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1认识运动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1运动与能量 教案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一节认识运动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2.初步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举一些典型例子,并说明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二、引入:鸟儿在飞、马儿在跑、水在流、太阳在云中穿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自然风光的画面,它们都在动,体现了流动之美。
房屋、树木、桥梁…看起来是固定的,给人一静态之美,它们真的是静止的的吗?三、新课学习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整个浩瀚的宇宙都在动,作为宇宙中的一小部分的地球当然也在运动,所谓的静止只是相对于地球来说位置相对的静止,而非真正的静止,真正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形式有:(!)、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阅读P20,举例说出机械运动有:、、、等,把叫做机械运动。
(2)阅读P21页,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机械运动分为和。
(3)、微观世界的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知识链接:分子动理论内容: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如: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水很快变红;八月桂花香、酒香不怕巷子深等,都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课堂自我测评1.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分子的微观运动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宏观的来研究。
2.把一滴墨水滴入一盆水中,满盆水会染上颜色,这是因为组成这些物质的大量分子在不停地做,这种现象叫,实验证明:,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综合能力检测1.如图2-1,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面,由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后,你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这样猜想的理由是什么?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很长时间,而把萝卜做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1 认识运动 课件

行论》。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1、认为地球是球形。
a、如果在船桅杆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 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说明地球表面是球形的。
日心说
哥白尼的思考: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圈。
a、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得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 动,实在很难想像。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
对于地球,人类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太阳每天会东升西落,每天地球都有白天黑夜之分? 地球是方的还是园,或许是天圆地方?
困扰人类
探索解密
科学历史的进程
地心说
代表人物:托勒密
托勒密 古希腊地理学家, 天文学家。长期 进天文观测。他 是世界上第一个 系统研究日月星 辰的构成和运动 方式并作出成就
二、不想认命,就去拼命!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或大或小,或迟或早,所有的梦想,始终不会辜负你的努力!有一种落差是,你总是羡慕别 人的成功,自己却不敢开始!
2.没有必要羡慕别人增添自己的烦恼,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 1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8、新路开始常是狭窄的,但它却是自己延伸拓宽的序曲。 3、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土 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需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地心说
托勒密的思考:
2、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
a、如果地球转动,就必然带动其他物体一起转动,如 (云、人类)而而实际上人类、云彩和鸟类都可以自由运 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2.1认识运动 课件(共23张PPT)

没有一定的 体积和形状, 具有很强的 流动性
例1:一切物质都是由( 分子 )组成的, 而组成物质的( 分子 )在不停的运动中, 通常情况,我们知道水是( 液 )态物质,冰 是( 固 )态物质,水蒸气是( 气 )态物质. 这是由于不同状态的形成与它们的 ( 分子运动情况 ) 有关。
例2、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气 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 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以下三种情景分别对应 的是( C)
A、固、液、气 B、气、固、液 C、固、气、液 D、液、气、固
• 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
物质
分子
原子
中子
原 核子 外核 电子质子
夸克
卢瑟福的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Nhomakorabea归纳
1.固体、液体、气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2.扩散现象
• 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 方的现象。
• 思考: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 •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间有间歇。
例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有
( C)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交加
C、秋天,桂花飘香 D、冬天,雪花飞舞
40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虫
200倍雪松叶子横截面
2.物质的组成
由上可知,一切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组 成的。
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分子 组成。
3.感受微观物体的运动
3.感受微观物体的运动
和水混合
3.感受微观物体的运动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磨得很光滑的铅 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 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 渗透了约1mm深,也就是说金中有铅,铅中有金。
教科初中物理八上《2.1认识运动》word教案 (3)

一、认识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了解微观世界的运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
【教学难点】对微观世界运动的认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实验教具】两只空广口瓶,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两个铅块(事前用小刀刮亮)铁架台,钩码;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主要指宏观运动和微观运动两大方面。
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运动世界。
观察画面(或者动画)。
画面上的内容有:神舟号升空、车辆行驶、大雁南飞、雨从天降。
提出问题:运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运动?学生再举出一些运动现象:天体运动(如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大气和水的流动、人跑步……通过观看图片和动画以及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物质世界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整个世界都在运动。
而最简单又最基本的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这种运动就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问: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2.1 2.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2.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2.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理解运动和描述运动单元名称2.1-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课时2课型讨论交流课标考试内容:参考文献,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微观世界的运动。
命题角度:经常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背景材料。
问题类型:选择题和填空题。
目标引用导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机械运动的含义;②会区别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微观世界的运动;③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④理解参照物的概念;⑤ 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②通过观察与实践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科学家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并从诗人、画家、音乐家和物理学家描述体育的不同方式中发现体育世界的美。
方法引导观察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探究法每段时间预设时段名称时间学习指导5首次学习自学5互动探究20拨号解释10培训内化25诊断反思15辅导改进课后教学设计过程七段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学习指南1。
视频:日出日落,月亮盈亏,恒星变化,宇宙一直在移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我们生活在一个体育的世界里。
2.展示目标3.学习方法的介绍:观察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探究法。
了解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先学自研1.检查先学自研的学习情况(三维学习本)2.分小组展示学生自学成果(自主学习)3.收集并呈现学生提出的问题1.学生自学本课时教学内容;摘录重要知识要点,尝试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提出不能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
2.展示自学成果互动探究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小明为什么说汽车跑得这么快?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骑自行车上街。
自行车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移动的汽车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车里的座位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什么是推荐信?参考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你能证明分子在运动吗?原子内部存在哪两个种不同的运动?沟通和讨论点拨讲解1.点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2.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物理八年级第二章运动与能量2.1 认识运动

4.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室内的空气变得 十分干燥,因此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 加空气的湿度,这种方法可以说明( ) A.水分子由原子构成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正确的说法是( D )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宇宙中的各个天体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运动 无处不在
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 每年1.8cm的速度上 升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 中国上海市的距离, 由于板块运动每年缩 短2.9cm
运动 无处不在
地 壳 运 动
夜空划过的流星
飞奔的猎豹
行驶的汽车
喜马拉雅山
行驶的汽车,航行的轮船
上面三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 说明了 无论是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分子,它们
都在运动。
为什么固态分子运动要五年才有明显的效果, 液态分子运动过一会儿就有明显的效果,而气态分 子运动马上就会产生效果呢?
a. 固态分子最稳定,它们的运动是很微弱的。 b.液态的运动比较活跃。 c.气态的运动最剧烈。
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物质所处的状态。
(2)原子内部的运动
存在两种不同运动: 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课堂练习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物质是由 分子 和 原子 组成。 2.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人对方的现象叫 做 做 3.下列扩无变散规化则中运,动可它称。表为明机构械成运物动质的的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A物体温度从150C升高到25℃ B电灯从亮到不亮的过程 C小刚同学做100米短跑 D指南针指向南方
八年级物理上册2.1认识运动课件(新版)教科版

展学 任务5:通过对“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的学习(xuéxí),你
知道了什么,概括出三个要点
液态(yètài) :
• 液体有流动性,把它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 (róngqì)中它就有什么形状。分子或原子运 动剧烈,而不可能再 保持原来的固定位置, 于是就产生了流动。
• 但这时分子或原子间的吸引力还比较大, 使它们不会分散远离,于是液体仍有一定 的体积。
物理学家对原子核内部结构及运动的研究, 发展了造福人类的核技术,开创 (kāichuàng)了原子时代。推动了现代人类 文明的发展。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展学 任务6:讨论P22“发展(fāzhǎn)空间”,简单叙述物
物质(wùzhì)的组成:
物质—分子—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夸克 中子—夸克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400倍显微镜下的寄生虫
200倍雪松(x 任务5:通过对“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的学习,你知道了什 么,概括出三个要点
由上可知,一切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 (wēilì)组成的。
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ròuyǎn)看不到 的微粒 分子组成,而组成物质 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展学 任务(rèn wu)6:讨论P22“发展空间”,简单叙述物质的
20世纪物理学的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 组成(zǔ chénɡ),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zǔ chénɡ),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 子组成(zǔ chénɡ),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 子组成(zǔ chénɡ),质子和中子又都是由夸 克构成的……
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认识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运动; 知道机械运动的定义。 2、在完成自学的过程中,对自己不能明了或者模糊的 知识要记录在问题本上以便在合学环节(huánjié)中 交流讨论。 3、独立完成练习册P18上的“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第1节认识运动

2.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参照物是云
3、 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 木怎样运动?
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
五.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 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 性。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例一. 电影闪闪的 红星中,有一句 歌词:“小小竹 排江中游,巍巍 青山两岸走”, 问:“竹排江中 游”和“青山两 岸走”分别是以 什么做为参照物 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是以两岸为参照物的。 “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
例二.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参照物是船。
1. 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乘 客以自己所乘的车作为参考系向车外 观察,他看到的下列各种现象中符合 实际的是( BCD ) A.公路两旁的树木是不动的 B .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 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运动 C.道路两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D.有一辆卡车总在自己车前不动
2.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B ) A.参照物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 C.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 D.参照物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一节 认识运动
飞奔的猎豹
行驶的汽车,升空的火箭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看起来不动的物体,如讲台、黑 板、楼房实际上都随着地球在太空中运动,就连我们所 处的太阳系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一、运动的普遍性与绝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 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 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 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 的是 ( D ) A.奔驰的骏马的运动 B.划过夜空的流星运动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植物开花结果
• 液体有流动性,把它放 在什么形状的容器中它 就有什么形状。分子或 原子运动剧烈,而不可 能再 保持原来的固定 位置,于是就产生了流 动。 • 但这时分子或原子间的 吸引力还比较大,使它 们不会分散远离,于是 液体仍有一定的体积。
• 由于分子或原子间的 距离增大,它们之间 的引力可以忽略,因 此气态时主要表现为 分子或原子各自的无 规则运动,这导致了 我们所知的气体特性: 有流动性,没有固定 的形状和体积,能自 动地充满任何容器; 容易压缩
由上可知,一切物质都是由 很小的微粒组成的。 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 分子组成,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 不断地运动。
物质所处的不同状态与分子的运动 情况有关。 看课本图2—1—5
• 在固体中,分子或原 子有规则地周期性排 列着,就像我们全体 做操时,人与人之间 都等距离地排列一样。 每个人在一定位置上 运动,就像每个分子 或原子在各自固定的 位置上作振动一样。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一节 认识运动
宏观物体的运动
飞奔的猎豹
航行的轮船
微观世界
400倍胞表皮运动
细胞运动
人的一生在不断运动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 物质,例如,大雁塔在西安,故 宫在北京,你觉得对吗?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看起来 不动的物体,如讲台、黑板、 楼房、树木、大山、等等。 实际上都随着地球在太空中 运动,就连我们所处的太阳 系也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四、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运动
1.原子结构: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 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围绕原子核不停地运 动着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2.原子内部的运动
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 料的发光、燃烧有关 另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 站里的核反应等。
上面三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
:无论是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气体
分子,它们都在运动。
为什么固态分子运动要五年才有明显的效果, 液态分子运动过一会儿就有明显的效果,而气态 分子运动马 上就会产生效果呢?
a.固态分子最稳定,运动是很微弱的 b.液态的运动比较活跃 c.气态的运动最剧烈
分子的运动情况决定了 物质所处的状态。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 的观点解释的是 ( c ) A.荣县旭水大曲的瓶盖一开,酒 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 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7.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 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 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 序是( B ) A.分子 夸克 质子 电子 B.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C.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分子 D.分子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 流星划过天空 河水不停的流动
三、微观世界的运动
分子运动论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做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例一 :以前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块铁和一块铜,紧贴一 起埋入地下,五年后,发现两块金属结合在一起了 例二: 一杯清水里滴一点红墨水,过一会,整杯水全变红了 例三:一个人身上擦了香水,周围的人马上就能闻到香味
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打开酒精瓶盖,一会儿室内到处弥 漫着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 B.地面上静止的石块速度为零,所以 其内部分子的速度也为零 C.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 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D.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铁分子间只 有引力;用气筒打气时很费力,说明气 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河外星系
浩瀚的星空是乎很平静,实际上都在不停的运动。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 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一、宇宙中的一切都处 在永恒的运动中
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宏观物体的运动:
1. 找出这些物体运动的共同点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 .机械运动的例子。
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树叶纷纷飘落 日出 日落 3 . 机械运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与我们生 活联系最密切的运动。衣、食、住、行、生 产、生活、工作处处都离不开机械运动。
练一练:
1.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 会 变红 ,这种现象说明分子 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 运动 中。
2.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 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 “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所示。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 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 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 这是由于分子 不停的运动 的 结果。
物质三种状态特征:
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能被压 缩,不能流动
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 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流动。
液体:有一定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 状, 不能被压缩,但能够流动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 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着原子核运动。
20世纪物理学的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 成,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 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而原子核是由 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都是由夸 克构成的…… 物理学家对原子核内部结构及运动的研究, 发展了造福人类的核技术,开创了原子时 代。推动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