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厚板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现状
国内中厚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中厚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李胜民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34期[摘要]综述国内中厚板装备及产能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介绍目前国内知名企业在发展高端产品所采用技术,以及中厚板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厚板现状趋势高端产品中图分类号:TD6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4-0077-01一装备和产能现状及趋势由于国民经济强大需求的拉动和船舶,石油,化工桥梁发展的支撑,中厚板的发展近几年来稳定持续增长。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厚板需求量在14-16%之间,日本可占20%。
目前我国需求在12.5-15%之间,由于我国还处在重要发展阶段未来需求十分可观。
我国一般称呼厚度在4.0mm以上为中厚板,其中4-20mm 为中板,20-60mm为厚板,60mm 以上为特厚板。
中厚板生产属于热轧工艺,主要有中厚板轧机,热连轧机组和炉卷轧机三种方式。
中厚板轧机是普遍采用的主要设备。
按辊面宽度可分为1800mm 2300mm 2800mm 3300mm 3800mm 4300mm 4800mm 以及 5000mm 以上轧机。
宽度板轧机主要指辊面宽度2800mm 以上的宽幅中厚板轧机,辊面4800mm以上为特宽厚轧机,最大规格可到5500mm。
从轧机规格上看3000mm 以下轧机由于产品单重小,规格覆盖面窄,而且与宽带钢轧机产品规格和范围重叠较多难以实现品种及规格多样化,市场适用性差发展空间有限。
从设备结构看,随着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新建轧机逐步向更大轧制力距和高刚性强力四辊可逆式轧机方向发展。
并可根据工艺要求配置打轧制力立棍轧机。
在目前国际上中板领域各项指标最好的日本到70年代中期,四大钢铁公司相继建成投产了四套5500mm 轧机。
到80年代末,宽度小于4724mm的中厚板工厂已经全部关闭。
本世纪以来我国中厚板不仅产量增幅较大,更重要的是国内制造业,造船业,石油及天然石管道,交通运输工程,重大公共建筑等需要的高档高强度宽厚板全部可以国产化。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热处理的现状及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工艺,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热处理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塑料等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对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1.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我国热处理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
在技术设备和管理方面,我国热处理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投入和关注的问题。
2.信息化程度不高。
我国热处理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和应用较少,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不够密切,影响了行业整体的发展。
3.环保意识不足。
我国热处理行业大部分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热处理工艺中的废水、废气等排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控制。
目前,我国热处理行业正积极推进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并改善行业整体环境。
以下是我国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展望:1.先进的真空热处理技术。
真空热处理能够在无氧或低氧氛围中进行,减少材料表面氧化的问题,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同时,真空热处理还能够实现材料的表面强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2.先进的低温热处理技术。
低温热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低温渗碳、低温氮化等。
通过低温热处理可以实现材料的表面硬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磨损和疲劳性能,同时减少材料的变形和裂纹。
3.先进的等离子体热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热处理是一种通过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
该技术具有温度低、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能够实现材料的表面强化和改性,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和抗腐蚀性。
展望未来,我国热处理行业在发展先进热处理技术的同时,应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热处理人才,推动热处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此外,还需要关注环保问题,推动热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我国热处理行业在发展先进热处理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相信我国热处理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中厚板发展现状介绍

1.我国中厚板产能产线格局现状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拥有中厚板产线约78条(不包括项目搁浅以及暂未完工的),设计产能合计9242万吨/年;其中中厚板有效生产线为68条,设计产能为8570万吨/年。
湘钢3套轧机,2016年全年停产1套(3。
8m单机架);鞍钢4套乳机,但在鲅鱼圈新建的3.8m轧机至今未生产;河北文丰新建的4.3m也未生产;天津中板厂2.4m停产;其余华伟、飞达、益成、春冶、兆顺、绍兴等已停产;另外部分钢厂中厚板生产线长期处于半停产状态。
就轧机宽度来看,目前国内中厚板轧机组最窄为2300mm,最宽为5500mm,其中占比最大是2m-3m轧机生产线,随着轧机组宽度的增加,产线数量就越少。
其中4700mm及以上的轧机共7台,均建于2005年以后,具有轧制压力大,板幅宽、前后工序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瞄准的是中厚板的高端产品。
厂家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和技术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为主,如宝钢、鞍钢和沙钢等(见表1).2.全国中厚板生产与消费情况总体来说,我国中厚板产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逐年放缓,2012年及2016年出现增速为负增长的情况。
2016年,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中板、厚板、特厚板共6919.08万吨(其中极少部分是在热连轧轧机上生产的之外,其余均在中厚板轧机上生产),占钢材总产量的6.1%,较2015年减少413.82万吨。
其中:中板3598.66万吨,较2015年减少10.48%,厚钢板2553.92万吨,特厚钢板766.5万吨,与2015年整体持平。
虽然中厚板产量整体过剩,但特厚板尤其是高端特厚板的需求量依然很大,部分仍需进口。
近年来我国中厚板产量及其增长(见表2、图1)。
2016年我国中厚板的出口主要以中板为主,而厚钢板的进口略高于出口。
中厚板表观消费量为6405.86万吨,同比减少4.9%(见表3)。
技术方面的缺陷导致我国短时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厚板需要进口的局面,事实上目前国内中厚板进口也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2024年钢铁中厚板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钢铁中厚板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钢铁中厚板在建筑、机械、汽车等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市场的需求量对于钢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对钢铁中厚板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情况、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钢铁中厚板市场从数量和价值两个角度反映出来的规模都相当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钢铁中厚板的产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在钢铁中厚板市场占有重要份额。
同时,钢铁中厚板的规模持续扩大也是建筑和基础设施需求增长的结果。
供需情况在供需方面,钢铁中厚板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仍然存在。
市场供应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企业的增加以及进口渠道的扩大。
而需求方面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不足。
目前,国内钢铁中厚板市场较为严峻的问题是价格下跌。
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价格下跌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此外,中厚板市场上的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传统钢铁生产企业和新兴企业的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利润空间逐渐减小。
竞争态势近年来,随着国内外钢铁行业竞争的加剧,中厚板市场竞争态势也日渐激烈。
传统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着新技术、新工艺的挑战。
新兴企业的快速崛起以及国外进口产品的竞争,使得市场份额重新进行了分配。
钢铁中厚板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价格、供货能力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钢铁中厚板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的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将对市场需求造成压力,而国家政策对于环保要求的加大将对传统钢铁生产企业产生影响。
因此,中厚板市场将会呈现出供需关系的重新平衡。
另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是中厚板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通过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应用领域,增加附加值,创造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23年钢铁中厚板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钢铁中厚板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钢铁中厚板,是一种厚度在10mm以上、宽度在1500mm以上的钢材。
作为工业制造和建筑业的重要材料,中厚板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产量、质量和出口等角度,对钢铁中厚板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一、市场规模钢铁中厚板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以中国市场为例,根据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andMarkets的数据,2019年中国钢铁中厚板市场规模达到1,06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
全球范围内,钢铁中厚板市场规模也呈上升趋势。
根据MarketResearchFuture的报告,全球钢铁中厚板市场规模将在2023年前达到1940万吨。
二、产量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中厚板生产国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钢材产量达到8.9亿吨,其中中厚板产量占比较大。
2019年我国中厚板累计产量达到1.24亿吨,同比增长6.2%,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部分出口到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去产能”政策推动下,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实现了从重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这也间接提升了我国中厚板的产量和质量。
三、质量我国钢铁中厚板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家对中厚板质量管控加强,通过技术创新和升级换代,提高了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的水平,同时加强了质量管控,推行“质量优先”等策略,使得我国中厚板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此外,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也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吸引了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并选择购买中国钢铁中厚板。
四、出口作为全球钢铁出口大国,中国的钢铁中厚板也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贸易与投资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钢铁出口额达到100亿欧元,其中中厚板占比较大。
随着我国中厚板产量和质量的提升,未来出口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
综上所述,钢铁中厚板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的中厚板技术发展

我国中厚板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中厚板轧机发展较快,产品和工艺装备的升级也如雨后春笋。
但要真正生产高档次的钢板,仍有一些差距。
目前,国内外石油、天然气系统需求的高强、高压、耐候、耐蚀和抗裂等特殊要求的管线、石油储罐和石油平台用钢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所以我国的中厚板生产也同我国的钢铁工业一样,需要有一个从量到质、从大到强的转变。
1我国中厚板轧机生产线现状1. 1中厚板轧机现状就中厚板轧机而言,目前可以分为三类:即4 300 mm和5 000 mm的主轧机为A 类。
近两年建成投产的生产线具有轧制压力大(80MN~100MN)、板幅宽、前后工序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瞄准的是中厚板的高端产品。
厂家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和技术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为主,如宝钢、鞍钢和收稿日期:2006—12—29作者简介:刘晶志(1960—),男,高级工程师,现任首钢中厚板轧钢厂厂长。
沙钢等;B类主要是以3. 5 m轧机为代表的中档水平轧机,其轧制压力居中偏高(50MN~70MN),前后工序的配套正在逐步完善,主要被技术实力雄厚、目前还不能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拥有,如首钢和济钢等; C类轧机以生产传统的中低档产品为主,主要由一些老企业和部分新兴的民营企业所拥有,如营口和文丰等。
目前各大钢铁企业和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也在工装水平上和配套工序上对中厚板工艺进行新一轮的升级和技术改造,甚至是异地建设全新的中厚板厂,这些升级改造后和新建的装备将全面提升我国中厚板产品的品质和档次。
可以预计,在2008年之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需要的高档中厚板产品国内即可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
就像欧洲一位钢铁专家断言,目前中国已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装备,不出3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钢铁强国。
根据钢协的统计,近几年我国中厚板轧机的规格、数量和产能见表1。
1. 2中厚板轧钢生产线工艺装备的现状中厚板轧钢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是在钢坯质量一定的前提下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2023年中厚钢板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中厚钢板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中厚钢板是指厚度在4.5-25.0mm之间的钢板,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桥梁、石化、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对中厚钢板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1. 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中厚钢板产业规模庞大,是中国钢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中厚钢板的产量达到了约3500万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厚钢板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中厚钢板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厚钢板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市场需求。
(2)产品升级:随着国家建设水平的提高,对中厚钢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厚钢板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强度、韧性、耐蚀性等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3)国际市场拓展:中国的中厚钢板企业具有价格竞争力和一定的技术实力,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中国的中厚钢板已经出口到很多国家,未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将为中厚钢板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2. 市场竞争状况中厚钢板行业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竞争:中厚钢板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是企业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之一。
许多中厚钢板企业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但这往往会导致利润下降。
(2)品牌竞争:品牌在中厚钢板市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些大型企业拥有知名品牌,产品质量有保证,因此能够吸引更多客户。
而一些小型企业由于品牌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有限,竞争力相对较弱。
(3)产品质量竞争:中厚钢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优质的中厚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耐蚀性等性能,因此能够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
(4)服务竞争:中厚钢板企业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表现也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
提供良好的服务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市场前景与挑战中厚钢板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市场前景广阔。
中厚板知识及现状

中厚板行业发展的机遇
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厚板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为 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制造业复苏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复苏,中厚板作为制造业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 需求也将得到提振。
技术进步
中厚板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 足市场需求,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中厚板市场价格走势
价格波动较大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调整、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中厚 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需关注市场动态。
长期趋势向好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厚板市 场长期趋势向好。
中厚板市场发展趋势
高端化发展
智能化生产
中厚板市场需求逐渐向高端化发展, 对产品质量、性能和规格要求越来越 高。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 手段,提高中厚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环保
钢铁企业将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中厚 板生产向绿色、环保状
中厚板生产设备及技术
设备
中厚板生产线通常包括加热炉、轧机、 矫直机、剪切设备和冷却系统等。现代 化的中厚板生产线通常采用连续式轧机 ,能够实现高速、高效的生产。
04
中厚板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 遇
中厚板行业面临的挑战
产能过剩
近年来,中厚板行业出现了严重 的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市场竞争 激烈,企业盈利空间受到压缩。
环保压力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 中厚板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水平。
技术落后
一些中厚板企业技术落后,产品质 量不稳定,缺乏市场竞争力。
工艺参数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轧制速度、轧制道次和冷却速度等工艺 参数,以保证中厚板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中厚板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发展现状目前在中厚钢板的生产中控轧控冷(TMCP)工艺已普遍应用,并在管线钢、高强度结构钢、海洋平台用钢、造船板等的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钢板的综合性能,节约了宝贵的合金元素。
但是,TMCP处理的钢板性能离散度较大,而且一些钢种要求很苛刻的临界轧制。
因此,对于生产厚规格、高性能钢板,尤其是要求性能均匀性比较高的锅炉压力容器钢板、桥梁钢板、高层建筑钢板、Z向钢板等,传统的离线热处理方式仍然是难以替代的。
因此一个定位于生产高性能品种钢为主的中厚板厂,建设一条现代化的中厚板热处理生产线,是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
建设热处理工序应统筹考虑的问题1 对炼钢、轧钢工序设备的要求中厚板轧后热处理炉是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可缺少的主要设备,因此应定位在生产“双高”产品,要求钢质纯净、有害元素和夹杂物含量低,板坯厚度要满足一定的压缩比,配备有控轧控冷设施等。
这就要求前面的炼钢和轧钢工序具备生产“双高”产品的条件,如炼钢工序要配备有铁水预处理设施、大吨位的顶底复吹转炉或高功率电炉、LF/VD/RH 等炉外精炼设施、直弧形大板坯连铸机等,轧钢工序要配备有高刚度强力轧机、ACC(DQ)、强力矫直机等。
2 对轧钢厂的场地要求在建设中厚板厂时,要考虑精整的能力足够大,也就是后面剪切、冷床等的能力要大于前面轧钢能力,以便于充分发挥轧机的潜能。
同样如果一个中厚板厂定位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时,就要考虑厂房后部工序要留有充分的火焰切割、探伤、热处理生产线的场地。
因为对于需要热处理的钢板来说,一般40mm以上的厚规格钢板受剪切能力限制,需要火焰切割,而且热处理的钢种很多要求逐张探伤。
因此,在厂房设计时要留有足够的场地,否则将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发挥。
探伤一般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前,这样探伤不合可直接改判以节省热处理费用,但正火通过再结晶细化均匀组织,对于某些微小的探伤缺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
因此,有些品种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后探伤。
但是,热处理对于大的分层和夹杂造成的探伤缺陷基本无能为力。
中厚板热处理的主要方式中厚钢板热处理的主要方式有正火、调质(淬火+高温回火)、正火+控冷、正火+回火、回火、退火、直接淬火(DQ)、直接淬火+回火等。
其中,处理量最大的是正火板,包括正火+回火,大约占所有热处理产品的70%左右;其次是调质板,占15%左右;其它如回火等占15%。
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中厚板热处理工艺流程1 正火工艺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正火也叫常化或正常化,其目的在于使上一道工序中产生的非正常组织(如铁素体晶粒粗大、魏氏组织、带状组织、非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产物等亚共析钢组织缺陷)通过重结晶、均匀化组织予以改善(对低碳钢为细小等轴铁素体+均匀分布的块状珠光体组织),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正火可以作为预备热处理,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
对机加工零件的结构钢来说,正火多半作为预备热处理,为随后的切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对低碳低合金钢板来说,正火都是作为最终热处理,使钢板具有所要求的组织,从而使其具有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钢板正火处理后晶粒细、碳化物分布均匀,力学性能良好。
正火工艺可使目前普遍应用的以Nb、V、Ti等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低(微)合金高强度钢板12的延伸、低温冲击韧性和冷弯性能大幅改善。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火在提高热轧低碳低合金钢板的工艺性能的同时,往往降低钢的强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一般降低20~50MPa,对于控轧控冷钢板严重的可降低80~120MPa。
因此,为保证钢板的交货性能,在正火钢板成分设计时,应不同于一般控轧控冷钢板,可适当增加C、Mn等固溶强化元素以提高强度(注意碳当量指标不要过高),虽然热轧后钢板的延伸率或冲击功有所降低,但这两项指标在正火处理后会有大幅提高。
2 正火+控冷(+回火)新工艺常化炉除处理“双高”产品外,另一大作用是挽救很多热轧后延伸或冲击不合产品,减少改判率。
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延伸、冲击不合需挽救的产品本身强度富裕量小,容易导致处理后强度反而不合。
这除了在正火温度、时间上可以做一些调整外,还可以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为防止很多钢板正火后强度大幅降低,目前国内武钢、舞钢、重钢、太钢等都开发了正火+控制冷却的工艺,利用炉后淬火机或简易水冷设施等进行正火后弱水冷(水雾等)的工艺,可较好地弥补钢板的强度损失,依据太钢经验,钢板强度可提高10MPa。
对于控制冷却后钢板性能波动较大的钢种或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中规定正火后加速冷却必须回火的钢种还可应用正火+控冷+回火工艺。
3 正火+回火在锅炉压力容器钢板处理中采用较多,尤其是CrMo钢多采用正火+高温回火。
4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近年来,超级钢、超低碳贝氏体钢等生产技术蓬勃发展,许多传统调质处理生产的屈服强度450MPa以上的钢板利用超细晶等技术已经可以生产,但对于压力容器、石油储罐、桥梁、军工等重要结构钢板,很多标准和用户还是要求钢板以调质状态交货。
因此,一条现代化的调质钢板生产线对于提高中厚钢板厂的产品档次是不可或缺的。
调质即淬火+高温回火,代表钢种有油罐钢SPV490Q、14MnNbq、军工板921、模具钢P20等。
目前,调质热处理线都是采用辊底式炉快速出炉后面配套辊压式淬火机。
5 淬火+低温回火对于耐磨钢等要求表面硬度较高的钢种多采用淬火+低温回火。
6 在线直接淬火(DQ)+回火该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技术。
利用轧后的直接淬火设施(30mm以下较容易)实施钢板在线直接淬火,然后进行离线的回火处理,可大大节约热处理成本。
目前在生产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油罐钢等钢种时采用较多。
中厚钢板热处理炉炉型分类及比较1 中厚钢板热处理炉炉型分类中厚钢板热处理炉分类如图2所示,按工作方式分为连续式热处理炉和周期式间歇性热处理炉两种;按钢板运送方式分为辊底式、步进式、台车式、外部机械化式及罩式等五种;按照加热方式可分为明火加热与辐射管无氧化式加热两种。
图2 中厚板热处理炉分类2 辊底式炉和步进式炉的比较辊底式炉和步进式炉都可以采用明火加热,但辐射管加热一般应用于辊底式炉。
步进式加热炉主要优点是没有辊印和划伤,用于特厚板热处理有一定的优势,但投资大,维护要求高,钢板最大输送速度受到限制,由于难以实现高速出炉,后面不能与淬火机配套,只能用于钢板的正火、回火处理。
辊底式炉可用于钢板的正火、回火及调质等热处理。
这种炉子产量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明火加热与辐射管加热的比较辊底式热处理炉的供热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明火加热;另一种是炉内通保护气体的辐射管加热。
无论是哪种加热方式,都要保证炉温的均匀性,并满足要求的加热和保温时间。
在此前提下,明火加热时,应尽可能控制炉内气氛为微氧化性气氛或接近还原气氛,以获得较好的钢板表面质量。
辐射管加热时,炉内通入氮气等保护气体,在炉内形成惰性气氛,防止钢板的氧化,以获得更好的钢板表面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采用钢板辐射管加热,入炉前需经抛丸机处理,清除掉钢板表面氧化铁皮,这样还可以减少炉辊的积瘤。
但明火直接加热辊底式炉还是易出现辊印、划伤、麻坑、氧化严重等表面缺陷。
钢板下表面的辊印、划伤主要原因是炉底辊结瘤(高温氧化铁皮累积而成)引起的,重者增加钢板修磨量,甚至发生辊印超深或修磨面积过大导致钢板判废,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表面氧化严重还造成钢板麻坑、氧化铁皮增厚,特别是船板抛丸处理后出现麻点等缺陷。
一些钢厂对表面质量要求高、价格昂贵的钢板,采用加垫板消除辊印的办法,但弊端较多:垫板浪费严重,增大热处理量,成本上升,生产率很低,分离不及时还影响钢板性能。
为使钢板温度均匀和防止下表面划伤,应优先选用双步进梁式热处理炉和辐射管无氧化辊底式热处理炉。
两种供热方式比较见表1。
表1 两种供热方式的比较(1)与明火加热相比,由于辐射管加热自身表面功率的限制,辐射管加热的烧嘴数量较多,因此操作点较多,维护量相对较大。
(2)与辐射管加热相比,明火加热对燃料的成分要求和燃料热值的要求更高。
燃料中的有害成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钢板的表面质量;同时燃料热值的不稳定,使得炉内气氛难以控制,因此直接影响钢板的表面质量,也会加重炉辊的积瘤。
(3)两种供热方式相比,燃料消耗差别不大,特别是近几年来,辐射管烧嘴性能的改善和空气预热温度的提高,燃烧效率进一步提高,无论是炉温均匀性、还是燃料消耗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4)从趋势上看,除了用于不锈钢固溶的高温热处理炉采用明火加热以外,随着厚板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辐射管加热的热处理炉被厚板行业采用。
4 其它炉型车底式炉、外部机械化式炉、罩式炉都属于周期式间歇性生产的热处理炉,主要用作特厚板、高温回火板、退火板(中厚板很少用)等的生产。
车底式炉也称台车式炉,采用传动台车进炉和出炉,常见于机械行业的热处理车间,采用吊车装卸钢板,多用于正火、退火、回火;外部机械化室式炉采用装出料机装出钢板,一台装出料机可配置2~5座炉子,多用于正火、退火及厚板的热处理;罩式炉主要用于退火和高温回火,必要时也可作为缓冷用,罩式炉需要大吨位吊车起重,且厂房造价高,另外,这种炉子一次装料量大,加热时间长,钢板瓢曲和氧化严重,且易脱碳。
这几种炉子生产效率低,燃耗大,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新建的中厚板厂采用较少。
舞钢应用了外机炉、车底炉以及带烧嘴的缓冷坑,鞍钢、武钢配备有罩式炉。
国内中厚板厂热处理线的布置特点目前,一般中厚板厂都采用两条线布置,一条调质线(辊底式正火炉后配套淬火机组),一条正火线(可采用明火加热辊底式或步进梁式;也可采用辐射管加热无氧化辊底式炉)。
目前国内鞍钢、浦钢都是这样布置。
作为我国特种宽厚板生产厂的舞钢配备有目前国内最为齐全的热处理生产线,在2005年调质线建成后仅连续式热处理线就有三条;武钢的3号炉在2006年1月份也已建成;现在宝钢厚板厂在建两条新的热处理生产线。
这样舞钢、武钢、宝钢都将有三条轧后热处理线。
济钢中厚板厂热处理线一期工程辐射管加热无氧化辊底式热处理炉2005年7月建成投产,预留二期调质线场地;鞍钢、南钢也在考虑增建热处理线。
辐射管加热无氧化辊底式炉与辊式淬火机的特点1 辐射管加热无氧化辊底式炉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厚板厂采用辐射管加热无氧化辊底式炉。
该炉型为连续辊底式,炉内通惰性气体(一般为氮气,N299.99%)保护,全辐射管加热,辐射管沿炉膛上下两排布置,进炉前要进行表面抛丸处理,去掉氧化铁皮,以防带入炉内造成炉底辊结瘤,划伤钢板表面,影响钢板表面质量。
燃烧系统一般采用混合煤气为燃料,自身预热式烧嘴(可预热空气到800℃),通断式脉冲循环控制(ON/OFF),最高炉温1000℃(板温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