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题答案修改
货物学课后练习试题答案解析

第1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散装货物的是( C )。
A.棉花 B.生铁块 C.石蜡 D.盘圆(2)下列属于粗劣货物的是( D )。
A.纸浆 B.茶叶 C.棉纱 D.盐渍肠衣(3)下列属于特殊货物的是( D )。
A.瓷砖 B.烟叶 C.橡胶 D.世界名画2.名词解释货物:凡是经由运输部门承运的一切原料、材料、工农业产品、商品以及其他产品,都称为货物。
选港货物:是指装船前制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卸货港、货主在一定时限前确定在其中某个港口卸下的货物。
联运货物:是指按照统一的规章或协议,使用同一份运输票据,中途换装他种运输工具,继续运输至目的港的货物。
零星货物:又称零担货物。
是指批量较小的货物。
一张货物运单的托运量不满30t。
通常班轮运输的货物,多属零星货物。
3.问答题(1)在运输生产实践中,对货物进行分类有何重要意义?答:运输中的货物,因其种类繁多、形态和性质各异,对运输、装卸及保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必要对货物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在工作中尽可能使货物的运输条件适应货物,保证货物运输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
划分货物类别时应适应有关部门工作和研究的需要,有利于对货物的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的分类方法应适应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货物的质量分析,使用性能的检验、鉴定等重要问题的研究,都是在对货物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又给货物分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按货物的形态对货物可分哪几类?答:散装货物、件装货物、成组装货物。
(3)按货物的性质对货物可分哪几类?并举货种说明。
答:普通货物和特殊货物。
普通货物例如茶叶、食糖、肠衣;特殊货物例如炸药、机车头、花卉、水果蔬菜等。
(4)按货物运输方式对货物可分哪几类?答:直达货物;挂港货物;选港货物;转船货物;联运货物;集装箱货物;零星货物;大宗货物。
第2章练习题1.单项选择题(1)为防止舱内产生汗水,以下( C )情况可以进行自然通风。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草原》首先,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段。
阅读指导:这篇文章的阅读基调是热情开朗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话直接写的是草原风光?它说的是什么句子?把感情融入风景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的感受。
这种写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景物充满感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
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
”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
”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第2课《丁香结》一、朗读课文,说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答: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然后从丁香的开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有关修改的说明红色字:建议删去的文字 绿色字:建议增加的文字黄色字:认为原稿中可能有问题的文字,请仔细考虑 灰色字:本人的说明性文字公式和图的带黄色的编号不用管他1.1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静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特性。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精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可靠性等。
1.2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动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动态特性是指动态测量时,输出量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动态误差、响应时间及频率特性等。
1.3 不失真测试对测量系统动态特性有什么要求?答:①输入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幅值通过装置时,均应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既幅频特性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②输入信号各频率分量的相角在通过装置时作与频率成正比的滞后移动,即各频率分量通过装置后均延迟相同的时间t ,其相频率特性为一过原点并有负斜率的斜线。
1.4 测量系统动态参数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动态特性参数测定方法常因测量系统的形式不同而不完全相同,从原理上一般可分为正弦信号响应法、阶跃信号响应法、脉冲信号响应法和随机信号响应法等。
1.5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位移变化1mm 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 ,求其灵敏度? 答:灵敏度可采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增量比表示,即3001300==∆∆=x u k mv/mm1.6 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应如何选用标准压力表精度等级?可否用一台0.2级,量程0~25MPa 的标准表来检验一台1.5级,量程0~2.5MPa 的压力表?为什么? 解:选择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用压力表时,首先两者的量程要相近,并且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要高于被校表精度等级,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题中若标准表是0.2级,量程0~25MPa ,则该标准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0)025(1max ⨯-=∆%=0.05MPa被校表是1.5等级,量程0~2.5MPa ,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5.1)05.2(2max ⨯-=∆%=0.0375MPa显然1max ∆>2max∆,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标准表精度等级较高,但是它的量程太大,故不符合选择的原则。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精选五篇)[修改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精选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ea1552f524ccbff02184e3.png)
第一篇:【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10-14章答案10-1证明当升角与当量摩擦角符合时,螺纹副具有自锁性。
当时,螺纹副的效率所以具有自锁性的螺纹副用于螺旋传动时,其效率必小于50%。
10-2解由教材表10- 1、表10-2查得,粗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细牙,螺距,中径螺纹升角对于相同公称直径的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中,细牙螺纹的升角较小,更易实现自锁。
10-3解查教材表10-1得粗牙螺距中径小径螺纹升角普通螺纹的牙侧角,螺纹间的摩擦系数当量摩擦角拧紧力矩由公式可得预紧力拉应力查教材表9-1得35钢的屈服极限拧紧所产生的拉应力已远远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螺栓将损坏。
10-4解(1)升角当量摩擦角工作台稳定上升时的效率:(2)稳定上升时加于螺杆上的力矩(3)螺杆的转速螺杆的功率(4)因速下降,,该梯形螺旋副不具有自锁性,欲使工作台在载荷作用下等需制动装置。
其制动力矩为10-5解查教材表9-1得Q235的屈服极限,查教材表10-6得,当控制预紧力时,取安全系数由许用应力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由公式得预紧力由题图可知,螺钉个数,取可靠性系数牵曳力10-6解此联接是利用旋转中间零件使两端螺杆受到拉伸,故螺杆受到拉扭组合变形。
查教材表9-1得,拉杆材料Q275的屈服极限,取安全系数,拉杆材料的许用应力所需拉杆最小直径查教材表10-1,选用螺纹()。
10-7解查教材表9-1得,螺栓35钢的屈服极限,查教材表10-6、10-7得螺栓的许用应力查教材表10-1得,的小径螺栓所能承受的最大预紧力所需的螺栓预紧拉力则施加于杠杆端部作用力的最大值10-8解在横向工作载荷作用下,螺栓杆与孔壁之间无间隙,螺栓杆和被联接件接触表面受到挤压;在联接接合面处螺栓杆则受剪切。
假设螺栓杆与孔壁表面上的压力分布是均匀的,且这种联接的预紧力很小,可不考虑预紧力和螺纹摩擦力矩的影响。
挤压强度验算公式为:其中;为螺栓杆直径。
螺栓杆的剪切强度验算公式其中表示接合面数,本图中接合面数。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题答案详解(第52课)

新概念英语第⼆册课后习题Lesson 52 1. b 根据课⽂第2-3⾏I have been trying to get my new room in order. This has not been easy because I own over a thousand books 可以看出只有b. he is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get his room in order 与课⽂的实际情况相符,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故事所描述的情景。
2. c 根据课⽂第9-10⾏ ‘This is the prettiest carpet I have ever seen,’ she said, 可以判断出只有c. the books make a nice carpet 是作者的妹妹的真实想法,其他3个选择都与课⽂的内容不符,也不是他妹妹所认为的。
3. c 只有c. is still working 是正确的,因为前半句⽤的是现在完成进⾏时,表⽰到现在为⽌动作还在继续进⾏,所以后半句应该⽤现在进⾏时,才能使句⼦的时态协调⼀致。
其他3个选择都不能与前半句的时态相配。
4. aa. make it tidy (把它收拾整齐);b. keep it tidy (保持整洁);c. make order 不合乎习惯⽤法,意思也讲不通;d. keep order (维持秩序)。
只有a. 最符合题⽬意思,因为make it tidy 与前⼀句中的get his room in order 意思相同,所以选a. 5. ba. a small enough 不合乎语法,不能说a small enough room,可以是 the room is small enough.b. a fairly small(相当⼩的),c. a terribly small(极⼩的),d. a much smaller(更加⼩的),4个选择中只有b 是正确的,因为b中的fairly 同前⼀句的rather(相当)意义相同,所以b是对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朗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指运用比拟、比照、比喻等等修辞手法的有关词句,使用修饰限定方法写具体形象的有关词句,以及进行细致描述细节的有关词句。
而这样的词句,学生读后感到写得生动有趣、具体形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高高兴兴地朝着一个共同一个地方──学校走去。
这句话描绘出众多的学生由远及近汇集而来的壮观景象了。
句子中用了三个“从……”相似的结构的词语,和“有……有……有……还有……”让我们一读就在脑海里能形成清楚具体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定的语势,给我们有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样的词句,我们叫它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2、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民族团结的学校。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
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
“穿戴不同”“鲜艳的服装”“绚丽多彩”形成“绚丽多彩的学校”画面。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一句课文作了提示“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想象的句子。
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形成“进行各种活动”的画面。
写出了学校的生活的美好,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
4、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
应用回归分析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全-何晓群-刘文卿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用回归分析第四版第一章回归分析概述1.3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ε的意义是什么?答:ε为随机误差项,正是由于随机误差项的引入,才将变量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随机方程,使得我们可以借助随机数学方法研究y与x1,x2…..xp的关系,由于客观经济现象是错综复杂的,一种经济现象很难用有限个因素来准确说明,随机误差项可以概括表示由于人们的认识以及其他客观原因的局限而没有考虑的种种偶然因素。
1.4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答: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有:1.解释变量x1.x2….xp是非随机的,观测值xi1.xi2…..xip是常数。
2.等方差及不相关的假定条件为{E(εi)=0 i=1,2…. Cov(εi,εj)={σ^23.正态分布的假定条件为相互独立。
4.样本容量的个数要多于解释变量的个数,即n>p.第二章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2.1一元线性回归有哪些基本假定?答:假设1、解释变量X是确定性变量,Y是随机变量;假设2、随机误差项ε具有零均值、同方差和不序列相关性:E(εi)=0 i=1,2, …,nVar (εi)=σ2i=1,2, …,nCov(εi,εj)=0 i≠j i,j= 1,2, …,n假设3、随机误差项ε与解释变量X之间不相关:Cov(X i, εi)=0 i=1,2, …,n假设4、ε服从零均值、同方差、零协方差的正态分布εi~N(0, σ2) i=1,2, …,n2.3 证明(2.27式),∑e i =0 ,∑e i X i=0 。
证明:∑∑+-=-=niiiniXYYYQ12121))ˆˆ(()ˆ(ββ其中:即: ∑e i =0 ,∑e i X i =02.5 证明0ˆβ是β0的无偏估计。
证明:)1[)ˆ()ˆ(1110∑∑==--=-=ni i xxi ni i Y L X X X Y n E X Y E E ββ)] )(1([])1([1011i i xx i n i i xx i ni X L X X X n E Y L X X X n E εββ++--=--=∑∑==01010)()1(])1([βεβεβ=--+=--+=∑∑==i xxi ni i xx i ni E L X X X n L X X X n E 2.6 证明 证明:)] ()1([])1([)ˆ(102110i i xxi ni i xx i n i X Var L X X X n Y L X X X n Var Var εβββ++--=--=∑∑==222212]1[])(2)1[(σσxx xx i xx i ni L X n L X X X nL X X X n +=-+--=∑=2.7 证明平方和分解公式:SST=SSE+SSR证明:2.8 验证三种检验的关系,即验证: (1)21)2(r r n t --=;(2)2221ˆˆ)2/(1/t L n SSE SSR F xx ==-=σβ 证明:(1)01ˆˆˆˆi i i i iY X e Y Y ββ=+=-())1()1()ˆ(222122xx ni iL X n X XX nVar +=-+=∑=σσβ()()∑∑==-+-=-=n i ii i n i i Y Y Y Y Y Y SST 1212]ˆ()ˆ[()()()∑∑∑===-+--+-=ni ii ni i i i ni iY Y Y Y Y Y Y Y 12112)ˆˆ)(ˆ2ˆ()()SSE SSR )Y ˆY Y Y ˆn1i 2i i n1i 2i+=-+-=∑∑==0100ˆˆQQββ∂∂==∂∂ˆt======(2)2222201111 1111ˆˆˆˆˆˆ()()(())(()) n n n ni i i i xxi i i iSSR y y x y y x x y x x Lβββββ=====-=+-=+--=-=∑∑∑∑2212ˆ/1ˆ/(2)xxLSSRF tSSE nβσ∴===-2.9 验证(2.63)式:2211σ)L)xx(n()e(Varxxii---=证明:0112222222ˆˆˆvar()var()var()var()2cov(,)ˆˆˆvar()var()2cov(,())()()11[]2[]()1[1]i i i i i i ii i i ii ixx xxixxe y y y y y yy x y y x xx x x xn L n Lx xn Lβββσσσσ=-=+-=++-+---=++-+-=--其中:222221111))(1()(1))(,()()1,())(ˆ,(),())(ˆ,(σσσββxxixxiniixxiiiniiiiiiiiLxxnLxxnyLxxyCovxxynyCovxxyCovyyCovxxyyCov-+=-+=--+=-+=-+∑∑==2.10 用第9题证明是σ2的无偏估计量证明:2221122112211ˆˆ()()()22()111var()[1]221(2)2n ni ii in niii i xxE E y y E en nx xen n n Lnnσσσσ=====-=---==----=-=-∑∑∑∑第三章1.一个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0.99,样本决定系数R2=0.9801,我们能2ˆ22-=∑neiσ判断这个回归方程就很理想吗? 答:不能断定这个回归方程理想。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题答案详解(第67课)

新概念英语第⼆册课后习题Lesson 67 1. d 根据课⽂第2-3⾏ In 1984, he went to lake Kivu in the Congo to observe a new volcano which 可以看出只有d. to investigate a new volcano (调查⼀座新⽕⼭)与课⽂的内容相符,其他3个选择都与课⽂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选d. 2. a 根据课⽂第9-10⾏…but Tazieff managed to escape…He waited until the volcano became quiet and he was able to return two days later 可以判断,只有a. and Tazieff had to leave but he returned later 与课⽂的实际情况相符,其他3个选择都与课⽂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选a. 3. d 前⼀句中的managed to 表⽰“成功地完成了的动作”,本句需要对这⼀动词作解释说明。
a. might have taken (本来应该做);b. could have taken (本来可以做);c. should have taken (本应该做);这3个选择含义相同都表⽰“过去该做,但却没做”,与managed to 含义不同。
只有d. succeeded in taking 与 managed to 意思相同,所以选d. 4. d 前⼀句he escaped just in time 意思为“他刚好及时逃离了。
”句中的just 是表⽰强调语⽓的副词,它的含义是“正好”,“勉强地”,本句是对前⼀句的进⼀步解释。
a. just only 的意思不通;b. only (只是,仅仅)与前⼀句含义不符;c. soon (不久,很快)与前⼀句意思不符;只有d. only just (只是勉强地)与前⼀句含义相符,所以选d. 5. d 该句的动词waited(等待)是不及物动词,后⾯只能跟for引导的短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历史的逻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1)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2)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需要把握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3)认识当代中国历史任务,需要把它放到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上来认识——本世纪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引领中华民族开拓前进的伟大旗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并将继续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古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文本、服务人民,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3. 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1)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其中包括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对外开放、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6.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
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1)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2)1.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2.继续坚持“引进来”3.实施“走出去”战略4.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7.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业浡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时,毛泽东指出“只有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践行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
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8. 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
请大家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
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9.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其一,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权分立”在中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不适合中国国情。
其三,“三权分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并不是所有国家治理和防止腐败的最佳政体。
10.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首先,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
其次,西方多党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很多弊端,不能盲目照搬。
其三是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其四是党派间的竞争导致社会改革困难重重。
再次,西方多党制被移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11.公有制私有制评判?公有制和私有制哪一种具有更高的效率,不能简单化做出结论。
脱离条件的约束,简单化的结论都是片面的。
现实中的情况是复杂的,所有制只是影响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不能以现实中某些现象为依据得出单一的结论。
公有制与私有制可以高效率,也可以低效率。
公有制和私有制都有自身的优势,相互之间不能替代。
在一些领域,特别是社会公共领域,公有制更具有自己的优势,因而这些领域的范围越大,公有制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