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龙翔高复学校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课《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泥、陶瓷、玻璃初步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
2.通过实验掌握Na2SiO3的防火性等性质。
3.初步了解硅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硅的相关资料学会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
2.通过交流展示活动,培养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玻璃等材料的发展现状、硅在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化学对于生活生产的积极意义,从而提升学习化学的热情。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硅在信息产业中的一些应用,但是对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并没有太多的理解
3重点难点
重点:硅酸盐的性质及重要用途、硅的用途
难点:硅酸盐的盐氧化物写法的书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第一学时
教学环节一:硅酸盐的性质及用途
【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初步了解了普通的沙子如何变成了高端的芯片,这就是化学的魅力。
其实,化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比如,我们以前居住的房屋是茅庐,而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都得益于化学及其他科学的发展。
【提问】这幢建筑中,涉及到了哪些材料?
【学生】水泥、玻璃、陶瓷、钢筋等。
【教师】水泥、玻璃、陶瓷是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表】硅酸盐产品。
高一化学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硅的物理性质,知道单质硅的一些简单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对硅酸盐工业及一些产品有大致印象。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4、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硅酸盐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过程:[导课]上一节我们学到的硅酸钠,是一种可溶性的硅酸盐,而其他硅酸盐多数是不溶于水的。
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天然硅酸盐矿物,约占地壳质量的5%。
[板书]二.硅酸盐[演示实验]取两根一样的干燥布条(其中一根在硅酸钠溶液中浸过)在火焰上燃烧。
[观察回答]两根布条燃烧的情况一样吗?现象有何不同?[回答]不一样。
一根很容易燃烧,一根不燃。
[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别呢?答案在这里![讲解]不燃的布条是由于我预先在硅酸钠溶液中浸泡并晒干的。
这也是硅酸钠的用途之一。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名“水玻璃”,其用途很广,建筑工业及造纸工业用它做粘合剂。
木材或织物用水玻璃浸泡过后既防腐又不易着火。
浸过水玻璃的鲜蛋可以长期保存。
水玻璃还用作软水剂,洗涤剂和制肥皂的填料。
它也是制硅胶和分子筛的原料。
[板书]1、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做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
[实物展示]粘土样本。
[讲解]由于铝与硅在元素周期表位置相邻、离子大小相近,铝离子通常或多或少的置换硅酸盐中的正四价硅,形成铝硅酸盐。
为了保持电中性,回引入其他正离子,从而增大了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硅酸盐矿石长期风化会成为粘土,并且生成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能吸附土壤中的铵根离子及钾离子,具有保肥能力。
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们应该爱护大地母亲。
我们日常所说的粘土,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由Al2Si2O5(OH)4组成。
[板书]2、粘土:化学成分主要是:Al2Si2O5(OH)4,土壤胶体一般带负电荷,具有保肥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3、认识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过程与方法通过碳和硅、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性质的对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类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材料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的魅力及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
学情分析通过金属性质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分析非金属元素性质的能力,而且从内容安排来看,三部分知识都强调先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例子和书本大量的彩图感性认识身边相关的性质,作出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或例子得出性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新的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硅和硅酸的质。
难点:二氧化硅的特性。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导入】展示水晶、玛瑙等饰品,分析成分?共有的元素——硅。
引出新课。
【讲授】SiO2的性质[讲]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排在第二位,约占26.3%。
[阅读教材]找出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学生回答]硅是一种亲氧元素,自然界中硅都是以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各种矿物和岩石里,没有游离态的硅。
[过]下面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
[阅读教材]完成大屏幕的填空[板书]一、二氧化硅1、存在[学生总结]SiO2 是硅的重要化合物。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12%,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通称硅石。
[大屏幕展示]水晶、玛瑙、石英坩埚、一段光缆等图片,结合图片学生总结SiO2 用途。
[大屏幕展示]①、制光导纤维②、石英玻璃制化学仪器③、石英表、石英钟④、水晶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⑤、玛瑙制精密轴承和装饰品[过渡]SiO2 的用途非常广泛,大家对它的结构感兴趣吗?[阅读教材]完成大屏幕的填空[学生总结][SiO2]四面体:每1个Si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Si在中心,O在四个顶角. 同时每1个O原子周围结合2个Si原子相结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第四章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_硅第1课时教案

无机(wújī)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一、二氧化硅(èr yǎng huà guī)和硅酸三维目标(mùbiāo)知识(zhī shi)与技能1.了解(liǎojiě)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了解硅的根本性质。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5.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实验根本操作、根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通过对硅及其用途的学习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用途、性质,硅酸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性质、结构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水晶石、一段光缆、试管、烧杯、胶头滴管、启普发生器、NaOH溶液、Na2SiO3溶液、HCl、H2SO4溶液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幻灯片〕1.锦绣中华——巍巍昆仑山——气势磅礴的东岳泰山——奇峰峻岭的黄山2.广袤的土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师:我们生存的地球,她坚硬的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岩石,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及硅的氧化物。
〔多媒体投出课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师:从古至今,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多媒体播放幻灯片]中国古代的瓷器推进新课师: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与碳原子结构相似,在反响中,硅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共价化合物。
师: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的形式(xíngshì)存在,最常见的沙子中,就含有硅的氧化物——SiO2。
[板书]一、二氧化硅(èr yǎng huà guī)和硅酸师:请同学(tóng xué)们思考:在自然界中有大量游离态的碳,但却没有硅,这说明了什么?〔多媒体投影(tóuyǐng)资料长片 SiO2、CO2的稳定性比拟(bǐnǐ)〕[板书]1.二氧化硅〔SiO2〕生:看书,了解SiO2的俗名、在地壳中的含量。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第四章第一节

第一学时完成二氧化硅和硅酸性质的敉学
第二学时完戀硅酸盐和硅单质的教学内容ဂ
囋、教嬷资沐建议
!缎完成硅酘的主膁性质的敘学时,可由学生设计实验掠究硅酸的性质,以及与碳酸的酸性强弱比较,建议做好诼本上的【实验4-1】、【实验4%2】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实验:CO2通入La2SiO3溶液中反应。
人教版教材在本节内容编排上打破常规,首先从硅的亲氧性引出硅主要存在的两种形式——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接着介绍二氧化硅的性质,再介绍硅酸、硅酸盐的一些性质,最后介绍硅单质。从认知规律来看,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和培养;从生产、生活角度看,突出了硅的化合物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在科学现代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整个学习过程,从感性到理性,从熟悉的到未知的,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自主学习活动表现评价表
小组成员小组分工论文题目
六、课堂评价仺议
(一)对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建议用纸笔作业评价。
参考习题:1.有下列物质或莾备:①陶瓷餐具②砖瓦③水泥路桥④门窗玻璃⑤水晶镜片⑥石英钟表⑦玛瑙手镯⑧硅太ᘳ能电池⑨石英光导纤维⑩计算机芯片
(1)用到硅单质的是
(2)所用材料为二氧化硅或用到二氧化硅的是
(# 所用材料为硅酸盐的是
0.要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CaK杂质,最适宜的诅剂是()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难点为: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性质。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因为硅是无机非金属的主角,所以选取硅作为无机非金属元素的开篇,本节所在的第四章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学习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的继续,继续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这些内容既是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4章第1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1课时) 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存在、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把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3、生疏硅酸的制备原理,使同学初步把握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同学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生疏物质的共性和共性,拥有对新旧学问进行归纳比较力量。
2、通过硅酸的制备,具有试验设计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同学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正确方法:结构打算性质、性质打算用途。
2、同学了解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有用性,增加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和硅酸的主要性质
难点: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SiO2)
(1)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共性:SiO2+ 2NaOH = Na2SiO3+H2O
SiO2+CaO = =CaSiO3
②特性: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 ↑+2H2O
2、硅酸
(1)主要性质:白色,不溶于水,弱酸性
(2)制备: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高一化学(必修1)第四章教学案(于、张)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2.了解硅酸盐的重要用途及组成。
3.掌握硅酸钠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培养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
2.活动探究,通过硅与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有关“陶瓷”的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硅及其化合物重要用途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二氧化硅的用途,性质和硅酸的性质难点:二氧化硅的性质与结构教学过程【复习与巩固】1.地壳中各元素按含量排序前四位的依次是。
2.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一种既不易电子,也不易电子,主要形成价物;是构成的主要元素。
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单质,如,,,也有化合物,如。
碳的氧化物CO2大量存在于大气中,可以通过作用进入有机物中。
一.硅1.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与碳相似,也是既不易电子,也不易电子,主要形成价化合物,不同点是硅在自然界全部以存在,主要是和,是构成地壳中大部分的、和,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在自然界中石英、沙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水泥、陶瓷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
二.二氧化硅【科学视野】地壳中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约占地壳质量的,其存在形态有和两大类,统称。
它的晶体中,每个Si原子周围结合有个O原子,每个O原子周围结合有个Si原子;在整个晶体中,Si原子与O原子的个数比为:;【Si —O4 】四面体不仅存在于二氧化硅晶体中,也存在于所有中。
【复习回忆】二氧化碳是一种色体,于水,易华,它的晶体叫。
是一种性氧化物,和水、氧化钙、氢氧化钠、硅酸钠反应。
1.物理性质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是一种色透明的固体,硬度,熔点,溶于水。
2.化学性质二氧化硅是一种性氧化物,但化学性质,常温下水、酸反应,唯一和它反应的酸是,反应方程式为:,因此的制取和存放均不可在玻璃器皿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一硅第一课时课程标准:知逍硅在自然界以SiO2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了解SiO2与HF、碱性氧化物、强碱的反应省教学要求:掌握SiO2的存在形式和SiO2的性质掌握HiSiOs的弱酸性、制备方法及硅胶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及存在形式。
使学生了解硅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的主要性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学习硅的化合物(二氧化硅及硅酸)与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及族酸),培养学生联系、对比、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硅和硅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及硅酸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及二氧化硅、硅酸的主要性质I课前检测:阅读教材P74第1、2、3自然段及资料卡片内容,完成知识整理:1、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 ,硅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均有______ 个电子,二者既相似又不同。
碳和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______ 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硅主要以熔点很髙的及_________ 的形式存在。
是构成岩石与许多矿物的基本元素。
n课堂新授【新课导入】在上一章我们研究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金属占了绝大多数,非金属只有二十几种(包括稀有气体)。
但是,与金属相比,菲金属的性质要复杂得多。
金属只有正价,单质只有还原性;而非金属有多种化合价(举例:S),化合物中一泄含有非金属元素,C就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没有C就没有生命。
总之非金属与人类息息相关,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英化合物。
本巧课首先来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一硅【板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一硅【思考】碳和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小结】(1)两元素的共性:在化学反应中英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四价)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性质
碳
硅பைடு நூலகம்
与单质反应
C+O2CO2
Si+O2SiO2Si+2F2==SiF4
与氧化物反应
C+2CuOCO2↑+Cu C+SiO22CO↑+Si
与氧化性酸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C+2H2SO4(浓)CO2↑+2SO2↑+2H2O
不与HNO3、H2SO4反应,但能与HF反应:
过程
【导入】通过水玻璃、硅橡胶、玻璃、陶瓷、水泥等物质中硅的存在形式引入硅酸盐
【板书】一、硅酸盐
(二)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77中间两自然段,思考硅酸盐的组成和性质。
【板书】1.硅酸盐的定义
【教师讲述】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极广。硅酸盐一般都不溶于水,化学性质很稳定。最简单的硅酸盐是硅酸钠,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肥皂的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学生活动】阅读P77-78页回答上述问题。
【展示】图4-8应用广泛的硅酸盐产品
【教师总结】(1)由于Al与Si在元素周期表位置相邻、离子大小相近,Al3+常或多或少地置换硅酸盐中的Si4+而形成铝硅酸盐。为了保持电中性,会伴随引入其他正离子,从而大大增加了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硅酸盐岩石长期在水的侵蚀下,风化为黏土,并且形成土壤胶体(硅酸盐与硅酸相似,有形成胶体的性质)。土壤胶体因其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K+等数十种生物所需的营养离子,所以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中国的陶瓷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为例,感悟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希望;以晶体硅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的重要作用为例,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硅酸盐工业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硅和硅酸钠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硅酸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项目
内容
课题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硅及硅酸钠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硅酸盐产品的性能、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内容属于了解层次,行文浅显易懂,可让学生阅读自学,仔细体会有关知识的内涵,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归纳能力。
2.各类新型陶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品种
主要性能
主要用途
高温结构陶瓷
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
耐高温材料如洲际导弹的端头、火箭发动机的尾管、汽车发动机等
压电陶瓷
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
点火器、电波滤波器、声纳探伤器
透明陶瓷
良好的光学性能、耐高温
制高压钠灯管、防弹玻璃
超导陶瓷
超导性
超导材料
【过渡】虽然硅的化合物随处可见且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加工和使用陶瓷,但硅的单质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由科学家制备出来
【板书】2.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阅读P77页资料卡片,分析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师提问】1:用氧化物表示硅酸盐时,氧化物的书写有什么规律和注意事项?
【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讲述】:硅酸盐由于组成复杂,常用氧化物形式来表示。氧化物的顺序一般是:按金属活泼顺序的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氧化物前系数配平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
(3)现在出土的各种陶瓷制品、雄伟古建筑上留下的陶瓷砖瓦以及英文“中国”一词又指“瓷器”,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作为“陶瓷故乡”的形象。
【过渡】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属于这一类呢?
【板书】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学生阅读】P78-79并填空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1)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①新型陶瓷: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②具有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炭化硅、硅钢、人工合成硅橡胶和分子筛
【教师演示】试验4-2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试验现象并完成表。
用蒸馏水润湿
用硅酸钠润湿
现象
水浸过的滤纸或小木条,当水分蒸发后
能(填“能”、“不能”)燃烧
硅酸钠溶液浸过的滤纸或小木条,当水分蒸发后不能(填“能”、“不能”)燃烧只起泡。
结论
水浸过的木材不防火
浸过水玻璃的木材能够防火
【教师讲述】请大家阅读P77页资料卡片,分析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Si+4HF=SiF4↑+2H2↑
与水或碱溶液反应
C+H2O(气)CO+H2
Si+2NaOH+H2O=Na2SiO3+2H2↑
【教师总结】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利用它的稳定性、来源丰富性和导电性,在电子产品业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板书
设计
一、硅酸盐
1.硅酸盐的定义:2.硅酸钠:3.氧化物表示形式:4.新型陶瓷:
【板书】三、硅单质:1.硅的物理性质:2.硅的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P79并给出知识整理。
分类
物性
化性
应用
硅单质
晶体硅
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由脆性
常温下性质不活泼
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光电池
无定形硅
【教师活动】问题:碳原子和硅原子的结构既相似又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的性质既相似又有不同,请列表比较。
【学生练习】
通常用氧化物形式来表示硅酸盐:如硅酸钠写成:Na2O·SiO2、石棉写成:3MgO·CaO·4SiO2、长石写成:K2O·Al2O3·6SiO2。
【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P77-78并给出问题:(1)硅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土壤具有保肥能力?(3)中国作为“瓷器故乡”的原因是什么?
【强调】注意事项:①氧化物之间以“·”隔开。②系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
例如:正长石KAlSi3O8不能写成1/2K2O 1/2Al2O33SiO2,应写成K2O Al2O36SiO2。
【教师提问】2:怎样理解硅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
【讲述】:由于硅酸盐的组成与结构很复杂,为了简化对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采用了氧化物法。实际上硅酸盐不是以简单的氧化物形式存在,而是以种种结构复杂的盐的形式存在的。通常用氧化物形式来表示硅酸盐:如硅酸钠写成:Na2O·SiO2、石棉写成:3MgO·CaO·4SiO2、长石写成:K2O·Al2O3·6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