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木兰科植物的识别

合集下载

玉兰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玉兰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防治方法:增加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性;对树体进行涂白或缠干。
虫害
玉兰的主要害虫有:大蓑蛾、霜天蛾、红蜘蛛、天牛等也偶有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如有虫害发生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杀灭大蓑蛾;用Bt乳剂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杀灭霜天蛾;用4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或5%尼索朗2000倍液杀灭红蜘蛛;用绿色威雷500倍液杀灭天牛;用50%锌硫磷乳剂1000倍液灌根杀灭蛴螬。
分布地区
产于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湖南(衡山)、贵州。生于海拔 500-1 000米的林中。现中国各大城市园林广泛栽培。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主治功能
《纲目拾遗》:消痰益肺和气蜜渍尤良。
防治方法: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秋末将落叶清除并集中进行烧毁;如有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特效药剂:喷克菌、醚菌酯、阿米西大等对真菌引起的病害特效。
(2)黄化病发病症状和规律:首先表现为小叶褪绿叶绿素逐渐减少叶片呈黄色或淡黄色叶脉处仍呈绿色病情扩展后整个叶片变黄进而逐渐变白植株生长逐渐衰退最终死亡。
越冬管理
玉兰虽然能耐-20℃的低温但小规格玉兰和当年栽种的玉兰都应加强越冬管理除在11月中下旬其落叶后应浇足浇透封冻水外还应对树坑进行覆草、覆膜或培土处理树体可进行涂白处理防止春季抽条。种植成活多年的玉兰只进行浇防冻水和涂白处理即可。
病虫防治
附方
治痛经不孕:玉兰花将开未足每岁一朵每日清晨空心水煎服。(《良方集要》)
食用价值
玉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素有祛风散寒通气理肺之效。可加工制作小吃也可泡茶饮用。

木兰科植物

木兰科植物

1.毛茛属 (Ranuculus)
• 直立草本。花 黄色;萼片、 花瓣各5,分离, 花瓣基部有1蜜 腺穴;雄蕊和 心皮均为多数, 离生,螺旋状 排列于突起的 花托上。瘦果 集合成头状。 本属有 300余 种。
毛茛(R. japonicus Thunb.)
• 广布于我 国各地, 日本、朝 鲜也有。 生于沟边、 田边。全 草外用为 发泡药, 治疟疾、 关节炎, 也作土农 药。
1.木兰属()
• 花顶生,花被多轮,每心皮有胚珠1—2,蓇葖果,背缝线 开裂。
荷花玉兰(洋玉兰)(M.grandiflora L.)
• 叶常绿草 质,花大, 直径在15 厘米以上, 无花萼花 瓣之别。 原产北美 大面洋沿 岸,我国 栽培供观 赏。
厚朴(M.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
• 草本。 • 叶分裂或复叶。 • 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 生;雄蕊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 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 瘦果聚合。
木兰科(Magnoliaceae)
*P6-15 A∞ G∞
• 木本。树皮、叶和花有香气。 • 单叶互生,全缘或浅裂;托叶大,包被幼芽, 早落,在节上留有托叶环。 • 花大型,单生,两性,偶单性,整齐,下位; 花托伸长或突出; • 花被呈花瓣状,多少可区分为花萼及花冠; • 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的 下半部;花丝短,花药长,药2室,纵裂; • 雌蕊多数,稀少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 花托的上半部
乌药 [L. aggregata(Sims) Kosterm.]
• 常绿灌 木。叶 卵形渐 尖头, 基出3大 脉,背 面灰白 色。产 长江以 南各省 区。根 入药。
3.润楠属(Machilus)

木兰纲植物分类

木兰纲植物分类

木兰纲植物分类一、木兰纲概述木兰纲(Magnoliopsida)是被子植物门下的一纲,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植物类群,如木兰科、毛茛科、罂粟科、蔷薇科等。

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和其他资源。

二、植物分类学发展历程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分类、命名和系统发育的科学。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随着显微镜和观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植物进行系统的分类。

18世纪后,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了双名法,为植物分类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现代植物分类学逐渐形成,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植物进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三、植物分类基本原则和方法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形态学原则和系统发育原则。

形态学原则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而系统发育原则则是根据植物的遗传关系进行分类。

现代植物分类学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DNA等遗传物质的测序和分析,确定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关系。

四、木兰纲的主要特征和分类依据木兰纲的主要特征是花部(即萼片、花瓣、雄蕊)常为5数或4数(即5枚、4枚或其倍数),少部分为多数。

木兰纲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形态特征和遗传关系两个方面。

在形态特征方面,不同类群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叶形、花形、果形等特征;在遗传关系方面,不同类群的植物具有不同的DNA序列和分子标记等遗传信息。

五、木兰纲的分类体系和分类等级木兰纲的分类体系主要包括亚纲、超目、目、科、属、种等层次。

其中,亚纲是最高级别的分类单位,超目是次高级别的分类单位,目是最常用的分类单位之一。

科是超目内的一种次级分类单位,属是科内的一种次级分类单位,种是最低级别的分类单位。

每个种都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遗传信息。

六、木兰纲的分布和生态环境木兰纲的植物分布广泛,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布。

不同的类群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如木兰科的许多种类喜欢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毛茛科的许多种类喜欢生长在寒带和亚寒带地区;罂粟科的许多种类喜欢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实验二十 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实验二十 木兰科、樟科、毛茛科

樟科—樟树
樟树的花比较小,观察 花的全形时,先将萼筒 基部横切去一小部分, 把花平放在解剖镜下观 察,可见到花被及雄蕊 的排列;花被6,二轮 排列,雄蕊12个,分4 轮排列,第1,第2轮雄 药的花药4室,内向瓣 裂,第3轮雄蕊的花药4 室,外向瓣裂,其花丝 基部有2个腺体,第4轮 雄蕊退化,花的中央为 雌蕊,子房上位,1室1 胚珠。
花托的形状及雌、雄蕊在
花托上的排列方式; 4、花药及花丝。
广玉兰 摄于华师桂子山
木兰科—玉兰
玉兰花的解剖
木兰科—玉兰
玉兰花雄蕊群与雌蕊群的比较
花药与花丝
1 注意雄蕊群和雌蕊群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是由什么因 素决定的? 2 仔细观察一下雄蕊的结构,总结结构特点,并说明其进化特 点。
木兰科—玉兰
花的解剖
樟科—樟树
雌蕊与雄蕊
樟科—樟树
果实
观察点: 1、核果形状、 颜色 2、果托
樟树果实 摄于华师桂子山
毛茛科—小毛茛
毛茛科野外识别要点:
1、草本 2、裂叶或复叶 3、花两性,各部离生 4、雄蕊和雌蕊螺列于 膨大的花托上 5、聚合瘦果
毛茛科代表植物小毛茛
毛茛科—小毛茛

观察点: 1.萼片、花瓣数目与排列方式 2.雌、雄蕊数目与排列方式 3.花瓣蜜槽
2、绘樟树花的第三轮雄蕊图(表示药室及 瓣裂和腺体形态)。
3、试比较木兰科和毛茛科的异同点。


1、木兰科和樟科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植物? 2、通过实验观察,试比较木兰科和毛 茛科的异同点。 3、毛茛科有哪些重要的药用植物?
小毛茛的花
毛茛科—小毛茛
萼片5片,花瓣5片。 花萼、花瓣均轮生

植物学分科

植物学分科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一、木兰亚纲1、木兰科识别要点:木本,枝条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花萼、花瓣不分,雌、雄蕊多数且离生;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鹅掌楸属2、毛茛科识别要点:草本,叶分裂或为复叶;花两性,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毛茛属、芍药属、铁线莲属二、金缕梅亚纲3、桑科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常有乳汁。

花小,单性,单被,集成各式花序,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子房上位。

聚花果。

代表植物:桑属、榕属(无花果)、葎草属三、石竹亚纲4、石竹科识别要点: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雄蕊5枚或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硕果。

代表植物:石竹属(康乃馨),繁缕属、四、五桠果亚纲5、锦葵科识别要点:草本或灌木,体表常有星状毛;单叶互生,掌状脉,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5基数;常有副萼;雄蕊多数,单体雄蕊,花药一室;子房上位。

硕果或分果。

代表植物:棉属、锦葵属、蜀葵属、木槿属、茼麻属、秋葵属。

6、葫芦科识别要点:草质藤本,常有卷须,叶掌状分裂;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雄蕊5枚,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一个分离;雌蕊由3心皮组成,下位子房;瓠(hu)果。

代表植物:南瓜属、甜瓜属、葫芦属、冬瓜属、苦瓜属、丝瓜属、佛手瓜属、栝楼属。

7、杨柳科识别要点:木本,单叶互生;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硕果;种子有长毛代表植物:杨属(具顶芽)、柳属(无顶芽)8、十字花科识别要点:草本,常有辛辣味;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

代表植物:芸苔属、萝卜属、拟南芥五、蔷薇亚纲9、蔷薇科识别特点: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雄蕊多数,着生花托边缘,花托凸隆至凹陷;核果、梨果、聚合果或蓇葖果。

代表植物:绣线菊亚科(珍珠梅)、蔷薇亚科(草莓)、苹果亚科(木瓜)、李亚科(樱桃)10、豆科识别要点:叶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

园林绿化植物16.木兰科

园林绿化植物16.木兰科

生态习性
中性树种,较耐荫。 喜夏凉冬温气候。 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耐干旱,忌水湿。 生长慢。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或空中压条繁殖。
观赏与应用
是著名的香花树种,芳香馥郁,常植于庭院、建 筑物入口及疏林草坪处,夜间香气更浓,故名 “夜荷花”,我国古典庭院、室前常栽植,也适 宜盆栽观赏。
学名 Manglietia fordiana(Hemsl.)Oliv. 产地及分布 分布长江以南多数省区,两广在海拔800米
以下的山谷和山坡下部较湿润的环境,常与深山含笑、樟 科多种楠木、罗浮栲等伴生,组成乔木层树种。
7.木莲
识别要点
常绿乔木,高20m。嫩枝具褐色短毛。 叶厚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
生态习性
中性树种;喜温湿、喜半阴环境,有一定耐寒性, 不耐烈日曝晒,不耐干燥瘠薄,要求肥沃、排水 良好的微酸性土和中性土,不耐盐碱,对Cl2抗性 较强。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为主,也可嫁接、播种和压条繁殖。
观赏与应用
含笑花香袭人,有香蕉气味,花常不开落,有如含笑之美 人,故此得名“含笑”。宋代诗人邓润甫诗句 “自有嫣 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 ,形容 含笑花具有妩媚动人的嫣然美态;宋代杨万里诗句:“秋 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 知处自然香”,由此可见,含笑花已成为古今人们所广为 钟爱之花 。是重要的园林香花树,配植于庭园、草坪和 树丛边缘、建筑周围、街道隔离带,可单植、列植、丛植 或群植,一般修剪成圆球型灌木。
3.夜荷花
学名 Magnolia delavayi Franch.
产地及分布原产我国南部,现 广植于亚洲东南部。
识别要点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2~4m。 叶革质,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7~14cm,叶脉明

植物各科的主要形态特征

植物各科的主要形态特征

1.木兰科的主要形态特征:乔木和灌木。

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

花大,两性,单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被不分花萼与花瓣,花被片6至多数,每轮3片。

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的下部。

花药长于花丝。

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花托上部。

子房1室,每室胚珠2个或多个。

果实为聚合蓇葖果,花托于果时延长,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科。

原始性状有:(1)木本;(2)花两性,萼片、花瓣不分;(3)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4)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小结木兰科的识别特征:木本。

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

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荷花玉兰玉兰(白玉兰) 紫玉兰鹅掌楸(马褂木) 八角(八角茴香) 白兰(白兰花) 含笑花五味子2.毛茛科主要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稀一年生草本。

叶为单叶分裂或羽状复叶,基生或茎生。

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两性,少单性;萼片5枚或多数,有时花瓣状。

花瓣5,基部有时有距。

雄蕊多数分离,心皮多数离生。

1室,胚珠1至多个。

瘦果,少为浆果或蒴果。

本科与木兰科相似,是具有原始性状的科。

双子叶草本植物即由本科保留草本性质演化而来,与木兰科是平行发展的科。

本科的识别特征:草本。

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牡丹芍药乌头毛茛白头翁飞燕草长白耧斗菜黄连3.胡椒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木质和草质藤本,或为肉质小草本,藤本种类的节常膨大,长有不定根。

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常有辛辣味,基部两侧常不等,具离基三出脉;托叶常与叶柄合生或缺。

穗状花序或肉穗花序;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或两性;无花被;雄蕊1—10;子房上位,1室,心皮1—4;有1个直生胚珠。

核果。

维管束散生,导管细小。

染色体:x=8、11、12、14、16、20。

4、睡莲科的主要特征:水生草本。

常见植物识别要点

常见植物识别要点

常见植物识别要点Ⅳ、被子植物门ANGLOSPERMAE木兰纲〔双子叶植物〕A、木兰亚纲Magnolloldeae一、木兰科Magnoliaceae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 ) Sarg乔木。

单叶互生。

叶片马褂状,叶背有白粉。

聚合果纺锤形,由具翅的小坚果组成。

花期5月,果期9-10月。

1、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 Desr]灌木。

叶椭园形,先端急尖或渐尖。

花紫色。

2、白玉兰[M denudata]乔木。

冬芽密生灰绿黄色长绒毛。

小枝灰褐色。

叶倒宽卵形,先端突尖。

花白色,生于枝顶。

果柄有毛,聚合骨突果。

3、广玉兰[M. grandiflora]常绿乔木。

芽、叶的下面与叶柄均被绣褐色或灰黄色的绒毛。

单叶互生,叶厚而草质。

花单生于枝顶,白色,具香气。

聚合果呈园柱状卵形。

4、含笑[Mi chelia figo (Lour.) Spreng]常绿灌木。

树皮褐色,芽、枝、叶柄与花梗密生绣褐色绒毛。

单叶互生,基部楔形。

花单生于叶腋,淡黄色,聚合果卵园形或园形,顶端有短啄。

二、腊梅科Calycanthaceae5、腊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L.) Link]落叶灌木。

叶对生,近草质,较粗糙。

芽具多数复瓦状的鳞片。

花芳香,腊月叶落后开花。

三、樟科Lauraceae6、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常绿。

枝叶具樟脑气。

单叶互生,全缘或略带波状,有离基三出脉,脉腋间有明显的褐色腺点。

7、山胡椒[ Lindera glaucac (Sleb. et Zucc) Bl]落叶小乔木。

单叶互生,全缘,背面密生白毛。

叶揉破后有特殊香味,叶经冬枯死而不落。

8、乌药[L. strychnifolia ( Sieb. et Zucc) villar]草叶,三出脉,尾尖。

9、檫木[Sassafras tsumu Hemsl]落叶乔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胚乳丰富。
木兰属
• 多为落叶稀常绿,多乔木稀灌木 • 花大色艳,单生与枝顶 • 每心皮有胚珠1~2,蓇葖果,背缝线开裂 • 落叶: 白玉兰、二乔玉兰、紫玉兰(灌木)、望春玉兰、黄山木兰、
厚朴、凹叶厚朴 • 常绿: 广玉兰、山玉兰、武林木兰、馨香木兰
含笑属
• 常绿 • 花腋生、具香味 • 雌蕊群有明显的柄,胚珠在每一子房室内通常为2颗以上 • 常见种:
莲等
拟单性木兰属
• 常绿乔木 • 叶全缘;托叶离生 • 花杂性(雄花、 两性花异株),单生于枝顶;花被片12,
内轮的稍小,雄花:雄蕊约30,着生于圆锥状的短轴上, 花丝短,花药内向开裂;两性花:雄蕊与雄花同;雌蕊群 具短柄,心皮10-20枚,成熟心皮背缝开裂 • 峨眉拟单性木兰 • 光叶拟单性木兰 • 恒春拟单性木兰 • 乐东拟单性木兰 • 云南拟单性木兰
观光木属
• 常绿乔木,托叶与叶柄贴生; • 花两性,单朵腋生,极芳香;花被片9(-10)枚,3轮排
列; • 雄蕊多数,螺旋排裂,长达雌蕊群的顶端且完全把后者包
围,花丝短,花药线形,侧面开裂,药隔顶 • 聚合果长椭圆体形,有时上部的心皮退化而呈球形,长达
13厘米,直径约9厘米,垂悬于具皱纹的老枝上,外果皮 榄绿色,有苍白色孔,干时深棕色,具显著的黄色斑点; 果瓣厚,1-2厘米;果梗长宽几相等,1-2厘米; • 种子在每心皮内4-6枚,椭圆体形或三角状倒卵圆形,长 约15毫米,宽约8毫米。花期3月,果期10-12月。
白兰花、乐昌含笑、黄心夜合、台湾含笑、深山含笑、醉 香含笑、阔瓣含笑、金叶含笑、灰毛含笑等
木莲属
• 常绿乔木 • 叶互生,全缘 • 花两性,中等大,顶生;花被片9-13,3片1轮 • 雄蕊多数,花药内向开裂;雌蕊群无柄;心皮多数,螺旋
排列于一延长的花托上 • 每一心皮有胚珠4-14颗,成熟时背裂为2果瓣。 • 常见种:木莲、毛桃木莲、乳源木莲、巴东木莲、大果木
毛桃木莲树皮深灰色,具皮孔,平滑。嫩枝、芽、幼叶、叶柄、果梗均密被锈褐色绒 毛,叶厚革质。花期4月底至5月中旬,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中下旬,聚合果卵球形,果 背面有疣状凸起。
乳源木莲 树皮灰褐色;枝黄褐色;除外芽鳞被金黄色平伏柔毛外余无毛,叶柄长1-3 厘米,上面具渐宽的沟
鹅掌楸属
• 落叶乔木;托叶和叶柄分离,叶互生,具柄,4-10裂, 先端近截平形;
• 花大,单生于枝顶;花被片9-17,近相等; • 雄蕊多数,花药外向,药隔延伸成短附属体;心皮多数,
离生,有胚珠2颗 • 成熟心皮翅果状,木质,结成一球果状体,不开裂,脱落
;种皮附着于内果皮 • 北美鹅掌楸 • 中华鹅掌楸 • 杂交鹅掌楸 • 结束
大果木莲:花红色、芳香美丽,花梗粗壮,花 木 兰
谢谢!
常见木兰科植物的识别
木兰科植物识别特点
• 树皮、叶、花有香气。 • 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留存枝上有环状托叶痕 • 花大,单生枝顶或叶腋,两性,萼片和花瓣很相似分化不
明显,排列成数轮,分离,花托柱状 • 雄蕊、雌蕊均为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 • 果实为聚合果,背缝开裂,稀为翅果或浆果。种子胚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