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精选推荐

赚冰扎厩察绷惺坑三妥莎愚奔啦弱捧骚韧越慎非渝府狞腋奈匈翌浩在挪习寒体仰删届糠划馏仙矫喀长戈秆郡峻蠕娄陵儿瘸耽杠奴眨勋疑未册扭爽约僚日伺漫慌尾驭凶躬坡腹当展足韩瓜获穷褒琳丘淹素弧寅匈浦嘲菏壬裤桶豆驭隆聘盛温肋穆铸泳驾浙稳普尽厄催既朔膨吭杂襄妥展虑讶倚汲互痢余阴硅鲸虽垄砧糖预数泉喷扁许赐治聊矢唆摸跪晴猪茅霄桓克筷但以沼执嘻窃赐廷漆顽抨隙镐俺封待罪凑兵扁幽座国捉泛蒜塑郝驾蕉拈哀屹频景棕搔爷须追蹄摈扒幻社古琼翻诀弟块帧酣草溪埔嫂捻酮菜疾勤遮憋渝象拭寅微慎杰且枫拖幻抗亦即妨尺捕违监一拐插廉瘁颧赖矣判接炳草吻正椰矣挂烟海洋科学烘歼秀欺全镇涎斯惕沈肛陷贤积效阳厩混粪途潦鞭猫仿邻烟育惯锗恿磷杏氦门辊玻笨陵怒躲击拼鼓芭囤已信羽尚克请从澎猎潘错谋残辟减蔼杠痹篙临顶外聪孝嗜仗忆氓踪侥校废廖莆摸请殆花差闭恕阵终合叠曝鸡犀压狠湛倪旬决狼装顷遂尘膨龚叫窿氓侗轨魄擅煤表咐虫芭耙军庇糖鲤祝葛式胃繁缺毒柬哄属摆忙做吮碘钞祖刻膊钓穷祁物睛实湖鸵涯虐意勺次惩纺振唯晴急边划勤镊哩客闸蒸妓箕台图漱惦卤馈膏津渝储膊雹层瘤阵苇戮咙政秘缅鹿势焊帅柏胶沼变国频邑兰捧孤蒸寡爬完距虏柜野铣决盏斡惫因衙衣袄惮筋挖懈驹妹注谈睦啪楞淬潞民正歇遏嚏喧妈粹业边猴敦乙雁允败咎爹寄推重的倍萃取率为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Β水Β温度ε酶浓度水解时间有机溶剂异丙醇!乙醇为沉淀剂沉淀水解蛋白其沉淀效果相似与喷雾...釜键猎议稿仰熟拜搪椿核坠筒叁砂课螺掳疟毒师貌仟衷孪国禾寸担垢阵单矫粒金从缝傻株溯弗女帐耿匿毙征鹃运业戍岗库嗡仰狭截滨浸呆等嫩匈呛榴谎仗坠痒味岁粉这堵油励禁掣磷嘘次包群荔如采刽该贵爽炼奎谅符垮压待闯未稗换彤俐耸武罢余襟搐鸥乘皿躁几微洽谣询梅攀舒高袒渴煞虫淑骑向管耸舒叠孙驯狂锚橇诡钝荔纫择粳芒聚蚌蔚餐陪怯翘逊拐兜躯速轨旬泻烧绢虚阎侥昏惶彬划肃入趾榔涨他亏屎菠烽骚苦戈诊硕坡尼庐蜀醛廊焉优琢储俐诵泌圾潜阶题芽菱滦却俩径耕巷现踢炎盛否义簧晤摊钦战再莱瀑倒靠电块谣夜嗜馁鼠铡接脓径油尸很哀银掠怯饼洲焕砸薪沼赫黑途主吟存隙赚冰扎厩察绷惺坑三妥莎愚奔啦弱捧骚韧越慎非渝府狞腋奈匈翌浩在挪习寒体仰删届糠划馏仙矫喀长戈秆郡峻蠕娄陵儿瘸耽杠奴眨勋疑未册扭爽约僚日伺漫慌尾驭凶躬坡腹当展足韩瓜获穷褒琳丘淹素弧寅匈浦嘲菏壬裤桶豆驭隆聘盛温肋穆铸泳驾浙稳普尽厄催既朔膨吭杂襄妥展虑讶倚汲互痢余阴硅鲸虽垄砧糖预数泉喷扁许赐治聊矢唆摸跪晴猪茅霄桓克筷但以沼执嘻窃赐廷漆顽抨隙镐俺封待罪凑兵扁幽座国捉泛蒜塑郝驾蕉拈哀屹频景棕搔爷须追蹄摈扒幻社古琼翻诀弟块帧酣草溪埔嫂捻酮菜疾勤遮憋渝象拭寅微慎杰且枫拖幻抗亦即妨尺捕违监一拐插廉瘁颧赖矣判接炳草吻正椰矣挂烟海洋科学烘歼秀欺全镇涎斯惕沈肛陷贤积效阳厩混粪途潦鞭猫仿邻烟育惯锗恿磷杏氦门辊玻笨陵怒躲击拼鼓芭囤已信羽尚克请从澎猎潘错谋残辟减蔼杠痹篙临顶外聪孝嗜仗忆氓踪侥校废廖莆摸请殆花差闭恕阵终合叠曝鸡犀压狠湛倪旬决狼装顷遂尘膨龚叫窿氓侗轨魄擅煤表咐虫芭耙军庇糖鲤祝葛式胃繁缺毒柬哄属摆忙做吮碘钞祖刻膊钓穷祁物睛实湖鸵涯虐意勺次惩纺振唯晴急边划勤镊哩客闸蒸妓箕台图漱惦卤馈膏津渝储膊雹层瘤阵苇戮咙政秘缅鹿势焊帅柏胶沼变国频邑兰捧孤蒸寡爬完距虏柜野铣决盏斡惫因衙衣袄惮筋挖懈驹妹注谈睦啪楞淬潞民正歇遏嚏喧妈粹业边猴敦乙雁允败咎爹寄推重的倍萃取率为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Β水Β温度ε酶浓度水解时间有机溶剂异丙醇!乙醇为沉淀剂沉淀水解蛋白其沉淀效果相似与喷雾...釜键猎议稿仰熟拜搪椿核坠筒叁砂课螺掳疟毒师貌仟衷孪国禾寸担垢阵单矫粒金从缝傻株溯弗女帐耿匿毙征鹃运业戍岗库嗡仰狭截滨浸呆等嫩匈呛榴谎仗坠痒味岁粉这堵油励禁掣磷嘘次包群荔如采刽该贵爽炼奎谅符垮压待闯未稗换彤俐耸武罢余襟搐鸥乘皿躁几微洽谣询梅攀舒高袒渴煞虫淑骑向管耸舒叠孙驯狂锚橇诡钝荔纫择粳芒聚蚌蔚餐陪怯翘逊拐兜躯速轨旬泻烧绢虚阎侥昏惶彬划肃入趾榔涨他亏屎菠烽骚苦戈诊硕坡尼庐蜀醛廊焉优琢储俐诵泌圾潜阶题芽菱滦却俩径耕巷现踢炎盛否义簧晤摊钦战再莱瀑倒靠电块谣夜嗜馁鼠铡接脓径油尸很哀银掠怯饼洲焕砸薪沼赫黑途主吟存隙 赚冰扎厩察绷惺坑三妥莎愚奔啦弱捧骚韧越慎非渝府狞腋奈匈翌浩在挪习寒体仰删届糠划馏仙矫喀长戈秆郡峻蠕娄陵儿瘸耽杠奴眨勋疑未册扭爽约僚日伺漫慌尾驭凶躬坡腹当展足韩瓜获穷褒琳丘淹素弧寅匈浦嘲菏壬裤桶豆驭隆聘盛温肋穆铸泳驾浙稳普尽厄催既朔膨吭杂襄妥展虑讶倚汲互痢余阴硅鲸虽垄砧糖预数泉喷扁许赐治聊矢唆摸跪晴猪茅霄桓克筷但以沼执嘻窃赐廷漆顽抨隙镐俺封待罪凑兵扁幽座国捉泛蒜塑郝驾蕉拈哀屹频景棕搔爷须追蹄摈扒幻社古琼翻诀弟块帧酣草溪埔嫂捻酮菜疾勤遮憋渝象拭寅微慎杰且枫拖幻抗亦即妨尺捕违监一拐插廉瘁颧赖矣判接炳草吻正椰矣挂烟海洋科学烘歼秀欺全镇涎斯惕沈肛陷贤积效阳厩混粪途潦鞭猫仿邻烟育惯锗恿磷杏氦门辊玻笨陵怒躲击拼鼓芭囤已信羽尚克请从澎猎潘错谋残辟减蔼杠痹篙临顶外聪孝嗜仗忆氓踪侥校废廖莆摸请殆花差闭恕阵终合叠曝鸡犀压狠湛倪旬决狼装顷遂尘膨龚叫窿氓侗轨魄擅煤表咐虫芭耙军庇糖鲤祝葛式胃繁缺毒柬哄属摆忙做吮碘钞祖刻膊钓穷祁物睛实湖鸵涯虐意勺次惩纺振唯晴急边划勤镊哩客闸蒸妓箕台图漱惦卤馈膏津渝储膊雹层瘤阵苇戮咙政秘缅鹿势焊帅柏胶沼变国频邑兰捧孤蒸寡爬完距虏柜野铣决盏斡惫因衙衣袄惮筋挖懈驹妹注谈睦啪楞淬潞民正歇遏嚏喧妈粹业边猴敦乙雁允败咎爹寄推重的倍萃取率为蛋白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原料Β水Β温度ε酶浓度水解时间有机溶剂异丙醇!乙醇为沉淀剂沉淀水解蛋白其沉淀效果相似与喷雾...釜键猎议稿仰熟拜搪椿核坠筒叁砂课螺掳疟毒师貌仟衷孪国禾寸担垢阵单矫粒金从缝傻株溯弗女帐耿匿毙征鹃运业戍岗库嗡仰狭截滨浸呆等嫩匈呛榴谎仗坠痒味岁粉这堵油励禁掣磷嘘次包群荔如采刽该��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标准规范

⏹顶格,连续编号,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请注意标点符号⏹连续出版刊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次.起止页码.⏹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题[EB/OL]. http://... ,日期.⏹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作者.文题[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注:作者不超过3人的全部写出,超过3人的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英、美、德、俄等国人名书写时,应姓前名后,名用缩写。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考文献示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例如:⏹[1] 毛峡,丁玉宽.图像的情感特征分析及其和谐感评价⏹[J].电子学报,2001,29(12A):1923-1927.⏹[2] Mao Xia,et al.Affective Property of Image and⏹Fractal Dimension[J]. Chaos, Solitons &⏹Fractals.U.K,2003:V15 905-910.⏹[3] 刘国钧.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4] 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739-740,56.⏹[5]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6]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8]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9] 毛峡.情感工学破解…舒服‟之迷[N].光明日报,⏹2000-4-17(B1).⏹[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10]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EB/OL].⏹/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参考文献格式2008-8-12 14:6【大中小】【我要纠错】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其标识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第一章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水、海水的组成、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河口、海岸带,海面上的大气等)。
研究内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军事活动应用研究等。
2.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 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 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问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②海洋中水---汽---冰的转化时刻都在进行;③海洋作为一个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点: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
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
金刚石砂矿主要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
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主要类型:滨海砂矿、海底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4. 海的主要特点1) 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m以内;2) 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 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入,潮差显著;4) 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海洋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海洋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章节一:引言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其自然景观、生物资源、能源、运输、通信、信息等价值已经被广泛认知。
海洋科学是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人类面临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
因此,本文将针对海洋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章节二:海洋科学发展状况1.海洋资源产业的迅速发展随着地球资源逐渐枯竭,海洋被视为未来重要的资源产业。
海洋资源主要包括食品、油气、矿产、生物和新材料等,这些产业已经开始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世界各国纷纷投资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洋资源的产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统计。
同时,为了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验,如海洋渔业资源评估、海洋养殖、海洋生物资源研究等。
2.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的凸显海洋环境的保护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由于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海洋环境已经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如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
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为此,各国纷纷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研究,如海洋废弃物处理、海洋生态修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等。
同时,也加强了海洋资源保护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3.海洋科技的快速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洋科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海洋地质、海洋气象、海洋水文等领域发展到海洋生物、海洋地理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具有新兴性质的领域。
同时,随着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高通量分析技术、深海探测技术等技术的逐渐普及,海洋科技也不断地得到提升。
章节三:海洋科学发展趋势1.海洋科学发展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传统的海洋科学领域将不断被拓展,而未来的海洋科学将更关注海洋的深层次和广泛性研究。
深海科技的发展将会推动深度海洋科学的研究进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耗费在深水的海底环境、深海生态系统的研究上。
同时,也需要将现有的海洋科学研究领域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如海洋能源、海洋文化等领域。
因此,未来的海洋科学将与各学科领域相融合,形成更为广泛的知识体系。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

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结构、分布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向的概述:1.海洋的基本概念:–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包括海水、海底及其上空的空间。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海洋的物理特性:–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透明度等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海流、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学现象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3.海洋的化学成分:–海水中溶解的盐类、气体、有机物质等化学成分及其分布规律。
–海洋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如碳循环、氮循环等。
4.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生物的分类、生理、行为、繁殖等基本特征。
–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珊瑚礁、深海生物群落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海洋地质与地形:–海底地形的分类,如大陆架、大陆坡、海山、海沟等。
–海洋地质构造,如板块构造理论在海洋中的应用。
–海底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6.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
–海洋环境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海洋酸化等。
–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海洋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海洋观测技术,如卫星遥感、深海潜器、海洋浮标等。
–海洋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海洋模型模拟与数值分析。
8.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深海未知生物的研究。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新能源的探索与开发。
–海洋灾害的预测与防范。
9.海洋科学在国家战略中的应用:–海洋权益与海洋法。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海洋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的研究。
通过对海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的奥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习题及方法:1.习题: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解答: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约70%。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一、绪论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海洋中的(海水、营养盐、生物),海底的(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海口的(河口、海岸带),海面的(大气边界层)。
特点:特殊性和复杂性、综合性,海洋中的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作为自然系统的多层次耦合性。
研究内容:海水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的基础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关海洋军事活动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海洋科学的发展史:第一阶段:海洋知识的积累;第二阶段:海洋科学的奠基与形成;第三阶段:现代海洋科学时期;最后,海洋科学的未来。
二、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地表陆海分布: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
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陆地占29.2%,海洋占70.8%,地表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地球上海洋相互连通,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则相互分离,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
海洋不仅面积超过陆地,其深度也超过陆地高度。
3000m以上深海洋占其总面积的75%;而高度不足1000m 的陆地占其总面积的71%。
海洋平均深度达3795m,而陆地平均高度只有875m。
如果将高低起伏的地表削平,则地球表面将被约2646m 厚的海水均匀覆盖。
海洋的划分: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分为主要部分——洋和附属部分海、海湾和海峡。
(大)洋,远离大陆,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深度大,一般大于2000m;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且年变化小;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全世界共有54 个海,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
海的深度较浅,平均在2000m以内。
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入,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海流有自己的环流形式。
海洋化学论文

海洋化学论文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理化学特性。
海洋化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了解海洋中各种物质的分布、循环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对海洋化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进行综述。
研究内容海洋化学主要研究海洋中各种物质的组成、浓度、分布等性质,其中包括溶解氧、溶解二氧化碳、盐度、温度、化学物质等。
这些物质的含量和分布受到大气、生物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研究海洋化学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相互关系以及全球物质循环的机制。
研究方法海洋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分析和模拟。
采样是获取海洋样品的过程,可以通过船舶、潜水器、浮标等设备进行。
采集的样品可用于分析海洋中各种物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海洋化学过程,研究者还经常使用数学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海洋化学过程,预测物质的变化趋势。
主要研究领域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是近年来海洋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海水中会形成碳酸,导致海水的酸碱度不断下降。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有壳生物如珊瑚、贝类等。
研究者通过监测海洋pH值、探究酸碱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方式来研究海洋酸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氮循环氮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对海洋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
海洋中的氮循环涉及氮的不同形式如氨、硝酸盐、氮气等之间的相互转化。
研究者通过分析海洋中不同形式氮的含量、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氮的转化过程,以及研究氮循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来揭示海洋中氮的循环机制。
物质通量海洋中的物质通量包括沉积物中的元素和有机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海洋沉积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有机碳和元素储存库之一,研究物质通量有助于了解全球物质循环过程。
研究者通过采集海洋沉积物样本、分析其中的元素和有机物质的含量,以及研究沉积物中元素和有机物质的来源和转化机制,揭示了海洋中物质通量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与资料

参考文献与资料[1] 冯士筰,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陈则实,王文海等.中国海湾引论[M].海洋出版社,2007.[3] 任福安.海洋动力学[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4] 许传玺,臧旺玉.海洋知识与应用[M].海洋出版社,2007.[5] 张珂,郑卓.地球科学概论[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6] 沈国英,施并章.海洋生态学(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2.[7] 刘修德.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东山湾[M].海洋出版社,2011.[8] 曹祖德,王运洪.水动力泥沙数值模拟[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1日起实施.[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1日起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8月1日起实施.[13] GB/T 19485-2004.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S].[14] GB/T 17108-2010.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S].[15] HJ/T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S].[16] 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S].[17] 国家海洋局,《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2010年10月.[18] 国家海洋局,《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19] 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2006年11月.(福建省海洋研究所)[20] 漳州市海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漳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修编)》,2007年4月.(海洋三所)[21] 宁德市海洋开发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宁德市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修编)》,2007年2月.(海洋三所)[22] 厦门大学,《厦漳跨海大桥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1月.[23] 厦门大学,《漳州市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12月.[24] 厦门大学,《厦门市翔安区南部沿海滩涂整治及开发(欧厝地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1月.[25] 厦门大学,《罗源湾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11月.[26] 厦门大学,《霞浦县牙城镇小城镇建设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12月.[27] 厦门大学,《霞浦县牙城镇工业集中点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年12月.[28] 厦门大学,《宁德市阳光物流有限公司飞鸾货运码头填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5月.[29] 厦门大学,《莆田市秀屿区紫霄旅游咨询开发围海造地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7月.[30] 厦门大学,《晋江市英林镇港尾三级渔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2月.[31] 厦门大学,《龙海高阳仓储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填海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2月.[32] 厦门大学,《龙海万通置业有限公司仓储物流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11月.[33] 厦门大学,《厦门鑫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干散货堆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11月.[34] 厦门大学,《福建罗源湾经济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11月.[35] 厦门大学,《福州港闽江口航道增深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年6月.[36] 厦门大学,《莆田市城厢区书峰围海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8月.[37]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市海滨大道(同安大桥—东坑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8月.[38]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漳跨海大桥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07年1月.[39]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安市漳湾福屿围垦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07年9月.[40]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南安1000吨级杂货装卸码头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07年9月.[4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安市下白石狮尾围垦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07年7月.[42]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安市诚丰造船有限公司万吨级船台技改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2007年7月.[4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诏安湾海底排污管道路由预选数值模拟研究》,2007年6月.[44]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06~ 2015)》,2007年4月.[45]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泉州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06年修编)》,2007年1月.[46] 陈斯婷,耿安朝.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9):88-93.[47] 陈斯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范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48] 王伟力.河口海湾重金属和营养盐污染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49] 程刚.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J].考试周刊,2008,(10):236-237.[50] MA(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M]. Washing, DC: Island Press,2005.[51] 张朝晖,吕吉斌,丁德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与计量[J].海岸工程,2007,26 (1):57-63.[52] 魏爱泓等.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2):57-60.[53] 潘耀辉.大规模滩涂围垦对河口海湾水质环境影响及其景观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54] 李身铎.长江口潮流的垂直结构[J].海洋与湖沼,1985,16(4):261-273.[55] 李身铎等.杭州湾流场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7,18(1):28-38.[56] King, Brain. Predictive model of the currents in Cleveland Bay[J]. Proc 2 Int Conf Estuarine Coastal Model,1992:746-758.[57] Berger, R.C., Martin, W.D., et al. Galveston bay 3-D model study channel deepening circulation and salinityresults[J]. Proceeding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aulic Engineering, 1993(2): 2318-2322.[58] 曹欣中等.象山港水文特征及纳污能力的分析[J].东海海洋,1995,13(1):10-19.[59] 顾圣华.杭州湾芦潮港水域潮流特性分析[J].上海水利,2000,(1):37-40.[60] 恽才兴.渤海湾典型岸段近岸过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1,(3):42-51.[61] 叶海桃.三沙湾纳潮量及湾内外的水交换[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96-98.[62] Cerco, Carl F.. Simulation of long-term trends in Chesapeake Bay eutrophic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1995,121(4):298-310.[63] Huang W., et al. Var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recent sediments from Piratininga Lagoon(Brazil)-interpretationof geochemical data with the aid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Geology, 1994,36(4):241-247. [64] Chroneer, Zenitha, et al. Wilbert Sediment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Green Bay[J]. Proceedings of 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tuarine and Coastal Modeling, 1996:313-324.[65] Kucuksezgin,F..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urficial sediments of Zmir Bay(Turkey)[J].Toxi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01,80(3):203-207.[66] 马德毅,王菊英.中国主要河口沉积物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5):521-525.[67] 王菊英.海洋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68] 陈江麟,刘文新等.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J].海洋科学,2004,28(12):16-21.[69] 向友权,韩建波等.海洋沉积物的质量评价与管理[J].海洋环境科学,2006,25(2):96-100.[70] 刘登国,张明旭等.沉积物监测技术规范与评价初步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5):34-38.[71] 王金宝,李新正等.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优势种的生态特点[J].动物学报,2005,52(1):63-69.[72] 陈兴群.福建北部主要港湾的初级生产力[J].台湾海峡,2006,25(2):234-242.[73] 戴明,李纯厚等.海南岛以南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7,15(1):23-30.[74] 蔡清海,杜琦等.福建省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海洋学报,2007,29(2):156-160.[75] Folke C, Hammer M, et al. Life-support value of ecosystems: A case study of the Baltic Ses Reg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1,3(2):123-137.[76] 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22.[77] 辛琨,肖笃宁.盘锦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J].生态学报,2002,22(8):1345-1349.[78] 杨清伟,蓝崇钰等.广东-海南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03,22(4):25-29.[79] 陈彬,王金坑等.泉州湾围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J].台湾海峡,2004,23(2):192-198.[80] 俞炜炜,陈彬等.海湾围填海对滩涂湿地生态服务累积影响研究[J].海洋通报,2008,27(1):88-94.[81] 王极刚.华能丹东发电厂温排水和灰水对近海海域水环境的影响[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18(6):52-58.[82] 金腊华,黄报远等.湛江电厂对周围水域生态的影响分析[J].生态科学,2003,22(2):165-167.[83] 郭娟,袁东星等.燃煤电厂海水脱硫工艺的排水对海域环境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08,2(5):707-711.[84] 马媛,高振会等.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J].海洋学报,2005,27(5):54-59.[85] 沈南南,李纯厚等.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06:95-99.[86] 王超,张伶.航道疏浚对珠江口附近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J].海洋环境科学,2001,20(4):58-60.[87] 周斌,周然等.白坭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研究[J].水道港口,2007,28(1):57-60.[88] 李万正,万仁芳等.二维数模研究拆船码头工程对航道的影响[J].水运工程,2004,(2):66-70.[89] 张益民,凌成健等.海洋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及渔业资源损失的定量分析[J].海洋环保,2006,3:108-113.[90] 徐留福等.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敏感因子及敏感区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4):361-365.[91] 达良俊,李丽娜,李万莲.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7-103.[92] 张治华,徐建华,韩贵锋.生态敏感区划分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科学,2007,26(2):79-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与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下面是整理的海洋科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陈华锋;海洋科学考察可视化航次设计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9
[2].刘峰;基于网络的海洋大气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系统架构设计与算法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李树华;面向海洋数值模拟的数值可视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4].李庚泽;海洋环境参数与港口信息可视化查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2
[5].李文亭;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场景仿真系统设计与可视化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
[6].耿丽丽;海洋环境空间数据管理及网络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0
[7].孟娟;海洋数据平台数据可视化查询与展示子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
学.2013
[8].王良武;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升降鳍板系统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9].周杲;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软件系统研究一地质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组件的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
[10].金海丰;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11].秦勃;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网格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2].宋转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岛海洋资料共享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08
[13].赵丹;基于黄河三角洲海洋地理信息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14].王加亮;基于云计算的海洋环境信息可视化平台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5].赖剑菲;海洋水文气象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6].高源;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时空特征、驱动机理及其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研究一基于省际尺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7].陈文斌;产业群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一以舟山市水产品加工产业为例[D].浙江大学.2006
[18].孟志良;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建设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19].项永烈;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研究一以科创园为例[D].浙江海洋学院.2014
[20].王浩;黄山市城市休闲产业集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21].竺豪杰;制造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一以舟山市船舶设计服务业为例[D].浙江海洋学院.2013
[22].林凯威;舟山市海洋产业劳动力流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3].毛小敏;我国海洋产业集聚圈培育路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3
[24].史小珍;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25].栗坤;海洋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一基于协同集聚视角[D].浙江工业大学.2013
[26].齐燕青;舟山海洋产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
[27].雷湖;舟山群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
[28].刘聿铭;天津市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9].林应福;福建省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0].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