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填卡、网报注意的问题
死因监测网报注意事项

死因监测网报注意事项1、癌症:编码要选择原发癌,不出现四位编码,用三位编友再进行查询后选择;特殊的没有四位编码。
2、脑病:脑血栓>1年,编码选I69.3,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1年,编码选I69.1,脑内出血后遗症。
3、肺心病:不能做根本死因,在b行填写引起肺心病的疾病。
例如:肺气肿、J43.9;哮喘、J45.9;慢支、J42;慢阻肺、J44.9等。
4、肝硬化:不能做根本死因,在b行填写引起肝硬化的疾病。
例如:酒精性肝病或某种肝炎等。
5、心衰、呼衰不能做根本死因。
6、A行死因疾病没有明确说明的,编码选“.9”。
7、只有一种疾病,a与根本死因要一致。
8、有二种疾病,a、b均填,再生成根本死因。
9、交通事故在a行简要说明具体情况。
例如:行人被某种车辆撞死;骑(坐)脚踏(摩托、三轮)车与其他何物相撞;驾驶(乘坐)某种车辆与其他何物相撞。
10、最高诊断单位要与填写的疾病诊断相符。
11、死亡时间一定要精确,网报的医生填报日期要选择在网报之前的一周以内......................,如果与实际填报日期不符,要在调查日期处记录。
12、网报不填写死者联系人信息,纸质证明书一、二联必须填写,以备死因调查及补开死亡证明。
13、补开死亡证明书要以原始第一联信息为准,必须是联系人持有效证..........件办理...;已经销户的去公安部门办理。
14、每个季度末将第二联上报疾控中心慢病科。
15、医院出具在家死亡证明书要另类登记、保存。
16、尽量选四位编码。
17、下面项填写上面项的疾病导致的原因,不能没有关联。
死因网络直报

• • • • • • •
其他类型:
• 运输事故: 涉及人员、运输工具、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方式等 • · 意外窒息: 多指婴幼儿意外被床上用品或大人 身体闷死 • · 中毒: 应区别给错、服错或药物过量以及正确服 用的有害效应 • · 自杀 • · 形式:服毒、自缢、跳楼 • · 原因:家庭、社会、经济
其他填写要求
• • • 6、先天异常:必须自出生即存在; · 尽量报告严重的先天异常 · 一般先天异常致死,实际上是放弃治疗或放弃喂养的后 果 · 先天性心脏病:应尽量报告其类型 7、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 · 性质:骨折、损伤、烧伤、中毒... · 部位:颅内、胸、腹部、四肢... · 程度:重、中、轻 8、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 性质:意外、自杀、被杀
常常不能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
• 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呼吸系统和循 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 性支气管炎、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或中毒的临 床表现。高血压应进行修饰,可把根本死因确定 为脑猝死,脑出血等。 • 原发性肿瘤一般不由其他疾病引起,特殊情况的 除外,比如肝癌。 • 早产、窒息一般不做根本死因。 • 推理出的编码为R00-R99时,为不明确的症状和 疾病,不能作为根本死因。
填写死因链时应尽量避免以下填写内容:
• 呼吸衰竭、来院已死、循环衰竭、猝死、 呼吸循环衰竭、酸碱失衡、多脏器衰竭、 电解质紊乱、全身衰竭、肺性脑病、不明 原因死亡、肺部感染等。
二.死亡原因部分的填写要求
• 一般填写要求: • 1、填写名称要规范,不能填写英文名称或 简称,如AIDS、慢支、上感、呼衰、肺脑、 甲亢、肾衰、心衰、乙肝、酒肝、药肝、 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等。 • 2、必须由熟悉死者情况的医生填写。 • 3、第Ⅰ部分按顺序填写直接死因 • 3、第Ⅱ部分按程度填写其他死因
死因填报要求及常见错误举例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本填写要求
1、按照全国统一的死亡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 或错项。
2、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
楚,不得用红笔或铅笔书写。
3、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随意涂改,必
须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
一般项目的填写
填写为: 未填写外部原因 Ⅰ(a) 脑疝(G93.5) (b)重度颅脑外伤(S06.2) 有外因时企图不明 Ⅰ(a) 农药中毒
(无法判断是意外还是自杀)
死亡原因填写常见的错误
5、根本死亡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告在死亡原因第Ⅱ部分, 由其导致的疾病放在第Ⅰ部分。
填写为: Ⅰ(a)肺部感染 (J98.4)
Ⅱ 肺癌
损伤与中毒
死亡原因填写
加害(他杀):
加害的方式:投毒、勒死、手枪、 尖锐物体、钝器等 加害的地点:家里、大街上、娱乐场 所、居住的公共区等
三、死因填写中常见的错误
死亡原因填写常见的错误
1、疾病诊断名称不规范 填写疾病的英文名称或者缩写 例:AIDS/ARDS/CHD/DM …… 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病因,无法确定死亡原因。 疾病名用俗称代替 儿麻后遗症 正确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银屑病 正确 牛皮癣 疾病名用简称代替 慢支、上感、呼衰、肺脑、甲亢、肾衰、心衰、乙肝、 酒肝、药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 正确的书写应为: 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项目的填写
7、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
或其它情况的直系亲属或亲友。注意填写联系
方式,方便核实死因。
8、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单位:确诊该疾病的
最高级别单位。 9、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依据:确诊该疾病的 方法
死亡原因的正确填写

(二)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
1.顺序颠倒:
原填报内容
建议填报内容
Ⅰ(a)高血压
Ⅰ(a)急性心肌梗死
(b)冠心病
(b)冠心病
(c)急性心肌梗死 (c)高血压
(d)贫血
Ⅱ 贫血
(二)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
原填报内容
建议填报内容
Ⅰ(a)心力衰竭
Ⅰ(a)心力衰竭
(b)冠心病和风湿性 (b)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病
(二)死因顺序的填写问题
(一)临死方式的填写问题: 1.填写内容与死因无关 如来院已死、车到已死、死 于途中、自然死亡、死于家中、家属报告死亡、死时无人 在场、死于野外、死因不明、老衰死亡等。 2、填写临死时的表现形式 如:呼吸衰竭、循环衰 竭、呼吸循环衰竭、全身衰竭、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多 脏器(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心力衰 竭、心肺衰竭等各种各样报告形式,没有任何特异性。 3、填写导致死亡的中间环节 如:猝死、休克、昏 迷、高热、酸碱失衡、电解质絮乱、肺性脑病、肺部感染、 癌性恶病质、腹水等报告内容,仅仅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还不是最早的原因。
死亡原因的正确填写
一、死亡原因定义及填写
定义:死亡原因是指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 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的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
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时,填写并选择该原因即可。但当 存在超过一个死亡原因时,则需按照ICD-10对根本死亡原因 的要求进行填写并选择根本死因。
二、国际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
(一)基本格式
第一块,死亡原因,用罗马字的I表示,这一部分的内 容从a、b、c、d四行分别填写。
第二块,第II部分内容,进一步补充导致死亡的一些 原因,但是与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无关的其他有意 义的情况。加速死亡原因也可填入此部分。
死亡原因的填写、报告

●证明书背面的调查、访视记录 当证明书正 面信息填写不完整,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时,由临床医生、保健医生、社区医生、 防保医生或统计人员到死者家或联系人处 调查死者生前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要 求必须详细、准确填写。主要询问内容包 括:致死疾病名称、发病或诊断的时间、 诊断单位、生前患有的各种疾病。询问完 成后应由死者家属或联系人在被调查者姓 名处签字,其余各项由调查者填写,不要 空项。
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
死亡医学证明书各联流向
第一联出证单位保存, 用于网络报告
第二联由出证单位寄送县(区) 疾控中心,内容与第一联同, 可进行网络代报
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 注销户口凭据
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
出证单位保存
县(区)疾控中心保存
户籍管理部门保存
殡葬管理部门保存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
1992年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根据世界 卫生组织制定的统一的“国际死亡原因医 学证明”,颁发了我国的“死亡医学证明 书”,供各地统一使用。基本格式如下:
Ⅰ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性支气管炎 Ⅱ 糖尿病
5年 10年 15年 3年
例二:某某,80岁,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如下,请填写其死因
死因链
在路上行 走时意外 被卡车撞 倒 颅骨骨折
在路上行走时意 外被卡车撞倒
颅骨骨折 颅内损伤
颅内损伤 调查记录:在马路上行走被卡车撞倒,送县 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前后不 到1小时就死亡了
尽量避免填写的情况
猝死 癌性恶病质 酸碱失衡 电解质紊乱 肺性脑病 肺部感染
R96.0 C80 E87.4 E87.8 G93.1 J98.4
这些虽然是比较具体的诊断名称,但仍不是死因 统计中需要的确切死因。 报告的顺序不能停止在这些死因,应继续追溯到 导致死亡的最早的原因并填写在证明书上。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

死亡报告卡的填写和报告程序在医疗领域,死亡报告卡是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记录和报告患者的死亡信息。
正确填写死亡报告卡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告,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死亡报告卡的填写要点和报告程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填写死亡报告卡的要求:1. 填写人员信息:在死亡报告卡的顶部,填写记录创建人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和填写日期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联系填写人员的关键,也方便后续对填写质量进行核查和确认。
2. 患者信息:在死亡报告卡中,准确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民族、身份证号码等。
此外,还应填写住址、联系电话等联系信息,以便后续与患者家属或其他相关人员联系。
3. 死亡信息:在填写死亡报告卡时,详细记录患者的死亡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死因、死亡日期、死亡时间、死亡地点等。
对于死因,需要尽量详细描述,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健康或安全的传染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的死亡,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4. 填写人员签字:填写人员需要在死亡报告卡的底部签字,表示填写负责并确保所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保障填写质量的重要保证。
死亡报告程序:1. 填写死亡报告卡:当发现有患者死亡的情况时,负责记录和报告的医务人员应及时填写死亡报告卡。
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准确、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
2. 核实与确认:填写人员需要核实所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尤其是对于死因的填写,应尽量详细描述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填写人员需要对填报的内容进行仔细校对,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3. 报告上级机构:根据规定的程序,填写人员需要将死亡报告卡上报给相关部门或上级机构。
具体的报告程序可能因地区和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填写人员应遵循相关的规定进行报告。
4. 存档和备份:填写人员需将死亡报告卡进行存档,并进行备份。
这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查询和使用,同时也是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管理制度

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管理制度单位名称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管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及文件,做好死亡病例监测网络直报工作,特制定死亡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如下:例会制度1、组织本单位死亡病例报告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村医每季度召开一次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主要内容为死亡信息的收集、报告、存在问题、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等。
2、要高度重视死因监测工作质量,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死亡报告质量讨论会,使《死亡病例报告卡》、《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填写规范、符合要求,死因链命名准确,使死亡报告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
3、安排专业人员参加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死因监测工作会议,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协调。
4、每次例会均完整的会议记录。
死因登记报告管理制度1、发现辖区内有死亡病例后,须填报《死亡病例报告卡》。
2、接到《死亡病例报告卡》后,在死亡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展开对死亡信息的核实,信息无误后由具有执业医师证的临床医生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规范、全面,死因链命名准确。
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调查记录〉一栏填写死亡病例的症状、体征。
3、在进行网络直报前,死因报告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死亡病例信息进行调查核实,死亡信息核实无误后在死亡证明书上加盖公章。
4、网络直报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
在进行直报时要认真输入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死亡信息等,输入项目要全面、准确,不得有漏填项。
5、输入完成后做好原始《死亡病例报告卡》和《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保存与管理。
死亡信息核实制度1、建立死亡信息核实制度,对死因信息不清楚,死因不明的死亡病例要认真核实调查,提高死因推断的准确性。
2、安排专人及时收集辖区内的死亡信息,对有疑问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及时向填报医生进行核实。
居民死因监测填写根本死因注意问题201522

居民死因监测填写根本死因注意问题一、不能作为根本死因的常见编码分类:1、死因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以“R”开头;2、伤害无外部原因或意图不明:根本死因编码为Y10-Y34 、Y87.2 以及S 和T 类;3、心血管病缺乏诊断意义:根本死因编码为I10 I47.2、I49.0、I46、I50、I50.0、I50.1、I50.9、I51.4、I51.5、I51.6、I51.9、I70.9;4、肿瘤未指明位置:根本死因编码为C76、C80、C97;5、呼衰、肝衰、肾衰、肝肾综合征:根本死因编码为J96(J96.0、J96.1、J96.9)、N17-N19、K72(K72.0/K72.1/K72.9)、K76.7。
二、其次注意问题1、报告病例如果恶性肿瘤,还兼有其他疾病,根本死因就报告肿瘤(包括恶性肿瘤),尽量报告原发肿瘤,例如肺癌(就报告支气管或肺,未特指C34.9),请不要报告继发性肿瘤,因为如果报告继发性肿瘤,在应用清洗软件时,清洗软件只能统计出恶性肿瘤总数,不能分类出各种恶性肿瘤(例如肺癌、肝癌等等)数据来。
2、报告病例如果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还兼有其他疾病,根本死因就报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艾滋病除外,因为艾滋病也常常并发全身性多种肿瘤,根本死因仍然报告艾滋病)3、乙肝引起的肝癌,根本死因就报告肝癌(肝,未特指C22.9)4、高血压不能作为根本死因。
5、心衰、呼衰、肾衰、肝衰、肝肾综合征不能作为根本死因6、注意区别脑动脉瘤和脑瘤(脑癌)7、损伤与中毒死亡注意区别意外死亡、自杀(故意自害)、加害、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的根本死因填写和ICD-10编码区别。
⑴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W00-X59.9)⑵故意自害(X60-X84.9)⑶加害(X85-Y09.9)⑷依法处置和作战行动(Y35-Y36.9)⑸医疗和手术的并发症(Y40-Y84.9)⑹外因的后遗症导致的疾病和死亡(Y85-Y89.9,不包括Y87.2)8、某些疾病、损伤中毒达到1年及以上发生的死亡被定为由其引起的后遗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填写、网报环节上需要注意问题
医生填写死亡证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必填项目一定填全。
在考核标准中,缺一项则认为卡片不完整。
必填项:死因报告系统中,死亡卡录入界面中,有“*”符号的项目,大概18项左右。
二、死亡原因的填写
☐第Ⅰ部分的填写要求
⏹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疾病链条)。
⏹每行只填一个死因。
⏹死因填写要规范,不能用英文缩写或俗称。
⏹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尽量填写两行以上的死因。
⏹根本死因永远填在最低一行。
⏹临死前的表现、不明确情况及症状体征一般不需填写。
⏹优先填写更严重、更特异的疾病诊断。
⏹损伤中毒需报告临床表现和外部原因。
⏹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
一般的(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
☐“死亡医学证明书”疾病诊断第Ⅱ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
⏹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Ⅰ部分无关的疾病。
⏹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三、调查记录的填写
对于死亡原因不明的,一定要填写调查记录。
在考核标准有此项。
1、应尽量了解并报告死者生前现病史、病历摘要或家属发现的异
常情况。
(1)发病情况:包括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各种检查及检验结果、有无后遗症等;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等;
(2)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疾病的演变和治疗经过等;(3)如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应报告主要症状体征或临床表现。
2、必要时,还需了解并报告死者日常起居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烟
酒嗜好等。
3、提供上述情况的人签字。
四、正确填写“填报日期”
掌握一个原则:哪天填卡,日期就填写哪天,与死亡时间无关,除非当天死亡,当天填卡,在这种情况下,填报日期与死亡时间是相同的。
在计算网络报告及时性时,网报日期减去填报日期<7天。
网报人员录入卡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纸质与网报的符合率。
严格按照死亡医学证明书上填写项目录入,特别是死因链的录入与证明书上填写保持一致。
关键变量(性别、死亡及出生日期、根本死因、ICD编码、最高诊断依据及最高诊断单位)的符合率。
二、根本死因的选择
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疾病
1、原发性疾病:原发性恶性肿瘤
2、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
管炎
3、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V01-Y89)
4、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
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疾病
1、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C78-C79)、继发性高血压(I15)
2、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
3、医疗操作并发症:I97、J95、K91、N99、M96、E89、G97
4、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S00-T98)
在网报人员和CDC人员审核卡片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报告卡项目准确性
是否有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疾病与年龄的关系、疾病与性别的关系)
疾病与年龄的关系:体现在零概率事件和小概率事件
零概率事件:
●小于5岁的自杀X60-X84,Y87.0
●大于等于15岁的围产期疾病编码为P开头
●小于10岁和大于等于60岁的产科疾病编码为O开头
●小于5岁的心脏病(心梗、冠心病、高血压类)I00-I09,I13,
I20-I25
●小于5岁的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塞、脑中风)I60-I69,除
外I67
小概率事件:
●小于5岁的一些癌症
●C54类子宫体癌属罕见癌症。
●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疾病:U04、U04.9、U09、J09、A22.1 ●甲类传染病:A20、A00
●罕见传染病:A36
●需经国家CDC确认首诊病例的疾病:A80、B72、B73、B74、
B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