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北京通州初三上期末语文真题卷
2018届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1.本试卷共8页,四道大题,22道小题。
满分100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一)选择。
(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颓.唐(tuí)秀颀.(qí)阡.陌(xiān)黝.黑(yōu)B.破绽.(zhàn)半晌.(shǎnɡ)溃.退(kuì)木讷.(nè)C.惊骇.(hài)呜咽.(yàn)寒伧.(chèn)星宿.(sù)D.猝.然(cù)庇.佑(pì)信笺.(zhān)悄怆.(chǎnɡ)2.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在香港长达百年的殖民统治宣告。
②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③你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坐着,也可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A.破灭焦躁如果即使B.破灭燥热虽然但是C.终结燥热虽然但是D.终结焦躁如果即使3.下列选项中的成语,全是贬义的一项是()A.狼心狗肺刚愎自用蛇蝎心肠B.凤毛麟角童颜鹤发一丘之貉C.乌合之众狼狈为奸汗马功劳D.狐朋狗友金鸡独立牛鬼蛇神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气势磅礴,乐音沸沸扬扬。
B.焦裕禄虽然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
C.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D.教孩子面对挫折,并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是现代教育中极关键较重要的课题。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
__。
__,__。
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6.填入下面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方法,孔子注重启发,强调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他说:“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北京市2017-2018年上学期语文测试卷

语文试卷一、名著·默写(共 12 分)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及文字,回答(1)(2)小题。
(1)观察连环画第 6 幅画面,并结合前几幅画面,补写①处关羽的语言。
(1 分) “我素知此马能日行千里,。
”(2)二.选.一.作答(2 分) 【题目一】在连环画所表现的故事中,关羽的忠诚和义气令人感动。
除此之外,“勇” 和“谋”这两点在关羽身上也有所体现。
请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就关羽的“勇” 或“谋”的品质特点,任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1.曹操见关羽平日穿的一件绿锦战袍已经旧了,就照他的身材,着人做了一件新战袍送给关羽。
2.关羽当着曹操的面,换上了新袍仍把旧袍罩在上面。
曹操还以为他舍不得新衣服,不觉笑了起来,说“云长怎么这么节俭呢?” 3. 关羽见曹操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忙向他解释“旧袍是兄长所赐”。
曹操听了,嘴里赞叹,心里却着实不高兴。
4.曹操送关羽出门时,见他的坐骑虽然高大,却很瘦弱,就吩咐侍从去马厩里牵一匹好马来。
5.不一会,侍从牵来一匹马。
那马 浑身上下如火炭般赤红,没有一根杂毛,姿态非常雄伟。
关羽连赞“好马!” 曹操便将这赤兔马送给关羽。
6.关羽大喜过望,连忙下跪称谢。
曹操怪道:“区区一马,云长为何如此重视?”关羽说:“我素知此马能日行千里,① 。
” 曹操听了后悔莫及。
1.本试卷共 12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生须知【题目二】在连环画所表现的故事中,有人看到的是关羽的忠义,也有人看到的是曹操对待人才的真诚、细心。
请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就曹操的“爱才惜才”,再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①》一文,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他对往日师长的深情怀念;《二十四孝图》一文,重点描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②的态度。
2017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经典版)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四)得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给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瞰.望(ɡǎn)亵.渎(xiè) 嗔.怒(chēn)B.骈.进(pián) 勾.当(ɡōu) 绾.发(wǎn) C.恣睢.(suī)谮.害(zèn) 簇.新(chù)D.脚踝.(huái) 慰藉.(jiè) 朴.刀(p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格尽职守根深蒂固面面相觑B.重蹈覆辙吹毛求疵味同嚼腊C.怒不可遏涕泗横流孜孜不倦D.一代天娇无与伦比强聒不舍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A.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长篇白话小说《水浒》。
C.爱国之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
D.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遐迩远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D.所以但是如果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琐屑.( xi â) 鄙.夷(b ǐ ) 恣.意(z ì) 津.津有味(j īng ) B .沉淀.(di àn ) 惬.意( qi â ) 翘.首(qi áo ) 惩.恶扬善(ch ãn ɡ) C .胆怯.(qi â) 脸颊. (ji á ) 抽噎.(y â) 不屈不挠.(n áo ) D .干涸.(h ã) 嗔视(ch ēn ) 逮捕.(p ǔ) 满载.而归(z ài )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恻隐 桑梓 翻来复去 再接再厉B. 宽恕 剽悍 相得益章 洗耳恭听C. 作揖 蔚蓝 中流砥柱 略胜一筹D. 震耸 蓬蒿 广袤无垠 莫衷一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B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C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D .书面语和口语互相制约,书面语常从方言里吸取营养,它不能脱离口语“一意孤行....”。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D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请补全下面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是______ ,______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2.阅读《渔水谣》,完成下列各题。
渔水谣陈奉生①在我老家附近有两条大河,西边的是白河,东边的是潮河。
站在村前的山岗上,可以看见烟波浩瀚的密云水库。
分带左右的潮河、白河,仿佛是两条柔软的银链,穿起这颗燕山明珠,在蓊郁苍茫的青山翠峰之间波光潋滟。
②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小时候,每到开春,南风一吹,就听到水库的冰层“嘎巴、嘎巴”地开裂,不等冰融化干净,老舅就率领四、五只打鱼的木船划到水库深处打鱼。
他们把上百米长几米高的围网围好。
然后用木棒子,敲打着横在船舱上的铁板,“当、当、当……”,鱼儿受惊了,有的“叭--叭--”地跃出水面,有的撞进围网;看光景差不多了,老舅一声令下,大家吆喝着:“起网喽……”几条小船把围网从两头拉起,渐渐地鱼显露在围网的底部,胖头、鲤鱼、花鲢、草鱼欢蹦乱跳简直成了“鱼粥”。
③渔民们边摘鱼边唱着不知哪年、不知是谁留下的渔谣:④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打鱼的孩子/数不清的日子……哎--哎--⑤水库对于周边土地少得可怜的村子而言,那万顷碧波仿佛是他们的“良田”,那四处游动的鱼仿佛是村里男女老少魂牵梦绕的“会跑的庄稼”。
⑥老舅不出船的时候,我和表弟缠着他去水边教我们撒网。
老舅从墙上摘下“漩网”,选一个水较深的河汊子,左手攥紧网绳,把网搭在右胳膊肘上,然后用力一甩,漩网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像绽开的梨花一样缓缓落入水中。
稍等片刻,老舅便开始收网,他把着沉甸甸的渔网一使劲甩到岸上,让我和表弟捡鱼,并叮嘱我和表弟,把二、三两重的小鲤鱼扔回水里,我感到有些纳闷,问老舅为什么,老舅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说:“傻小子,你以为打鱼是吃饭,每天能来那么几回?打鱼呀,就像种庄稼,要先播种,到了秋天才能有好的收成,干什么事情都不能赶尽杀绝呀。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8页,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1—6题,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扶掖(yâ) 谮害(jiàn) 恁地(nân)强聒不舍(guō)B.拮据(jū) 诘难(jiã) 朴刀(pō)味同嚼蜡(jiáo)C.腼腆(tiǎn) 诓骗(kuāng) 恣睢(zī)吹毛求疵(cī)D.怄气(òu) 抽噎(yē) 枘凿(ruì)恪尽职守(gâ)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
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3.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2分)……………()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改正: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2分)…………()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
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
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
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
①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
②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
③1876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
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题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

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题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目】一、基础知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 :诗情画意——言简意赅解说:两个“意”的意思相同,都是“意境”的意思。
B :闲情逸致——专心致志解说:两个“致”字意思不同,“闲情逸致”的“致”是“情趣”的意思;“专心致志”的“致”是“达到”的意思。
C :照管——照例解说:两个“照”字意思不同,“照管”的“照”是“照料”的意思;“照例”的“照”是“按照”的意思。
D :悠扬——悠闲解说:两个“悠”字意思相同,都是 “闲适”的意思。
参考答案:4(本题2分)【题目】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京杭大运河 北京、天津两市,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整个流域几乎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
是举世公认的一大奇迹。
A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运用对偶,表明茶客多而庞杂。
B :“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运用对偶,明说主客关系,暗里掩饰与新四军的关系。
C :“人一走,茶就凉”,引用俗语,既符合茶馆的情景,有形象地回答了敌人的追问。
D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与“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对偶,表现茶馆生意兴隆。
参考答案:8(本题2分)【题目】表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谁堪中间”赞的是韩愈的《师说》。
B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小说家、剧作家契诃夫。
C :《孔乙己》《藤野先生》《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D :《诗经》由于总共选了300首诗,所以后人也称“诗三百”。
参考答案:2(本题2分)【题目】二、综合性活动(17分)根据上下文或提示默写①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蒹葭苍苍,。
③诸葛亮答应先帝出山时的原因是,参考答案:①亲贤臣,远小人②白露为霜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共4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题(附答案、答题纸)

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诘.难(jiã) 人才济济.(jì) 锲.而不舍(qiâ) 连篇累牍.(dú)B.绯.闻(fěi) 水涨.船高(zhǎng) 稳操胜券.(quàn) 吹毛求疵(cī)C.抹.杀(mǒ) 咬文嚼.字(jiáo) 插科打诨.(hùn) 间.不容发(jiān)D.画缯(zēng) 曲.尽其妙(qū) 汗流浃.背(jiā) 乳臭.未干(chòu)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B.某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以获取高额利润,严重危害了百姓健康。
C.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3.下面成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万贯家私轻而易举B.格物致知恃才放旷不求甚解不言而喻C.前仆后继豁然贯通咬文嚼字娇揉造作D. 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玄虚之至面面相觑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困难?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B.“还有一个问题,”我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的话。
“如果所有的旅鼠都这样匆匆忙忙地跳进大海去自杀了,那么它们不是早该断子绝孙了吗?”C.稻谷的香气是浓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州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卷2018年1月步入校园,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我们在这缤纷绚丽的世界里学习、生活,度过意义非凡的每一寸时光。
请根据要求,完成1—6题。
1.下面是书法社的三位师生在共同欣赏一副书法作品时的对话。
依据对话内容,你认为他们欣赏的书法作品是哪一幅?(2分)同学甲:横竖像国画里的竹节,挺拔细长;撇捺点或如竹叶或如幽兰。
同学乙:用笔畅快淋漓,清峻明朗,断金割玉,锋芒毕露,富有傲骨之气。
陈老师:冷漠的外表下,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剧感和力量感。
A.《曹全碑》B.赵佶《闰中秋月帖》C .苏轼《寒食帖》D .怀素《自叙帖》2.下面的文字是校园文化展板上对通州的一段介绍,阅读后完成(1)—(2)题。
(共4分)通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是大运河( )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没有汽车尾气和汽笛鸣响的旧日时光里,这里就是京城客货运输的集散地。
【甲】运河.漕运,国脉所系。
当时通州为万国朝拜、四方进贡、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之地。
【乙】也正因为这些,通州便有了‚乃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享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
【丙】。
(1)对文中括号处所填词语和加粗字笔顺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孕育“河”的第5笔是“竖”B .酝酿“河”的第5笔是“竖”C.孕育“河”的第5笔是“竖钩”D.酝酿“河”的第5笔是“竖钩”(2)下面的句子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中的______处。
(2分)漕运发达时期,‚运河舟楫之盛可抵长城之雄‛。
3.校园文化节晚会即将接开帷幕,晚会执行领导小组要在节目单上以对仗的形式呈现本晚会的主题。
请依据节目单内容和所给下句,拟写上句。
(3分)4.学校举行讲故事大赛,主题是“人生需要顽强的意志”。
某位同学搜集了一组故事。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_。
(填序号)(2分)①悬梁刺股②精卫填海③亡羊补牢④卧薪尝胆⑤愚公移山⑥班门弄斧5.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朋友圈中发表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完成(1)—(2)题。
(共3分)今天终于下雪了!舞动的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翻滚着、跳跃着,整个校园一片洁白。
下课了,我和同学们纷纷拥入了雪的怀抱。
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笑声、叫声充满了整个校园。
即使雪越下越大,也阻挡不住我们的热情,到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1)文字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2分)病句: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写一个比喻句描述冬天的校园。
(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面的文字是学校图书馆中某部名著腰封上的推介语,阅读后完成填空。
(2分)这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启迪心灵的名作大家,它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告诉人们保护海洋资源与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人们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
总而言之,这是作者对于种种社会现象的含蓄回应。
这部名著是______(《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镜花缘》)。
作者是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7—9题。
(共7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对本诗题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酬谢白居易在扬州初逢筵席上地我的款待,赠给他一首诗。
B.答谢白居易在扬州初次相见的酒席上赠予我的诗作。
C.对白居易在扬州刚认识我时赠予我的席子表示感谢。
8.诗中颔联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友和______的思想情感。
你还知道包含典故的诗句有“______”(写一句即可),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思想情感。
(3分)9.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冬雪与寒冰不能耽搁春天翩然而至的脚步,同样,任何腐朽势力也不可能阻止历史前进的脚步。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种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历史的眼光审时度势,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二)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10—14题。
(共10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理解错误的是______和______。
(填序号)(2分)A.太守自谓.也(称作,命名)B.饮少辄.醉(就)C.行者休于.树(从)D.杂然而前陈.者(陈列)E.宴酣之.乐(的)F.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11.根据【甲】段中对醉翁亭的正面描写,你认为下面哪一幅是醉翁亭的照片?(1分)A B C(2)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对“祭祖”这一传统习俗的认识。
(2分)【链接材料】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选自《论语》)4.在“迎春送祝福”活动中,小张同学需要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出一副作为2018年的春联带给老家的亲戚,他不知怎么选,你帮他选一副,并且告诉他选择的理由。
(2分)A B CD 选择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神秘岛》B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
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C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它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
D .明末初由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6.默写(6分)(1)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1分)(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1分)(3)经典的诗句,能够用通俗明白的语言传递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晏珠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送别之时难免伤感,很多送别诗都会表达惜别悲伤之情,但是有一些送别诗却充满希望,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气息。
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乙】段中画线句所呈现出的场景。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段中“峰回路转”与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一联意境相似;【乙】段中“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里“______”(填原句)意思相同。
(3分)14.请结合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内容与创作背景,谈谈你对【链接材料】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2分)【链接材料】 人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但能支配自己对待命运的态度。
同样的际遇,不同的精神状态,生活的意义就会完全不同。
(选自《千载醉翁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共5分)15.重庆的红岩村准备雕刻一座“红岩英雄”石像,请你选择《红岩》中最能彰显“红岩精神”的人物推荐给他们,并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写出推荐理由。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某同学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的演讲稿,请你帮他从《海底两万里》或《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
(不少于80安)(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
(共7分)【材料一】我国古代的通信方式,早期以‚声、光‛为媒介,比如我们熟知的仅用于战事的击鼓与烽火。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邮驿了。
早在商周时,这种通信方式就已经开始使用并逐步完善。
那时的邮驿,每隔34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边关战报和官府公文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
隋唐时,邮驿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硕果累累..。
唐朝的邮驿,分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共有1600多处,其中水驿260多处,水陆兼办的也有80多处。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六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唐代诗人王维在《陇西行》里把邮驿写得颇为传神;‚十里走一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
‛到了宋代,统治者对邮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据《燕翼诒谋录》记载:‚前代邮置,皆役民为之,自民农既分,军制大异于古,而邮亭役民如故。
太祖即位之始,即革此弊,建隆二年五月,诏诸道州府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
其后特置递卒,优其廪给,遂为定制。
‛到了明清两代,基本上是承袭了旧制。
不得不说的是,这种通信方式,费用昂贵,主要用于军事■■方,普通老百姓几乎是使用不起的。
【材料二】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