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井与完井技术

合集下载

什么是固井

什么是固井

什么是固井一、固井:在已钻出的井眼中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并在套管与井壁或套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艺过程。

二、井身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所下套管的层次、直径、各层套管下入的深度、井眼尺寸(钻头尺寸)、各层套管的水泥反高等。

三、设计井深的主要依据:地层压力、地层破坏压力和坍塌压力。

四、套管的类型:⒈导管;⒉表层套管;⒊技术套管;⒋生产套管;⒌尾管。

五、井深结构设计的原则:①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使油气层不受钻井液的损害;②能够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产生,保证全井顺利钻进,使钻井周期达到最短;③钻达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的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至于把上一层套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压裂;④下套管过程中,钻井液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至于造成卡阻套管。

六、套管柱的受力:轴向压力、外挤压力和内压力。

七、套管柱的附件:⒈引鞋(套管鞋、浮鞋);⒉回压法;⒊套管扶正器;⒋磁性定位套管;⒌联顶节。

八、水泥熟料主要成分:①硅酸三钙(C3S);②硅酸二钙(C2S);③铝酸三钙(C3A);④铁铝酸四钙(C4AF)。

九、水化作用:油井水泥与水混合后,水泥中各种矿物分别与水发生水解和水化反映,某些水化产物还能发生二次反映。

十、水化反映的不断进行水泥浆形成水泥石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胶溶期;②凝结期;③硬化期。

十一、稠化时间:指油井水泥浆在规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从开始搅拌至稠度达100Bc所需要的时间。

十二、稠度:水合水泥混合后会逐渐变稠,变稠的速率。

十三、注水泥的设备:水泥车、水泥混合漏斗、水泥分配器、水泥头、胶塞、储灰罐。

十四、碰压:胶塞被推至浮箍时,泵压突然升高。

十五、注水泥主要工序包括:循环和接地面管汇→打隔离液→顶胶塞→碰压→候凝。

十六、提高泥浆的顶替效率:⒈紊流顶替;⒉打前置液;⒊活动套管;⒋调整完井液和水泥浆的性能;⒌使用扶正器。

十七、引起油、气、水窜的原因:水泥浆在凝固过程中的失重是导致油、气、水窜的主要原因,井壁存在泥饼、水泥硬化过程体积收缩也是造成油、气、水窜的原因。

15 固井与完井 well cementing and completion

15 固井与完井 well cementing and completion

15 固井与完井well cementing and completion15.1 油井水泥oil-well cement:适用于油气井或水井固井的水泥或水泥与其他材料的任何混合物。

15.1.1 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 portland cement: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水泥总称。

是指不加外掺料,只在熟料中加适量石膏共同磨细而成的一种强度较高的水泥。

15.1.1.1 API水泥API cement:美国石油协会(API)把用于油井的水泥称API水泥。

且制定了标准。

15.1.1.2 API水泥分级API cement classification:美国石油协会把油井水泥分为A,B,C,D,E,F,G,H,J九个等级。

15.1.1.3 基本水泥basic cement:指API油井水泥系列中的G,H级水泥。

加入外加剂后使用更大的范围。

15.1.1.4 抗硫酸盐水泥sulfate resistant cement:具有较高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水泥,即C3A矿物受到限制的水泥。

按GB10238规定:C3A<8%者为中抗硫酸盐型(MSR);C3A <3%,C4AF+2C3A<24%者为高抗硫酸盐型水泥(HSR)。

15.1.1.5 净水泥neat cement:没有外加剂或外掺料的水泥。

15.1.1.6 水硬性水泥hydraulic cement:在水环境中不被稀释而加速硬化或凝固的水泥。

15.1.2 火山灰水泥pozzolanic cement:由火山灰、烧粘土、粉煤灰等硅质物质与石灰或奎酸盐水泥混合,具有抗高温、高强度、抗腐蚀的水泥。

15.1.3 高铝水泥high alumina cement:铝矾土与石灰石混合,经烧结,磨细而制成耐火度在1650度以上的一种铝酸盐水泥。

15.1.4 改性水泥modified cement:通过外加剂改变化学或物理性能的水泥。

15.1.4.1 早强水泥high early strength cement(high initial strength cement):提高水泥石早期强度的水泥。

固井工艺技术介绍

固井工艺技术介绍
前 言
DRI
固井可能带来的危害
涩北气田气层埋藏浅,分布井段长(408.0-1738.2m),层数多(54-79),气水界面复杂, 浅层气、浅层盐水活跃。台H6-1井、台6-7井,一开钻至800m下入表层套管固井后,候凝过
程中套管外地表窜出盐水和水溶气,被迫报废
台 H6-1 井 339.7mm 表 层 套 管 固 完井候凝时,北东方向约 250 米冒气水后目前情况 台 6-7 井 273mm 表层套管固 完井候凝时,地表窜出盐 水和水溶气
前 言
DRI
固井可能带来的危害
井喷——灾难性后果(墨西哥湾事故)
灌香肠、插旗杆——整井报废,单井段报废,经济损失巨大
挤毁套管——整井报废,单井段报废,经济损失巨大 油气水窜——单井段报废,降低开发效益
环空带压——开发隐患,增加作业成本、环境危害
超缓凝——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作业成本 返高不够——降低封固质量,增加补救作业成本 过早套损——单井报废,增加作业成本,降低开发效益
~100kN于悬挂处→憋压剪断球座销钉→开泵进行循环钻井液→
注前置液→注水泥浆→释放钻杆胶塞→替钻井液→钻杆塞与空 心耦合(耦合前降低替入排量) →碰压→放回压,检查浮箍是 否倒流→上提中心管,循环出多余的水泥浆→起钻候凝。
-24 -
钻井研究院
第一单元
固井工艺技术
DRI
尾管固井
-25 -
尾管悬挂器
专门研究如何用化学方法解决固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具体地说,水泥浆化学就是通过研究水泥浆的组成和性 能,且予以科学地控制和调整,最终达到封隔地层、保 护储层和支撑套管的目的。
-32 -
钻井研究院
-23 -
钻井研究院
第一单元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

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中完、完井作业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概述固井作业不仅关系到油⽓井能否顺利完成,影响投产后油⽓井质量的好坏、油⽓井寿命的长短及油⽓井产量的⾼低,⽽且其成本在整个钻井⼯程中也所占权重越来越⼤,⽬前(占20%~30%)。

甲⽅对固井质量的评定越来越严格,如果固井质量不合格扣⼯程款( 10%~30% ),因此公司对固井⼯作的重视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度。

固井技术发展的⽬标⼀直围绕如何进⼀步提⾼固井质量及减少固井事故来运⾏。

固井⼜是⼀个系统⼯程,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固井作业是⼀个⼀次性⼯程,如质量不合格,即使采⽤挤⽔泥等补救⽅法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固井作业是⼀项系统⼯程、隐蔽性作业,涉及到材料、流体、化学、机械、⼒学等多种学科,施⼯时未知因素多,风险⼤。

3、固井作业施⼯时间短,⼯作量⼤,技术性强,费⽤⾼。

⽬前我们在中完、完井作业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很多都是因⼯作不细致导致的低级失误,希望通过学习⼤家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是⽬前还是有⼀些井队领导和技术⼲部对固井作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固井前各项条件⽆法满⾜固井施⼯要求。

钻井公司以追求进尺和效益为根本,这是传统思路。

随着QHSE观念的提出及推⼴,⼯程质量和施⼯安全的地位逐渐攀升,甲⽅对这两⽅⾯的要求越来越严,惩罚⼒度越来越⼤,尤其是固井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储层改造,甲⽅对固井质量不合格的井扣款⼒度已达⼯程款的10%-30%。

和公司平均利润率对⽐就发现,如果因固井质量造成扣款直接导致该井亏损,公司对固井质量的重视已达新的⾼度,因此这种观念必须马上改变。

还有就是⼀些技术⼲部和井队领导总以为固井就是固井队的事情,即使固井质量不好也是他们的责任,跟井队没什么关系。

固井作为钻井的⼀个重要环节,⽆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公司荣誉上来说,钻井⽅永远是最⼤受害者。

⼆、下套管前作业常见问题1、打完进尺后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对钻井液性能调整不重视,往往在固井前泥浆性能恶化,流变性差,导致在中完、完井作业环节中易发⽣井漏和其他事故。

国内尾管固井完井技术现状

国内尾管固井完井技术现状

ab l e c a s i n g c o mp l e t i on a nd l i ne r d r i l l i n g.The d e v e l o pme n t s t a t us o f 3 t y pe s of l i ne r c ompl e t i o n t o o l s we r e a na l y z e d, whi c h i nc l u de d s pe c i a l s l i p t yp e ha ng e r s, l i n e r t i e ba c k a s s e mb l i e s a nd e xp a nd — a bl e l i n e r h a n ge r . Mo r e o v e r , t he pr o p os a l s we r e p r o vi d e d t h a t t h e s pe c i a l l i ne r s a n d n e w c o m pl e —
吴 柳 根 , 滕 照 正 , 侯 婷 。 , 唐 明
( 1 . 长江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 湖北 荆州 4 3 4 0 2 3 ; 2 . 胜 利 石 油 工 程 有 限公 司 钻 井 工艺 研 究 院 , 山东 东 营 2 5 7 0 1 7 )
摘要 : 介 绍 了小 井眼 固井 、 尾 管先期 防砂 完井 、 尾 管 回接 固井 、 旋 转尾 管 固井 、 膨 胀 套 管 完 井和 尾 管 钻 井等 6种新 兴 的尾 管技 术 。分析 了特殊 卡 瓦式 悬挂 器 、 尾 管 回接 装 置和 膨 胀 式 悬挂 器等 3大类 尾 管 完井 工具研 究现状 。建议在尾 管 完井 中采 用特 殊尾 管和 新 兴 的 完 井方 式 , 并采 用 多手段 提 高

石油钻井与完井工艺技术规定

石油钻井与完井工艺技术规定

石油钻井与完井工艺技术规定摘要:本文旨在对石油钻井与完井工艺技术进行规范,确保钻井与完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文章将从石油钻井的前期准备、钻井作业、完井作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深入介绍各项规定与标准的内容。

1. 前期准备1.1 钻井设计钻井设计是石油钻井工程的首要步骤。

设计必须根据目标地层的地质条件、井深、油气类型等因素进行。

钻井设计要充分考虑井眼稳定、工具选择、钻井井控方案等因素,确保作业安全、高效。

1.2 井眼稳定措施井眼稳定是钻井作业中重要的环节。

采取合理的井眼稳定措施,如使用钻井液,选择合适的加压、泥浆循环等方式,能有效保证井筒的稳定,避免井壁塌陷、砾石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1.3 钻井设备检修与维护石油钻井设备是保证作业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在钻井前,需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其可靠性与稳定性。

包括对钻机、钻头、钻杆和井口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排除潜在故障。

2. 钻井作业2.1 钻井液钻井液是钻井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选择钻井液类型及其性能,能够减少地层损伤、保护油井设备,并提高钻井施工速度和效率。

在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和井筒稳定需求,调整钻井液体系。

2.2 钻头与钻井参数钻头是钻井作业中直接与地层接触的工具。

选择合适的钻头类型和规格,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速和钻进参数,可以降低钻头磨损、提高钻井效率。

2.3 钻井质量控制钻井质量是保证井筒质量和作业安全的关键。

在整个钻井过程中,需设置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及时记录井下数据,进行地层采样和实验分析,严格遵守规范与操作手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 完井作业3.1 封隔器与油管完井作业的目标是实现地层封隔与油气生产。

在完井作业中,应合理选择封隔器和油管,确保井筒的安全封隔和油气的有效开采。

3.2 压裂与固井技术压裂与固井是提高油井产能的重要手段。

在完井作业中,需根据地层特点选择压裂剂和固井材料,合理设计压裂施工和固井工艺,确保封堵通道的有效关闭和压裂剂的充分分散。

完井技术总结1500字

完井技术总结1500字

完井技术总结1500字完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在油气井钻探完毕后,进行套管、封固、压裂、孔隙封堵等工艺操作,使井孔稳定,井筒与地层之间形成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以便实现油气的有效生产。

本文将从完井过程、完井技术、常用完井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加深对完井技术的理解。

一、完井过程完井过程是指将钻井中已达到目标地层后的工艺施工操作。

完井主要包括套管、钻杆拆除、封堵和井眼清球、套管导向、水泥固井、完井筛管、孔隙封堵等工序。

二、完井技术完井技术包括水平井完井技术、多级压裂完井技术、远程完井技术、智能完井技术等。

1.水平井完井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是指在特定地层中进行水平井段的完井施工,其主要目的是扩大油气产出面积,增加井壁与地层接触面积,提高井筒的产能,减少井眼摩阻。

水平井完井技术主要包括套管导向、水平段定位、水平段固井等。

2.多级压裂完井技术多级压裂完井技术是指在水平井段沿井筒一定距离间隔布置多个压裂段,通过压裂施工将储层进行有效刺激,增加储层产能。

多级压裂完井技术主要包括水平段定位、炮孔射孔、固井、井眼清洗等工序。

3.远程完井技术远程完井技术是指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对井下的完井工序进行操作,实现遥控、自动化的完井施工。

远程完井技术主要包括井口操作控制系统、井下操作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等。

4.智能完井技术智能完井技术是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井下装置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对完井过程的智能监控、调控和优化。

智能完井技术主要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数据分析系统等。

三、常用完井方法常用的完井方法有:固井完井法、封堵完井法、酸化压裂完井法、水力压裂完井法、气体射孔完井法等。

1.固井完井法固井完井法是指通过注入水泥浆等材料,在井段中形成坚固的完整的固井环,保护井筒稳定,防止地层污染和井内井外流体的交流。

2.封堵完井法封堵完井法是指在井筒中采用天然材料或化学材料对部分或全部井段进行封堵,阻止不必要的流体交流,保障油水层间的分离,提高油气产出。

《固井与完井作业》2

《固井与完井作业》2

4、常规固井作业要求
(1)下完套管、开泵循环时,先低泵冲小排量顶通,后分逐步提排量。 (2)提至施工排量后,至少循环二至三周才能施工。 (3)循环结束到注前置液开始间隔不超3分钟,否则应再循环。 (4)管线试压应大于设计的最高施工压力。 (5)施工过程中,返出的混浆、水泥浆不得返入循环系统。 (6)钻水泥塞时,转速宜在45~60转/分,钻压在0.8~1.5吨。
项目一 油井水泥认识 二、水泥浆的性能
(四)流变性;(湍流、层流、塞流)
(五)容积变化; (六)稠化时间; 三、油井水泥分类 (一)API水泥级别(八个) (二)API水泥的特性 (三)其他油井水泥 1、超细水泥;2、抗高温水泥;3、快凝早强水泥;
项目二 油井水泥的测定 一、水泥浆的性能的要求
(1)可变密度,不沉淀、易流动、无气泡;
(九)减少或阻止高温强度衰退的硅质材 料:用于防止水泥浆在高温下的强度 衰退。
(十)减少或防止井漏的外加剂和掺料剂: 在注水泥施工期间,用来堵住地层中 的裂缝、洞穴及渗透层等。
项目一 常用外加剂的使用 二、前置液
(一)冲洗液 1、定义:是在隔离液或水泥浆前面注入的一种能清洗井壁、套管 壁及稀释钻井液的液体,同时对稀释的接触段,钻井液能改善 流变性能。
二、水泥浆的性能
(一)密度:(干水泥:3.15g/cm3、水泥浆:1.78~1.98g/cm3) (二)水灰比:(最小水量:<30BC、大水量:<清液3.5mL) (三)失水控制:(普通:100~300mL/30min) (挤水泥:50~150mL/30min) (控串:30~50mL/30min) (标准:50~200mL/30min)
2、注水泥选择:
水泥浆性能:高、中、低密度、缓凝、耐高温、耐腐蚀; 注水泥方式:一次注水泥、多级注水泥、套管外封隔器注水泥(水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井身结构设计中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1、地质方面的数据 岩性剖面及其故障提示 地层孔隙压力剖面 地层破裂压力剖面
美 国:Sb或Sg取0.06 抽吸压力与激动压力允许值( 抽吸压力与激动压力允许值(Sb或Sg) 中原油田:S =0.05~0.08;S =0.07~0.10 中原油田: b ~ ; g ~
3)最大井内压力梯度ρB )最大井内压力梯度 为了避免将井段内的地层压裂, 为了避免将井段内的地层压裂,应求得最大井内压力梯 在正常作业时和井涌压井时, 度。在正常作业时和井涌压井时,井内压力梯度有所不 同。 (1)正常作业情况 ) 最大井内压力梯度发生在下放钻柱时,由于产生激动压 最大井内压力梯度发生在下放钻柱时, 力而使井内压力升高。如增高值为Sg, 力而使井内压力升高。如增高值为 ,则最大井内压力 梯度ρBr为: 梯度 为 ρBr=ρmax+Sg (5) ) (2)发生井涌情况(关封井器并加回压) )发生井涌情况(关封井器并加回压) 为了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制止井涌而压井时,也将产生最 为了平衡地层孔隙压力制止井涌而压井时, 大井内压力梯度。 大井内压力梯度。压井时井内压力增高值以等效密度表 示为Sb, 最大井内压力梯度等效密度ρBk为: 示为 ,则最大井内压力梯度等效密度 为 ρBk=ρmax+Sk (6) )
第七章 固井与完井技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井身结构设计 套管柱设计 水泥及注水泥 完井方式 试 油
第一节 井身结构设计
一、套管柱类型及作用
图3-8-1-1 套管类型 ;(b) (a)正常压力井;( )异常压力井 )正常压力井;(
二、井眼中的压力体系
在裸眼井段中存在着地层孔隙压力、泥浆液柱压力、 在裸眼井段中存在着地层孔隙压力、泥浆液柱压力、地层破裂压 地层孔隙压力 力。 三个压力体系必须同时满足于以下情况: 三个压力体系必须同时满足于以下情况:
1)、各层套管(油层套管除外)下入深度初选点Hn的确定。 )、各层套管(油层套管除外)下入深度初选点 的确定。 )、各层套管 套管下入深度的依据是, 套管下入深度的依据是,其下部井段钻进过程中预计的最大 井内压力梯度不致使套管鞋处裸露地层被压裂。 井内压力梯度不致使套管鞋处裸露地层被压裂。 根据最大井内压力梯度可求得上部地层不致被压裂所应有的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ρ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 fnr。 正常作业下钻时, ),(5),( 正常作业下钻时,由(4),( ),( )式,有: ),( ),(8) ρfnr=ρpmax+Sb+Sg+Sf (9) )
层套管以下井段下钻时, 式中 ρfnr——第n层套管以下井段下钻时,在最大井内压力梯度 层套管以下井段下钻时 作用下, 上部裸露地层不被压裂所应有的地层破 作用下, 裂压力梯度,g/cm3; 裂压力梯度, ρpmax——第n层套管以下井段预计最大地层孔隙压力等效 第 层套管以下井段预计最大地层孔隙压力等效 密度,g/cm3。 密度,
2、 、 工 程 类 数 据
该值是为了避免将上层套管鞋处地层压裂的安全增 它与预测破裂压力值的精度有关, 值,它与预测破裂压力值的精度有关,可以根据该 地层压裂安全增值( 地层压裂安全增值(Sf) 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确定。以等效密度表示 ×cm3。 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确定。以等效密度表示g× 美国现场将S 取值为0.024,中原油田取值为 美国现场将 f取值为 ,中原油田取值为0.03 此值是衡量井涌的大小,用泥浆等效密度差表示( 此值是衡量井涌的大小,用泥浆等效密度差表示(用 于压井计算, 于压井计算,另一种计量方法是以进入井眼的流体的 总体积来表示,多用于报警)。美国现场取值为 。 )。美国现场取值为 井涌条件允许值( 井涌条件允许值(Sb) 总体积来表示,多用于报警)。美国现场取值为0.06。 该值可由各油田根据出现井涌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得 中原油田将S 值定为0.06~0.14。 出。中原油田将 k值定为 ~ 。 裸眼中,泥浆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过大, 裸眼中,泥浆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差值过大, 除使机械钻速降低外, 除使机械钻速降低外,而且也是造成压差卡钻的直接 原因,这会使下套管过程中,发生卡套管事故, 原因,这会使下套管过程中,发生卡套管事故,使已 钻成的井眼无法进行固井和完井工作。 压差允值( 压差允值(△PN与△Pa) 钻成的井眼无法进行固井和完井工作。压差允值的确 各油田可以从卡钻资料中(卡点深度, 定,各油田可以从卡钻资料中(卡点深度,当时泥浆 密度、卡点地层孔隙压力等)反算出当时的压差值。 密度、卡点地层孔隙压力等)反算出当时的压差值。 再由大量的压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适合的压 差允值。 差允值。
某层套管钻进井段中所用最大泥浆密度, 式中 ρmax——某层套管钻进井段中所用最大泥浆密度,g/cm3; 某层套管钻进井段中所用最大泥浆密度 ρpmax——该井段中的最大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g/cm3; 该井段中的最大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 该井段中的最大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效密度 Sb——抽吸压力允许值,g/cm3。 抽吸压力允许值, 抽吸压力允许值
某截面岩石的坍塌压力梯度, 式中 Gs(t)——某截面岩石的坍塌压力梯度,MPa/m,即岩层不发生坍塌,缩径 () 某截面岩石的坍塌压力梯度 ,即岩层不发生坍塌, 等情况的最小井内压力梯度。 等情况的最小井内压力梯度。
以上条件的存在是钻进工艺中所必须的, 以上条件的存在是钻进工艺中所必须的,是在施工中所 要遵守的,否则会导致钻井事故,以致钻井失败及破坏油藏。 要遵守的,否则会导致钻井事故,以致钻井失败及破坏油藏。 当这些压力体系能共存于一个井段时, 当这些压力体系能共存于一个井段时,即在一系列截面上能 满足以上条件时,则这些截面间不需套管分隔, 满足以上条件时,则这些截面间不需套管分隔,否则就需要 用套管去分隔开这些不能共存的压力体系。井身结构中, 用套管去分隔开这些不能共存的压力体系。井身结构中,相 邻套管深度间隔的井段应满足以上要求并依此来确定。 邻套管深度间隔的井段应满足以上要求并依此来确定。只有 充分掌握上述压力体系的分布规律才能做出合理的井身结构 设计。 设计。
图3-8-1-2 井内压力 梯度与井深关系
2、设计方法及步骤 、
套管层次和下入深度设计的实质是确定两相邻套管下入深度之 取决于裸眼井段的长度。在这裸眼井段中, 差,它取决于裸眼井段的长度。在这裸眼井段中,应使钻进过程中 及井涌压井时不会压裂地层而发生井漏, 及井涌压井时不会压裂地层而发生井漏,并在钻进和下套管时不发 生压差卡钻事故。 生压差卡钻事故。 设计前必须有所设计地区的地层压力剖面和破裂压力剖面图, 设计前必须有所设计地区的地层压力剖面和破裂压力剖面图, 图中纵坐标表示深度,横坐标表示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梯度, 图中纵坐标表示深度,横坐标表示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梯度, 皆以等效密度表示。 皆以等效密度表示。 设计时由下而上逐层确定下入深度。 设计时由下而上逐层确定下入深度。 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主要决定于完井方法和油气层的位置。 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主要决定于完井方法和油气层的位置。因此设 计的步骤是由中间套管开始。 计的步骤是由中间套管开始。
Pf≥Pm≥Pp
(1) )
式中 Pf——地层的破裂压力,MPa; 地层的破裂压力, 地层的破裂压力 ; Pm——钻井液的液柱压力,MPa; 钻井液的液柱压力, 钻井液的液柱压力 ; Pp——地层孔隙压力,MPa。 地层孔隙压力, 地层孔隙压力 。
即泥浆液柱压力应稍大于孔隙压力以防止井涌, 即泥浆液柱压力应稍大于孔隙压力以防止井涌,但必须小于破裂 压力以防止压裂地层发生井漏。使用压力梯度写成: 压力以防止压裂地层发生井漏。使用压力梯度写成:
Gf≥Gm≥Gp
(2) )
破裂压力梯度, 式中 Gf——破裂压力梯度,MPa/m; 破裂压力梯度 ; Gm——液柱压力梯度,MPa/m; 液柱压力梯度, 液柱压力梯度 ; Gp——孔隙压力梯度,MPa/m。 孔隙压力梯度, 孔隙压力梯度 。
考虑到井壁的稳定, 考虑到井壁的稳定,还需要补充另一个与时间关系有关的不等 式,即: Gm(t)≥Gs(t) () () (3) )
三、井身结构确定的原则及依据
1、能有效的保护油层 , 使不同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泥浆 、 能有效的保护油层, 污染损害。 污染损害。 2、应避免漏 、 喷 、 塌 、 卡等复杂情况产生 , 为全井顺利钻 、 应避免漏、 卡等复杂情况产生, 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 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 3、钻下部高压地层是所用的较高密度泥浆产生的液柱压力 、 ,不致压裂上一层套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 不致压裂上一层套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 4、下套管过程中,井内泥浆液柱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压 、下套管过程中, 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事故
五、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及步骤
1、套管层次和下入深度的确定 、
1)液体压力体系的压力梯度分布 ) 套管层次和下入深度是以力学为基础的, 套管层次和下入深度是以力学为基础的,因此首先要分析 井内压力体系的压力梯度分布。 井内压力体系的压力梯度分布。 2)最大泥浆密度 max )最大泥浆密度ρ 某一层套管的钻进井段中所用的最大泥浆密度和该井段中 的最大地层压力有关。 的最大地层压力有关。 ρmax=ρpmax+Sb 即: (4) )
2)、校核各层套管下到初选点深度Hni时是否会发生压差卡钻。 ) 校核各层套管下到初选点深度 时是否会发生压差卡钻。 先求出该井段中最大泥浆密度与最小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最 先求出该井段中最大泥浆密度与最小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 最 大静止压差△ 大静止压差△Prn为: △Prn=9.81Hmm·(ρpmin+Sb-ρmin)×10-3 ( (11) )
发生井涌情况时, 发生井涌情况时,由(4)、(7)(8)式,有: ) ) )
ρfnk = ρpmax + Sb + Sg +
H p max Hni
⋅ Sk
(10)
层套管以下井段发生井涌时, 式中 ρfnk——第n层套管以下井段发生井涌时,在井内最大压力 第 层套管以下井段发生井涌时 梯度作用下, 梯度作用下,上部地层不被压裂所应有的地层破裂 压力梯度, 压力梯度,g/cm3; Hni——第n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m。 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 。 第 层套管下入深度初选点 对比( ) 所以,一般用ρ 计算, 对比(9)、(10)两式,显然,ρfnk>ρfnr,所以,一般用 fnk计算, )两式,显然, 肯定不会发生井涌时, 计算。 在肯定不会发生井涌时,用ρfnr计算。 对中间套管,可用试算法试取H 对中间套管,可用试算法试取 ni值代入式中求ρfnk,然后由设 计井的地层得 ni深度时实际的地层破裂压 力梯度。 与实际相差不多且略小于实际值时, 力梯度。如计算的值ρfnk与实际相差不多且略小于实际值时,则 Hni即为下入初选点。否则另取一 ni值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即为下入初选点。否则另取一H 值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