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重组自交系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合集下载

徐云碧-从分子数量遗传学到分子植物育种

徐云碧-从分子数量遗传学到分子植物育种

国际上最早的水稻QTL论文之一
博士论文的总结报告 Xu, Yun-Bi, Zong-Tan Shen, Ji-Chen Xu, Ying Chen and LiHuang Zhu. 1993.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vi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arkers in rice. Rice Genetics Newsletter 10:135-138.
1
Molecular Quantitative Genetics in China (1990-1994)
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希望和曙光
Paterson, A. H., E. S. Lander, J. D. Hewitt, S. Peterson, S. E. Lincoln and S. D. Tanksley. 1988. Resolu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s into Mendelian factors by using a complete linkage map of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Nature 335:721-726. Received 8 July 1988 Accepted 9 September 1988 Google 被引用次数:1155 (8:25am, Aug 24, 2011) Lander, E. S. and D. Botstein. 1989. Mapping Mendelian factors underlying quantitative traits using RFLP linkage maps. Genetics 121:185-199. Manuscript received August 2, 1988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October 6, 1988 Google被引用次数:3614 (8:28am, Aug 24, 2011)

上海地区主要杂交粳稻组合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

上海地区主要杂交粳稻组合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
专 论与 研 究
D :036 /i n10 - 0 22 1 . . 6 OI 1 . 9js . 6 8 8 . 1 30 9 .s 0 0 0 0
中 圈 蒂 米 2 1 ,7 3 : 7 1 0 1 l ( )1 - 9
上海 地 区主要 杂交粳 稻组 合分子标 记指纹 图谱 的构 建
周继华 程 灿 曹黎 明 倪 林娟 袁 勤
秀水 1 8 M: re) 2 ; Makr
子生物学技术来识别 的遗传标 记 。分子标记 的种类
有很多 , R L 、 A D、 F P S R和 S P等 , 目前 有 F P R P A L 、S N 但 用于研究指纹图谱的主要是 S R标记 ,它利用 的是 不 S 同 品种 间 重复序 列 的重 复次 数 的不 同而形 成 的多 态
行赋值 , 带赋值为 “”有短条带赋值 为“”, 长条 无 0, 1 有 带赋值为“”, 3 杂合型条带赋值“ ”。 2
取鲜嫩健 康叶片 2 3片 ,用剪刀剪碎后经液氮 冷 —
冻磨成粉末状 , 然后采用 C A T B法提取总 D A9 Nt 1 。
1 . SR 标记 及 P R .2 S 2 C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 物育种栽 培研究所 , 上海 2 10 ) 0 6 1 摘 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 的快速发展 , 利用分 子标 记技术对 品种 进行真伪性 和纯度鉴定 已成 为发展趋势 。
本研究通 过 SR标记对上海近年主要推广 的杂交粳稻 组合进行分 析研究 , S 建立 了 D A指纹图谱 , N 以期为 当地 的水 稻 品种权保护 、 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 据和技术 支持 。 关键 词: 杂交粳稻 ; 图谱 ; 指纹 上海
图 1 部 分 引物 的筛 选结 果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_袁隆平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_袁隆平

专 论 Special thesis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10125)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什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定义,因此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

1980年日本制定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要求在15a 内育成比原有品种增产50%的超高产品种,即到1995年要在每公顷原产5.00~6.50t 糙米的基础上提高到7.50~9.75t (折合稻谷约9.38~12.19t )〔1,2〕。

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稻”,后又改称“新株型”育种计划〔3〕,目标是到2005年育成单产潜力比现有纯系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即生育期为120d 的新株型超级稻,其产量潜力可达12t /hm 2。

1996年我国农业部立项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4〕,产量指标见附表。

附表 超级稻品种(组合)产量(t /hm 2)指标*Yield standards (t /hm 2)for the super rice in China .类型阶段Phase 常规品种 Conventional rice早籼Early season indica 早中晚兼用籼T riple -purposeindica南方单季粳South japonica 北方粳Northjaponica杂交稻 Hybrid rice早籼Early season indica 单季籼、粳Single season rice 晚籼Late season indica 增产幅度Yield increase现有高产水平Present level 6.757.507.508.257.508.257.501996~2000年In 1996~20009.009.759.7510.509.7510.509.7515%以上over 15%2001~2005年In 2001~200510.5011.2511.2512.0011.2512.0011.2530%以上over 30% * 连续2a 在生态区内2个点,每点6.67hm 2面积上表现。

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0, 36(8): 1310−1317/zwxb/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DOI: 10.3724/SP.J.1006.2010.01310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姚国新1,2李金杰1张强1,3胡广隆1陈超1汤波1张洪亮1李自超1,*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基因组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2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432100;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吉林公主岭136100摘要: 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三要素之一。

利用世界上粒重最大的品种之一SLG-1(供体亲本)与小粒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 轮回亲本)杂交, 在各回交世代选择粒重较大单株与日本晴回交, 构建水稻粒重和粒形的姊妹近等基因系(SNILs)。

对获得的73株BC4F1单株进行粒重频率分布统计, 选择粒重频率分布在4个峰值处的代表性单株, 自交获得4个BC4F2 SNILs群体。

利用BSA法(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 从均匀分布在水稻染色体上的1 513对SSR标记中筛选出与粒重和粒形相关的多态性标记19对, 以LOD≥2.5作为选择阈值, 对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进行QTL扫描, 共检测到6个区域的12个QTL, 贡献率从7.22%到53.38%。

这些QTL所在区域包含已克隆的粒长GS3和粒宽GW2, 也包含没有精细定位的第2染色体的RM6318~RM1367、第3染色体的RM5477~RM6417和第6染色体的RM3370~RM1161等3个区域控制粒重和粒形的5个QTL。

其中第3染色体上RM5477~RM6417区间存在粒形贡献率较大的新的QTL。

构建含有这些粒重QTL的姊妹近等基因系, 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新的粒重或粒形QTL奠定了基础。

绿色优质高产广适超级杂交稻隆两优1308的选育

绿色优质高产广适超级杂交稻隆两优1308的选育

粮食作物2021.5魁W l绿色优质高产广适超级杂交稻隆两优1308的选育刘珊珊&'2符辰建&'2秦鹏&'2黎琛子胡小淳&'2符星学吴挺飞&杨远柱&'2(1.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南方水稻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抗病虫水稻育种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长沙410128;3.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410604)摘要:隆两优1308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温敏两系核不育系隆科638S与自育的优质抗病恢复系华130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该组合抗病、高产稳产、'质优、适应性广、熟期适宜,农艺性状优良。

先后通过了国家长江中下游中X迟熟、湖南省一季中X、国家华南晚稻和国家长江上游中X审定。

2018-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40余万亩,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隆两优1308;杂交水稻;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4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粮,尤其是中国,约有60%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对我国甚至世界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未来对稻米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同时对于稻米品质有更高的要求叫如今全球气候异常多变,冷害、热害、干旱时常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危害严重一步扩大。

于我国及农村劳动力量城镇转移,安全、优质高、适栽培、来越迫切叫于上,多关,于2014高•、安全、质水稻优1308,于2017年通过了国家长江中下游中釉迟熟审定(:国审稻20176065);2018年分别通一中(:稻20180026),2019年通过了国家华南晚釉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6182),2020年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中粕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6050)。

该新品种40,应用前景广阔。

杂交水稻Ⅱ优084品种真实性的分子检测

杂交水稻Ⅱ优084品种真实性的分子检测
准样 品和检测样 品中分别随机取 5 0粒以上的种子 , 照国家 按
审定委员会审定 ,0 3年通过国家农作 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 20
定 ,0 5年被列为农业 部首批 推荐种植 的超级 稻 品种 之一 , 20 20 0 9年通过越南农业部 审定 。目前 , 品种已在 中国长 江流 该
标准 G / 34 .—19 《 B T 5 34 9 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规 定 的方法和程序 , 采用纸床法约发芽 1 。 0d
..—

4 - 8- — —
江苏农业科学 2 1 02年第 4 o卷第 9期

波 , 宏, 彭 李嫒媛. 杂交水稻 Ⅱ 0 4品种真实性的分子检测[ ] 优 8 J .江苏农业科学, 1 , ( ) 4 — 0 2 2 4 9 : 5 0 0 8
杂交水稻 Ⅱ优 0 4品种真实性 的分子检测 8
上 2个 , 按照推荐类型可分 为首选标记 1 ( M 9 、 M 1 2个 R 2 7 R 7 、
RM 8 5、 RM5 4 RM2 41 74、 RM 1 0 RM 3 6 RM7 9 3 2、 RM21 9、
R 1 、 M29 R 9) 候 补 标 记 l M3 1 R 0 、 M1 , 2个 ( M19 、 M2 8 R 15 R 0 、
2 结 果 与分 ຫໍສະໝຸດ 21 D . NA 指纹 检 测 电泳 结 果
物新 品种保护条例的颁布 与实施 , 中国种子产业快速发展 , 水
稻品种数量 明显增加 , 且表现型遗传差异 日渐缩小 , 品种维权
工作 日趋复杂 , 传统 的田间小 区种植鉴定 已不能满足新 形势
下品种 真实性鉴定的要求 。 随着分子生物学迅猛 发展 , 以分子标记为基础的 D A指 N 纹技术 已趋成熟 , 应用到 品种鉴定 领域 - 。 肖子发等 利 并 2 用 SR标记对湖南省审定的 7 杂交水稻 品种 进行了 D A S 7个 N

大豆遗传连锁图构建

大豆遗传连锁图构建

阳!,
摘要:利用大豆栽培品种科丰 ! 号和南农 !!’( ) " 杂交得到的重组近交系 *+,-./,通过 ,012、33,、,425 和 4012 6 种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包含 "6 个连锁群、由 7%" 个遗传标记组成的大豆较高密度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 " ’"$ # 789,平均图距 " # %89。33, 标记 的 多 态 性 较 高 ,在 基 因 组 中 的 位 置 相 对 稳 定 ,可 以 作 为 锚 定 标 记 ,有 利 于 连 锁 群 的 归 并和不同图谱的比较整合;而 4012 标记对于增加图谱密度效率较高,但其容易出现聚集 现象,从而造成连锁群上有很大的空隙(:;<)。另外,在连锁群中有 "! # 7 = 的分子标记出 现偏分离。该图谱为基因定位、比较基因组学和重要农艺性状的 >?1 定位等研究打下了 基础。 关键词:大豆;遗传图谱;分子标记;基因组分析 中图分类号:>7&& 文献标识码:4 文章编号:$’7% ) 6!7(" "$$!)!! ) !$&! ) !!
张德水等[6]以栽培品种长农 . 为母本和半野生品种新民 6 为父本杂交得到 +5 群体, 构建了国内第一张大豆的分子标记连锁框架图。其中 *+,- 标记 64 个,*%-D 标记 $ 个, 组成 5" 个连锁群,覆盖大豆基因组长度为 ! ..6 H $78。刘峰等[C]用以此为组合的重组自 交系群体(*G,),构建了包含 5." 标记的遗传图谱。这两张图谱标记密度较低,不能满足 大豆基因组研究的需要。贺超英等用 99* 标记对本文所用的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的合 理性评估[$],本文用 *+,-、*%-D、99* 和 %+,- 标记对重组近交系 LM*G/N 进行了分析,构 建了较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了与大豆抗病性和重要农艺性状有关的分子标记。

皖西北芍药产业现状的调查_蔡健

皖西北芍药产业现状的调查_蔡健

园艺与种苗,Horticulture&Seed2015(1):38-40

蔡健,谈玉华,马同富*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摘要:

为了解皖西北地区芍药产业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了皖西北地区的芍药产

业现状调查。结果发现,皖西北地区的芍药产业以药用种植为主,园艺应用单一,鲜切花市场发育不全。通过认真分析,从加大芍药文化宣传、收集地方资源、积极培育新品种和发展多元芍药产业经济等方面提出了皖西北芍药产业发展思路。关键词:芍药;皖西北;产业现状;调查;探讨

中图分类号:S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96(2015)01-038-03

CAIJianetal.(FuyangTeachersCollege,Fuyang,Anhui236037)

AbstractTheinvestigationonthecurrentsituationofpeonyindustryinnorthwesternAnhuiwasconducted,forunderstandingstatusofthepeonyindustryinnorthwestofAnhui,andoptimizingindustrialstructure.ItwasfoundoutthatpeonyindustryinnorthwestAnhuiwasinthemaingiventomedicinalplant,andthegardeningusesweresingle.Thecutflowermarketwashyperplasia.Throughcarefulanalysis,thedevelopmentmethodswereputforwardfromthefollowingaspects,includingincreasingthepeonyculturepropaganda,collectinglocalresources,activelycultivatingnewvarietiesandmultiplepeonyindustryeconomydevelopment,etc.KeywordsPeony;NorthwestofAnhuiProvince;Industrystatus;Investig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r so dn to,hhn @ra . . c or p n iga h rsceg n ih . e u lz a
A s at Us gtema tie n Z n s rr ie H 3 8o p r y r c Y9 0 s h mae b t c i i an rie r n h n l XQ B adr t e 9 0 f u e b dr eX 3 8a ef l eo l Z n s h i i t e
a d Z 3 8 I wa h wn t a e e we e 1 6 p iso oy o p im r e sa d t erp lm o p i a o a e n H9 0 . t ss o tt r r ar fp lm r h s ma k r n i o y r h c r t r h h 8 h i 2 .% . l k g a o s t g o 6 S ma k r sc n t ce . i ma o e e e r e g n m e a o t 68 A n a em p c n i i f1 3 S R r e swe o s u t d Th s p c v r d t i e o 0 38的母 本协青 早 A 的保持 系协青 早 B和父 本恢 复系 中恢 90 杂 交 , 38 以单粒
传方 法建立 含 2 1 8 个株 系 的重 组 自交系 ( 群 体 。选 用 65对 简单重 复序 列(S ) I u 9 S R 引物进 行亲 本多态性 筛
Re e r h Re r s a c po t
超级杂交稻协优 9 0 重组 自交系的分子遗传 图谱构建 38
沈希 宏 陈 深广 曹立 勇 占小登 陈代波 吴伟 明 程 式华 ’
中 国 水稻 研 究 所 , 州 , 0 6 杭 3 0 0 1
通讯作者,hhn @mal z c sceg ih . n . .
a d l p rnsrc mbn n be n PL p p l inc ni igo l e s o s utdb n l se n e a t eo iatn rdl e(A ) o ua o o s t f 8 n s nt c ys g d ma e , i i t sn 2 1 i wa c r e i ee d se t to ( S )A ttl f 9 ar o R mak r w s sdt aye h oy rhs e enXQ B ecn h d S D . a 5 i f S res a e a lz e lmop i b t e Z me o o6 p s S u on t p m w
S e h n Ch n S e g a g Ca y n Z a a d n Ch nDab WuW emig Ch n hh a‘ h nXio g e h n u n oLio g h nXio e g e io i n e gS iu
Chn iaNain l c sac siue Ha g h u 310 6 to a eRe e rhI t t, n z o , 0 0 Ri n t
05 ,群 体 中标记 偏 分离情 况 较严 重 。该 图谱 的构 建为 研 究超级 杂 交稻协 优 90 各 种 性状 的遗 传规律 及 .2 38
Q L定位 打下 了基础 。 T
关键 词 超 级杂交稻 , 重组 自交 系, 遗传 图谱
Co s u t n o n t ik g a s d o L P p lt n De v d n t ci fGe ei L n a e M p Ba e n a RI o u ai r e r o c o i fo S p rHy rd Ri e XY9 0 r m u e b c , i 3 8
选 , 有 1 6对检测 到多态 性 , 率为 2 .%。 共 8 频 68 构建成 的水稻 分子遗 传 图谱 共包含 1 3 标记座位 , 图距约 6个 总 1 7 . c 覆 盖整个 基 因组 的 8 . 标记 间平均 图距为 96 M。群体和 标记 中母本等 位基 因频率平 均为 89 M, 5 7 %, 5 .9 c
维普资讯
分子植物育种,0 8年, 6 , 5 , 8 18 6页 20 第 卷 第 期 第 6 —6
M o e ua a e dig, 00 Vo1 N o5, 61 66 l c lrPlntBr e n 2 8, . 6, . 8 —8
研 究报 告
17 . c (75 、 t o t . M aea enev 1 e e oy e a o fh ma e t s . 8 8 5 9 M 8 .% Ⅳ l b u 6 c o v rg t a. n tp t te e lp n 5 i 2 il a 99 f i r T g h ri o f e a wa 0 2 n 1 r l e d1 3 resS r u ge a o iot nw s be e iR Lp p l in、 t (9 %1 res i s n 6 k r e o s erg t nds r o a sr d n hs I o ua o V I8 4 . k r n a ma . i s i t i o v it t il0 5 ma so igs nf a t eit n T e pcud e sdfr e e e c n ls dQ Lmap g f a o sri h w n g icn vai . o l e nt ayia T p i r u ati i i d o h ma bu o t g ia h sn n o v i t s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