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形象符号(岩画)
原始形象符号类型

原始形象符号类型⾝体装饰装潢绘画雕刻建筑舞蹈⾳乐诗歌神话画⾝巴布亚新⼏内亚⼟著澳州现代⼈体彩绘中国现代⼈体彩绘割痕(Scarification)澳州⼟著割痕澳州现代割痕澳州⼟著纹⾝澳州现代纹⾝中国、⽇本现代纹⾝台湾现代纹⾝穿孔(Piercing)穿孔有证明佩戴者的勇⽓、恐吓敌⼈、免受天罚、克制懒惰等意义,装饰意义相对较⼩。
在⼀些原始民族还有另外⼀种永久的⾝体装饰:在嘴唇、⿐⼦、⽿朵等部位穿孔。
穿孔⼤多从⼩孩时就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较⼤的栓塞代替较⼩的。
穿⿐、嘴(澳州)⾯部穿孔彩陶鱼纹盆(半坡类型)彩陶鹳鸟⽯斧瓮(庙底沟⽂化)仰韶⽂化彩陶钵、陶壶(马家窑类型)新⽯器时代晚期⽂化,距今约57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
彩陶罐(半⼭类型)⿊⼭岩画狩猎图构图美国犹它州岩刻巫师治病南⾮开普省布须曼⼈岩画洛塞尔阿芙洛蒂特(母神)TheAphroditeofLaussel维林多夫阿芙洛蒂特妇⼥头像西伯利亚驯⿅⾓雕刻棒甲⾻⽂旧⽯器时代的⼩栅屋(西伯利亚)这种结构⼤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0年。
半坡遗址房屋复原图原始舞蹈很⼴泛地存在于原始民族中间,它⼤多是与巫术、祭礼等活动联系在⼀起。
舞蹈作为与⼈⾝体相关的运动的形象符号形式,它引起⽣理和精神愉快以及激发情感的特征⼗分明显。
劳动中的舞蹈节奏。
⽆疑使原始⼈感到轻松愉快,从⽽提⾼⼯作效率。
但他们只把这种愉快当作巫术的附着物⽽加以追求。
在舞蹈中⼈们彼此情感的激发,显然不是来⾃神灵,⽽是⼈世间⼈们彼此影响、互相感染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在神秘的因素剥除以后,这种舞蹈仍然有强烈的情感激发的特征的原因。
舞蹈⼈物彩陶图(马家窑类型)⾳乐和诗歌在原始⼈那⾥,声乐远多于器乐,⽽声乐的⽔平也极低。
但⽆论声乐还是器乐,它们已不同于⽇常声⾳和⾃然声响,已成为⼀种独⽴的形象符号,具有了表达情感的功能。
尽管它们常常只是伴随巫术舞蹈的节奏,“令⼈厌烦的单调”。
⽂字发明在各民族都⽐较晚,因此诗歌的材料⽐⾳乐的材料还要缺乏。
原始形象符号(岩画)

内蒙古地区经过考查的岩画
大漠南北的草原,很古以来就哺育着我国北方各游牧民族。 有关资料证明,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在 战国(公元前5-3世纪)以前,出现过“荤粥”、“鬼方”、 “猃狁” 和“戎”、“狄”等氏族或部落。他们在政治、经 济、文化各方面都与中原华夏各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蒙古地区经过考查的岩画地点有∶呼伦贝尔盟的额尔古 纳左旗;昭乌达盟的克什克腾旗白岔河流域,巴林右旗的鹿 山,扎鲁特旗的乌努克齐山;锡林郭勒盟的镶黄旗和苏尼特 左旗的呼和楚鲁等地;乌兰察布盟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等地的阴山 岩画;乌海市的桌子山;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的吉兰太; 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苏海赛、格楞台、雅布赖山、龙首 山、桃花山和海尔汗山、毕其格图山等等。
法国尼奥洞窟崖画
在这个时期绘制的方法已不仅限于用线勾勒,在表现 方法上更加多样化,有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凹凸不平 的变化,使形象有浮雕那样的效果。尼奥的岩壁画基本是 用黑线条描绘的素描画,只因其形象生动,规模宏大,仍 堪称马德林文化期的优秀作品。尼奥洞窟崖壁画野牛形象 特别多,而拉斯科洞窟岩画中马的形象特别多,这可能与 原始人的信仰有关,或是与狩猎对象有关。而这些动物形 象又往往与图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尼奥洞窟中最有研究价 值的,是在野牛身上绘有矢状的记号。在旧石器时代尚末 发现过弓箭,画中的矢状形多数学者认为是有钩的鱼叉。 此外,在左侧洞壁上还画了许多的野牛,有的野牛旁还绘 有不同排列的圆点与圆圈,其中还有棒状形物体,想来这 是体现人类企图征服野兽的愿望,与狩猎巫术有关。
中矢的野牛 尼奥洞窟“黑厅”
尼奥洞窟“黑厅”
马
尼 奥 洞 窟 黑 厅
狮 子
尼奥洞窟黑厅 犀牛
中国北方史前诡异的文字符号岩画

中国北方史前诡异的文字符号岩画。
贺兰山及红山文化区“十”字文符岩画的比较贺兰山与红山(赤峰)直线距离1100公里,路途虽远,但我们却发现两处有相同符号的岩画存在。
第一例是带有十字标记的面相岩画(见图一、二),从两幅岩画的形制和刻磨痕迹看,二者十字标记类似,但隐含的内容和刻磨的年代却不同。
贺兰山这幅(图一)十字标记岩画应是新石器的作品,红山以东100公里的毛瑙海山这幅(图二)岩画是青铜器早期之作。
他们所代表的含义不同,前者是带有神秘、模糊、抽象是概念宽泛的表象;后者则是五官清晰、符号神秘的人面。
两者十字符号出世的时代不同,所代表的内涵应不一样,后者的符号可以定格为王者或部族首领的标记,也许是部族的徽记,这徽章刻在严峻肃穆老者的头上,具有震慑力。
而前者解读起来就复杂的多。
我们可以把它做绪题,与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出现的同类岩画符号进行比较分析。
贺兰山岩画图一赤峰毛瑙海山岩画图二一、贺兰山与红山以十字为主的岩画表现形制A、红山文化区域大黑山发现现数幅带有十字文符的岩画,其形制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顶圈十字岩画这幅小河沿文化时期(5000—4200年)顶圈十字岩画(图三),是在大黑山有人面鱼纹岩画的上端。
此幅岩画是在硬7-8度黑磁铁石上,采用钻錾法制作而成的。
大黑山岩画图三钻錾法在大黑山岩画群中,是一种常见的作画方法。
它是用尖利器(什么尖利器,目前尚无知晓)做出密点,组成线形画面,这种方法也叫暗刻法,因为不到近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岩画的存在。
2、十字迭(叠)加岩画这是两幅不同时期上下迭(叠)加岩画(图四),为我们提供了岩画断代极佳信息,底层是采用磨刻方法制作的一幅似女巫人面像,属新石器时期作品;上层是采用錾磨方法制作的一幅顶圈十字岩画,应属小河沿文化时期的作品。
岩画

原始艺术的本能,是把纯粹的抽象作为迷惘和不 确定的万物中,获得慰藉的唯一可能去追求的。
三.印度岩画
印度年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据风格,印度岩画大致分为五期: (1)自然主义的岩画: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造型 古朴写实。 (2)风格化的岩画:开始从色块中提炼出线条,用简略粗 重的线条勾勒人和动物的轮廓。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 条的浅描并用。 (3)装饰性的岩画:线条趋向装饰化,往往在人和动物的 外轮廓中交织着直线,斜线,蛇形曲线,大量描绘狩猎,舞 蹈,奔跑等各种剧烈运动
驯养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中石器时代
五个弓手 西班牙拉文特岩画/庄严性和壮美性。
非 洲 岩 画
阿非利加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 ,“阳光灼热” 之意
非洲岩画
作为非洲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岩画主要分布于撒哈拉地区和 南非,约始于公元前9000年,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是发现较多的 地区。多数属于新石器时代,而这种传统一直没有中断,直到近现 代仍有绘制。
撒哈拉岩画(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 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是地球上最不 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撒哈拉,阿拉伯语意即“大荒漠”。
撒哈拉自古并非不毛之地,而是一个年轻的沙漠。在八千年前, 撒哈拉水源丰富,湖光涟漪,林木繁盛,是一片青葱肥沃的大 草原,也为大量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正因如此,才使 得后人能在撒哈拉众多的洞穴石壁上,看到河马、大象、长颈 鹿、犀牛、狮子、水牛、野牛、羚羊、鸵鸟、豪猪等众多的野 生动物百兽嬉戏的景象。
牛(岩画)[利比亚]阿杰尔高原 约公元前4500-公元前2000年(饲养公牛时期) 在非洲的氏族部落里,有些野生动物,最初是作为图腾来崇拜的,因原始人相信,人 与动物有着一种血缘关系。只有当原始社会的劳动分工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之后,这种 对动物的原始崇拜才渐渐变成某种宗教信仰,所以非洲各地出现的岩石艺术,不单纯 是一种欣赏艺术活动。我们这里欣赏的是发现于利比亚西南部的一种带彩色的非洲岩 画。其形象的生动性与描绘的正确性,为非洲岩画中所罕见。
旧石器时代岩画法国拉斯科洞窟

古代埃及 艺术
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它是人类幼年时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金字塔把王权和神权的稳固强烈地表现了出来, 使今天大地上早已没有古老的埃及王国,可是金字塔雄风犹在, 人们在它的面前依然会感到渺小和卑微。
狮身人面像 在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哈夫拉金字塔的东面, 伏着一尊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它面朝着东方, 似乎在向初升的太阳行注目礼。当年希腊的旅行家们走到这儿, 不禁大叫起来:“斯芬克司!”斯芬克司是希腊神话中的怪兽。 其实狮身人面像在希腊神话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 它和金字塔共同显示了法老生前的无尚权威以及死后的灵魂不灭。
洞穴艺术家们用有色的土和石头研磨成粉末状, 然后用水调剂成液态或膏状的颜料, 少见地用红色、黄色和更多的黑色点染出鹿群的轮廓。
《中国马》,法国拉斯科洞窟崖岩画 《游泳的鹿群》,法国拉斯科洞窟崖岩画
《狮子和犀牛》,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野牛和小马》,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兽群》,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狮身长240英尺,高66英尺,人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 仅人面部就有5米长,耳朵有3米。这座巨大塑像是伟大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彩陶女神 埃及史前文化丰富, 在尼罗河流域以耕织为主的农业部落很早就已形成, 由实用发展起来的制陶工艺也趋发达。
涅菲尔蒂
阿门哈特三世的斯芬克司像
英国女考古学家乔安娜·弗莱彻宣称发现了涅菲尔蒂木乃伊, 并通过美国《发现频道》宣称成功恢复了涅菲尔蒂真容
伊敘塔大門
两河上游的亚述统一了西亚,征服了埃及之后, 它的建筑除了当地的石建筑传统之外, 又大量汲取两河下游和埃及的经验, 几个皇帝兴建都城,建设规模大于以前西亚任何一个国家, 它的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王宫(The Palace of Sargon Chorsabad)。
原始的中国绘画——岩画

古代先民创造的原始岩画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遗存,它们大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据说是游牧或少数民族部落所为。
也许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北人食肉勇悍,南人食蔬文雅,故而西北与西南的岩画各有特色。
西北岩画以刻凿为多,图案以动物为主,新疆天山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动物之外,还有狩猎、生殖崇拜、放牧等内容,粗犷雄浑。
西南岩画以涂饰为多,图案以人物为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等为其代表。
除人物之外,还有房屋、树木、神灵祭器等内容,朴拙神秘。
然而无论南北岩画,其以线条为构图,或斫凿,或涂饰,以线成面,大多形成阴面造型,富有幼稚夸张的特点,充满写实装饰之美,则是相互一致的。
符号岩画引论

摘 要 :本 文 以 河 南新 发现 的 具 茨 山为 基 点 ,从 全球 的 视 角对 符 号 岩 画 ,尤 其 是 “ 状 穴 ”(凹 穴 )这 种 岩 杯
有沁水 。 ”河内郡 野王 县 即今 河南 省沁 阳县 ,书 中说 河 。但 是 ,就 我现 在 掌握 的 材料 ,无 论 在 国内还 是 沁水 经过 石 门 ,水 西 岸 有孑 山 ,山上洞 窟 的石 壁上 国外 ,凹穴岩画规模之大 ,数量之多 以具茨山岩画 L 刻有 牛马 的蹄 印 这里 所说 的沁 水西 岸 的孔 山不 知 为最 。
画的形象进行 了介 绍。认 为符号等形式是 世界 上最早创造的岩画 ,它们所 包含的意义丰 富,阐释 它们需要 借助 多
种 途 径 、 多学 科 知 识 才 能 够 更 好 地 获 得 认 识 。
关 键 词 : 符 号 岩 画 ;凹 穴 ;阐释
中图 分 类 号 : 2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13 ( 0 0) 2 0 8— 0 J 2 0 3 32 2 1 O — O9 4
四“ 河水 四”中说河 南 函谷关 f 今河 南 省新 安县 )附 时 连成 环状 ,有 时排列 成 行 ,也 常常无 序地 散置 着 ,
近 , 一座 鹿蹄 山 , 有 山上有 鹿蹄 印 的岩 画 卷九 “ 。 沁 像是洒落在天空的星星。在内蒙古海渤湾岩画点 ,
水 ”条 引 《 魏土地 记 》说 :“ 内郡 野王 县西 七 十里 我 们发 现 有一 排 小 圆点 ,有 人认 为是 表 现天 上 的银 河
很 高 的程 度 。正像 具 茨 山岩 画所 表 现 的形象 一样 ,
所谓 “ 边缘 文化 ”与 “ 后文 化 ” 的帽 子 。而此 次 落
第一章 原始绘画

河姆渡文化 元前4360年—前3360年。
因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 。以夹炭黑陶为主, 加砂、泥质灰陶, 均为手制,烧成温 度800—930℃。器 型有、罐、杯、 盘、钵、盆、缸、 盂、灶、器盖、支 座等。器表常有绳 纹、刻划纹。有一 些彩绘陶,绘以咖啡色、黑褐色的变体植物纹。
中国古代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岩壁上的图 画。
发现与分布 最早著录岩画的文献是 5世 纪北魏地 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 其后在一些历史文献和地 方志中,也有 零星的记载。
岩画的分布区域极广,目前,中国已 有 12 个 省 ( 自 治 区 ) 的 40 个 以 上 的 县 (旗)发现了岩画。从其地域分布,可 划分为北方地区岩画和南方地区岩画。
岩画大都发现在江水拐弯的悬崖峭壁上,从这 个位置看,最大的功能应当是镇水,因为水患 是左江沿岸最大的自然灾害,作画镇水,表现 出先民对自己力量的觉醒。根据各地点画面中 的典型器物(如铜鼓),与广西地下实际出土 的这类器物的年代,和对覆盖画面的石钟乳进 行放射性碳素断代等情况看,岩画的年代上限 为战国,下限为东汉,距今约2000年。
北方地区岩画 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 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自治 区)。
阴山《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
其中,内蒙古阴山山脉、贺兰山北部、乌 兰察布高原等地的岩画,多表现狩猎、游 牧、战争、舞蹈等活动,描绘有穹庐、毡 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口、 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 足印、动物蹄印等图像,比较全面地反映 了古代北方各狩猎游牧民族的经济生活、 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等方面的 情况。
马家窑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3190—前1715年。 以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监洮县 马家窑而得名 陶器均为手 制,泥质以红陶为主。烧成温 度760—1050℃。器型有碗、 钵、盆、罐、壶、瓮、豆、盂 、尊等。彩陶发达,有几何纹 、鸟纹、蛙纹、人面纹、葫芦 纹、编制纹、贝形纹等等;夹 砂陶有绳纹、平行纹、折线纹 等。陶窑多为竖穴窑结构。 螺旋纹双耳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 兰 察 布 岩 刻
乌兰察布的岩刻,以表现畜牧为主, 乌兰察布的岩刻,以表现畜牧为主, 见于画面的动物,有马、 见于画面的动物,有马、牛、羊、狗、 骆驼等,其中以山羊最多。岩刻的制作, 骆驼等,其中以山羊最多。岩刻的制作, 取平面敲凿的方法,犹如剪影画。 取平面敲凿的方法,犹如剪影画。图像 除一部份较写实外, 除一部份较写实外,有的则将若干图形 连缀在一起,或简化变形,或上下压叠, 连缀在一起,或简化变形,或上下压叠, 组成各种样式的图案, 组成各种样式的图案,充分发挥了作者 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典型的画面是由许 多动物排列而成的装饰图案, 多动物排列而成的装饰图案,具有明显 的草原风格。 的草原风格。它以几种抽象的纹样为基 础,有时一个符号就表示了一个动物, 有时一个符号就表示了一个动物, 再进行极其丰富的变化组合, 再进行极其丰富的变化组合,类似我们 在北方草原民族的青铜器、 在北方草原民族的青铜器、特别是在铜 牌上看到的那样。 牌上看到的那样。
《母狮的头部》 康巴里勒斯洞窟岩刻 母狮的头部》
中 国 史 前 岩 画
中国目前发现岩画的地区,东起大海之滨, 中国目前发现岩画的地区,东起大海之滨, 西达昆仑山口,北至大兴安岭,南到左江沿岸, 西达昆仑山口,北至大兴安岭,南到左江沿岸, 包括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包括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 山西、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 山西、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 江苏、台湾、香港等16个省区, 100个以上的县 16个省区 江苏、台湾、香港等16个省区, 100个以上的县 旗。 我国的岩画, 根据分布的地区、 我国的岩画, 根据分布的地区、作品的内容 与风格,大致可划分为北方、西南、 与风格,大致可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 北方系统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 统。北方系统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宁 甘肃、青海, 内容以动物为主, 风格较写实, 夏、甘肃、青海, 内容以动物为主, 风格较写实, 技法大都是岩刻。西南系统的岩画, 技法大都是岩刻。西南系统的岩画, 主要分布在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内容以人物的活动为 如云南的沧源崖画中, 主, 如云南的沧源崖画中, 人物的图像就占全部 崖画图形的百分七十以上,作品技法以涂绘为主。 崖画图形的百分七十以上,作品技法以涂绘为主。 东南沿海地区的岩画, 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 东南沿海地区的岩画, 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 台湾和港澳等地, 内容以抽象的图案为主, 台湾和港澳等地, 内容以抽象的图案为主,都采 用凿刻的技法. 用凿刻的技法.
法国尼奥洞窟崖画
在这个时期绘制的方法已不仅限于用线勾勒, 在这个时期绘制的方法已不仅限于用线勾勒,在表现 方法上更加多样化, 方法上更加多样化,有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凹凸不平 的变化,使形象有浮雕那样的效果。 的变化,使形象有浮雕那样的效果。尼奥的岩壁画基本是 用黑线条描绘的素描画,只因其形象生动,规模宏大, 用黑线条描绘的素描画,只因其形象生动,规模宏大,仍 堪称马德林文化期的优秀作品。 堪称马德林文化期的优秀作品。尼奥洞窟崖壁画野牛形象 特别多,而拉斯科洞窟岩画中马的形象特别多, 特别多,而拉斯科洞窟岩画中马的形象特别多,这可能与 原始人的信仰有关,或是与狩猎对象有关。 原始人的信仰有关,或是与狩猎对象有关。而这些动物形 象又往往与图形符号组合在一起。 象又往往与图形符号组合在一起。尼奥洞窟中最有研究价 值的,是在野牛身上绘有矢状的记号。 值的,是在野牛身上绘有矢状的记号。在旧石器时代尚末 发现过弓箭,画中的矢状形多数学者认为是有钩的鱼叉。 发现过弓箭,画中的矢状形多数学者认为是有钩的鱼叉。 此外,在左侧洞壁上还画了许多的野牛, 此外,在左侧洞壁上还画了许多的野牛,有的野牛旁还绘 有不同排列的圆点与圆圈,其中还有棒状形物体, 有不同排列的圆点与圆圈,其中还有棒状形物体,想来这 是体现人类企图征服野兽的愿望,与狩猎巫术有关。 是体现人类企图征服野兽的愿望,与狩猎巫术有关。
拉斯科 洞窟
发现于1940年 全洞由主厅、 发现于1940年。全洞由主厅、 1940 后厅的边厅以及连结各部分的洞 道组成。 道组成。在主厅和两个通道的壁 面和顶部描绘了大量的野牛、 面和顶部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 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 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从画法和 风格上来看, 风格上来看,可能出自于好几代 人之手。 人之手。最早的作品可上溯到奥 瑞纳文化(Aurignacian Culture) 瑞纳文化(Aurignacian 晚期,即公元前1700年以前。 1700年以前 晚期,即公元前1700年以前。原 始人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 轮廓,并用红、 轮廓,并用红、褐、黑色渲染出 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 动物的体积和结构。气势雄壮, 富有动感, 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 和野性的生命力。 和野性的生命力。主厅中一幅长 米的大公牛是其代表作。 达5米的大公牛是其代表作。野牛 的头和身体都刻画得很强壮有力, 的头和身体都刻画得很强壮有力, 尤其是眼睛似乎有感情的表现。 尤其是眼睛似乎有感情的表现。
受 伤 阿的 尔野 塔牛
米 拉 洞 穴
野牛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来自阿 尔 塔 米 拉 洞 穴
公 牛
法国尼奥洞窟 崖画
“黑厅”是尼奥洞窟 黑厅” (Grotte de Niaux )岩 刻最集中的地方, 刻最集中的地方,厅中的 画全是用黑色勾勒, 画全是用黑色勾勒,独具 流动的艺术风格。 流动的艺术风格。处理动 物的鬃毛用虚线阴影式的 表现法, 表现法,牛角和蹄子都能 按透视形画出。 按透视形画出。动物中有 野牛、 山羊、 野牛、马、山羊、鹿、狮 犀牛等, 子、犀牛等,经步日耶鉴 定这些动物画是属于马德 林文化期(Magdalenian 林文化期(Magdalenian Culture)的中期 的中期。 Culture)的中期。
内蒙古地区经过考查的岩画
大漠南北的草原, 大漠南北的草原,很古以来就哺育着我国北方各游牧民 有关资料证明,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族。有关资料证明,自旧石器时代开始,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在战国(公元前5 世纪)以前,出现过“荤粥” 鬼方” 在战国(公元前5-3世纪)以前,出现过“荤粥”、“鬼方”、 猃狁” 等氏族或部落。他们在政治、 “猃狁” 和“戎”、“狄”等氏族或部落。他们在政治、经 文化各方面都与中原华夏各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济、文化各方面都与中原华夏各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蒙古地区经过考查的岩画地点有∶ 内蒙古地区经过考查的岩画地点有∶呼伦贝尔盟的额尔 古纳左旗;昭乌达盟的克什克腾旗白岔河流域, 古纳左旗;昭乌达盟的克什克腾旗白岔河流域,巴林右旗的 鹿山,扎鲁特旗的乌努克齐山; 鹿山,扎鲁特旗的乌努克齐山;锡林郭勒盟的镶黄旗和苏尼 特左旗的呼和楚鲁等地;乌兰察布盟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特左旗的呼和楚鲁等地;乌兰察布盟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 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磴口县等地的阴山 岩画;乌海市的桌子山;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的吉兰太; 岩画;乌海市的桌子山;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的吉兰太; 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苏海赛、格楞台、雅布赖山、 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苏海赛、格楞台、雅布赖山、龙首 桃花山和海尔汗山、毕其格图山等等。 山、桃花山和海尔汗山、毕其格图山等等。
原始形象符号
岩 画
洞窟壁画
旧石器时代最杰出的绘 画作品发现于法国西南部和 西班牙北部的坎特布利亚地 这里有几处洞窟, 区。这里有几处洞窟,其中 也包括泥塑的浮雕。 也包括泥塑的浮雕。表现内 容皆以动物为主, 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写实 而生动。 而生动。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是法国的拉斯科(Lascaux) 是法国的拉斯科(Lascaux) 洞窟、 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 (Altamira)洞窟壁画 洞窟壁画。 (Altamira)洞窟壁画。
中矢的野牛
尼奥洞窟“黑厅” 尼奥洞窟“黑厅”
尼奥洞窟“黑厅” 尼奥洞窟“黑厅”
马
尼 奥 洞 窟 黑 厅
狮 子
尼奥洞窟黑厅
犀牛
法国康巴里勒斯洞窟岩刻
1901年发现的康巴里勒斯(Combarelles)洞窟,位于法 年发现的康巴里勒斯( 年发现的康巴里勒斯 )洞窟, 国西南部的多尔多涅地区,距离哥摩洞窟只有几里路。 国西南部的多尔多涅地区,距离哥摩洞窟只有几里路。康巴 里勒斯洞窟岩刻共有46匹躯体完整的大型动物 匹躯体完整的大型动物, 里勒斯洞窟岩刻共有 匹躯体完整的大型动物,其中有精彩 的穴熊、驯鹿、马等等.除此以外,还有动物的头部, 的穴熊、驯鹿、马等等.除此以外,还有动物的头部,和难 以辨认出具体形象的线刻,其中一幅母狮的线刻就非常精彩, 以辨认出具体形象的线刻,其中一幅母狮的线刻就非常精彩, 也非常写实。也有少数十分平庸的人物线刻, 也非常写实。也有少数十分平庸的人物线刻,以及女性裸体 躯干的略图。当然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人物形象更为重要.不 躯干的略图。当然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人物形象更为重要 不 过这里也和其他洞窟岩画一样,人物的头部往往是变形的, 过这里也和其他洞窟岩画一样,人物的头部往往是变形的, 有的像是猴头,也可能是戴着动物的面具, 有的像是猴头,也可能是戴着动物的面具,想来是有其原因 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始人不愿意把自身的形象暴露在外, 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原始人不愿意把自身的形象暴露在外, 避免被别人施加巫术会对自己不利。 避免被别人施加巫术会对自己不利。康巴里勒斯洞窟的窟形 狭长,长约230公尺,宽约 公尺,窟内十分潮湿,不可能曾 公尺, 公尺, 狭长,长约 公尺 宽约2公尺 窟内十分潮湿, 是人类居住过的地方,那么创作岩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装饰, 是人类居住过的地方,那么创作岩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装饰, 更不可能是单凭个人兴趣爱好, 更不可能是单凭个人兴趣爱好,推测既然当时只有少数人才 能进入这样狭窄的洞穴,有可能是由各部落推举出来的人, 能进入这样狭窄的洞穴,有可能是由各部落推举出来的人, 为巫术仪式活动的目的而创作了这些岩画的。 为巫术仪式活动的目的而创作了这些岩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