并说明测验方法及原理。

[解析](二)弹力1、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有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物体”。

(2)塑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具有塑性的物体称为“非弹性物体”。

(3)弹性限度:对弹性物体来说,变形后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最大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2、弹簧测力计: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长度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测力工具;或者说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的事项(1)使用时不能猛力拉弹簧,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应该抽动刻度盘进行调零。

(3)称量前,应先将弹簧来回拉几下,以免弹簧被卡壳。

例3、研究弹簧测力计刻度的实验错误的是()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测量范围B.实验过程中不能用力过猛拉弹簧,以免损坏C.弹簧测力计下只能挂三只钩码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保持水平[解析]例4、某弹簧测力计一端受50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50N的拉力作用,那么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A.50N B.100N C.0N D.无法确定[解析]例5、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串在一起,下端挂10N的重物时,弹簧总长度增加5cm;若单独用一根弹簧,在下面挂10N的重物时,此弹簧伸长为()A.5cm B.2.5cm C.10cm D.无法判定[解析](三)摩擦力1、摩擦力(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摩擦分类(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对在它表面上滚动的物体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静摩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它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是无限地增大,当推力增大到超过最大静摩擦时,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把接触面弄粗糙些或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1)用滚动代替滑动;(因为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2)把接触面做光滑些,或用油膜或气垫等把相互摩擦的物体彼此隔开。

例6、观察自行车,它在工作时,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益的,有些地方的摩擦是有害的。

分别举出自行车一个“有利”和“有害”摩擦的实例,并说明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有利”摩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害”摩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例7、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鞋底与路面间的有益摩擦B.冬天下雪后,常见民警在汽车上坡的地方洒上一些炉灰,目的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摩擦越大越好D.工厂工人师傅用的锉刀表面总是凹凸不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锉刀与工件之间的摩擦[解析]例8、体育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活动,质量相同的两个同学,同时进行爬绳、爬杆比赛,爬绳的感到轻松一些先到达顶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绳表面粗糙,摩擦力大,爬绳比爬杆省力B.杆比绳光滑,需克服较大摩擦才能上爬,所以爬杆比较费力C.两种情况中摩擦力相同,且均起到向上爬动的动力作用D.爬绳时手对绳的压力小,感到轻松;爬杆时手对杆的压力大,感到费力例一解析: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手向上的抛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任何一个力都必须有施力物体,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手在抛小球的过程中,手给球一个力,当手和球分开时,这个力就不存了。

所以小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再受到手向上的抛力了。

球在空中运动中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施力物体是小球周围的空气。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空气阻力和对小球的浮力,和重力比较都可以忽略,所以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作用。

例二解析:(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是互相垂直的。

利用器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检验方法:将量角器的下底放置于桌面上,若重锤线仍沿着90°角线位置,说明桌面水平,若重锤线与量角器的90°角线有一定的偏斜,则说明桌面不水平。

依据的原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用来检验墙壁是否竖直的重锤线,用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的水平仪,都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实际应用。

例三解析:(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是互相垂直的。

利用器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

检验方法:将量角器的下底放置于桌面上,若重锤线仍沿着90°角线位置,说明桌面水平,若重锤线与量角器的90°角线有一定的偏斜,则说明桌面不水平。

依据的原理: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用来检验墙壁是否竖直的重锤线,用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的水平仪,都是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实际应用。

例四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这一原理制成的,这里的“拉力”是指一端所受的作用力。

而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出这个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的总和或两力之差。

解答:A注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没有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一端的50N的力,也就没有另一端50N的力。

就如同用绳子拉墙,大小为50N,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墙也在用50N的力拉人,而在绳子中间接入一弹簧测力计,它显示出这个力的大小即是50N.例五分析:力使弹簧产生形变,由弹簧伸长大小可推测出拉力大小。

在甲图中,两根弹簧串在一起受10N的重物作用时,总伸长为5cm,即每根弹簧受10N的力作用会伸长2.5cm.故在乙图所示情况下,弹簧的伸长应为2.5cm,应选B.解答:B注意:弹簧受力发生形变时,每匝弹簧均会产生相同的伸长△l,故总伸长△l总=n·△l;此时弹簧所受拉力等于每匝弹簧所受拉力。

这就是当所受拉力相同时,弹簧越长形变量越大的原因。

例六分析:力使弹簧产生形变,由弹簧伸长大小可推测出拉力大小。

在甲图中,两根弹簧串在一起受10N的重物作用时,总伸长为5cm,即每根弹簧受10N的力作用会伸长2.5cm.故在乙图所示情况下,弹簧的伸长应为2.5cm,应选B.解答:B注意:弹簧受力发生形变时,每匝弹簧均会产生相同的伸长△l,故总伸长△l总=n·△l;此时弹簧所受拉力等于每匝弹簧所受拉力。

这就是当所受拉力相同时,弹簧越长形变量越大的原因。

例七解析:生活中好多情况下摩擦力对人是有益的。

如人和各种地上运动的车辆就是靠地面的摩擦力进行的,人走路没有摩擦力会摔倒,车轮会打滑,往往在这些场合,人们想办法去增大有益摩擦,而增大摩擦的方法一般是(1)使物体接触面变粗糙些,(2)增大物体间的正压力。

题中A胶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B雪地上洒些炉灰都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把物体接触面变得粗糙些,当然是正确的。

工厂里的工人师傅用锉刀把工件上的一些不合格的部分锉掉,锉刀对工件的摩擦越大越容易将不合格部分锉掉,所以D也是正确的,而C太片面,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是事实,但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摩擦大了反而不好。

例如:冰场上滑冰,摩擦力大了不好,需要减小,各种通过转动来工作的机器的轴承部分摩擦大了也不好,所以C是错的,应选C.例八解析:生活中好多情况下摩擦力对人是有益的。

如人和各种地上运动的车辆就是靠地面的摩擦力进行的,人走路没有摩擦力会摔倒,车轮会打滑,往往在这些场合,人们想办法去增大有益摩擦,而增大摩擦的方法一般是(1)使物体接触面变粗糙些,(2)增大物体间的正压力。

题中A胶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B雪地上洒些炉灰都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把物体接触面变得粗糙些,当然是正确的。

工厂里的工人师傅用锉刀把工件上的一些不合格的部分锉掉,锉刀对工件的摩擦越大越容易将不合格部分锉掉,所以D也是正确的,而C太片面,生活中离不开摩擦是事实,但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摩擦大了反而不好。

例如:冰场上滑冰,摩擦力大了不好,需要减小,各种通过转动来工作的机器的轴承部分摩擦大了也不好,所以C是错的,应选C.在线测试一、选择题1、一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落到地面上,在此过程中,苹果()A.一定不吸引地球B.一定吸引地球C.不一定吸引地球D.以上说法都不对2、设一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是它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则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120kg杠铃的运动员,到月球上最多能举起()A.20kg的杠铃B.120kg的杠铃C.720kg杠铃D.在月球表面受重力196N的杠铃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跟物体放置情况、运动状态无关B.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总是等于9.8NC.物体在人造卫星中处于失重状态,所以人造卫星中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D.一个力如果与物体的重力平衡,这个力一定是竖直向上,这个力的作用线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4、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线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