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完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完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位置1.、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

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2、在填写含有序数的位置关系时,先看给出的物体位置是怎么数的,那么其他的物体的位置也按相同的顺序数。

见课本第5页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则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图形的拼组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总结
本文档将总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和掌握这一学期的数学知识。

一、认识数字和数的概念
- 数的读法和书写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数字0-100的认识和运用
二、认识加法和减法
-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 0-10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认识形状和图形
- 常见的平面图形:圆、方、三角形、矩形
- 形状的边和角的认识
- 形状的识别和分类
四、认识长短和时间
- 常见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 比较、测量和运用长度单位
- 通过日常活动认识时间的概念:钟表和日历五、认识货币和数之间的关系
- 常见货币单位的认识:元、角、分
- 认识货币的价值和使用
- 运用货币解决简单购物问题
六、认识数据和图表
- 数据和图表的基本概念
- 运用图表解读数据
- 制作简单的图表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内容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
能够帮助学生们复习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

(完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长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长方形:长长四条边,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四条边,有一组对边是斜斜的三角形:三条边2. 立体图形2. 平面图形的拼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只能拼成(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 4 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 个小正方体3. 七巧板: 2 大 2 小一个中,一个正方一个平(注意三角形个数,七巧板用的是哪几种平面图形)4. 数:当有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记数最底层或者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5. 补砖题:缺()砖二、分类与整理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 2 )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三、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想加算减破十法过程:见9 想1如:12—9= 3 12 — 9 = 3 12 可以分成10 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12-9= 3 10 2 再算:1+2=31★2、应用题:(1)求一共、共、总的、原来有等,用加法。

公交车到站了,下车 6 人,车上还有9 人,原来公交车上有多少人?(2)求还剩、剩下、还有、应找回、贵多少钱,便宜多少钱,吃了等用减法。

(3)知道总数求部分用减法总数-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一共有15 只兔子,白兔 5 只,灰兔有几只?15-5=10 (只)答一共要栽32 棵树,还要栽9 棵正好栽完。

已经栽了多少棵树?32-9=23 (棵)答(4)比多少,大数减小数小红家养了公鸡30 只,母鸡8 只,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母鸡比公鸡少多少只?(5)多余条件的解决问题有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还有几人没来?16-9=5 (人)(6)和价格有关的解决问题:一共多少元找回多少元一个比另一个贵(或便宜)多少元还差多少钱(7)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要看清公交车上有18 人,下车 3 人,又上车 5 人,现在有多少人?(8)用同数连加解决问题一辆车有 4 个轮子, 5 辆车有多少个轮子?(9)减去相同数妈妈买了35 瓶牛奶,8 瓶一箱,可以装几箱?(10)够不够,三步写(计算,比较大小,答)我们班有28 人,每人一根跳绳,准备30 根够吗?(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的认识与扩展1数的扩展学生将继续学习11至20的整数,了解这些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当有12个苹果时,可以说有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1至20之间的数的顺序排列,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

例如,15比13大,18比10大。

3数的组成对于11至20的数,学生需要理解其组成的含义。

例如,数字17可以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即17=10+7。

这种数的组成概念为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基础。

二、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进位加法的概念当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超过10时,需要使用进位加法。

例如,6 + 7 = 13,其中6和7相加得到13,超过10,所以需要进位,将进位后的1加到十位上。

2退位减法的概念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使用退位减法。

例如,14 - 9 = 5,其中14减去9得到5,但个位上的4不够减9,所以需要向十位借1,变为14 - 9 = 5。

3加法和减法的性质学生应继续理解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7 + 8) + 3 = 7 + (8 + 3)。

三、图形的进一步认识1图形的属性学生将进一步了解图形的属性,如边长、周长等。

例如,对于正方形,所有边都相等;对于长方形,对边相等。

2图形的分类与识别学生能够根据图形的属性进行分类和识别,如按照边数将图形分为三角形、四边形等。

3图形的简单变换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简单变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

四、初步的逻辑推理与空间观念1逻辑推理的培养通过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根据已知条件推断未知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一个盒子里有10个球,拿出3个后,盒子里还有多少个球?2空间观念的培养通过观察和操作图形、进行简单的空间变换等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下物体的形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五、数据的简单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学生能够初步学会如何收集数据,如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信息。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重点归纳(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重点归纳(新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重点归纳(新人教版)以下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重点归纳(以新人教版为参考):1. 数到100以内的整数,可以按顺序、倒序和跳数来数。

2. 了解十的集合,可以用十个一元素的集合表示。

十个一元素的集合叫十。

3. 学习加法和减法:- 用具体物件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如用物件模型、画图等方法。

- 图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掌握算式的排列顺序。

- 让学生练习数到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

4. 学习数字的顺序关系:- 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用具体物件来比较大小。

- 掌握用>、<和=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5. 学习数字的量词:- 掌握“多少”、“几”、“零”等量词的使用。

- 了解基本的算术符号和数的表达方法。

6. 学习时间:- 学习认识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刻度。

- 练习用钟表读取时间,并理解时间的概念,如上午、下午、半小时等。

7. 学习周、月、年:- 掌握星期几的顺序,并了解星期天是每周的第一天。

- 认识月份的名称,并了解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 了解一年有四个季节。

8. 学习空间形状:- 了解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 识别和绘制图案,包括图案的辨认和延展等。

9. 练习加减法运算:- 通过实际例子和情境来解决加减法问题。

- 掌握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并逐步引入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10. 学习空间位置关系:- 了解位置、相对位置和方向等概念。

- 识别和描述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上、在下、在左、在右等。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一、认识图形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如:12—— 9 = 3 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9+ 3 =12 先算:10-9=1则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三、分类与整理1、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学会自主分类,并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和会画2、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3、缺了几块砖的方法(1)根据砖的排列规律用画一画来解决。

(2)不动手、不动笔,看着第一层就知道第三、五层缺了几块砖,看着第二层就知道第四、六层缺了几块砖。

(3)先数一层有几块砖,每一层都是一样长的,算出每层缺了几块砖。

缺了(8 )块4、沿虚线折一折,它变成正方体。

其中①号面与( )号面相对。

方法:中间隔一个①对③,②对⑥,④对⑤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计算方法11-9=□方法一:破十法11-9=2先算:10-9=1,再算:1+1=2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11-9=2因为:9+2=11,所以:11-9=2方法三:连减法11-9=211-1-1-1-1-1-1-1-1-1=2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分析:两个条件是14只鸡和公鸡有6只。

问题是母鸡有几只?干扰信息:5只鸭。

14-6=8(只)口答:母鸡有8只。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减法)12-7=5(个)口答:小华比小芳多5个。

12-7=5(个)口答:小芳比小华少5个。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要求:会填和画表格,自己能给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一致,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孩子2、按男女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哟!
咱们先来说说认识图形。

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

比如说,我们家里的窗户很多就是长方形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还有三角尺就是三角形的呢!
再来讲讲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这可有点难,但是别害怕!比如说,有 15 个苹果,吃掉了 8 个,那还剩下几个呢?我们就可以用退位减法来算啦。

说说 100 以内数的认识。

我们数数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像 28 后面是 29、30,38 后面就是 48 啦。

小朋友们,只要我们认真学,数学一点都不难!
《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亲爱的小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一起来复习一下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要知识。

先说说分类与整理。

就像整理我们的玩具一样,要把小汽车放一起,小娃娃放一起。

比如在一堆水果里,有苹果、香蕉、橙子,我们可以把它们分分类,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

然后是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比如你有 30 颗糖,妈妈又给了你 20 颗,那一共就有 50 颗啦。

要是你吃了 10 颗,那就还剩下 40 颗。

小朋友们,数学是不是很有趣呀?只要用心,我们都能学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难点复习
一、认识图形
1、平面图形的拼组
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2、立体图形的拼组
(!)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

(2)常见拼组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

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过程:
如:12—把12分解成10和2
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
1
★2、应用题:
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分类计数的结果。

2、学会单一标准的分类和按不同标准的分类,特别是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右边)
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
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8、数的顺序《百数图》
以33 34 35为例:
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
33 和 35中间的数是34。

②比34少1的数是33,
比34多1的数是35。

③ 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
④ 35比34多1,33比34少1。

以52为例:
① 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
58、59 ;(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
② 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
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 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9、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
大。

★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

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 6 34
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

11、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如:30+2=32 (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
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五、认识人民币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 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
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
★2、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课本51页。

★3、小数表示法。

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

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

左右
元。

角分
小数点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

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

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

★2、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①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②从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如:24 + 8=32
2 4
+ 1 8
3 2
★3、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①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

②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个位作10,个位计算完成后,十位要减去1。

如:36—8=28。

10
3 6
— 8
2 8
4、各类分解法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
想:先算:5+2=7
再算:30+7=5
7
进位:①②
想:先算:想:先算:35+5=40
再算:再算:40+5=45
13 40
不退位: 35 — 2 =3 3
想:先算:5—2=3
再算:30+3=33
退位: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
减,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

先算:15-8=7
再算:20+7=27
7
★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

(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35 + 20 =55 35 — 20 =55
想:先算:想:先算:30—20=10
再算:再算:10+5=15
50 10
★5、补充:
七、找规律
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

★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

常用规律:单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双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