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污染及清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膜法》课件

《生物膜法》课件
《生物膜法》课件
目录 CONTENT
• 生物膜法概述 • 生物膜法的基本组成 •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流程 • 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影响因素 •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01
生物膜法概述
定义与原理
01
定义
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 固体载体表面附着或累积形成 生物膜,通过膜的吸附、降解 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的水处理技术。
生物膜稳定性
生物膜的稳定性对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和持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种群结构与代谢特性
微生物种群结构
微生物种群结构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 响,不同微生物种群对污染物的降解能 力不同。
VS
代谢特性
微生物的代谢特性直接影响污染物的降解 效率和产物,对处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05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研究 进展
证处理效果。
06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前景 与挑战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低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膜法 处理技术将朝着更高效、低能耗 的方向发展,提高处理效率的同
时降低运行成本。
多元化应用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将拓展到更多领 域,如高浓度有机废水、重金属废 水等,满足不同行业的处理需求。
智能化控制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 实现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智能化控 制,提高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市场潜力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排放标准 的提高,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市 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驱动
技术创新将推动生物膜法处理技 术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开拓更广 阔的市场空间。
新型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PPT演示课件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PPT演示课件
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 d) 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
终末漂洗。 •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
可用于患者诊疗。
16
手工操作流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术语和定义
• 软式内镜: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 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 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
漂洗的过程。 • 清洗液: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5
内镜诊疗室
•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 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28
监测与记录
• 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 浓度监测 • 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
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 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 毒前进行测定。 •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 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效氯浓度。

纳滤(NF)PPT课件

纳滤(NF)PPT课件

-
6
唐南平衡( Donnan equilibrium)
对于渗析平衡体系,若半透膜一侧的不能透过 膜的大分子或胶体粒子带电,则体系中本来能自由 透过膜的小离子在膜的两边的浓度不再相等,产生 了附加的渗透压,此即唐南效应或称唐南平衡。具 体地说:若一侧为NaCl溶液(下称溶液1),其离子能 自由透过膜;另一侧为NaR溶液(下称溶液2),其中 R-离子不能透过膜。在两溶液均为稀溶液时,可以 其离子活度视作离子浓度。于是在平衡时,
[Na+]1[Cl-]1 =[Na+]2[Cl-]2 。
-
7
因[Na+]1=[Cl-]1 ,[Na+]2=[R-]2+[Cl-]2, 于是 [Na+]1[Cl-]1 =[Cl-]12 ,
[Na+]2[Cl-]2 =([R-]2+[Cl-]2)[Cl-]2=[R-]2[C1-]2+[C1-]22 比较上述关系后可见:
开发
NF膜(疏松型RO膜))
NaCl截留率≤99% NTR-729HF、 NTR-7250 NTR-7400系、NF-45、 NF-70、NF-90、SU-200S SU-600
纳滤膜的发展过程
-
3
二. 纳滤膜的特点
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其截留分子量介于RO和UF之 间,为200~2 000,因而推测NF的表面分离层可能有1nm 左右的微孔结构,即具有纳米级孔径;另一个是NF膜对无 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 构成(大多是复合型膜),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受膜 与离子间Donnan效应的影响,NF膜对不同价态的离子截 留能力不同。
空间电荷模型假设膜为有孔膜(毛细管通道),电

mbr工艺课件PPT

mbr工艺课件PPT

02
03
定期检查膜组件
定期检查膜组件的完好性 ,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定期清洗膜组件
根据膜组件的污染情况, 定期进行物理或化学清洗 ,恢复膜通量。
防止膜组件堵塞
采取措施防止大颗粒物质 进入膜组件,定期反冲洗 或气擦洗,防止膜孔堵塞 。
出水水质监测与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监测主要水质指标
对出水进行定期监测,包 括浊度、悬浮物、有机物 、氨氮等指标,确保达到 排放标准。
MBR工艺能够实现高效污水处 理,出水水质稳定且优良,满
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
节能降耗
MBR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 低的能耗,通过优化膜组件和 工艺参数,进一步降低运行成 本。
资源回收利用
MBR工艺能够实现有机物、氮 、磷等资源的回收利用,有助 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拓展应用领域
MBR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工 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BR工艺面临的挑战
高膜阻力和膜污染
投资和运行成本
MBR工艺中膜组件的阻力和污染问题是影 响其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需要采取有效 措施进行控制。
MBR工艺需要高昂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限 制了其在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应用。
缺乏成熟的技术标准
资源回收利用的限制
目前MBR工艺尚缺乏统一、成熟的技术标 准和管理规范,影响了其在不同地区和行 业的应用。
某公园采用MBR工艺治理景观水体,改善水体质量,提升景观效果。
详细描述
该公园的景观水体存在富营养化、藻类繁殖等问题。采用MBR工艺后,通过高效 的污染物去除和膜过滤技术,有效改善水体质量,抑制藻类生长,提升景观效果 ,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休闲环境。

MBR膜中水回用技术ppt课件

MBR膜中水回用技术ppt课件
能耗高:首先MBR泥水分离过程必须保持一定的膜驱动压力, 其次是MBR池中MLSS浓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够的传氧速率, 必须加大曝气强度,还有为了加大膜通量、减轻膜污染,必 须增大流速,冲刷膜表面,造成MBR的能耗要比传统的生物 处理工艺高。
MBR膜处理技术
MBR发展历史和前瞻
第一阶段 (1966年
2 .物理化学法:
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 凝沉淀等。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 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 .生物处理法
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 处理方法。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 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 + 活性炭吸附;转盘十砂滤等流程。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 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主要设计内容
1、膜反应池大小
根据污泥负荷、污泥浓度和进出水BOD5浓度来确定膜池的有效容积。处理 水量为Q,MBR池BOD容积负荷为NA(一般在2.0 kg BOD/m3/d以下),池内污 泥浓度为X(一般取6000~10000mg/L),流入膜生物反应池的BOD浓度为C0, 则需要的膜生物反应池的容积V = C0×Q÷X÷NA。
MBR膜处理技术
与传统生化法相比,MBR的优点是?
一、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 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 水质标准(CJ25.1-89),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 同时,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 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 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 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PPT课件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PPT课件
等。(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
一、术语和定义
医疗设备表面:患者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表面,如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仪器按钮和操作面板、仪器 把手等。
卫生表面 :家政所需清洁的表面,如地面、桌面、 门把手等。卫生表面根据手的接触频率分为手低频 率接触卫生表面(地面、天花板和病房墙面等)和 手高频率接触表面(门把手、床栏、床尾、灯开关、 病房内厕所墙面、窗帘边缘、餐桌等)
床单位消毒 :在患者出院、转院或病死后对其所用的床、床垫、床上用 品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终末消毒:感染源离开疫源地或病区后,对疫源地或病区进行的一次彻 底清洁和消毒。
二、消毒、灭菌管理要求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 和注意事项。
三、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 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 效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 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 消毒。
3、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 再 进行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 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5、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 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膜污染与清洗

膜污染与清洗
是关键 , 常见的污垢种类大概有下列几种 :
强氧化物、 阳离子性质的料液药液、 水溶液 、 溶剂等 。
还有生物物质 如各种 细菌、 菌、 霉 藻类 都可 以损 坏
膜。因此在清洗这两种膜时, 要特别注意 , 这也是本 文主要讨论的重点。 众所周知, 反渗透系统运行到一定时间后 , 必定 要发生污堵或者结垢 。这样 , 反渗透膜最终是必须 进行 清洗 的, 渗透 膜 ( O 与 其他 膜 如 微 滤 膜 反 R)
所谓高效清洗 反渗透膜 是指使用高效 清洗药 剂, 采用合理的清洗工艺, 使用先进 的清洗设备 , 使
污染结垢的膜最大程度的恢复其性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1 采 用 高效清 洗 药剂 ..
选择清洗药剂 是关乎清 洗工作成败 的关 键一 步。 目 : 前 国产进 口的成品清洗药剂很多 , 但没有一
种是万能的 , 要对症下药。正确判定污堵结垢成分
组成部分。指 出正确高效地进行反渗透膜清洗 , 是保证反渗透 系统性能恢复的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 : 反渗透膜; 污染; 清洗 中图分类号 : 础 8 8 .; 18 9 . 3 文献标识码 : B
膜技 术 是水 质 处 理 的重 要 工 具 , 里 所 指 的 膜 这
中的其他组分之问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种作用有物 理化学作用, 也可能有生物作用 。作用 的程度 与组
维普资讯
清 洗 世 界
第 1 期 1
耐酸碱度也比上述两类膜 窄得多。对温度敏感 ( 限 制在零上 5℃ 4 ℃) 5 有许多物质会破坏膜结构 , 如
度和 p 的不同, H值 有的还要远低于此温度。而有个 别的膜清洗药剂经消毒在使用说 明中要 求高于 5 O c 这明显是错误 的, c, 关于各种不同膜的使用温度在 其手册都规定不得高于 4 c。 5 c 反渗透膜( 纳滤膜 ) 及 不能象微滤 ( F 和超滤 M) ( F一样 , U) 进行反洗和汽洗 。因为此两类膜 的脱盐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五、其他科室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地面清洁 与消毒
物体表面 清洁与消 毒
地面、物体 表面消毒 注意事项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分区使用)。当地面受到
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 再清洁和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一床一巾) 。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
2、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3、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 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5、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
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1、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 2、管道中有血迹等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超声
波和医用清洗剂浸泡清洗。清洗后的物品应及时 进行消毒。 3、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 使用。
六、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1、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医院感染的损失不可低估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为上
请大家重视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 清洁消毒
一、术语和定义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
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1、医疗机构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 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 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 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