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社会学视角看2011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合集下载

11年诺贝尔奖

11年诺贝尔奖

亚当-黎斯出生于 1969年,是美国约 翰-霍普金斯大学物 理学与天文学系教授, 其重要研究是使用超 新星作为“宇宙探测 器”。
世界正在膨胀。宇宙的膨胀始于140亿年前的大 爆炸,但在最初几十亿年里,宇宙膨胀的速度是 越来越慢的。但最终,它开始加速膨胀。这种加 速被认为是由暗能量驱动的,这种暗能量起初只 占宇宙的一小部分。但随着物质在宇宙膨胀过程 中逐渐稀释,暗能量变得越来越显著。
2011诺贝尔奖
对超新星研究和对宇宙加 速扩张研究的贡献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 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以表 彰他们发现“通过超新星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这有助于人类更多地了解宇宙扩张的秘密。
布莱恩-施密特生于 索尔-珀尔马特生于 1967年,他是澳大利 1959年,是劳伦斯伯克 亚国立大学斯特罗姆 利国家实验室天体物理 勒山天文台天体物理 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 学家。其重要研究是 克利分校的教授。他还 使用超新星作为“宇 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宙探测器”。
超新星爆炸时的“红移”现象说明, 星系正离我们远去
光波的红移现象指的是: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 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20实际20 年代,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投入使用之后,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确认,遥远的星系均 远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而去。星系不光在离 我们而去,彼此之间也在相互远离,而且距离越 远,逃离的速度就越快——这被称为哈勃定律, 这也说明宇宙正在膨胀。
诺奖研究团队如何发现宇宙中的“超新星”
尽管超新星非常亮,但放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也只是微弱 的一点。如何寻找超新星?诀窍就在于,比较同样的一小 块天空拍摄于不同时间的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必须在新 月之后拍摄,第二张照片则要在3个星期之后,抢在月光 把星光淹没之前拍摄。 接下来,两张照片就可以拿 来比对,希望能够从中发现 一个小小光点,这有可能就 是遥远星系中爆发了一颗超 新星的标志。两个研究小组 总共观测了约50颗遥远的 “Ia型超新星”,并于1998 年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宇宙 的膨胀速度不是恒定知的暗能量

2011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

2011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

2011年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理查德·霍尔布鲁克在霍尔布鲁克漫长的生涯中,从中国到巴尔干再到现在的阿富汗,他一直是促进和平的人民的一个伙伴。

霍尔布鲁克最令世人难忘的成就当数他在结束波黑战争的1995年《代顿和平协定》的谈判中所发挥的作用。

理查德·霍尔布鲁克是一位超群绝伦的人,他通过自己的才华、决心和绝对的意志力促使历史的弧线朝着前进的方向延伸,他触动了许许多多人的生活并帮助拯救了无以计数更多人的生命。

他是一位真正独一无二的人物,他不倦的外交努力、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的追求将被人们怀念。

2011年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让-保罗·萨特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法国思想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主要作品:《恶心》、《墙》、《反犹分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自由之路》、《辩证理性批判》,其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高峰作品。

萨特曾说:“诺贝尔奖在客观上表现为给予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的一种荣誉。

”2011年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法国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有着法兰西最成功“经济部长”美誉的卡恩还是法国的“欧元先生”。

1998年5月11日,在法国西南部波尔多的铸币厂,时任法国财政部长的卡恩亲自启动造币机制造出第一枚欧元硬币,这无疑是卡恩个人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

1997到1999年他担任法国财政部长期间,法国经济是欧盟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同时他曾因在使用欧元前在法国采取收紧预算的举措而赢得外界的赞誉。

2011年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基斯·波特2011年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基斯·波特(Keith Porter),以表彰他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基斯·波特率先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并独自发明显微镜用薄片切片机,实现了超薄切片,这些工作才是对细胞生物学最重要的贡献。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201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对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

本文总结了这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理论贡献及主要学术思想。

在宏观经济研究和政策实践中,研究者和决策主体往往面临经济政策与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和投资等)之间因果关系所产生的问题,例如,提高利率或减税将如何影响GDP和通货膨胀水平,政府改变预算平衡目标或央行改变通货膨胀目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等,而萨金特和西姆斯就分析解答上述问题给出了研究框架和基本方法。

萨金特和西姆斯的理论可以应用到这种“政策—经济”的因果关系互动中,并能够解释“预期”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主要任务之一是理解各种冲击(因素)和系统性政策改变对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而萨金特和西姆斯的贡献“对完成这项任务不可或缺”,他们使用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的基本工具。

(一)萨金特的主要学术贡献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萨金特最主要的贡献是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以及动态经济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他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对古典失业和经济大萧条问题也有深入的研究。

1.理性预期理论与计量方法的创新理性预期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理解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理性即趋利避害的,在有效市场及真实周期内做出的决策都是合理的,任何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都会因经济主体的理性应对而削弱甚至抵消。

该理论可以用于对经济政策的反思,而萨金特进一步应用该理论对计量分析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创新。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计量经济学中主要有单方程和联立方程两种识别方法,但这两种途径都不能对预期因素进行识别。

萨金特的主要贡献在于改变了旧有的识别方法,他研究结构宏观计量,以理性预期为基础,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而调整基于预期因素的宏观经济关系。

2011年诺贝物理尔奖又给错了!

2011年诺贝物理尔奖又给错了!

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又给错了!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梅晓春物理学家们应当还记得, 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给了三个日本人。

南部阳一郎将对称性破缺机制引入粒子物理学而得奖;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CKM矩阵,预言存在6种夸克,解释了CP破坏机制而得奖。

然而意大利物理学会却提出抗议,认为罗马大学教授尼古拉·卡比博被不公正地剥夺了诺贝尔奖,由此引发了一场公案。

问题的滑稽性在于,南部阳一郎的对称性破缺理论实际上是希格斯机制的基础。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不久前已经透出风声,说希格斯粒子找不到,因此南部阳一郎的对称性破缺就变成了空头理论,也就是说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给了不存在的东西!南部阳一郎获奖消息公布后,我立即给诺贝尔委员会的四个主要成员分别写信。

我告诉他们,在没有找到希格斯粒子之前就把诺贝尔奖给南部阳一郎是草率的。

我还告诉他们,可以证明希格斯粒子是不存在的,我们不需要希格斯机制也能使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自洽。

现在就把诺贝尔奖授予南部阳一郎有可能成为历史笑柄,随信还附上我证明希格斯粒子不存在的论文。

事实上南部阳一郎的东西与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东西风马牛不相及,将它们捏在一起授奖是违背诺贝尔奖原则的。

1963年卡比博在S夸克和d夸克间引入Cabibbo混合角,1972年小林诚、益川敏英将夸克之间的混合关系扩大到用矩阵表示。

由于将不同夸克进行混合的观念是卡比博提出的,因此卡比博的贡献是更基本的。

CKM矩阵的C实际上就是代表卡比博。

诺贝尔奖只给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不给卡比博是不公平的,难怪意大利物理学会感到愤怒。

因此我建议诺贝尔委员会取消对南部阳一郎的授奖,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平分给卡比博,小林诚和益川敏英三人。

遗憾的是我没有收到任何答复,我也深知人微言轻,无法改变诺贝尔奖已经宣布的现实。

一笑了之余,就在新浪博客“希格斯粒子不存在”篇的附言中留下一笔记录:“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点评——该给的不给,不该给的却给了”。

2011诺贝尔奖

2011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由: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个奖项。

以下是2011年的诺贝尔奖:
物理:珀尔马特与施密特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开始领导各自团队从事超新星研究,里斯在施密特的团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两支研究团队都以“Ia型超新星”为观察对象,借助望远镜、新型数码感光设备、高性能计算机等,几乎同时确认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珀尔马特获得其中一半,施密特与里斯分享另一半。

化学:1982年4月,以色列的谢赫特曼休假期间在位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座实验室内研究铝锰合金时,发现一种特殊的“晶体”。

他借助电子显微镜获得一幅电子衍射图,发现它似乎具有5次对称性,显现长程有序性。

而依据那个时期的理论,晶体不可能具有5次对称性,而非晶体则没有长程有序性。

生物与医学奖: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布鲁
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分享,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揭晓了2011诺贝尔文学奖,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获奖。

诺贝尔委员会在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说:通过他精简、透彻的意象,他给了我们了解现实的新途径。

和平奖:约翰逊-瑟利夫在2005年11月举行的利比里亚总统选举中获胜,2006年1月宣誓就职,成为非洲历史上首位民选女总统。

莱伊曼·古博韦领导的“和平运动”在2003年结束了利比里亚内战。

塔瓦库勒·卡曼则是也门近期抗议活动的领导者之一。

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

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

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这是以日本大地震等几起自然灾害为起始的一年,也是以“最小类地行星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有所存在迹象”等系列科学发现为结尾的一年,这就是2011,回首青山,未及入梦,已然要匆匆掠去。

近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发表了一篇科学评论文章,概括性回顾了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

古老学科的闪光2011年最风生水起的,并不是新鲜生猛的学科,而是天文学和物理学两位“老学究”。

两爿可能含有宇宙初期基本物质的星云的被发现,成为2011年美国广播公司网站(ABC)被浏览最多的科学新闻之一。

在它后面,基于压缩态的干涉测量方法超越标准量子极限、中微子速度或超过光速、巨型黑洞和狮子座极贫金属恒星这几条新闻,依次排列。

除此之外,我们的物理学家们现在看起来更加接近希格斯玻色子了。

只是这种看似无中生有的粒子依然像薛定谔盒子里的猫,让人不明就里。

而天文学家们忙得不亦乐乎:第三次发现类地行星、深入窥探红巨星内部、确认若干超新星的构成,当然,还有发现那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行星”。

不过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布莱恩·施密特便在10月份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础研究以外,世界航天领域的风云更迭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任务的结束,意味着一段航天历史的完结;而中国首座空间站“天宫一号”的跃入轨道,则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长久占据着领先地位的美国航天研究,目前还是坚实可靠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号探测器已经飞抵水星轨道;而越野车大小的“好奇”号火星车即将驰骋火星表面。

当然,一系列大事件中间也有小插曲。

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RAS和德国“ROSAT”废弃卫星在落回地面过程中的“不听话”,让全世界都捏了一把汗。

自然界的声嘶力竭ABC网站评论文章指出,人们首先应记得,2011年是充斥着各类自然灾害的一年:“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洪水横扫几乎整个澳大利亚,受其影响而生成的强热带风暴“气旋亚西”沿路肆虐了澳洲沿海地区;在这不久之后,新西兰克里斯特彻奇市遭遇到震源距地面仅5公里的毁灭性地震打击;但是这还远远无法与3月份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相提并论,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令史学家们痛责当地之前为什么没有早做准备,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堆芯熔毁事故更是让一直风光无限的核能利用陷入低谷;不过,如果说到这一年中最大的“灾难”,10月31日应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全球人口突破了70亿大关。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介绍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5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以表彰他发现准晶体。

谢赫特曼1941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1972年从位于以色列海法的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航空航天研究实验室从事了3年钛铝化合物研究。

1975年,谢赫特曼进入以色列工学院材料工程系工作。

1981年至1983年,谢赫特曼利用假期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合金研究并在此期间发现准晶体。

这一发现违背当时科学界关于固体只有晶体和非晶体的分类理论,但谢赫特曼坚持维护自己的观点,以致被当时所在的科研小组除名。

谢赫特曼1996年当选以色列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自1986年起,谢赫特曼已获得物理、化学等领域共计10余个奖项。

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准晶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物质的构成由其原子排列特点而定。

原子呈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叫做非晶体,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发展历程准晶体的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晶体学研究中的一次突破。

1984年底,D.Shechtman等人宣布,他们在急冷凝固的Al Mn合金中发现了具有五重旋转对称但并无平移周期性的合金像,在晶体学及相关的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不久,这种无平移同期性但有位置序的晶体就被称为准晶体。

准晶体是1982年发现的,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的,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它们具有晶体物质不具有的五重轴。

如图给出的含钬-镁-锌三种金属的准晶体的正十二面体外型。

已知的准晶体都是金属互化物。

2000年以前发现的所有几百种准晶体中至少含有3种金属,如Al65Cu23Fe12,Al70Pd21Mn9等。

2011年诺贝尔获奖名单及贡献

2011年诺贝尔获奖名单及贡献

2011年10月3日—10月10日第一百一十一届诺贝尔奖公布,12月10日颁发。

一、2011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前译巴特勒)、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这个消息公布后不久,纽约洛克菲勒大学宣布,该校教授拉尔夫·斯坦曼已经于9月30日去世,享年68岁。

在紧急召集会议会商之后,诺贝尔基金会最终还是决定将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继续留给三天前去世的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

这样的情况在诺奖历史上尚属首次。

诺贝尔奖评奖机构直到在诺奖公布之前并不知道拉尔夫·斯坦曼去世的消息,因为诺贝尔奖规定不允许追授死者奖项,所以这样的情况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未出现过。

不过他们当日还是决定继续将这一奖项留给斯坦曼。

历史上,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维克瑞在获奖消息公布的几天后去世,但不影响他获得该奖项。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大学发布声明称,四年前斯坦曼被诊断患胰腺癌。

一直以来他都用自己发明的基于树状细胞的免疫疗法给自己治病,使得其生命得以延续至今。

洛克菲勒大学对于诺贝尔委员会认可斯坦曼的开创性发现感到高兴。

斯坦曼的女儿亚历克西斯也表示,她们一家为父亲辛勤工作成果得到诺贝尔奖认可深受感动。

1943年出生于加拿大的斯坦曼1970年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进入洛克菲勒大学,1988年获评教授。

人类及其他动物依靠免疫系统抵抗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了关键受体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攻击并激活免疫系统,这是免疫反应的第一步。

斯坦曼则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细胞,这种细胞促使免疫反应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微生物清除出机体。

这3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揭示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为免疫系统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并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研究 的峰值是 3. 78岁。这 意味着要想达到科学 高峰必须紧紧抓住 自己的科
学研究 的最佳 时 间 !正 如 王选 院 士 所 说 : 我 只 听 “
岁和 4 2岁 ; 但是他们取得获奖成果 的时间还是 比
较长 的, 分别 从 18 9 8年 和 19 9 6年开 始 ; 获 奖 时 到
《 策咨询通讯) 0 2年 ・ 1期 决 21 第
从 科 学社 会 学视 角 看 2 0 1 1年诺 贝尔 科 学 奖获 得 者
陈仕伟

要: 从科学社 会学的视角分析 2 1 0 1年诺 贝尔科学 奖获得 者发 现 , 成果取 得和认 可 的时间视 角分析 , 学 家 从 科
必须全 身心地投入 到科学 研究事业 中才能攀登科学 高峰 ; 从科学 研究 的最佳 年龄来 分析 , 科学 家必须 抓住 这个最
丹 尼 尔 ・ 特 曼 于 18 舍 9 2年 4月 8 日就 在 快 速 冷
却 的铝锰合金 中发现一种新形态 的二 十面体相分
子结构 , 开辟 了 研究 准 晶体 的 全新 领 域 ; 今 年 获 到
奖 已经 整 整 过 去 了 2 9年 的 时 间 。 另外 , 年 的诺 今 贝尔 生 理/ 医学 奖 获 得 者 之 一 拉 尔 夫 ・马 文 ・ 斯
启示 。

算 。这两位 物理奖获得者在哈佛大学攻 读博 士期
间 , 已经 在 导 师 罗 伯 特 ・ 什 纳 指 导 之 下 开 始 就 科
从事获奖成果 的相关研究 。根据相关 网络提供的
信息 , 笔者 综 合 计 算 出 今 年 诺 贝 尔 科 学 奖 成 果 的 平 均认 可 时 间是 约 l. 9 5年 。因 此 , 年 的诺 贝 尔 今 科 学 奖仍 然 反 映 了大 科 学 时 代 的 特 点 ; 意 味 着 这 要 想 攀登 科 学 高 峰科 学 家 必 须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科 学 研究 的事 业 中。
国家 ( 从地 域 视角 ) 散 扩
此, 邓小平 进一 步指 出 :科 学技 术 人 员应 当把 最 大 “
的精力放到科学技术工作 上去。我们说至少必须
保 证六分 之 五 的时 间搞业 务 , 就 是说 这 是 最 低 的 也限度Βιβλιοθήκη , 更 多 的时间更 好 。 能有 ”
从 10 9 1年首 届 诺 贝尔 奖颁 发 至 2 1 00年 , 以十 年 为一个 时 间段 分析 发现 ,0世 纪 4 代之前 , 2 0年 欧
佳年龄 才能达到科学 高峰 ; 国籍分 布分析 , 从 科学研究 的重心 正在 向非 欧美国家 ( 从地域 视角 ) 扩散 。通过 这些 分 析, 希望给我们能 带来一些启示 。 关键词 : 诺贝尔 ; 科学奖 ; 科学社会学 ; 启示
21 0 1年诺 贝尔 奖 已尘 埃 落 定 , 大 科 学 奖 项 三 分 别 由 7位 科 学 家 共 同分 享 , 是 仍 然 没 有 中 国 但
有 的研究 表 明 , 位科 学家 从 事科 学 研 究 的 最 佳 年 一 龄是 3-5 0_ 0岁 之 间 , 值是 3 峰 7岁 。今 年 的诺 贝 尔 科学 奖获 得 者 的平 均 年 龄 是 5 . 7 1岁 , 成 果 取 得 而 或认 可 的时 间是 l. 93年 ; 者 相 减 可 知 , 年诺 贝 两 今
哈里特 ・ 朱克曼 曾指出 :科学上 的贡献 , “ 尤其
是 属于 开创性 的贡献 , 自青 年 科学 家 之 手 的异 常 出
地多”用在今年 的诺 贝尔科 学奖获 得者身上 仍然
有效 ( 见 表 1 。今 年 的诺 贝 尔科 学 奖 获 得 者 大 详 ) 都在 二 十来 岁开始 从事 获 奖 成果 的研 究 ; 得 获 奖 取
作者简介 : 陈仕伟 ( 9 9一) , 17 男 汉族 , 江西于都 人 , 南科技 大学政 治学 院讲师 , 西 中国科学 技术 大学在 读博 士 。主要研 究 方
向 : 学和科学社 会学 。 哲
2 7
《 决策 咨询通讯 }o 2年 ・ 1期 21 第
说 有七 八 十岁得 诺 贝尔 奖 的科 学 家 , 有 听说 有 七 没 八 十岁 做 出诺 贝尔 奖 的成果 。 ” 三 、 国籍分 布 分 析 , 学 研 究 正 在 向非 欧 美 从 科
成果 的年 龄也 基本 上是 在 3 4 O一 0岁 之 间 。根 据现
坦 曼 在 17 9 3年 提 出 了 树 突状 细 胞 与 其 在 后 天 免
疫 系 统 运 作 机 制 的 概 念 ; 现 在 已有 3 到 8年 的 时
间 。可 见 , 大 科 学 时 代 , 出 的且 具 有 世 界 意 义 在 突 的 科 学 成 果 的 认 可 时 间 在 不 断延 长 , 杨 振 宁 李 像 政 道 做 出成 果 一 年 之 后 就 获 奖 的 情 况 很 难 再 现 。 当 然 , 年也 有 相 对 比较 年 轻 的获 奖 者 , 今 比如 布 莱 恩 ・ 密 特 和 亚 当 ・盖 伊 ・ 斯 今 年 分 别 才 5 施 里 2

从成 果 取 得 或 认 可 的 时 间 分 析 。 学 家 必 科
须 全 身 心地 投 入 到 科 学研 究 事 业 中才 能 攀 登 科 学
高 峰
今 年 的诺 贝 尔 化 学 奖 获 得 者 、 色 列 化 学 家 以
二、 从科学研究的最佳年龄来分 析 。 学家必 科
须抓住这 个 最佳 年龄 才 能达 到科 学高 峰
也已经过去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如果进 一步分析 就可 以发现 , 其实他 们起步 研究 时间还 要往前 推
科 学家 的身影 。之前被认为离诺 贝尔奖仅 一步之
遥 的 中 国科 学 家 屠 呦 呦最 终 未 能 人 选 。 中 国科 学
家 离 诺 贝尔 科 学 奖 有 多 远 ? 通 过对 今 年诺 贝 尔科 学 奖 获得 者 的科 学 社 会 学 分 析 , 望 能 带 来 一 些 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