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套人民币可用资料汇总
第1-5套人民币简介

第一套人民币简介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停止流通时间:1955年5月10日发行方: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设计者:王谊久、申乃镛面额:12种版别:62种1948年11月初,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时任华北区政府主席的董必武提出,要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解放区统一货币,于是将原定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提前到1948年12月1日。
这是中国金融货币史上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成立,这一天,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简称人民币。
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上的行名、年号和面额均出自当时华北区政府主席董必武之手。
每一个见过第一套人民币的人都会对票面上的图案留下深刻的印象,据第一套人民币最初设计者回忆,最初送审的货币票面上印的是毛泽东头像,但是毛主席说:“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于是,人民币上的图案就改成了与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的人们生活有关的图案,如农耕、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
“人民”两字说明这个钞票的性质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
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进到哪里。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我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第一套人民币采取了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刷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而且在长期印刷和发行中,其纸张、水印、印刷工艺、暗记、冠字号码等特征,都作了很多改动,造成钞劵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第一套人民币有着相当繁杂的版本。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第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大全套及硬币外汇券收藏知识汇编

第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大全套及硬币外汇券收藏知识汇编第三套人民币“币王”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种面额(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9种版别,其中壹角纸币有3种版别,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各一种版别。
它是人民币纸钞中面额、版别最少的一套人民币。
在这套人民币中被藏界誉为现代“币王”的纸币有三张,它们分别是:炼钢工人图案五元币,因其高超的雕刻艺术和超前的印制技术而被国际印钞界公认为“世界纸币精品”;枣红色壹角币,是这套人民币中的第一版壹角币;背绿水印蝴蝶版壹角券,是这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存世量最少的壹角币。
该币为三罗马冠字,七位流水编号,分有水印和无水印二种,名称为“学生参加劳动”。
由于该币背面中心防伪线为褐色和绿色套印,看上去像蝴蝶的二个翅膀,因此被收藏界称之为“绿背、蝴蝶版”。
该钞发行仅1年有余,中国人民银行即于1967年12月15日开始停止发行,重新发行了背色一致的同图案壹角纸币。
由于发行、流通的时间短,加之数量不大,现在水印的“蝴蝶版”在市场上已成为非常少见的品种,配齐大全套必不可少,目前在京、津等地藏市中该币中水印的挺版币匮乏,市价已由年初的500元攀升至850元,并取代了“枣红壹角”币的领涨地位,而无水印的“绿背、蝴蝶版”壹角币则仍在280-300元之间徘徊。
稀少与美——纸币的鉴赏第一张人民币。
1948年12月 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金字第四号布告:“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山东省政府和陕甘宁,晋绥两边区政府同意,特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当天,即发行这三区的本位货币—“人民币”第一张人民币,即“00000001”号,面额五十元,规格为132X68毫米,正面底纹为浅蓝色,花边为高梁红色,图景为黑色,中间花符浅紫色。
正上方印有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正楷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中间印有“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等字样。
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小知识[宝典]
![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小知识[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8fcde53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c.png)
人民币知识【第一套人民币】:00000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
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圆券4种、10圆券4种、20圆券7种、50圆券7种、100圆券10种、200圆券5种、500圆券6种、1000圆券6种、5000圆券5种、10000圆券4种、50000圆券2种,经历了60多年的时光,现已身价百倍,大全套的价格为650万左右,还得看品相,其中的珍稀币种有:“四大天王” 10000圆的牧马图(现市价260万左右),10000圆的骆驼队(现市价为40万左右),5000圆的蒙古包(现市价70万左右),500圆的瞻德城(现市价70万左右),看品相而定;“十二珍品”50000圆的新华门、收割机,5000圆的牧羊图、渭河桥,1000圆双马耕地、牧马图,200圆排云殿,100圆帆船、北海桥,50圆火车和大桥、水车和矿车,5圆水牛。
【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1964年4月15日退出流通领域。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万元),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00000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面值共11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版别为13种。
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他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其中角币为正面单凹印刷;1元、2元、3元和5元纸币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刷;10元纸币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线印刷技术。
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资料

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入战略进攻以后设计生产的。
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首批设计的7个卷别票样是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查批准的。
因当时通货膨胀严重,无价高涨,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硬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制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需要,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跟到哪里,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唯一的合法货币,清楚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近百年的外币。
金银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币制混乱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票币特征由于受战争环境和解放初期经济困难等条件限制,这套人民币采取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制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因此票面图案的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既有反应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
也有反应交通运输的场景、名胜古迹等;钞票种类多,面额种类差别大,最小面额1元,最大面额达50000元。
票面“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当时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应南汉宸之邀题写的。
印制特点解放区印钞厂承担了大部分票劵的设计和印制任务。
解放后接管京、津、沪、汉、渝等大城市的印制厂也先后承担印制任务。
印制技术从石印、凸印(脚蹬圆盘机)、胶印、凸印到胶版,凸版套合均有,油墨、纸张就地取材,导致印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钞票相当精美,有的比较粗糙。
发展历程(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1947年夏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
取得了重大胜利。
从全国总的形式看,陇海路以北各解放区已经巩固而且逐健连成片。
各地区贸易联系,物质交流日益发展,而货币币制不统一、货币的比价不固定成了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也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造成巨大困难。
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大举反攻以后,各解放区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并且逐步练成大片。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华北财经会议决议,华北、华西和华东三大解放区之间首先进行了货币的统一工作和兑换比价,使翼南银行、晋察翼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币按固定比价统一流通。
全套人民币图文样例(图片分辨率很高,可放大)

•我国货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绚丽多彩。人民币在我 国货币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同日开始 发行统一的人民币。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 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 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已陆续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 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 的货币体系。 •第一套人民币于1955年5月10日起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全图
•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20日开始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和 第二套人民币比价为1:1,即第三套人民币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面额等值,并 在市场上混合流通。 •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种面额13种版别,发行时间如下: • 1962年4月20日发行纸币1种:1角(1960版); • 1964年4月15日发行纸币2种:2角(1962版)、2元(1960版); • 1966年1月10日发行纸币2种:1角(1962版)、10元(1965版); • 1967年12月15日发行纸币1种:1角(1962版); • 1969年10月20日发行纸币2种:1元(1960版)、5元(1960版); • 1974年1月5日发行纸币1种:5角(1972版); • 1980年4月15日发行硬币4种:1角、2角、5角、1元。 • 第三套人民币13种面额的纸币、硬币自2000年7月1日起全部停止流通
第一套人民币
• 一、1元券(2种版别):
• 二、5元券(4种版别):
• 三、10元券(4种版别):
• 四、20元券(7种版别):
• 五、50元券(7种版别):
• 六、100元券(10种版别):
• 七、200元券(5种版别):
新中国全套纸质人民币大全

新中国全套纸质人民币大全更正:昨日群发消息,因为编辑疏忽,误将不恰当的市场参考价格标注在文中,引起误会,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各位藏友谅解!第一套人民币全套第一套人民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
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
第一套人民币四大天王瞻德城中国人民银行1951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中面值为500元的图案就是“瞻德城”。
该套面值500元的人民币正面图案为古城瞻德城,颜色为紫黑、浅蓝;背面图案为花幅、维文、行名,颜色为紫色。
纸币规格为长134×70mm。
钞纸无水印,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几何图形组成,三字冠7位数号码。
骆驼队壹万圆骆驼队发行于1951年,在1955年停止流通,流通时间为3年6个月,是人民币中唯一使用挪威生产的道林纸的钞票,纸身较薄,背面的图案有明显透印效果;加上由于使用双面胶版印刷工艺,其印制数量与其他品种相比更少。
解放初期针对新疆地区发行,当时该地区经济落后局面还未能恢复,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很少有人有能力将其完整留存。
由于银行回收,大面值钱币销毁比较彻底,壹万圆骆驼队全新品相纸钞,存世量非常之少。
牧马第一套人民币壹万圆牧马图是在1951年05月17日由北京印钞厂印刷,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行。
是第一套人民币的“钞王”,是发行量和存世量最少的一张钞。
第一套人民币壹万圆牧马图是在1955年04月01日正式退出流通。
蒙古包作为第一套人民币的四大天王之一,蒙古包纸币绝对会是整个人民币收藏市场上的代表、典范、统治者,其市场地位不容置疑,其它币中无法取代。
第二套人民币全套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人民币种。
第一_二_三套人民币暗记详解

人民币暗记大全详解第一套[1元工农图券]该券的规格为长1[3毫米,宽54毫米.采用三色胶印。
主色为蓝色和粉红色。
背面主色为棕色,该券由(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直属印刷厂和天津人民印刷厂印制,于1949年1月17日至1949年4月7日完成。
票券无水印,票面无底纹:正面有三位罗马数字双冠字,无号码:工农田左侧中部房屋侧墙上有“A”字暗记,该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1元工厂图券]该券的规格为长116毫米,宽56毫米,采用三色胶印。
主色为红蓝色:背面主色为蓝灰色。
此券由上海印钞厂印制.于1949年6月5日至1949年7月]4日完成,票券无水印。
票面底纹为曲纹;正面左侧靠边框的树梢上有“R”字暗记,左下花符与树根之间也有“R”牛暗记,右侧面额下的心形图案内有“中”字暗记,左侧粗树的树权间有“人”宇暗记.左侧房屋的墙上有“2”字暗记。
该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5元牧羊图券]该券的规格为长117毫米,宽56毫米.采用三色胶印主色为绿色。
背面主色为深绿色。
此券1b(石寒庄)中四人民银行直属印刷厂即制,于1948年原版.1949年2月再次印刷。
票券无水即;票面底纹为横纹。
正面右侧图章右下部有”中”字暗记,右侧图章左下部有“Z”字暗汜,该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5元帆船图券]该券的规格为长115毫米,宽56毫米,采用三色石印,主色为深蓝色,背面主色为绿色;该券由中国人民银行(河北涉县索堡)第二印刷局印制,于1948早12月20日至1949年7月19日完成。
票券无水印:纸质有黄与白、厚与薄和颜色深与浅之分,票面底纹为曲绞。
正面左下角小花符右下部有”Z”字暗记,左侧帆下有“Y”字暗记,右下角小花苻左下部有“中”字暗记,该券停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
[5元水牛图券]该券的规格为长127毫米,宽60毫未,采用三色石印,主色为深蓝色,背面主色为深棕色,此券由延安光华印刷厂1949年7月开始印制粟券无水印,纸质羞,纸面粗糙且色泽暗,票面无底纹,正面左下角和右下朗的面领方框四周均有“解放西北”四字暗记该券停止使用时间为1955年5月10日[5元织布图券]该券的规格为长116毫朱,宽56毫米,采用三色胶印,主色为黄榨色。
货币知识(第1至5套人民币概况)

货币知识(第1至5套人民币概况)第一套人民币概况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开始发行的。
从开始发行到1955年5月拾日停止流通使用的人民币为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在统一各革命根据地货币的基础上发行的。
发行统一的货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革命根据地货币是在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就开展了统一货币的工作。
如华中解放区发行统一的华中币,收回和统一原来新四军开辟的各的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多种名称不同和币值不等的地方货币。
其它解放区也采取了类似的统一货币的措施。
但是,在各解放区统一货币工作尚未完成时,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区许多地方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工作不得不暂时停止。
1947年夏,解放战争进入我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
但是各地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固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的机动作战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迫切需要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状况,统一各解放区货币。
1947年拾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
不久,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币成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拾月,山东解放区北海银行币与华北解放区货币相互流通。
11月,华北解放区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
从此,北海银行币成为山东和华中各解放区的统一货币。
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解放区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解放区货币,经华北人民政府、山东人民政府、陕甘宁和晋绥两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三套人民币可用资料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
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票面全额为176552元,市场价值500万元一套,升值28倍之多。
史上最牛人民币壹万圆牧马图发行于1951年5月17日,壹万圆牧马图正面主色为紫色,票幅140×75mm,冠字只有三罗“ⅠⅡⅢ”一种。
主图案描绘一位蒙古牧民,手执修长的“套马杆(引:广场舞)子”,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牧马。
天空辽阔,牧草丰美,近景处以头马为首的数匹骏马神态悠闲缓步前行,远景处成群的马儿或吃草,或休憩;牧马人、马与自然构成一副和谐的美丽图画。
背面主色为茶色,绘有蒙文行名并刊印面值(主要在内蒙古地区发行)。
壹万圆牧马图之所以成为史上最牛人民币,不仅由于其设计精美,更重要的是其珍稀程度无可比拟。
十二珍品:伍圆“水牛图”、伍拾“水车和矿车”、伍佰“瞻德城”,壹仟“马饮水图”、“帆船图”,伍仟的“牧羊图”、“蒙古包”、“渭河桥”;壹万“骆驼队”、“牧马图”,伍万“新华门”、“收割机”。
其中,壹万圆的“牧马图”、伍仟圆的“蒙古包”、伍佰圆的“瞻德城”和壹万圆的“骆驼队”更是十二珍品中的“四大天王”,单张价值更是一年一个高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
1964年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纸币,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共发行了11种面值,共16种版别: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种,5角2种(有水印、无水印),1元2种(红1元、黑1元)、2元券1种,3元券1种,5元券3种(1953苏印,1956年空心海鸥水印,1956年实心海鸥水印),10元券1种。
苏三珍(大黑拾、红五元、绿叁元)特别是10元劵,俗称大黑拾品相好的价值20多万元,在2009年价格5万左右,叁元价格高达5万元左右,先前才几千元。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引:白居易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二引:天伦之乐)(另引:人以诚为本)”,在这里得以演绎。
相比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增值了10多万元。
各品种的数量相对很好统计,也确切地反映了各个品种的稀有程度。
第一位:大拾元毫无疑问,这品种最少;
第二位:绿叁元理所当然排在第二;
第三位:红五元也无可厚非;
第四位:海鸥五元这品种前几年从黄五元中脱颖而出,有一定存世量,依然排在第四位;第五位:黄五元平身见过唯一一刀,除此之外,我没有见过五十连以上的;
第六位:红一元见过几刀,收集比较分散,有一定数量大连号,受长线投资者追捧较多;第七位:宝塔山二元受长线投资者追捧较多,深藏的刀货较多,大连号在淘宝也常见;第八位:有号码五分沉淀太快,依然有刀货,但大连号已经很少,长线投资者收藏不多,淘宝数量也少,从2012年的可交易量来看,排在红一元和宝塔山之后有点委曲;
第九位:黑一元受长线投资者追捧较多,深藏的刀货较多,大连号在淘宝也常见。
豹子号比有号码五分多;
第十位:有号一分(70年代) 这是一个特殊品种,影响力小,近半年只发现一刀。
为七十年代末加印的有数码的一分币,与五十年代明显的区别就是有“儿”暗记;
第十一位:火车头二角刀货较多,捆货依然存在;
第十二位:黄一角刀货较多,捆货依然存在,大连号较多;
第十三位:深版五角前几年捆货较多,这些年逐渐与浅版五角拉开价位,与浅版五角明显的区别就是无水印;
第十四位:浅版五角捆货较多,旧币少,相对存世量较多;
第十五位:有号码一分(50年代) 发行量大,旧币也多,依然能常见到捆货;
第十六位:有号码二分捆货很多,为二版币数量最多的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9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3种、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有1种。
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8 。
总的可细分为30余种。
第三套人民币各券别发行时间
1962年4月20日:发行1960版1角纸币;
1964年4月15日:发行1960版2元及1962版2角纸币;
1966年1月10日:发行1965版10元及1962版1角纸币;
1967年12月15日:发行换色1962版1角纸币;
1969年10月20日:发行1960版1元及5元纸币;
1974年1月5日:发行1972版5角纸币;
1980年4月5日: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硬币。
未发行币种
中国人民银行曾印制1990年版的1元及2元纸币,由于当时第四版人民币已大量发行,以
及第三版人民币即将停用等原因,未发行即被银行收回,仅有极少量流入市场。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60版一角纸币“红一角”,被指有严重的“右倾”错误。
此后该券即遭到严苛的回收销毁,存世量骤减。
而这个钱币上的“路线错误”却使“红一角”在今天成为收藏界的宠儿,集万千目光与一身。
当前市价疯涨近3万倍,已是各路藏家奋力寻求的稀世珍品。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五珍”
第三套人民币是现有的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
每套人民币中都有其珍品,那么,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珍品都有哪些呢?
①1960版枣红壹角。
为什么枣红色壹角会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的“币王”呢?该角券是新中国唯一一次使用干纸正背面双凹印刷的纸角币,油墨颜料也是工人们自己研制的永不褪色的色粉。
“枣红壹角”没有像其它纸币实行数次或多次印制发行,且纸张质量好、工艺精湛、发行量少、色调明快,从而使得“枣红壹角”的成本较高。
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该券币遭到严苛的回收销毁,存世量骤减,因此枣红色壹角券富有技术含量和历史意义,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稀有珍品。
②背绿水印壹角。
该票于1966年发行,字体花纹、银行名等票面正面单凹印刷,触摸有较强的凹凸感,与普通的壹角券票面无异,但背面却有部分颜色为墨绿色,故习惯称之为“背绿水印”。
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图案,主色为深棕色、浅绿色,看上去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故有人称之为“蝴蝶券”。
但由于流通中极易与同年代发行的2角券背面颜色相混淆,发行仅1年人民银行就决定将其收回。
因此背绿壹角券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存世量最少的纸币。
背绿壹角由于印刷时采用的钞票纸不同,有带水印和无水印两种版式,其中带五星水印的“背绿壹角”存世量十分稀少,也是第三套币中当之无愧的“票胆”。
③1960版贰圆古币水印券。
票券正面图案是车床工人生产作业,象征工业为主导。
票面正面主色是墨绿色和黑色,触摸票正面的花纹有极强的凸凹感,背面图案为国徽、石油矿井作业,背面主色为绿色、粉红色、黑色,古币水印存世量相当少,是三版币“五珍”之一。
④1960版古币水印壹圆券。
票面正面图案女拖拉机手,正面主色为红色,背面图案为国徽、棉花、梅花、牧场,背面主色为黑色、红色、蓝色、黄色,分古币水印和
空心五角星水印两个版别,这是三版币中较珍稀的品种,票面正面图案为拖拉机手,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的羊群象征发展畜牧业。
⑤1960版五角星水印5元券。
它是我国纸币中的精品,主图描绘的是工人手握钢钎,钢钎所指之处,配以放射状底纹,使人仿佛看到了画外炉火通红,钢水四溅,轰轰烈烈的炼钢场面,达到了创作艺术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绝无仅有的杰作,还赢得了国际钞界“最佳钞票及世界最佳纸币”设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