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 专题19 第3讲 点题扣题
点题扣题——闪转又腾挪,环环来相扣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十三 亮点打磨
[借鉴要领] 巧妙的点题扣题
①以故事开篇,引出文章的主题——中国人品格中具有文明的韧性,构思巧 妙。
②用“文明的韧性……”总领两个段落,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文明的韧 性,层次清晰。段落中引用大量中华儿女为保护国家贡献牺牲的例子,素材丰富, 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人品格中的文明韧性。
文明的韧性需要中华儿女的不屈和奋斗来浇灌。许多革命烈士为了红色真理, 用自己大无畏的品格,捍卫着文明的尊严。日本自恃军事强国,曾一度掌控东三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十三 亮点打磨
省,欲用枪炮摧毁中华文明。革命烈士方志敏北上抗日,却被捕牺牲,但他留下 了可歌可泣的文明赞歌《可爱的中国》。拥有方志敏这样的人格品质的人,还有赵 一曼、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他们无不是文明韧性的组成部分。
5.重复扣题 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相同的词或句重复出现,反复扣题, 对阅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会产生强大冲击,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如: 亲爱的朋友: 你好! 写下这封信时,我还是一位拼杀在高考考场上的学生。正在看信的你或许和 十八岁时的我一样——正值青春却充满焦虑,小到对个人未来的迷茫,大到对社 会、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时时困扰着我们。其实,每代人在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 的人生坐标,但不论何时,每一代青年所应奉行的前行指南大抵是一致的,要我 说来,那便是: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复习任务群十三 亮点打磨
时代巨浪翻涌奔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的警言告诉我们:不要在生活的压力和岁月的消磨中颓废,而要脚踏实地,用昂 扬的斗志开创未来。我们总抱怨高考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然而,今天的我辈竞争的是进入重点大学的资格,我的父辈却要为上一个普通大 学拼尽全力,再遥想大多数 50 后、60 后前辈,他们所求的也许就是一次走进高 考考场的机会。困难挑战的升级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或许在你们那个时代,高考 已成为历史,每个人都有进入一流大学学习的机会,可我知道,一定会有新的压 力困扰着你们。但请记住:别抱怨那么多,勇敢地前进吧。正如今天在考场上以 笔为剑的我,因为那是属于你们的使命和挑战。
2020版高考语文(通用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一第3讲语言表达连贯含解析

第3讲语言表达连贯一、贯通——解题的6大通法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连贯题题型虽多,但考查实质一样,其解题的着眼点也一样,下面就针对连贯的6大着眼点,做详细讲解。
着眼点(一)话题是否统一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或主旨,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1.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例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
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自主尝试]选[解析]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
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
B项,在承认“才能”重要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寂寞”。
C项,强调了“寂寞”,否定了“才能”,既不符合文段意思,又不符合事实。
D项,强调了“才能”,没有突出“寂寞”。
只有B项和语段主旨一致,故选B。
[例2](2018·全国卷Ⅱ,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
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情境式名句名篇默写)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4)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情境式名句名篇默写)汇编一、(2024ꞏ新高考Ⅰ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二、(2024ꞏ新高考Ⅱ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三、(2024ꞏ全国甲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四、(2023ꞏ新高考Ⅱ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五、(2023ꞏ新高考Ⅰ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六、(2023ꞏ全国乙卷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四单元 单元高考对接

单元高考对接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文言文内容辨析 “概括和分析原文的内容”包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是文 言文阅读中的重点。前者考查考生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 言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后者要求把握作者隐含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
解析:选 D。“(神宗)到枢密院虚席等待”理解错误。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尤 人以自免,于我安乎? 译文: (2)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使人畏法而不革心, 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 译文: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孙永外表温和内心刚劲,常公平议论朝政大事,不弄虚作 假,一些事有的违背常理,即使用权势来威逼他,他也不会屈 从。在做人做事中不曾把骄横、高傲表现在脸色和言辞上,与 人交往中,终身都没有与人结怨。范存仁、苏颂都称赞他有治 国之才。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孙永)入朝任判将作,进升为端明殿学士。生病不能上朝, 神宗派最好的医生前去调治,又六次下令身边侍从去问安,甚 至空着枢密使官位来等他。孙永更力争辞去官职,但皇帝还是 提拔他担任崇福宫。过了一年,起任陈州知府,后调任颍昌知 府。建造永裕陵时,许、汝两地应当运送几十万斛粮食到陵下, 征调数万百姓及耕牛,因为孙永请求而被免去。元祐元年,迁 任吏部官员,由于又适逢生病,改任资政殿学士兼任侍读,后 来又被提拔任中太一宫,还没任职就死了,享年六十八岁。被 追赠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给金帛二千,谥号为康简。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考前回扣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一

第一章核心知识再强化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微专题一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知识Ⅱ阅读核心知识再强化温馨寄语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几乎所有的语文试题都要靠语文知识来帮助解决,因此考前莫忘对语文知识进行再回顾。
这里,只是借对核心知识的回顾触发你对语文知识的回忆和整理。
微专题一熟读文言文阅读核心知识一、读一读一般来说,现代人物传记有自传体、回忆体、采访体、诗体、评传、小传、特写、年谱、回忆录等形式。
而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所选文本,大多是选取史志上那些以记述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翔实史事)为主的传记文字。
古代人物传记,通常都有下面这几部分内容:(一)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是介绍说明传主的:(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家庭经济及祖父、父亲等人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
每件事情主要有以下要素:1.时间要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
古代文献中的纪年主要有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两种。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绍兴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绍兴三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
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如“甲子”“乙卯”“丙寅”“壬辰”“癸丑”等等。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官。
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外,还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新安”,就是“担任新安太守”等。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做什么事情。
“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
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所做的事一般也会有所不同。
2020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详析3(语言文字运用)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C.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 ② ,这两组人
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 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 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 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 ③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
补写句子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
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
即使进入老年阶段, ① ,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
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
组成部分。
微阅读
以题判文 对比分析
辨析病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
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
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
2020版高职高考语文总复习教材梳理ppt课件(23份)(19)全面版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西汉史学 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战国时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积极浪漫主义)创始 人。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二十五篇,收在西汉刘 向编的《楚辞》里。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 情诗。
孟轲(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是一部记录 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 民贵、君轻。
A.王建诗的首句入韵。
B.王建诗是七言绝句。
C.苏轼词最后两句是对偶句。 D.苏轼是宋代诗人和词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苏轼词的最后两句,不符合对偶句要求的对仗规律,没 有对仗。
【例题2】 (2013年广东高职高考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宋]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①。 面如田字②非吾相,莫羡班超③封列侯。
【典例精析】
【例题1】 (2014年广东高职高考题)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 问题。
十五夜望月
阳关曲
王建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苏轼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下列对两篇作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美版)

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美版)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题记点题
在文章的开头加上题记,多年来很受考生的青 睐,不仅增强文章的美感,更主要的是有助 于文章尽快地扣题,点明文章的题旨。题记 的作用有:
如:谨 将此文赠 予2035年18岁 的青年们 。人 生关键处 ,仅 有那么几步。——题记
(2018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石宝成长记》)
这篇题记,很好地扣住了材料,明确了文章的 观点,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
3.文首点题
文首点题,即开篇切入,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点 明文章的中心主旨。议论文就是开门见山表 明观点,记叙文和散文就是开篇“文眼”展 示。
如:很高兴 遇见 你们 ,身处 2035年的中国青 年。你与中国一路同行、相伴成长 ,如今, 你成年了,未来有无限机遇,却也充满艰险 和挑战 ,这 封来自2018年的信,只予你们 这样 一句寄语 :以梦为马 ,行远 自迩。
2035年,我三十五岁 。
我相信那时 已过 而立之年的我会继续 持有坚
主旨鲜明,以小见大。本文首段即亮出主旨“
我与新时 代共同成长 ”,主体部分每个层 次 都从国家、时 代与“我”的成长 来行文,或 巧用对话 描写,或直接抒发 心声,或表达殷 切期望,从小切面展现 大主题 ,直接体现 了 个人成长 与时 代发 展的关系。
(2018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以梦为马,行 远自迩》)
4.篇末点题
在文章结尾处,用一句话或一段话点明写作的 目的或所要表达的主题。
如:妹妹,你已经 18岁 任。愿 我们继续 与祖国一路同行,共同成长 ,一起 圆 梦。 (2018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文《享受幸福生活 ,
构思精巧,层次清晰。文章首段总 括全文,段 尾“一路走来,一幕幕场 景仍真真切切地在 我眼前显现 ”一句自然引出下文,结 尾又用 一句话 回应 开头 ,提出呼告。主体部分为 四 个层 次,按时间顺 序写了“我”成长过 程
0
技法指导
2
1.标题点题
所谓标题点题,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嵌入体现 话题或观点的字眼,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 文章的中心主旨。2018年高考全国卷I优秀作 文《风雨兼程,逐梦未来——致2035年的18岁 同龄人》,《中国少年,与时代携手同行》 ,《承担时代使命,勇做时代弄潮儿》,《 牵手新时代,传唱梦与歌》,《共承中国梦 ,携与时代行》,《享受幸福生活,承担时 代使命——致18岁的你》,《继往开来,共创
我迎来了十八岁 成年礼。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 四十周年。我的成年礼,意味着我今后更不 能有丝 毫懈怠,应继续 在仰望星空的同时 , 牢记 脚踏实 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意味着 中国在追梦的过 程中,将把步伐迈 得更坚 定 ,更有力量。十八岁 ,面对 高考,我告诉 自 己,答好每一道题 ,听好每一堂课 ,珍惜每 一分钟 。我坚 信,中国也会做好每一项 研究 ,落实 好每一项 政策,制定好每一项规 划, 走好每一步。
、60后前辈 ,他们 所求的也许 就是一次走进 高考考场 的机会。困难 挑战 的升级 是时 代 发 展的缩 影,或许 在你们 那个时 代,高考已 成为历 史,每个人都有进 入一流大学学习 的
某高考语文阅卷老师曾说:“有时候一个关键 词、一个关键句,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 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 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 的大忌。
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精要的语句点示文 章的题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这种用于 点题的语句,我们称之为点题之笔。这种点 题之笔,就是诗歌中所说的“诗眼”,文章 中所说的“文眼”,是整篇诗文精神的“团 聚处”。高考作文要非常重视点题之笔。扣 题,则是在文中和文末对主题的进一步回扣
承担责任使命》)
文章采用书信体,以哥哥向妹妹诉说的口吻,
时 代巨浪翻涌奔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 挑战 。“但行前路,无问 西东 ”的警言告诉 我们 :不要在生活的压 力和岁 月的消磨中颓 废 ,而要脚踏实 地,用昂扬 的斗志开创 未来 。我们总 抱怨高考的压 力像一座大山,压 得 我们 喘不过 气来,然而,今天的我辈竞 争的 是进 入重点大学的资 格,我的父辈 却要为 上 一个普通大学拼尽全力,再遥想大多数50后
栏 目 导 航
0
佳作赏评
1
0
技法指导
2
0
精题演练
3
0
佳作赏评
1
奥运五环 上有“京”字样 的标 志出现 在我家那 个呆头 呆脑 的电视 机里。看见 运动场 上体 操运动员 灵活地跳跃 翻转 ,乒乓 球运动员 霸气地扣杀 ,披着五星红 旗的奥运冠军 流着 眼泪看国旗升起,我在床上手舞足蹈。“中
国好厉 害啊!”“妈妈 ,我长 大了要去北京 看比赛 !”妈妈 莞尔一笑,“这 奥运会啊, 是第一次在北京举办 。从申奥成功,到鸟 巢 落成,再到各项 事务 都准备 好,国家可是下 了不少功夫呢,我们 就是要把奥运会打造到 极致!”我攥紧 小拳头 ,喊道:“妈妈 , 长 大后,我要去北京看比赛 !”
第四部分 写作
——厚积薄发,善于 表达 专题十九 亮点打磨
第3讲 点题 扣题
考场作文常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同学没有审准 材料的含意就草率行文,有些同学审准了材 料含意,却在行文时内容与主题没有实质的 联系和契合,而是貌合神离。
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 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 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 你的行文和命题的关系,引领阅卷老师随你 的思维而去。”
“那你得好好学习 ,以后才有机会哦!”“好
八岁 那年,那一步,我迈 得很坚 定。中国奥运 的脚步,也掷 地有声。
2013年,我十三岁 。
那个呆头 呆脑 的电视 机,已被薄薄的液晶电 视 取代。那个扎着马 尾的女孩,已迈进 了初 中的大门 。“妈 ,快来看,太空授课 !”我 激动 地喊着。我知道,如今的我已迥异于曾 经 那个看问题 幼稚而又浅显 的小女孩;我知 道,从“神舟五号”到“天宫 一号”,正是 因为 中国科技一路走来每一步都踩 得实踩 得 稳 ,才有了如今的成果。而我,早已让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