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

1895年 俄、法银行团
1896年 英、德银行团 1 600万英镑
1898年 英、德银行团 1 600万英镑 4.5厘
材料三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
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降 序 排 列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机器造船 共计
32家
19家 16家 39家 7家 113家
1.与以往的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扩大资本输出的要求。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
深,中外民族矛盾激化。
3.《辛丑条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赔款数额大,赔款附加条件重。(2)增加镇压中国人民 反抗条款,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威海卫 北洋舰队全军覆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攻占_______,
没。
马关条约 》。 3.结果:中国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 内 容 危 害
台湾 割辽东半岛、_____及附属 澎湖列岛 给日本 岛屿、_________ 二亿两 白银 赔偿日本军费_______ 沙市 、重庆、苏州、 开放_____ 杭州为商埠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 扶清灭洋 ”的 (2)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打着“_________ 京津地区 形成高潮。 旗号,在_________
1900 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2.爆发:_____ 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北京陷落。 4.结果: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PT课件19 岳麓版高中历史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PPT课件19 岳麓版高中历史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

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义和团的组 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排外 的弱点;没有把外来文明与帝国主义侵略区别开来, 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 这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八国联军司令西摩尔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1901年) 危害
C
义和团的口号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进步性
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 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具有爱国 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已成为主要矛盾。

“扶清”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对于动 员和吸引部分官军参加义和团运动有一定的积
限 极作用,却放松了农民群众对清政府的警惕。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二、战争的经过
仓促应战
丰岛海战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左宝贵牺牲,
第一阶段 平壤战役
叶志超弃城逃跑 邓世昌等牺牲,
政 希望停战 黄海战役 双方损失相当。
旅顺、大连失陷,
山东宁阳一中历史组 王洪波

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程度加深了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半封建的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当堂达标题: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 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 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 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 理”。此款的经济作用是有利于日本( ) C ① 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② 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 ③ 在华攫取高额利润 ④ 占领中国内地广大的市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
B. 便于控制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C.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 帮凶。 D. 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 人民更加贫困。
E. 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 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 帝运动。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3、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 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 指的是( ) C A 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宝岛台湾 C 签订《辛丑条约》 D 提出 “二十一条”
镇压义和团运动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2.过程:
⑵根本原因
请把八国联军侵华过程中主要事件 按先后顺序排列。
慈 禧 严 令 镇 压 义 和 团
廊坊阻击战
清军、义和团与八国 联军天津激战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口号:扶清灭洋 3、性质:民间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 4、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扶清灭洋”口号
积极性: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的 矛盾。 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 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 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新允的设阶厂段。资动本力输,出阻,碍中进国一民步族掠资夺本中主国义的的原发料展和。劳
免内地税
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
4 甲午战争的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 首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 济上便利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政治上刺激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野心,掀起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三,中国人民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近代化速度加快。 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 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经济上,办工厂振兴实业运 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从学习技术到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 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 涉政策。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优秀版)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优秀版)

甲午中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和远东地区局势的
影响
• 1.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1)甲午中日战争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
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中国战败。
• (2)签订《_马_关__条_约_____》。①时间:1895年4 月辽东。半②岛内容:割________澎__湖、列台岛 湾及附属岛 屿、二_亿_________给日本;沙赔市偿日本军费杭州 ______两白银;开放重庆、设厂______、苏州、 ___内__地_税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 资________,产品运销中巨国额内赔款地免收______。 (巧记:一厂二亿三岛四埠)③影响:使中国 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__________,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 1.原因
• (1)朝鲜农民起义:_1_8_94_____年朝鲜爆发农民
清起政府义,________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
派兵进入朝鲜。
清政府
• (2)日本蓄日意本 挑起战争:起义平息后, ________建议中日双方同时撤兵,______拒 绝并继续增兵。
• 思考3 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列强之间关系的演 变是怎样的?
• 【答案提示】鸦片战争时期,由对抗到屈服; 《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 向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 战争,表明清政府与列强再对抗;《马关条 约》签订,说明再屈服;八国联军侵华,又 走向了对抗;《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 政府完全屈服,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内地力深入中 国______。允许外国在华资投本资输设出 厂,拓展了 列强对民华族_资__本_主__义____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 国______________的发展。列强争半殖相民在地中化 国 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2张PPT)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22张PPT)

2、《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 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 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解析:本题考查对于《辛丑条约》内容的掌握情况。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答案 D
(4)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5)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6)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6月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过程: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 大捷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 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内容
经济
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 税收作担保。
危害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 的凋敝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国的 工具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 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政治
军事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 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 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 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 人居住
2100万元 割香港岛
中日
二亿两白银 割台、澎、辽
其它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影响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0—1842)
开始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
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