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精品教案
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14《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教案

14、家乡物产养育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乡的特产,能介绍这些特产的优点并且能分类。
(2)会做调查报告,并对家乡物产作统计。
2.情感与态度认识家乡特产的同时感受家乡的与众不同,产生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能够熟记家乡特产及特点,并为他人作介绍。
4.过程与方法在游戏等活动过程中,知道家乡物产丰富,做好调查报告。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搜集家乡特产,并分类整理。
2.难点(1)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
(2)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一些特产。
学生准备:课前了解家乡的特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我的家乡产什么1、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家乡是我们生长和生活的地方,也是每个人心中最热爱的地方。
家乡肯定有很多物产,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2、教师出示课本第54页大的图片。
师提问:在这个集市上,你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纷纷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1)我们可以看到有个摊位上写着:“本地特产”。
(2)我们还能看到旁边有在卖衣服和陶瓷玩偶的小店铺。
(3)我们也看到了人们在买东西:买鸡蛋和糖人等。
师:看来,家乡的物产可真丰富啊!3、师:那么,我们同学自己的家乡又有什么物产呢?我们一边思考,一边结合课本第54页的调查表一起来填一填吧。
课件出示54页调查统计表,学生完成调查报告活动二、家乡物产博览会4.(教师出示第55页家乡物产博览会的图片)师:在这个家乡物产博览会上,你们都看到有什么呢?(生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是啊,我们在这个博览会上可以看到:(1)大米、馒头、醋等农副产品。
(2)有鞋子、帽子、衣服等生活用品。
(3)还有陶瓷人偶、花瓶等工艺制作品。
师:在博览会上,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班内汇报结果。
)5、讲述“马头琴的传说”的故事。
第二课时活动三、家乡物产惹人爱1.出示56页的儿歌。
家乡什么多?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鱼满筐,虾满箩。
莲藕甜了心窝窝!2.出示教材第56页上方水乡风光图。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优秀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家乡物产养育我》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
教材包含了“我的家乡产什么”以及“家乡物产惹人爱”这两个活动主题。
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境,如餐桌上、商场里、市集等,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展示,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的物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教师准备: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
一、导入播放《沂蒙山小调》。
1、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一首歌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谁来夸一夸自己家乡最美的地方呢?(可以找多个学生夸家乡)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为我们美丽的家乡而骄傲,其实我们的家乡不仅美丽,而且富饶,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家乡,走进家乡的物产。
二、新授(一)我的家乡产什么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
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人教部编版

《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家乡的物产,能简单介绍这些特产的特点。
(2)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2.情感与态度认识家乡特产的同时感受家乡的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和整理资料。
教学重难点1.重点搜集家乡物产和特产,并对特产做深层次的探究。
2.难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同学们,很高兴见到大家!我喜欢交朋友,希望这节课咱们成为好朋友!昨天一大早我去车站接了一个朋友,她从外地来,一路上她一直说你们家乡变化真大啊!我说是啊,我们家乡的变化大着呢。
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呢?是四川。
同学们你看到咱们家乡的变化了吗?(板书课题)2、学生说变化。
你发现了我们家乡的变化真是细心的孩子。
我们家乡变化真大!2.我的朋友带了礼物给我,她说是她家乡的特产,谁能通过她给我的礼物猜到她的家乡是哪里?请2、3 学生说。
是竹编、龙眼酥、东坡肘子、柚子四川有名的特产。
不管四川如何变化,它的特产都是它的名片,一说到四川就会先到竹编、龙眼酥、东坡肘子、柚子,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名。
3.什么是特产呢?(ppt出示)特产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有文化内涵或历史,只有在某地才生产的一种产品。
二、冲关答题(一)你对我们家乡了解吗?我来出题考考你。
ppt出示注意事项:1.必答题每小组5题,每答对一题加1分,思考时间5秒,过时算答错。
2.抢答题,一共10题,每抢答对一题为本组加1分,无人抢答不计分。
3.答题时请注意纪律,举手后答题,纪律不好的同学为本组扣掉1分。
4.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颁发特色徽章(二)小组答题,为优胜组发徽章(三)科普:定襄粉蒸肉ppt展示图文到了忻州一定要品尝定襄蒸肉,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精制淀粉、精炼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采取特殊方法精制而成,定襄蒸肉具有肉香扑鼻,口感绵润、回味无穷、多食不腻等特点。
经常食用,可补充体内必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克服肉类食品高脂肪、高胆固醇等不足,是家用、宴席、旅餐之理想菜肴,同时也可做访亲探友之馈赠礼品。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4家乡物产养育我 教案

教学课题第14课:家乡的物产养育我课型新授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想带小朋友,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生:回答(略)。
师:演示电脑课件(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
生:看电脑课件(边看边观察)。
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 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二:活动过程1、介绍家乡物产。
师: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
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 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来,大家带来了吗? 生:回答: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教师放录音) 生: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二、总结全文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
老师相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4 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1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4 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从学生熟悉的家乡物产入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培养学生的爱家乡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家乡物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对家乡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究,乐于分享。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物产了解不深,对家乡的情感认同有待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爱家乡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物产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知道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物产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
2.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学会珍惜和感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特产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3.准备课堂活动所需道具、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家乡物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讨论如何珍惜和感恩家乡物产。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物产的了解程度。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 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部编版

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教材分析】《家乡物产养育我》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
本科包括“我的家乡产什么”和“家乡物产惹人爱”两个活动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都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并了解家乡物产跟自己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作为家乡人的自豪。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对家乡物产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家乡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2、在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物产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能力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并乐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物产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让我们轻松轻松听一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听一听她的家乡到底好在哪儿啊?生:有山。
师:有自然形成的连绵起伏的山峦,白云缭绕山间,就像仙境一般,美吗?师:还好在哪儿呢?生:田地师:什么颜色?意味着?(绿色,丰收)勤劳的家乡人用朴实的双手,撒下希望的种子,不畏严寒,酷暑,辛苦劳作,走过一个个繁忙而喜悦收获的之季。
师:还好在哪里呢?生:歌声师:有了美景,有了粮食,自然有了好心情,唱首好听的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情。
不管是自然形成的山,还是人们辛苦劳作的田地,都是家乡物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物产养育我!出示课题——家乡物产养育我【活动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歌曲引入,一下次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本堂课的学习兴趣。
再以“美食、粮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对身边的物产的亲切感。
】二、游家乡—认识家乡物产师:你平时有没有留意过咱们的家乡物产呢?让我们一起以偶家乡,了解咱们的家乡物产!1、煤炭2、菜煎饼3、帝豪酒4、抱犊崮5、大春鸡(游家乡初步了解家乡物产)【活动设计意图:要让学生留意家乡的物产,得先引导他们用小眼睛发现身边的武昌。
第14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1课时(教案)-【精品教案】2022-2023学年小学道法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第1课时(教案)-【精品教案】2022-2023学年小学道法二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复习一些关于家乡物产的词汇,如:水果、蔬菜、畜牧业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主题,明确自己的身份与属于的社区。
3. 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家乡物产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家乡的特色与自然资源。
4.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己家乡物产的认同感和胜任感,保护城乡环境。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重视家乡物产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特色和资源。
2. 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家乡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城乡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到家乡物产。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 如何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家乡物产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生活图片、地图等素材。
3. 学生册子、口袋日历等。
教学过程:Step1. 自我介绍1. 点名、热身。
2. 老师自我介绍,“我来自江苏,那些同学也来自不同的地方呢?”3. 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介绍:“我叫xx,来自xx。
”Step2. 导入新课1.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物产吗?”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物产的概念。
3. 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家乡水果、蔬菜、畜牧业等物产。
Step3. 讲解主题1. 老师通过乡村风光的图片、地图等素材,引导学生理解“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主题。
2. 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对主题的感受,如:“我觉得我的家乡很特别,麻将文化和梨子闻名遐迩。
”Step4. 家乡物产的特色1. 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果园、菜地等,让学生参与采摘、品尝并聆听当地志愿者的介绍。
2. 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家乡物产的特色。
Step5. 总结与交流1. 老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在口袋日历上。
2. 选取几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口袋日历,让其他同学品读并给予评价。
Step6. 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乡的物产,画出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物产,并用简洁的话描述其特点。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4.家乡物产养育我-部编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4、家乡物产养育我教学目标:1、能够熟记家乡特产及特点,并为他人作介绍。
2、会做调查报告并对家乡物产作统计且能分类。
3、认识家乡特产的同时感受家乡的与众不同,产生强烈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搜集家乡特产及特点,并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1)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
(2)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法学法:采用“导、学、议、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了解祖国的物产资源,培养他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家乡特产。
学生准备:了解家乡的特产并做好展示准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儿歌:《王老先生有块地》。
2、学生边听边思考:王老先生的地养育了哪些小动物?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这首儿歌饱含了王老先生对这些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板书课题)。
二、走进生活,展现主题活动一:我的家乡产什么1、多媒体出示课本第54页图片。
思考:在这个集市上,你看到了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看到摊位上写着“本地特产”。
看到人们在买东西,如:围巾、土鸡蛋、糖等。
3、教师小结:家乡的物产真是丰富呀!4、思考: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1)、4人一组向同学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其他同学认真听。
(2)、补充资料。
活动二、家乡物产展览会1、以小组为单位,向同学讲解每一个展品的名称、用途、制作流程等。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做相关指导。
活动三、介绍家乡物产选三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家乡特产。
三、认识肥城的特产,品读故事,情感升华1、师讲故事:《肥桃的传说》。
让学生了解肥桃的来历,感受孩子的孝心,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2、多媒体播放家乡特产。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家乡特产的丰富,作为一名家乡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
四、家乡物产惹人爱1、猜谜语家乡什么多?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鱼满筐,虾满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物产养育我》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二课。教材包含了“我
的家乡产什么”以及“家乡物产惹人爱”这两个活动主题。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情境,如餐桌上、商场里、市集等,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
之自豪。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
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展示,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的物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1、教师准备: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
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
◆ 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 课前准备
◆
一、导入
播放《沂蒙山小调》。
1、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一首歌曲,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谁来夸一夸自己家乡最美的地方呢?(可以找多个学生夸家乡)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为我们美丽的家乡而骄傲,其实我们的家乡不仅美丽,而
且富饶,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家乡,走进家乡的物产。
二、新授
(一)我的家乡产什么
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
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
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
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
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
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
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
料的查找。)
2、学生小组交流并填写“家乡物产调查表”(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家乡物产调查表
调查地点 发现的家乡物产
餐桌上
商场里
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
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 教学过程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
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
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
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4、投票评选: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特产?为什么?
(二)家乡物产惹人爱
1、师:出示中国物产地图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张地图和以前我们认识的地图有什么不同,你从地图中可以看懂些
什么?
师:同时展示收割麦子、采摘鲜果、开采石油等劳动的情景图片。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的真是仔细啊,了解了祖国不仅物产丰富,而且不同的环境物产不
同。
2.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家乡能种植香蕉吗?为什么?
师再次补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图片,深刻理解环境不同物产不同。
3师: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人们的生活息相息息相关。家乡的物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
些好处?(阅读教材P56)
示例:小梅家靠卖家乡竹编发家致富;小华家乡的竹筒饭让他胃口大开……
4,合作交流,感悟生活
活动三:编儿歌,玩游戏
师:咱们家乡有这么多好东西,说家乡物产丰富一点也不吹牛,我们一起来把它编成儿
歌好吗?
示例:
家乡什么多?水多。
千条河,万条渠,
荷塘一个连一个,
处处碧水荡清波。
家乡什么多?鱼多,蟹多。
千条鱼,万只蟹,
装满一箩又一箩。
家乡什么多?贡锻多。
千匹布,万条绢,
陶朱贡锻远名扬。
家乡什么多?楼多,房多。
楼房一座连一座,
欢歌笑语飘满楼,
歌唱家乡新生活。
活动四:物产背后的故事
1、师:枸杞是我们家乡的一宝。你们了解它的来历及特点吗?
生:枸杞椭圆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
师:枸杞,其果谓“枸杞子”,是宁夏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居“五宝”之首。长期以来,
宁夏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
百年历史,
师:你们知道枸杞都可以做什么用。
生:煮稀饭、泡酒、泡茶,八宝茶、枸杞奶,做枸杞酒、做药材。
师: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物产?你了解它们的来历吗?
2、阅读教材P57“千人糕”的来历,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家乡的物产也是许多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它们。
三、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
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
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
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略。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