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物理试题(一)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 答题时间:90分钟 总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多个选项正确。
) 1、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速度B.向心力C. 速率D.加速度2.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装置中,主动轮A 和从动轮B 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力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以做曲线运动4.如图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相互不打滑,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两倍.A 、B 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 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v B :v C =2:1B.a A::a B =2:1C.a A :a C=2:1D.a B :a C =2:15.关于地球的运动,正确的说法有 ( ) 装订线内禁止答题 班级姓名考号A. 对于自转,地表各点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B. 对于自转,地表各点的角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C. 对于自转,地表各点的向心加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增大D. 公转周期等于24小时6.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处的物体都随地球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将地球视为圆球体,如图所示,比较a、b处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处物体的角速度不同B.a、b两处物体绕自转轴的向心加速度相同C.a、b两处物体的线速度不同,且va>vbD. a、b两处物体的角速度相同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B.两个速率不等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圆心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内速度变化量相同B.火车通过弯道时,规定的行驶速率为v,当以小于v的速率通过时,轮缘将挤压外轨C.洗衣机在正常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服上的水甩掉D.能量耗散从能量的转化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9.如图是自行车的轮盘与车轴上的飞轮之间的链条传动装置.跷轮盘的一个齿,Q是飞轮上的一个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Q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B.P点的角速度小于Q点的角速度C.P点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向心加速度D.P点周期小于Q点周期10.关于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赤道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B.在两极的物体线速度最大C.在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最大D.在北京和天津的物体角速度一样11.一质点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所示。
辽宁省葫芦岛八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八中高三(上)期初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2.如图所示,匝数为N、半径为r1的圆形线圈内有匀强磁场,匀强磁场在半径为r2的圆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垂直于线圈平面.通过该线圈的磁通量为()A.B.C.D.3.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l;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2,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2之比E l:E2分别为()A.b→a,2:1 B.a→b,2:1 C.a→b,1:2 D.b→a,1:24.如图甲所示,电路的左侧是一个电容为C的电容器,电路的右侧是一个环形导体,环形导体所围的面积为S.在环形导体中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在0~t0时间内电容器()A.上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为B.上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为C.上极板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D.上极板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5.A、B两闭合圆形导线环用相同规格的导线制成,它们的半径之比r A:r B=2:1,在两导线环包围的空间内存在一正方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两导线环的平面,如图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流过两导线环的感应电流之比()A.=1 B.=2 C.=D.=6.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7.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则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B.C.D.8.如图所示,一个物块从光滑斜面的底端A以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去,到C点时速度为零,B是AC间的一点,AB=2BC,且物块从A到B的时间为t,则物块从第一次经过B到返回B所用的时间为()A.2(﹣1)t B.2(+1)t C.(﹣1)t D.(+1)t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B.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1和A2始终一样亮C.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2立刻熄灭,A1过一会儿才熄灭D.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11.图甲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1.测得R=10Ω的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A.原线圈中电压的有效值为3110 VB.原线圈中电压的有效值为2200 VC.原线圈中电流变化的频率为25 HzD.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22 A12.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C.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二.填空题:(共10分)13.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14.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交流电源.(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 F的公式为v F=;(2)计算加速度的公试为a=.三.计算题:(共30分)15.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U形管中用水银柱封一段空气柱,当空气柱的温度为14℃时,左边水银柱的高度h1=10cm,右边水银柱的高度h2=7cm,空气柱长度L=15cm;将U形管放入100℃的水中至状态稳定时,h1变为7cm.(1)求末状态空气柱的压强和当时的大气压强(单位用cmHg).(2)空气柱从初状态变化到末状态,内能(填“增大"或“减小”),若吸收的热量为Q,对外界做功为W,一定有Q W(填“大于”或“小于”).16.边长为L=0.2m的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穿过该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将边长为,匝数n=100,线圈电阻r=1。
2017-2018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竞赛考试物理试题

2017-2018学年一物理竞赛试卷一、选择题(1-3题单选4-5题多选,每题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4分)1、当汽车驶向一凸形桥时,为使在通过桥顶时,减小汽车对桥的压力,司机( )A.以尽可能小的速度通过桥顶B.增大速度通过桥顶C.以任何速度匀速通过桥顶D.使通过桥顶的向心加速度尽可能小2、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A.B.C.D.3、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在与水平面成角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雪橇受到的( )A.支持力做功为B.重力做功为C.拉力做功为D.滑动摩擦力做功为4、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周期约为90,如果把它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的运动和一颗周期为120的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飞船的轨道半径大于卫星的轨道半径B.飞船的运行速度小于卫星的运行速度C.飞船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卫星运动的角速度5.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经过一段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右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x+L)B.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xC.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fLD.这一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L二、计算题(20分)6、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斜面底端与半径的光滑半圆轨道平滑相连,为轨道圆心,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两点等高.质量的滑块从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等高的点,取10.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使滑块能到达点,求滑块从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的最小值.3.若滑块离开处的速度大小为4,求滑块从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
辽宁省葫芦岛一中17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3月期初考——物理(物理)

辽宁省葫芦岛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其中1-9为单选,10-12为多选。
全部选对得满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2.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检验B.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惯性大小的,因此又叫惯性定律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一方向上必定有力的作用D.依据牛顿第三定律,跳高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3.有几个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x的大小同其质量m、速度v、作用力F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x=v/2aB. x=mv3/FC. x=FtD. x=mv2/2F4.如图,一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A处把工件轻轻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便被送到B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件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B.工件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匀加速运动C.提高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一定能缩短工件的运送时间D.不管传送带的速度为多大,工件的运送时间是一样的5.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g=10m/s2,则: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5m/s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D.小球是从2.5m高处自由下落的6.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7.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各用10 N的力拉住轻弹簧的两端,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C.根据公式k=F/x,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D.弹簧所受的合力为10 N8.电梯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下列图片相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乙图,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大量处于n =4能级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相对论学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D .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得进行,称为链式反应,其中一种核裂变反应方程为2351419219256360U Ba Kr 2n →++2、如图所示,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l ,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 ,导线在a 、b 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有额定功率为P 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A .B .C .D .3、 “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是明朝的士大夫万户。
他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
假设万户及所携设备(火箭(含燃料)、椅子、风筝等)总质量为M ,点燃火箭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质量为m 的炽热燃气相对地面以v 0的速度竖直向下喷出。
忽略此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火箭的推力来源于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B .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速度大小为m M mv -0C .喷出燃气后万户及所携设备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02()m v g M m - D .在火箭喷气过程中,万户及所携设备机械能守恒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图(甲)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x =1.0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的波长为2.0mB .该波的周期为1sC .该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D .该波的波速为2.0m/s5、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放有一重为G 的物块,物块3水平轻弹簧一端顶住物块,另一端顶住竖直墙面物块刚好沿斜面向上滑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的弹力大小是( )A.12G B.32G C.33G D.3G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正弦交流电源电压为U=12 V,电阻R1=1 Ω,R2=2 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 Ω,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则A.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B.通过R1的电流为3 AC.若向上移动P,电压表读数将变大D.若向上移动P,电源输出功率将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答题时间:90 分钟总分数: 100 分一.单选题(每题5分)1、以10的速度,从10高的塔上水平抛出一个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取,石子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 )A. B. C.20 D.302、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小行星带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3、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是r A=r C=2r B.若皮带不打滑,则A、B、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为( ).A.1∶2∶2 1∶1∶2B.1∶2∶2 2∶1∶2C.1∶2∶1 1∶1∶2D.1∶1∶2 1∶1∶24、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g竖直下落到地面,在此过程A.物体的动能增加mgh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5、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的圆弧轨道,半径水平、竖直,一个质量为的小球自的正上方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则小球从到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2B.机械能减少C.合外力做功D.克服摩擦力做功6、假设一架战斗机正在空中某一高度做匀速飞行,另一架空中加油机给其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7、质量为1kg的小球从离地面5m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m,设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为0.2s,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为( )A.90NB.80NC.100ND.20N8、质量为3的机车,其速度为.在与质量为2的静止车厢碰撞后挂在一起时的速度为( )A. B. C. D.二.多选题(每题5分,选对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轴在水平地面内,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轴上沿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和的运动轨迹,其中和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的飞行时间比的长B.和的飞行时间相同C.的水平速度比的小D.的初速度比的大10、一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引力常量为,则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A. B. C. D.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物体上有一光滑的半圆弧轨道,最低点为,两端、一样高。
【解析】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班)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葫芦岛市八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选对不全得3分)1. 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各量均为矢量的是()A. 位移、速度、加速度B. 力、位移、功C. 速度、加速度、动能D. 重力、位移、重力势能【答案】A【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力、位移和重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功、动能和重力势能都是只有大小无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选A.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答案】A【解析】根据可知,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选项A正确;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方向也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选项B错误;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不一定保持不变,例如当加速度和速度反向时,当速度减到零时,速度反向,而加速度方向不变,选项C错误;当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即使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大,选项D 错误;故选A.3. 某人大雾天驾车在高速路上行驶,已知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A. 2.5m/sB. 15m/sC.D. 60m/s【答案】B【解析】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则有:v△t+=30m,代入数据解得最大速度v=15m/s.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4.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比赛开始(t=0)时两车在同一计时线处如图所示为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在下列哪个图对应的比赛中,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A. B. C. D.【答案】C【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里,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A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A错误.B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B错误.C图象也是在t=20s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所以选项C正确.D图象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图象法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应用图象法时注意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即图象的纵、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两条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根据题意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景,正确画出物体的运动图象,这是应用图象解题的关键.5. 如图所示,体操比赛的吊环项目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如图甲所示),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T始终大小相等,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关于T与F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减小,F不变B. T增大,F不变C. T不变,F减小D. T不变,F增大【答案】B...............点睛:本题即使考查学生对合力与分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那么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就越大.6.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小球上,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30°,则弹簧的伸长量为()A. B. C. D.【答案】D【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受力平衡,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弹力方向和支持力方向夹角为60°,根据平衡条件得:F弹cos30°=mg,解得:F弹=mg;根据胡克定律得:,故选D.7. 如图所示,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员和滑板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h一定时,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B. h一定时,v0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越大C. 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与高度h无关D. 运动员落地位置与v0大小无关【答案】B【解析】运动员和滑板做平抛运动,有h=gt2,故运动时间与初速度无关,故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有mgh=mv2−mv02,解得,故v0越大,h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越大,故B正确,C错误;射程x=v0t=v0,初速度越大,射程越大,故D错误;故选B.8. 一个质量为20kg的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3m/s,已知滑梯顶端距地面高度为2m,取g=l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外力做功90 JB. 阻力做功490JC. 重力做功200 JD. 支持力做功110J【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了功的公式和动能定理的基本运用,要注意明确受力分析,能分析已知力的做功情况,再由动能定理分析未知力做功情况.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B. 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大C. 在电势高的地方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大D. 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与等势面垂直【答案】A【解析】电势为零,是人为选择的,所以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故A正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说明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则电势高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根据电势能公式E P=qφ,只有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小,故C错误.等势面上电势处处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不做功,是因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因此场强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故D正确.故选AD.点睛: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对于它们的关系可借助电场线可以形象直观表示电场这两方面的特性: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10.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从A点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竞赛理综试卷(无答案).pdf

CO32-C.Na+、H+、NO3-、SO42- D.Fe3+、Na+、Cl-、SO42-.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A.2NaBr+Cl2=2aCl+Br2
B.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C.2H2S+SO2=2H2O+3S↓ D.C+CO22CO.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C.蔗糖、蔗糖酶、果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8.一位细胞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小,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9.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是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原生质层的________性比细胞壁
大。
丙
乙
甲
丙
乙
甲
丙
乙
甲
蔗糖溶液浓度
时间
C
蔗糖溶液浓度
时间
D
蔗糖溶液浓度
时间
B
蔗糖溶液浓度
时间
A
4.,
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的分类依据的是(
)
A.有无色素
B.有无染色体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叶绿体
5.糖原、核酸、淀粉、蛋白质的单体分别是
A.单糖、碱基、单糖、氨基酸 B.葡萄糖、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学科竞赛试题 2017.121、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C.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D.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采用的是“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也就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会比路程大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6、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含有以流水为参考系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7、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的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8、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B.路程C.质量D.时间9、关于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时,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10、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11、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12、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
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科学假说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D.控制变量13、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被看做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 ,不能把地球看做质点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做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14、关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很小的物体,如液滴、花粉颗粒、尘埃等B.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作质点C.一山路转弯处较狭窄,司机下车实地勘察,判断汽车是否能安全通过。
此时在司机看来,汽车是一个质点D.描绘航空母舰在海洋中的运动轨迹时,航空母舰可看作质点15、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将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时。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火车以速度经过某一段路,是指瞬时速度D.子弹以速度从枪口射出,是平均速度17、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18、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加粗的字表示位移的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19、以下情景中,加粗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问题,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被视为质点2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车轮自转情况时车轮不能被看成质点B.体积大的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体积小的物体可以被看成质点C.质量大的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质量小的物体可以被看成质点D.在自然界中,质点是客观存在的22、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上不同区域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C.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D.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23、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跑完100C.早上7时起床D.北京开往广州南高铁列车9时23分从北京西站发车24、平常所说的“地球在公转”“太阳东升西落”,所指的参考系分别为( )A.地球、地球B.地球、太阳C.太阳、地球D.太阳、太阳25、下列关于民间俗语中所说的时间,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做事得过且过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间隔B.形容做事没有持久性说“三分钟热度”,“三分钟”指时刻C.形容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时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指时刻D.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时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三分”和“一秒”均指时刻26、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2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它的意义是( )A.物体在1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物体在任1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C.物体在任1初的速度比前1末的速度大2D.物体在任1末的速率都比该秒初的速率大2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改变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大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就做加速运动C.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29、火车上的乘客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对面的火车缓缓启动了,过了一会儿发现原来是自己乘坐的火车离开了站台,对面的火车并没有动.乘客认为“对面火车启动”和“自己乘坐的火车离开站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A.站台和对面火车B.对面火车和自己乘坐的火车C.站台和站台D.自己乘坐的火车和站台30、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B.1只能分成60个时刻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是时间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31、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看做质点处理的是( )。
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32、下列关于时间与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钟上课,上课45分钟.”其中“8点钟上课”指的是时间,“上课45分钟”指的是时刻B.小王迟到了,老师对他说:“为什么你现在才来?你早该到校了.”其中“你早该到校了”指的是到校的时间C.小王说:“我早就从家里出来了,因为今天公共汽车晚点了.”其中“早就从家里出来了”指的是时间D.老师说:“希望你下次一定要在7点50分以前到校.”其中“7点50分以前”指的是时间33、下列运动中所研究的对象,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在兵兵球运动中,研究弧旋球的旋转情况B.在马拉松比赛中,确定运动员的成绩C.在跳水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姿态D.在足球比赛中,判定足球是否出边线34、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C.标量和矢量,-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D.以上说法均正确35、以下的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B.某人用15 跑完100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攻入一球36、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表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为0.7B.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约为85C.校运动会100 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 8D.省运动会开幕式于2014年10月25日17时开始37、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列车在9时45分到达途中的南京站B.新闻联播节目于19时开播C.足球赛于19点正式开始D.某运动员用11.5跑完了10038、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们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井在运动”的参照物判断,错误的是( )A.井B.奶公C.墙D.风39、下列哪些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A.神舟九号飞船绕着地球运转B.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D.煤燃烧的过程40、宋朝著名词人康与之临长安、怀秦汉;诉衷情,多感慨:“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作者在词中描述了多种不同事物的运动,下列各选项中,作者所选取的参考系与“狐兔又群游”中参考系的选取存在明显不同的是( )A.泪难收B.夕阳西下C.塞雁南飞D.渭水东流41、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列车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 )A.向前运动B.向后运动C.倾斜落向前下方D.倾斜落向后下方42、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路程、时间、速率D.加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43、2014仁川亚运会游泳比赛如火如荼进行中,叶诗文和焦刘洋是中国女子泳坛的两位领军人物,她们在2014仁川亚运会上都成功夺取金牌,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比赛中下列的哪一个物理量比其他运动员的大( )A.跳入泳池时的速度B.终点撞线时的速度C.全程的平均速率D.掉头时的速度44、明代诗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