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常见常见错误总结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3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

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3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

易错点03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受力分析易错总结1.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并有形变)2.某个物体受到的弹力作用,不是由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3,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胡克定律公式x k F ∆=中的x ∆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也不是弹簧原长。

5.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同时施加等大反向的力,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可转动的杆的弹力方向沿杆,固定的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 动力。

8.滑动摩擦力只与4和N 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只有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9.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0,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11,摩擦力:设摩擦角为ϕ, μϕ==NF F maxtan 12.斜抛运动最高点物体速度的竖直分量等于零,而物体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

(水平方向上满足运动量守恒)⎪⎩⎪⎨⎧<>=物体静止时物体向下时物体静止时 tan tan tan μθμθμθ 13.斜抛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

14,在研究弹簧形变时,用当前长度与原长做差才是形变量。

15. (1)活动杆 静止时杆的力沿杆绳AC 在分析受力时视为AO 、OC 两根绳(2)固定杆静止时杆的力无法确定 绳AC 在分析受力时视为一根绳16,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17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是否为零。

18,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唯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唯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一般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常见力的分析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力的特点与作用

常见力的分析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力的特点与作用

常见力的分析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力的特点与作用重力、摩擦力、弹力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

它们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一些特点。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的特点与作用。

一、重力重力是指物体之间的吸引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

重力的特点如下:1. 方向: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2. 大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3. 表达式:重力可以用公式F=mg表示,其中F表示重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其数值约为9.8 m/s²。

重力的作用主要有:1. 保持物体在地面上:重力使物体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使物体保持与地面接触,防止物体漂浮或飞离地面;2. 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重力是使物体下落的原因之一,物体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力将加速物体的下落速度;3. 维持行星的运动:重力是行星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它维持着行星的轨道运动,保持星系的稳定。

二、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特点如下:1.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 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接触面积以及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的作用主要有:1. 阻止物体滑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受到抵抗,阻止物体在表面上滑动;2. 提供行驶的力量:例如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提供车辆行驶的动力;3. 使物体停止:摩擦力可以使运动物体逐渐停止,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三、弹力弹力是物体恢复形状或长度时产生的力,也称为弹性力。

弹力的特点如下:1. 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变形的方向相反;2. 大小: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形变的程度有关,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力的作用主要有:1. 恢复物体的形状:弹力可以使物体在外力作用后恢复原状;2. 存储和释放能量:例如弹簧,当它被压缩或拉伸时,可以存储弹性势能,当释放时,可以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

相互作用力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矢量,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重力是地球对一切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表达式:G=mg,其中G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9.8m/s²)。

三、弹力弹力是弹性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表达式:F=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

四、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f=μFN,其中Ff为滑动摩擦力,μ为滑动摩擦系数,FN为正压力。

静摩擦力:0≤Ff≤μsFN,其中μs为静摩擦系数。

五、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惯性系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六、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F=ma,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七、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产生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八、平衡力平衡力:几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如果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几个力叫做平衡力。

九、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把研究对象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十、常见问题类型重力、弹力、摩擦力、合力、牛顿三大定律、平衡力、受力分析等。

十一、解题技巧抓住关键:明确研究对象、分析题型、明确求解目标。

画图分析:用示意图表示物体所受的力和运动情况。

巧用公式:根据物理规律和公式进行解答。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十二、拓展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库仑定律洛伦兹力十三、总结相互作用力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

高考物理复习之受力分析专题

高考物理复习之受力分析专题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1.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

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点面接触垂直于面,点线接触垂直于线。

【例1】如图1—1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图a中接触面对球无 弹力;图b 中斜面对小球 有 支持力。

【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 、ON 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水平面ON 对球 有 支持力,斜面MO 对球 无 弹力。

【例3】如图1—4所示,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

a 图中物体A 静止在斜面上。

b 图中杆A 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

c 图中A 球光滑,O 为圆心,O '为重心。

【例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图1—1a b 图1—2 图1—4a b c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加速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加速运动;(4)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沿着杆的方向。

3.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

【例5】如图1—8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 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摩擦力常见错误剖析

摩擦力常见错误剖析

摩擦力常见错误剖析摩擦力是力学中三大性质的力之一,正确认识摩擦力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总结了同学们在学习摩擦力时,常会出现的一些错误,希望同学们能引起注意。

一、理解摩擦力产生条件时存在的错误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一般需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

但在具体的判断过程中,由于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认识不足,部分同学往往凭借主观感受来判断,从而出现错误。

例1.如图1所示,一物块沿竖直墙壁下滑,试判断物块是否受摩擦力。

错解:物块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错因剖析: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直观感受物块应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这种来自生活的“直觉”造成了对摩擦力产生条件的认识不足,从而出现判断错误。

虽然物块与墙面接触,墙面是粗糙的,二者也存在相对运动(下滑),但物块和墙壁之间并没有挤压作用,故物块不受摩擦力。

二、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存在的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这是判断摩擦力方向的依据。

对于这一点,大部分同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将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混淆在一起,区分不清,从而出现判断失误。

例2.如图2所示,一物体在倾斜传送带的作用下由低处向高处运动,试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错解:由于物体向上运动,因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斜向下。

错因剖析:物体向上运动,但物体相对传送带的运动趋势如何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假设传送带是光滑的,则物体将会沿传送带向下滑动,这就是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故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斜向上。

因此,我们在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应根据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来判断。

“相对”的不是地面,而是与之接触的物体(如传送带),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则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二者参照物的选择是有区别的。

三、计算摩擦力大小时存在的错误由f=μfn来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公式中的fn是指物体间的压力,部分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认为fn等于物体的重力,进而出现计算错误。

八下物理易错点及解决方法

八下物理易错点及解决方法

八下物理易错点及解决方法
八年级下册物理的易错点及解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力的计算:在计算重力时,需要正确理解和应用公式G=mg。

g的取
值可能会在题目中给出,也可能会让自变量求解,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取值。

同时,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N。

2. 摩擦力的理解: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对于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并不一定是有害的,例如鞋底的花纹和奔跑时利用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来助跑,均属于有利摩擦。

3. 浮力的计算:对于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计算时不必考虑物体的总体积,可以用阿基米德公式F=ρgV来
计算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对于沉底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也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但若此时物体受到底部对它的支持力,那么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自身重力并不相等。

4. 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性质,不是一种力。

物体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在答题时,不要使用“受惯性作用”或“惯性力”这样的表述。

5. 力做功的理解:力做功的功率只与做功的快慢有关,与力做功的多少无关。

此外,人用力提着水桶行走时,人对水桶的拉力并不一定能够对水桶做功。

若人一直在水平面上提着水桶行走,那么人的拉力对水桶并不做功,因为此
时拉力的方向与水桶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若人提着水桶上楼,那么人的拉力对水桶做正功,水桶所受的重力则对水桶做负功。

以上易错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练习和巩固。

同时,学生应该注重细节和规范,避免因为粗心或理解不透彻而导致错误。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们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

下面总结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避免错误。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在应用这个定律时,考生常犯的错误是忽略了摩擦力的存在。

实际情况中,物体往往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会导致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 重力的作用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在高考物理中,我们常常需要考虑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然而,考生在计算重力时常犯的错误是没有考虑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在计算重力时需要将物体的质量考虑进去。

3. 斜面问题斜面问题是力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常常涉及到斜面上物体的静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分析。

在解决斜面问题时,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没有正确地选择坐标系。

正确的选择坐标系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使得计算更加方便。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与斜面平行和垂直的坐标轴,这样可以将力的分解和分析简化为一维问题。

4. 弹力的计算弹性力是一种恢复力,它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有关。

在高考物理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物体受到弹力的影响。

但是,考生在计算弹力时常犯的错误是没有考虑弹簧的质量。

实际情况中,弹簧的质量会对弹力的大小和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弹力时需要将弹簧的质量考虑进去。

5. 计算合力的方法在解决力学问题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多个力的合力。

但是,考生在计算合力时常犯的错误是仅仅将多个力的大小进行相加。

然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多个力的矢量和决定的,需要通过几何方法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合力的方法有分解法、三角法、平行四边形法等。

6. 厘米-克-秒单位制在高考物理中,我们常用到厘米-克-秒单位制(又称为cgs单位制),其中长度单位为厘米,质量单位为克,时间单位为秒。

受力分析易错点分析

受力分析易错点分析

受力分析常见错误及注意事项
一.受力分析常见错误及防范办法
(1)受力分析时多画力。

a.研究对象不明,错将其他物体受到的力画入。

b.虚构力,将不存在的力画入。

c.将合力和分力重复画入。

要防止多画力。

第一,彻底隔离研究对象。

第二,每画一个力要心中默念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受力分析时少画力。

少画力往往是由受力分析过程混乱所致,因此
a.要严格按顺序分析。

b.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所有接触点都要分析到。

(3)受力分析时错画力。

即把力的方向画错。

防范办法是要按规律作
二.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只分析研究对象受的根据性质命名的实际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画它对别的物体的作用力。

(2)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3)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

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等。

(4)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力的作用点可画在重心上,对有转动效果的物体,则力应画在实际位置上。

(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情况也不同。

(6)每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防止“漏力”和“添力”。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常见常见错误总结
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步骤,也是正确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之一。

但是学生对受力分析问题却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有必要谈谈受力分析的有关问题。

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为:
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把要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第二步:严格按“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即便学生知道了上述受力分析的基本程序,但是仍避免不了这样那样的错误出现,症结就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具体分析上。

一、重力的分析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不能说成与接触面垂直。

只有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才与接触面垂直;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不能画成与斜面垂直。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要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且方向始终要画成竖直向下。

二、弹力的分析
1. 弹力出现在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且由弹力的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某一弹力就是因为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给受力物体施加的力。

如: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书是压力的施力物体,桌面是压力的受力物体,形变的施力物体书给受力物体桌面施加的弹力,就是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水平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形变的桌面给受力物体书的弹力,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 弹力方向的确定方法。

弹力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弹力的作用点总是作用在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上,即弹力作用在弹力的受力物体上。

拉力、压力和支持力都属弹力。

各弹力方向的寻找方法如下: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

(a)若两物是两平面相接触,且有弹力,则弹力方向垂直两物的接触面,如图1甲为桌面上放一物块,为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

(b)若两物是点面相接触,且产生弹力,则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那个平面或
曲面在该处的切平面。

如图1乙为水平地面上放一球,为水平面对球的支持力,过两物接触点和球心。

(2)绳子的拉力方向。

绳子的拉力是由于绳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绳子作用在物体上的弹力总是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因为绳只能发生拉伸形变。

(3)杆弹力的方向。

杆可以发生各种形变,故杆作用在物体上的弹力可以是沿杆方向的拉力和支持力,也可以是不沿杆方向的弹力。

如:杆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连接,当静止时,图2甲的杆对球施加的是沿杆方向的支持力,图2乙的杆施加的是沿杆方向的拉力。

再如:图3杆AB架于半球形的碗状容器中,O是球的球心,杆与碗边相接触于C 点,杆AB在接触点A、C两处要受到两个弹力F1和F2作用,C点处为点面接触,接触面与AB平行,弹力F2方向与AB相垂直;A点处为点与曲面接触,接触面是过点A 的球的切平面,因此F1的方向指向球心,与该切平面垂直。

图3中的支持力F1和F2的方向就不沿杆方向,而与杆成某一角度。

三、摩擦力的分析
1. 摩擦力方向分析步骤框图
2. 确定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摩擦力产生于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切,且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要找出某物体的摩擦力的方向,首先要弄清该物体相对于跟它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如何,只要知道了这个方向,那么这个方向的反方向就是摩擦力的方向。

如图4,B物固定不动,当物体A在物体B的表面上向右运动时,若以A为研究对象,B相对于接触体A有向左的相对运动,A对B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若以B 为研究对象,A相对于B向右运动,B对A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无关。

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二者可能方向相同或相反,也可能成任一角度。

如图5中车加速运动时,A受的摩擦力与A运动方向相同,A对车的摩擦力与车运动方向相反。

在水平面内绕中心O转动的圆盘上,距O为r处有一质量m物体A 随盘一起转动,图6所示。

物体A做圆周运动,当盘匀速转动时,A所受的向心力由盘对它的静摩擦力提供,的方向与A的速度方向垂直。

盘加速转动时,A的线速度增大,盘对它的静摩擦力有两个效果,一是使A加速,二是提供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此时的方向与A的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盘减速转动时,A 的线速度减少,盘对它的静摩擦力一是使A减速、二是提供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此时的方向与A的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

例题:质量为0.8 kg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

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3N的力推物块,它仍保持静止,如图7所示。

则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___。

解析:如果斜面光滑,物块将会在F作用下向左运动,故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在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故物块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图8),因物块静止,则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实际上是上述两摩擦力的合力
四、受力分析常见错误
1. 多画力。

具体情况有:错把其他物体受到的力画在该物体上;将不存在的力画入;合力或分力重复画入。

防止方法,牢记研究对象,所画的每一个力都必须同时找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如分析斜面上向下滑动的物体受力时,在画了重力时,又画出了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该力不存在),或者在分析了重力时,又分析了它的两个分力——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垂直斜面的力(合力和分力重复画出)。

要知道,分析受力时,考虑了合力就不要再考虑它的分力,若考虑了分力就不要再考虑它的合力;分析图9所示沿弧线摆动的小球A的受力时,画出了沿圆弧方向的图10所示的“摆动力F”(F力不存在)。

2. 少画力,少画弹力和摩擦力。

防止方法:按受力分析顺序画力,所有接触面或接触点都要分析到是否有弹力和摩擦力。

3. 错画力。

把力的方向画错。

防止方法: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方向的确定方法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