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通州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17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7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7年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卷2017.5一、基础▪运用(共20分)名人故居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

走进名人故居,可以发现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

1.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

右边的这幅“浩然之气”匾额,就悬挂于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

请你欣赏匾额,完成(1)-(3)题。

(共6分)(1)对这幅匾额的欣赏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墨浓笔畅,笔力道劲有力。

B.采用楷书书体,浑厚大气。

C.笔走龙蛇,整体潇洒淋漓。

D.四字道出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

(2)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河岳日星垂万世B.唯留正气参天地C.长荣青史壮乾坤D.报国文章尊李杜(3)看到匾额,你能联想到的关于“浩然之气”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答:。

2.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里,坐落着不少名人故居,齐白石故居就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

作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以“耕砚牛”自称。

请你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推测解释“耕砚牛”的意思。

(2分)自嘲齐白石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耕砚牛:。

3.东晓市大街203号是满清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居。

洪承畴原为明朝大臣,相传他曾以一联句感谢皇恩。

在他降清之后,有人将此联句的标点稍作修改,就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强烈讽刺。

结合上述内容,依次填在下面方框中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修改前: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修改后: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A.!。

B.!? C .?。

D.,?4.名人故居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共4分)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

它提供.了①(保存保护)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南通市通州区2017年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通州区2017年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通州区2017年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形成性练2017.3.8语文试题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对于未知的风景,我们总抱着崇敬和好奇。

那么,去旅行吧!旅行可以让你短暂地抛掉世俗的一切,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旅行会让人千呗,你会见到这个奇妙的世界中你所不知道的许多不可思议;旅行是给平淡无奇的生活打开一道缝隙,这缝隙里弥漫着青草摇曳的身姿和花朵芬芳的气息;旅行是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然后串成最美的回忆来照耀日后荒芜的岁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崇敬千呗不可思想以外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在A处横线上。

(1分)A处应填不可思议。

3.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将“抓住生活的每一朵浪花”改为“抓住每一朵生活的浪花”。

4.XXX将举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9分)1)写一则标语。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可与活动主题相同)。

(2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人生更加精彩!2)做一个调查。

为了解同学们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看法,学生会准备进行问卷调查。

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两道问题。

(4分)问题1:你认为读书对个人成长的帮助有多大?(A.非常有帮助 B.有一定帮助 C.不太有帮助)问题2:你认为旅行对个人成长的帮助有多大?(A.非常有帮助 B.有一定帮助 C.不太有帮助)3)推一部名著。

作为候选作品,你认为《格列佛游记》一书通过XXX“行万里路”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最适合在这次活动中推荐。

请简述作品中一个情节对此加以佐证。

(3分)XXX在游历各个国家时,发现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书中所描写的各种奇遇,揭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例如,XXX到达拉普达国时,发现国王和部分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让国家陷入战争和贫困,这一情节充分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矛盾。

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年初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京果脯(fǔ),也称京式蜜饯(jiàn)。

多用新鲜水果,经过去皮,取核(hé),浸泡,腌制等工艺加工而成。

作为零食,具有果味浓郁,酸甜适口等特点。

B.行走在德国首都柏(bó)林,仿佛沉浸在绿色的海洋中。

在城区沿着13个湖泊(pō)形成的河岸缓步徐行,感受远离大都市喧嚣(xiāo)之后的宁静。

C.周末的农贸市场里人头攒(cuán)动,不绝于耳的是一阵阵的哄(hōng)闹声,“禁止哄(hòng)抬物价,提倡诚信经营”的宣传语也分外醒目。

D.国家出台了畜(xù)牧业补贴政策,对达到要求的牲畜(chù)养殖厂,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

这个政策能够调节市场供(gōng)求关系。

2.下列语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振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B.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

C.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到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仓海桑田的痕迹。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3.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①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

②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创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4.名著阅读(共3分)这是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名著后所写的读书笔记,请你读后,按要求选择。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A.孤身勇斗舰队,奇招灭掉火灾B.风暴危险偏航,麦田侥幸获救C.海底美景不断,海面平静无波D.遭遇暴雨封路,陷入迷路危境(1)上述情节中,出自《海里两万里》的是(1分)【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A.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

他是—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

2017中考语文一模达标测试题(练习)

2017中考语文一模达标测试题(练习)

2017中考语文一模达标测试题(练习)为了能帮助广大学生朋友们提高成绩和思维能力,查字典语文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一模达标测试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

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二)古诗词赏析。

(3分)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北京市通州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通州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doc

北京市通州区中考语文一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A.胆____________【答案】18.要点:①发达的想象力乃是提升人生创造品格的羽翼②自由探究与求知的兴趣则是创造人生的根基③杰出人物无不在年少时就打下良好的基础4分,①②各1分,③2分。

19.要点:技术化的教育对个人与自然接触、以及文学艺术爱好的挤压,浓烈的功利主义倾向的应试化的教育模式(过早遭遇的技术化的教育形式,高度体制化的应试的渗透)2分,每点1分。

20.示例: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发达的想象力,意味着精神空间开出新的疆域,是创造性人生最重要的基础。

2分,含想象力1分,含创造性1分。

21.答案:【甲】A【乙】B【丙】C3分,每点1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3.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做答。

(10分)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也是最古老的的人工河流。

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1794公里。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京杭大运河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有答案)初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初中,多做题,多练习,为中考奋战,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17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2分)A、亵渎(xi )、刹那(sh )、强聒不舍(guō)、大动干戈(gān)B、载誉(zǎi)、繁衍(yǎn)、公正不阿(ā )、气冲斗牛(dǒu)C、教诲(huǐ)、即使(j )、一抔黄土(pǒu)、自惭形秽(hu )D、卑劣(li )、自诩(xǔ)、心宽体胖(p n)、挑拨离间(ji n)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2分)A、殒落、断章取义、心无旁鹜、无与伦比B、谀辞、重蹈覆辙、面面相觑、怒不可遏C、赋与、涕泗交流、媚上欺下、正襟威坐、D、布署、恪尽职守、不二法门、略胜一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编导很有水平。

B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C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

D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4、下面一段文字中划线的①、②、③、④处,有两处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只许调整语序,不得增减字数)(2分)历史常给人以警示。

假如当初商纣王能①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②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③一命呜呼,病入膏肓呢?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实行变法的建议,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当初唐太宗听不进魏征的逆耳忠言,又何来贞观之治呢?由此可见,④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

处(填序号)调整为:处(填序号)调整为:5、猜猜我是谁?(4分)(1)夏天的凉友,冬日的火伴。

(家用电器)( )(2)由此登堂入室,任君平步青云。

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记叙文阅读汇编及答案

2017年北京中考语文各区一模记叙文阅读汇编及答案

打春付秀莹。

莫名其妙地觉得,打春这个词,比立春要活泼多了。

打春,有一种跳跃的动感在里面,喜悦的,明亮的,热气腾腾,是民间风俗画特有的调子。

②我的家乡在华北大平原上,我们那个村庄,在我的小说里,叫作芳村.在芳村,有一句俗语,春打六九头.每年打春的时候,已经是六九了.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打春这个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过去了,气候学意义上的春天要来了.③打春往往是在春节前后,有的时候早几天,有的时候迟几天。

打春总是同新年连在一起,到处都是新的:新衣服,新鞋子,新对联。

④那时候,母亲长年卧病,早好几天就开始念叨,快打春啦。

翻着墙上的月份牌,看一遍,又看一遍。

月份牌是那种小小的日历,在乡下很常见.没有老上海的旗袍美人,只有文字和数字,阴历、阳历、节气、星期。

往往有红、绿、黑三种颜色,朴素的,家常的,邻家姑娘一样亲近而温煦。

月份牌上,有打春的具体时刻,比方说,上午十一点三十五。

芳村有个风俗,不能把春打在炕上。

意思是说,打春这一天,尤其是打春那一刻,不能在炕上躺着。

⑤打春这一天,无论是多么不适,母亲一定要挣扎着起来,下炕,在院子里走一走,或者是在大门口立一立.在内心深处,我多么盼着每天都是打春.打春的时候,母亲就会下炕了.闲闲地,在房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院子里,阳光温软,金子一般.满院子的彩,在微风里飘摇着,飘摇着,简直就要飞起来了.门外就是田野,麦田还懵懂着,是那种深的冷凝的绿。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打春过后,大约等不了几天,万物就该醒过来了。

⑥在我们芳村,有一个民谚,一年打俩春,粮食赛如金。

意思是说,如果一年有两个立春,当年的年景就不好了,粮食会像金子一样珍贵。

⑦在芳村,节气的意思,不是二十四节气,而是节日。

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我的长篇《陌上》的楔子里,我就是用的节气这个词,还引来了一些疑问.可见,一个地方文化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仿佛树的根须,早已经深深扎根在血脉里了.⑧芳村人过节气,不外是吃一顿好饭食罢了。

2017年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集16区县

2017年北京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集16区县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2017.5语文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蓓.蕾(bèi)轩.敞(xuān)负载.(zǎi)耳濡.目染(rú)B.淡薄.(bó)濒.临(bīn)颠簸.(bǒ)既往不咎.(jiū)C.胚.胎(pēi)邮.购(yóu)剔.透(tī)言简意赅.(hé)D.差.使(chāi)绮.丽(qǐ)联袂.(jué)栩.栩如生(xǔ)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A.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社会、一个团体,口号是不可少的,它具有凝聚人心、指明方向、(振、震)作精神等积极作用。

“振”有“奋起”的意思,“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振”。

B.李清照的词作,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言不尽”的(婉、惋)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

“婉”有“委婉”的意思,“惋”有“同情”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

C.服装师采用了“复古”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的智慧,其中自由和流畅的线条设计,又与西方现代服装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和)。

“合”有“符合”的意思,“和”有“和谐”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填“和”。

D.没有牢固的安全屏障,网络就永无宁日。

他决心为信息网络构筑一道(艰、坚)不可摧的“网上长城”,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艰”有“困难”的意思,“坚”有“牢固”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坚”。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物质文化遗产中“故”与“新”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相生相融的关系,“新”以“故”为基础,“故”以“新”为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州区2017年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7年4月一、基础·运用(共22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廊中,诗人灿若星河,诗词浩如烟海。

为了传承经典,某学校组织了“古诗词文化周”活动。

请你依据要求,完成1—5题。

(共17分)1.学校手工社团设计了以《观沧海》为题材的创意书法书签。

作为社团中的一员,请你仿照例句格式,从二、三、四张书签中任选一张,向同学们进行介绍。

(3分)【例句】第一张书签,选用平正齐整的楷书,书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答:____________2.在准备活动素材时,同学们找到下面的文字。

阅读后,完成(1)—(2)题。

(共4分)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甲】的农业时代为诗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绘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祥和景象;纵然是【乙】的原始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头顶着的是炎炎烈日,脚踩着的是滚烫的土地,挥洒的汗水中仍.浸润着浓浓诗情。

(1)对文段中加点字读音与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仍”的读音是(rénɡ)“仍”的最后一笔是B.“仍”的读音是(rēnɡ)“仍”的最后一笔是C.“仍”的读音是(rénɡ)“仍”的最后一笔是D.“仍”的读音是(rēnɡ)“仍”的最后一笔是(2)对填入【甲】【乙】两处成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只填序号)(2分)①【甲】男耕女织【乙】刀耕火种②【甲】刀耕火种【乙】男耕女织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3.活动宣传小组在设计宣传栏时,抄写了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一首现代诗选段。

请判断此选段描述的是哪位古代诗人。

(2分)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①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①[杜二]杜甫A.王维B.李白C.陆游D.范仲淹4.活动中,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探寻李清照故居”的记录片。

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共4分)(1)某同学写下了观看后的感受。

语段中三个划线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任.选两处并依据错误类型..........将对应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①秀美的柳絮泉边,我仿佛看见一代才女在这里对泉梳妆,净亮的泉水到映出她飘逸潇洒的风姿。

她早期的一些词作体现出清新自然、委婉细腻的风格,读来如畅饮泉水般痛快,足以解心灵之渴。

②后期丈夫的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转向凄婉哀痛、忧愤深沉的词风。

她的词作不仅有愁情,更有豪气。

③尤其是她晚年的一些诗作,在感叹国破家亡悲凉处境的同时;更痛斥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行径,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字:_________ 标点: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2)据记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

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A.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D.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5.为了配合这次活动,本期校刊中的连环画选登了著名的“推敲”故事。

阅读后,完成(1)—(2)题。

(共4分)4.他想来想去,觉得不如用“敲”字更确切,但又无法肯定。

于是,他骑在驴上,一边吟诵,一边伸手反复作“推”和“敲”两种姿势。

1.贾岛,字阆仙,范阳人,我国唐代著名诗人。

他年轻时科场考试屡次失利,囊空如洗,就出家为僧,法名唤作无本。

2.一天深夜,皓月当空。

贾岛到长安城郊一个僻静的地方拜访好友李凝。

却无意间得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3.第二天,贾岛在路上又想起了这两句诗。

他把诗反复念了几遍,突然觉得“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还可斟酌。

5. 6.这时,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经过大街,行人车辆纷纷回避。

贾岛依然没有发现,竟然骑着驴子直闯进仪仗队中。

7.官差一拥而上,把贾岛押到韩愈轿前。

韩愈责问原因,贾岛十分着急,一五一十地把经过告诉了韩愈,等待他的处罚。

8.不料,韩愈听后,眼帘下垂,竟也边轻轻吟诵边伸手“推”“敲”起来。

过了一会儿,韩愈抬起头,笑着对贾岛说:“敲字佳!”9.从此,韩愈和贾岛成了亲密的诗友。

韩愈很赏识贾岛的才华,劝说贾岛还了俗,并教给他写文章的技巧。

后来,贾岛便名声大噪。

(1)请结合连环画内容,为第5幅连环画补写一段文字。

(不少于30字)(2分)答:__________(2)“工匠精神”自古有之,请你依据连环画故事,谈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2分)答:________6.诗文默写与运用。

(共5分)(1)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3)班级组织春游活动,班长写了一段导游词。

你觉得其中哪句诗用得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3分)同学们,在我们不远处有两条山路。

一条是小路,崎岖不平,极其难走,但五分钟后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到达一片花草繁茂的开阔地带。

这时大家会看到一处木屋,屋后翠竹蔽日,石阶铺地,流水环绕。

同学们可以在那里感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悠闲恬淡。

另一条路较为平坦,可以直通山顶。

坚持爬到山顶的望江亭,便可“一览众山小”,将无边景色尽收眼底。

请大家自由选择吧,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哟!用错诗句:___________你的理由: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甲】【乙】【丙】三段文字,完成7—10题。

【甲】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③。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丙】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④矣!”梁以此奇籍。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释:①[项籍]项羽。

②[项梁]项羽叔父。

③[竟学]学到底。

④[族]灭族。

7.依据《古汉语常用字典》(见图)解释【乙】文中加点词语“足”在文中的准确含义。

(2分)(1)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足:______ (2)不足.学 足: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______ (2)梁以此奇籍 翻译:______9.【甲】文中“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目的是 ① (用原文回答);【乙】文中明显暴露出项羽的不足是 ② ;【丙】文中项羽的言行可以联想到的俗语是 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吃一堑,长一智)(共3分) 10.阅读【甲】【丙】两文,结合原文语句谈谈陈胜与项羽思想性格上的共同特点。

(2分)答: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0分)1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题。

(共5分) 【材料一】(《三国演义》连环画)z ú ❶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胼(pián)胝(zhī),面目黧(lí)黑,劳有功者也。

”(胼胝:厚茧。

黧:黑色。

)○引器物的脚。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之形成矣。

”➋足够,充足。

《老子》:“损有余而补不~。

”曹操《置屯田令》:“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食。

”○又足1.周瑜说:“现在军中缺箭,烦请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作为应敌之具。

”【甲】一口答应,并说三日交齐。

3.【甲】走后,周瑜对鲁肃说:“凡应用物件,都不给他备齐,让军匠故意拖延。

这样必误日期,我便可斩他。

”2.周瑜说:“先生,军中无戏言,可否立下军令状。

”【甲】说:“三日不成,甘当重罚。

”当下立了军令状。

【材料二】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

周瑜拆封视之……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

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

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

”言讫,昏绝。

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______,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寿三十六岁。

(《三国演义》有删减)【材料三】二十四史之一的《三国志》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为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数次侮辱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

后来程普被周瑜感动,说:“与公瑾交往,就好像饮一杯醇酒,不自觉地就醉了。

”(1)【材料一】中的【甲】是①,后来他用②的办法完成了这项任务。

(2分)(2)【料料二】中的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是_____。

(1分)(3)三则材料都讲述了周瑜的故事,从中我们感受到“演义”与“正史”中周瑜形象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2分)12.请从下面五则《论语》语录中任选一则,结合你所读过的名著情节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①巧言令色,鲜矣仁。

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③人而不仁,如礼何?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⑤德不孤,必有邻。

答:________13.请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对这部名著进行点评,并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3分)名著:_________点评:_________理由: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7题。

(共10分)【材料一】纵观中国匾额文化的发展和衍变,有执政者宣扬政绩、评价功臣、封爵赏赐的;有思想家倡导哲理、弘扬道德、奉行教化的;有修道者宣扬法度、传经诵佛、普度众生的;有文人雅士状物抒怀、寄情山水、嗣学明志的;有后人崇尚先贤、赞颂英雄、冀盼盛世的;也有商家百姓祈祷平安致富、邻里和睦、宅第兴旺的。

宫殿因匾额而①,名宅因匾额而②,寺庙因匾额而③,园林因匾额而④,祠堂因匾额而令人敬仰,商号因匾额而取得诚信,亭台楼阁因匾额而注入灵气,建筑物因匾额而得以传神。

凡此种种,都远远超过了匾额所具有的揭示或标志的本来含义。

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态、人文环境和发展趋势,适应了不同人群的社会需求。

而能将这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凝聚于言简意赅的书法艺术中,世代流传,这更是匾额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