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7年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年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7年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略)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他的B. 以:因为C. 之:到……去D. 而:表转折答案:D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甲乙两人关系密切的一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④/②③D. ②③/①④答案:C3. 以下句子中,表明乙对甲有恩惠的一句是A. 甲尝从乙游B. 乙数以书招之C. 乙为甲谋曰D. 乙不以甲卑贱答案:D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乙两人关系密切,甲曾从乙游,乙也多次写信招甲。

B. 乙对甲有恩惠,甲对乙有感激之情,但甲最终没有接受乙的恩惠。

C. 甲乙两人的交往,体现了古代士人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D. 甲乙两人的交往,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答案:B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甲不以乙卑贱而自高,乙不以甲富贵而自下。

(2)甲虽不才,独何事于乙乎?答案要点:(1)甲不因为乙地位低贱而自视高人一等,乙也不因为甲地位显赫而自惭形秽。

(2)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为什么要侍奉乙呢?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8题。

(材料略)6.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表现了春天的清新和生机。

7. 这首词的下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这首词的下片主要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8.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要点: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细腻的描写,词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二是情景交融,词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使词作具有更深的情感内涵;三是含蓄蕴藉,词人在表达情感时,往往采用含蓄的手法,使词作具有更深的韵味。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D2.D3.C4.C二、(9分,每小题3分)5.C6.A7.C三、(9分,每小题3分)8.C9.B10.B四、(23分)11.(1)译文: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译文: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12.(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13.(1)其名曰鲲鲲之大其名为鹏鹏之背其翼若垂天之云(2)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五、(22分)14.答: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

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

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

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15.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

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16.答: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

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独有的“美产”,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

17.答:古代的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地,流放到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海南岛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

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作粮食,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饲料。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共22分,其中选择题10分,简答题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莅(lì)临谥(yì)号剔除(tī) 卓著(zhuō)B. 孪(luán)生澄(dèng)清滑稽(jī) 整饬(chì)C. 辅弼(bì) 装帧(zhēn) 悄(qiǎo)然饮鸩(zhèn)止渴D. 熟稔(rěn) 遴选(lín) 整饬(chì) 一曝(pù)十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在国内影视界和社会上知名度都很高,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堪称炙手可热的名人。

B. 张大户终于将惶恐不安的李某等人送上了法庭,但他自己却成了众矢之的,被千夫所指。

C. 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中,李宇春中性化的打扮与演唱风格的干净利落得到了观众的极度张扬甚至是疯狂的追捧。

D. 既然“超级女声”是“海选”,就不应预设立什么报名条件,否则就失去了“海选”的本来意义,岂不是节外生枝?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B. 村部落选和单位推荐是当前选举人所走的必经之路,今后还可以进行“海选”。

只要符合选举人提名条件的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候选人提名。

C. “春兰杯”亚洲象棋锦标赛今年落户南京,它是继“天元杯”围棋锦标赛后我省举办的又一大型智力赛事。

在这次赛事中,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棋手将有一场智力争锋。

这标志着南京乃至江苏的智力型休闲活动已走出国门,走入亚洲。

D. 据了解,这所学校每年举办英语夏令营,此次前来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中国学生大约有40名左右。

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4分)( )“现在这里的稻田比村外的稻田小多了,可这里的水渠比过去种田的水渠大多了。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参考答案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参考答案

资源来自:福清海口中学教育信息网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Ⅰ)参考答案一、1-4 CBAA二、5-7 CBB三、8-10 DCD四、11.(1)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使酷吏的过失,而劳民伤财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方法。

(2)大多数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贰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12.(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有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觉察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相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

13.(1)以为轮虽有槁曝使之然也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2)哀民生之多艰也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多歧路直挂云帆济沧海五、14.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

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15.(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

(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练意志。

16.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17.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与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六、18.①将惊悉改为获悉②将造访改为探望③将阁下改为您老④将馈赠改为敬献19.(1)必须删去的是⑤⑪不能删去的是③④⑥⑦⑨⑩20.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划亮整个夜空。

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迹,踏遍人生旅程。

七、作文。

略。

2007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1语文)

2007年高考试题与答案(全国卷1语文)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菌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干净后,再选取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茵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衢,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1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国1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淤积绿菌场娇健独占鳌头B.联结抠字眼引申拾人牙惠C.融资殊不知传诵委曲求全D.繁衍冠名权坚韧磬竹难书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析

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范文析

06年江西卷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

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800字。

燕子要减肥,是因为影响了飞行。

“雨燕减肥”这则小故事体现出来的实质就是要摆脱束缚达到一种更好的状态。

解读了这个话题,你就可以这样来入笔了:丢掉心理负担,轻松考试;走出过去成绩的辉煌,重新认识自己,创造另一个奇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吧;换一种眼光,创新地做每一件事......总之,要写出一种经历,写出一种认识。

此话题涉及到思维与行动、行动与结果、想和做的内容。

卸下包裹,放飞心灵雨燕减肥,方能展翅高飞;心灵减肥,方能飞上人性的至高峰。

——题记黄沙漫漫,驼铃声声,满目萧瑟的荒原上,沙驼追逐着夕阳,沙海何惧,朔风何惧,再大的沙尘也阻挡不住昭君的盈步,因为她的心早已没有任何惧怕和负担,心也早已迎向大漠。

因为卸下了心里的包袱,历史成就了昭君的忠浩刚烈,她的心灵也飞上了人性的至高点。

寒风凛冽,衰草丛生,万物垂暮的田野里,小草亲吻着大地,枯黄何惧,酷寒何惧,只因心中珍藏一缕春风。

十八年的艰辛历程和那怅然的孤寂并没有磨灭苏武的爱国意志和民族意识,当苏武心中的郁结已然打开,心中的一切孤苦、愁闷都已随一阵阵寒风飘然逝去,而一颗志于大汉的忠心早已越过长城,飞向中原。

所以他的名字背后是历史的伤疤,他的名字的正面是民族的勋章。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当心灵的包袱钳制了我心时,飞翔便成了一个虚幻的泡影,最多也只有梦想在空中轻眠。

要飞得更高,行得更远,首先必须卸下包裹,让心灵减肥,灵魂的翅膀才会让你遨游于空,遨游于世。

“丑/封住了我的容颜/却把美丽留在心田/残/绑住了我的躯体/却把善良播撒人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我又真诚/爱的浪花/在心海翻腾。

”加西莫多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丑陋而深感自卑,而是轻轻卸下心灵的负担,用清风吹洒人间,用爱的雨露播撒人间。

顾城曾经说过:“我想在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夜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江苏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江苏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A校对/校正 角逐/钩心斗角 参加/参差不齐 B湖泊/淡泊 铜臭/乳臭未干 毒蛇/虚与委蛇 C宝藏/矿藏 呼吁/长吁短叹 曾祖/曾经沧海 D熨帖/熨烫 着落/不着边际 慰藉/声名狼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14—15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它的历史有700来年;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400余年;以1814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历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60多年的学术积累。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j-~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4.下列关于汉学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这是多数研究者可以接受的说法 B.汉学虽然有容易得到认同的宽泛定义,但具体的发展进程又使它的边界相对模糊。 C.汉学的历史分为区域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式、专业化汉学,美国汉学四个阶段。 D.“汉学是什么”的困惑一直存在,是因为学者们对汉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 5.下列对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西方注重主客体关系和精确描述对象,中国则倾向于圆融和体悟,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差异”指的是作者所说的“殊途而同归”中的“殊途”、“百虑而一致”中的“百虑”。 C.文化观念有差异,但没有优劣是非的区别,它们可以通过对话弥补各自的不足。 D.文化观念的差异以及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是启发两种文化对话和共识的前提和基础。 6.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7.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战”之前美国汉学就已经存在,但那时它的侧重点不是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 B.中国学人对海外汉学的研究也将成为海外汉学的研究对象,这会使汉学变得更为丰富。 C.随着汉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文明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入。 D.汉学研究曾经推进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现在的作用则是通过对话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高进之,沛国人。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善以计数中密事。”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居五曰,进之曰:“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从道济征桓玄,败桓兵于奔牛塘,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公欲为霍光乎?为曹操乎?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遂请护粮,乃免。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薛彤曰:“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进之掀髯笑曰:“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此大宋之光。”坐地就刑,神色不变。进之无眷属,故无收其尸者。薛彤死后,其子负骨归葬。

武皇帝:宋武帝刘裕。

(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之布指算,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 趋:快走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济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⑥遂请护粮,乃免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dx??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V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第II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 (2),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