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初中化学九下《9第2节 新型材料的研制》word教案 (2)

合集下载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题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2.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4.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多媒体录像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你知道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吗?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2.你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4:1.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异性能?2.人们在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你知道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吗?你觉得金属材料使用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5-236: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二)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哪些?2.纤维包括、。

天然纤维包括、⑴探究: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⑵交流讨论:比较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性能3.塑料⑴塑料的种类:①(PE):只含C、H元素,无毒,薄膜可包装食品。

②(PVC):除含C、H元素外还含元素,使用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而不宜包装食品。

③其它塑料: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等。

⑵聚乙烯膜与聚氯乙烯膜的鉴别方法:⑶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4、橡胶可分为、。

有着哪些优缺点?(三)复合材料1.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2.常见复合材料:、、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材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请举例。

2.各种材料有着哪些优缺点?3.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腈纶线?4.如何鉴别两种塑料PE、PVC?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五、课后训练【教后反思】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B.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2.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剩余固体的质量B.生成氧气的质量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D.氯酸钾的质量3.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淀粉溶液区别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4.下列关于蒸发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B.当蒸发皿出现少量固体时,必须立即停止加热C.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主要目的是加快蒸发D.蒸发时,蒸发皿中的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一一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一一分子的体积变大C.湖面上柳絮飘扬一一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1L酒精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一一分子间有间隙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 CO(CO2)适量O2点燃B NaCl溶液(NaOH)稍过量稀盐酸蒸发C KNO3溶液(K2SO4溶液)过量 Ba(NO3)2溶液过滤D CaO(CaCO3)足量水过滤A.A B.B C.C D.D7.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2H表示两个氢分子B.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还表示一个甲烷分子C.3SO42-表示三个硫酸根离子D.中的数字“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8.下列对性质和用途、归纳整理、分析、推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性质与用途B.归纳与整理①氮气、亚硝酸钠和甲醛都可以用于食品保鲜②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填充灯泡防止灯丝氧化③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可以用作火箭的燃料④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所以用途相同,都可以用于切割玻璃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②稀有气体原子(氦除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③是否含有碳元素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标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有机物C.计算与推测D.分析与判断①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可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②根据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可推知X化学式为N2③将表面部分氧化的锌粒8g加入到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得到的溶质质量为16.1g ①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可燃物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②在某溶液中加入数滴酚酞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③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大A.A B.B C.C D.D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a(OH)2中钙元素显+2价B.2Hg表示2个银原子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 D.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HCO3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B.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C.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数不变,数目改变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鸡蛋、水果属于蛋白质 B.生铁、塑料属于合成材料C.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 D.液态氧、水属于氧化物12.比较 2mol H2O 和 1mol H2O2(过氧化氢),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含氢原子数相同 D.含氧原子数相同13.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B和生成物C的质量比为?()A.2:1 B.2:3 C.3:1 D.1:2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9.2《新型材料的研制》学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9.2《新型材料的研制》学案

第9章第二节新型材料的研制【学习目标】1.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知道青铜、钢铁等合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3.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5.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学习重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学习难点】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你知道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吗?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2.你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4:1.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异性能?2.人们在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你知道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吗?你觉得金属材料使用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5-236: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二)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哪些?2.纤维包括、。

天然纤维包括、⑴探究: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⑵交流讨论:比较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性能3.塑料⑴塑料的种类:①(PE):只含C、H元素,无毒,薄膜可包装食品。

②(PVC):除含C、H元素外还含元素,使用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而不宜包装食品。

③其它塑料: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等。

⑵聚乙烯膜与聚氯乙烯膜的鉴别方法:⑶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4、橡胶可分为、。

有着哪些优缺点?(三)复合材料1.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2.常见复合材料:、、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材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请举例。

2.各种材料有着哪些优缺点?3.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腈纶线?4.如何鉴别两种塑料PE、PVC?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1.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

9.3 新型材料的研制 九年级化学下册(沪教版2024)

9.3 新型材料的研制 九年级化学下册(沪教版2024)

合金制成的是( C )
A. 人面鱼纹彩陶盆
B. 辽代玻璃杯
C. 青铜敦
D.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本题结合我国古代的容器,主要考查材 料的辨识。可以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学的 知识进行分析。练
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组是( B ) A. 陶瓷、塑料 B. 不锈钢、导线中的铜丝 C. 生铁、赤铁矿 D. 制鞋底的橡胶、玻
聚乙烯 塑料
C、H
无毒
聚氯乙 烯塑料
C、H 、Cl
有毒
能 不能
燃烧现象燃烧情况
燃烧情况
易燃,离火持 续燃烧
冒烟
是否有气 味
不冒烟
无刺激性 气味
不易燃,离火 产生大 有刺激性
即灭
量黑烟

感悟新知
(5)“白色污染”
知2-讲
①“白色污染”的形成原因
大多数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长期堆积的
塑料制品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感悟新知
方法点拨
知2-练
天然纤维根据来源分为动物纤维(羊毛、蚕丝) 和
植物纤维(如棉、麻)。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常用燃烧
法来鉴别。羊毛、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
有烧焦羽毛气味,棉、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灼烧
时有烧纸的气味,且两者灼烧后的残余物指压后均为
粉末状;合成纤维灼烧时有特殊气味,趁热可拉成丝。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析: 减少“白色污染”可从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回收利用废弃塑料、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等方面采取措施, 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可取。
感悟新知
知2-练
方法点评 治理环境问题的途径具有以下共同点: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案.doc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案.doc

1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堂探究化学材料的认知与判断点拨:1.金属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其包括各种纯金属,也包括各种合金;2.非金属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金刚石、石墨等非金属单质和有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Al 2O 3),陶瓷、玻璃等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3.合成材料是指以石油产品、煤等为原料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合成的材料,它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塑料有热塑性和热固性之分。

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受热时软化成型,冷却后固化。

受热不能软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脲醛塑料等。

4.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它集中了组成材料的特点,具有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如机车轮胎、钢筋混凝土、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例】、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更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下面有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B .水泥、玻璃钢、汽车轮胎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C .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污染,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D .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答题关键:了解各种材料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地判断和认知材料是解题的关键。

了解和掌握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也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一个关键。

解析: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是合成材料,因此A 错误;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而玻璃钢、汽车轮胎属于复合材料,故B 错误;合成材料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但是不能为此而毁灭了合成材料的贡献,对于合成材料应该做到合理使用,故C 错误。

塑料能造成环境的恶化,这主要是因为塑料不易降解所致,开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答案:D【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复习教案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时目标】1.知道无机材料有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了解青铜、钢铁等合金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4.了解复合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掌握几种纤维的性质,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会区分聚乙烯与聚氯乙烯。

6.通过认识三大类材料,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自主复习】1.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制造和利用,经历了从天然材料到_______、为特定需求_______的发展过程。

2.我们所用材料分为无机材料[包括_______材料(如_______)和_______材料(如_______)]、材料(如_______)和___________材料(如_______)等。

3.在古代,人们已能制造和使用_______、_______等金属材料。

随着近代工业的崛起,人们从铁矿石中大规模地冶炼_______和_______,以___________为主体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冶炼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用_______的方法生产_______等较活泼的金属,并进而制成各种具有优异性能的_______。

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又研制出各种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的_______合金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合金材料,如能方便地储存、释放氢气的_______合金和具有“形状记忆”能力的_______合金。

4.陶瓷材料就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用石英、_______和_______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玻璃;用_______等为原料生产的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用羟基磷酸钙为原料生产的陶瓷甚至能够制造人工_______、人工_______及人造_______等。

新型陶瓷还有_______、_______等。

【精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

【精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

化学学科第九章第二节《新型材料的研制》学讲预案一、自主先学1.无机材料包括和。

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包括、和。

复合材料是将或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形成的材料,复合材料集中了组成材料的优点,具有更优异的特点。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

2.日常生活中的塑料都是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薄膜中只含有元素毒,可以包装食品;而聚氯乙烯组成中含有元素,在使用中易分解出有毒物质,不宜用于包装食品。

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在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燃烧时有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而且很容易熄灭。

由于大多数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废旧塑料的急剧增加造成了新的环境问题“”。

要解决该问题,除了尽可能外,更重要的是研制和推广使用。

3.羊毛的主要成分是,鉴别某布料是羊毛的还是化纤的,方法是,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是,灼烧后会收缩、炭化的是。

二、合作助学下列材料分类不正确的是()A.氮化硼陶瓷——有机高分子B.储氢材料镧镍合金——金属材料C.机动车轮胎——复合材料D.普通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三、拓展导学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变化。

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 (选填“铜块”、“锌块”、“铅块”)。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139②实验室常采用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

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污染。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题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2.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4.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多媒体录像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你知道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吗?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2.你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4:1.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异性能?2.人们在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你知道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吗?你觉得金属材料使用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5-236: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二)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哪些?2.纤维包括、。

天然纤维包括、⑴探究: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⑵交流讨论:比较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性能3.塑料⑴塑料的种类:①(PE):只含C、H元素,无毒,薄膜可包装食品。

②(PVC):除含C、H元素外还含元素,使用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而不宜包装食品。

③其它塑料: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等。

⑵聚乙烯膜与聚氯乙烯膜的鉴别方法:⑶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4、橡胶可分为、。

有着哪些优缺点?(三)复合材料1.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2.常见复合材料:、、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材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请举例。

2.各种材料有着哪些优缺点?3.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腈纶线?4.如何鉴别两种塑料PE、PVC?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五、课后训练【教后反思】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都可以净化水B.煮沸是降低天然水硬度的简单方法C.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D.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案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题9.2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2.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4.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多媒体录像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你知道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吗?它们与化学有什么关系?2.你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有哪些?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无机材料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4:1.生活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优异性能?2.人们在使用金属材料(例如: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3.你知道金属材料使用的历史过程吗?你觉得金属材料使用的早晚与哪些因素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阅读讨论P235-236: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有什么优缺点?(二)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哪些?2.纤维包括、。

天然纤维包括、⑴探究:区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⑵交流讨论:比较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性能3.塑料⑴塑料的种类:①(PE):只含C、H元素,无毒,薄膜可包装食品。

②(PVC):除含C、H元素外还含元素,使用中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因而不宜包装食品。

③其它塑料:聚苯乙烯(PS)、有机玻璃(PMMA)、电木塑料等。

⑵聚乙烯膜与聚氯乙烯膜的鉴别方法:⑶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有哪些解决的方法?4、橡胶可分为、。

有着哪些优缺点?(三)复合材料1.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2.常见复合材料:、、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材料一般可分为哪几种?请举例。

2.各种材料有着哪些优缺点?3.如何鉴别棉线、羊毛线、腈纶线?4.如何鉴别两种塑料PE、PVC?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作业】五、课后训练【教后反思】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Fe2O3→FeCl2→Fe(OH)3B.CaCO3→Ca(OH)2→CaCl2C.S→SO3→H2SO4D.CO2→O2→CO2.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C.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3.下列关于净化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能对天然水进行杀菌消毒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自来水厂生产出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D.加入明矾能使水中的一些杂质沉降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B.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不能实现转化C.常温下,加热一杯饱和石灰水溶液会出现浑浊现象D.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任何溶质的溶液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正确的是()(“”“”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A.反应物都是单质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D.反应前后各元素都是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6.下列化学实验现象与图象对应正确的是A.电解水B.向碱液中滴加酸C .完全相同的双氧水产生氧气D .相同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的完全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7.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氢氧化钠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涟水四中九年级化学下册《9.2 新型材料的研制(2)》教案沪
教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了解复合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掌握几种纤维的性质。

4.通过认识三大类材料,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于化学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了解复合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几种纤维的性质。

教学难点:
1.了解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几种纤维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了解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了解复合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掌握几种纤维的性质。

二.自主学习:
2.合成材料
103
(2)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燃烧时有,燃烧后灰烬较多且带有光泽,燃烧残余物容易压成粉末。

化纤布料不是动物蛋白质,燃烧比较,
有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

(3)一般说来,合成纤维、、、,但吸水性和透气性不如天然纤维优良。

(4)合成橡胶具有良好的、和,因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和日常生活中。

3.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将.____ ___________材料,应用广泛。

举出几种复合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交流展示
四、释疑解难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A玻璃B棉布C不锈钢D塑料
2、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绦纶
3、加酶洗衣粉易除去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和油渍。

现有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花织品
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

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A. ②③
B. ③④
C.①②
D.①④
4、在下列各种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的钾玻璃制成实验室常用化学仪器 B.用合成纤维制成人造血管
C.用镍钛合金制成可折叠的眼镜架 D.用石灰石、粘土、石英砂等原料在高温下制成水泥
5、鉴别纯棉布、纯羊毛、纯尼龙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加入NaOH B.加入稀硫酸
C.在火焰上灼烧 D.观察颜色
6、区别以下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刻划法区别有机玻璃和普通无色玻璃
B.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C.用酚酞试液区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7、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
B、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
C、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
D、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
8、下物质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钢
C、高技术陶瓷D
9、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有:;属于合成材料的有:;属于复合材料的有:。

①陶瓷②有机玻璃③铝合金④玻璃钢⑤钢材⑥耐火砖⑦机动车轮胎⑧家用保鲜袋
10、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在燃烧时的气味不同,_________燃烧时有刺激性很强的气味,而且很容易熄灭。

棉布.尼龙.羊毛三种布料灼烧时,有焦鸡毛气味产生的是__________,灼烧后会收缩.碳化的是_________。

六、自我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