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鲁教版第五单元第一节__质量守恒定律

9克
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 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1克B,求生成的C的 质量。
8克
3、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 克B能恰好完全反应,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 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9克
6.反思评价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
[实验5-1]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现象: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指 针偏向右侧。 碳酸钠 + 盐酸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Na2CO3 HCl NaCl CO2 H2O
元素种类 元素总质量
微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不 变
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反应中的六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镁条燃烧后,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条 的质量增加。
MgO 和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和氧 根据 Mg + O2 点燃 气质量之和等于氧化镁的质量
2、纸在空气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 比纸的质量小。
分析:没有称到生成气体的质量,所以天平不平衡。
7.表达与交流
根据上面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 参加或生成的缘故。 小结:1.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 行。 2.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一切化学变化都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4.收集证据
实验方案
交流共享 方案一
回到第6张
方案二
实验现象
铁丝上有红色物 有蓝色沉淀生成 质析出
m1 m2 m1 m2
鲁教五四制八年级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_6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授课时间】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是鲁教版化学初三教材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的内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和氧气相关的化学反应,这些知识都为本节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是学生从“质”到“量”理解化学反应的过渡,也是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
所以,本节课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对整个初中阶段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和技能:识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微观本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水平、分析和观察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形成世界物质观,物质微粒观的思想。
利用情景剧对学生实行人文主义教育,在体会每一项重大的发现都来之不易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准确理解和应用突破方法:(1)借助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分析与改进,理解“质量总和”(2)观看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4、考点分析:中考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和分析计算,分值4-8分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我紧紧抓住这个点,引导学生大胆推理建立假说、自主设计实验论证假说的学习方式。
但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认知水平有限,为克服理解的肤浅和片面,先使学生学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采用交流合作的学法,实现优势互补,感受合作的快乐和重要性。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

例题
例1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D]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例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C]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成的各
例3 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 元素?
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应含有这三 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 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作业
如何验证酒精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 素(步骤、现象、结论)?
A.A2B5 C.A3B2
B.AB2 D.A4B5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粒子的总数可能变的是( D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4.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A ) ①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②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③ 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④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A.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B.蜡烛燃烧越来越短 C.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 D.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
简答题
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 大量的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 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 致玻意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固体质量 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金属燃烧消耗了容器中的O2,如冷却到室温时,不 打开容器盖称量,质量应相等。而玻意耳在燃烧后就打开 了容器盖,使外界空气进入,导致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所以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守 恒 定
原因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元素养量没有改变 物质的总质量没有改变
律
应用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进行有关计算
估计一些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都不会变化的是(134)
(1)原子的数目 (2)分子的数目 (3)元素的种类 (4)物质的质量总和 (5)物质的种类 (6)物质的体积 (7)物质的状态
克。 克。
锥形瓶、稀盐酸、大理石 气球 质量总和
大理石+稀盐酸 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锥形瓶、氯化钙、水、 二氧化碳、气球 质量总和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烧杯、小试管、细线、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的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产生了变化,而 总质量却不变呢?
通电பைடு நூலகம்
点燃
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微观) 原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元素: 种类、 质量 不变 (宏观)
物质: 总质量 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内容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
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小组内交流展示实验设计
探究实验: 反应原理
① 大理石+稀盐酸 →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② 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酸钠
③ 白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 }
=? M反应前
M反应后
实验步骤:
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1)(鲁教版(五四制))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重温历史,让
我们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 精神。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使得化学由 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它为化学家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 提供了最精确的理论根据,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作业设计
1
2
巩固性作业
方
案
白磷(固) + 氧气(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三
方
案 盐酸(液)+大理石(固)→二氧化碳(气)+水(液)+氯化钙(液)
四
确定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5-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实验步骤和方法 称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使反应产生 称量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乙
+
丙
+
猜想与假设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旧分子 分裂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原子的种类、数量均、不质变量均不变
丙
等于 +
猜想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
分解的过氧化氢
生成的水和氧气
的质量 等于
的质量
估计:
参加化学反应的
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 等于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5-1】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律。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
的体积,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水的体积。
×
(3)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3张ppt)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 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氧气
小 明
小 丽
小丽同学用下列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甲)
+ + +
(乙)
(丙)
【思考】1、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推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增大/减少/不变)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16 克氧气参加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了反应。
3、成语“点石成金”,即能使石头(主要成分 是CaCO3)变成黄金。 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 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实验现象或结果
方案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 量总和的测定
2、天平仍平衡 硫酸钠+氢氧化铜
现
象: 1、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 : 结 论:
硫酸铜+氢氧化钠
1、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方案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反应原理: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结 论:
设计实验的一般思路:
1.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 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3.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需要哪些仪器、 药品。 4.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课件:第5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18张PPT)

综合提升
基础过关
• 1.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D( )
• ①10 g水加热可以变成10 g水蒸气;②纸在空气中燃烧,余烬的质量 比纸的质量小;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 大 氢;、④ 氧某 元物 素质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
• A.①② • C.③④
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基础训练
•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探究 •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D( )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和,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 4.现有化学反应A+B===C,若将m g A和n g B充分反应,生成C的
质量是 •(D )
• A.等于(m+n)g B.小于(m+n)g • C.大于(m+n)g D.不大于(m+n)g
• 5.从①原子的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数目、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种类、⑦物质的总质量中,选择合适的序号
B.分子种类
• C.原子种类
D.原子数量
• 7.(四川内江中考)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变化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根据上述信息可得出( ) • A.该反应不满足质量守B恒定律
分
• C.该反应的类型是化合反应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 D.反应前后分子不发生改变
8.AgNO3 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 见光分解时产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鲁教版初三化学2012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情
质量守恒定律是鲁教版化学八年级第五单元 的第一节,本节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 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元 素化合物的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 变化有了一定认识 ,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的角 度分析化学变化。 而本节内容则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 反应中的客观规律。这为之后的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和计算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 作用。
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 本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 量守恒的原因。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 + O 2
H2O
通电
分析讨论: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水分子
H
H
O
氢分子
H H
O
H
H
O
H
O
H
氧分子
水分子
H
氢分子
H
H
氧分子 O O
O
总结表达
1、你们组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通过此实验你能获得哪些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见书P104)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 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几点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思考: 如何来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提示: 1、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3、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哪些仪 器、药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溶液中的反应 ,只有生成物中有难溶的固体物质
时(反应物无不溶性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 右边标注“ ↓”。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 4P + 5O点燃 2P2O5 2 124 160 284 ①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 化二磷 ②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 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③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 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2、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 哪些 细沙
实验前
实验中
实验后
主要实验步骤
1、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称量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 3、使反应发生; 4、称量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5、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关系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知,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后,生成物的质量( C ) A、一定等于铝箔的质量 B、—定小于铝箔的质量 C、—定大于铝箔的质量 D、无法确定质量大小
3、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可能改变的粒子是( D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
H2O + CO2 淀粉 + O2 , 由此 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C、H 元素 , 可能含有 O 元素。
五不变
两改变
2、分子的种类
一个可能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
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的 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可运用定律:
1. 进行有关的计算 2.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3.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有关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1)反应条件:
点燃、加热(△) 、高温、高压、催化剂等
1、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2、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 哪些仪器、药品?
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
方案2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1、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2、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 哪些仪器、药品?
方案3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从下面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获得 的信息:
2H2O
=
通电
2H2↑+O2↑
1.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 件是通电,生成物是气体 2.在这个反应中,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的个数比是2:2:1 3.在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的氢 气、氧气的质量比是36:4:32
我能行:
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C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湿衣服晒干,质量变小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
“水变成含碳元素的高价的 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 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 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 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谈 一谈你的想法?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 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 变化呢?
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 本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 量守恒的原因。
过氧化氢 H2O2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二氧化 锰
H2O+ O2
分析讨论: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两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元素种类不变 3、原子种类不变 4、原子数目不变 5、原子质量不变 1、物质的种类
质量守恒定律(见书P100)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反应 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几点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 化不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 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3、 “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 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思考: 如何来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并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提示: 1、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3、怎样使反应发生、在哪里发生,需要哪些仪 器、药品等。
方案1
盐酸和大理石反应 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交流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结果是反 应物转化为生成物。那么,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 变化的呢? 木炭燃烧为灰烬,质量如何变化? 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质量如何变化?
活动天地
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反 应物和生成物。阅读课本P100的活 动天地5-1,并把你的答案与同学交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