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博试题资料只是分享
同济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同济大学2019 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200 名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专项计划 4 名左右,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定向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12 名左右,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20 名左右。
上述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为准。
本年度招生将进行两次,实行申请考核制,第一次招生不设置初试环节,报名时间2018 年10 月,考核时间为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 3 月,有10 个学院参加;第二次招生预计报名时间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9 月,所有学院都参加。
我校博士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选拔机制。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
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年,为加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使同济大学环境学科跨入了全面国际化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学院现设有市政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三个系,共有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三个二级学科专业,均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其中环境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
拥有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等平台。
《2013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最后五套题一》

2013年同濟大學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A+C模拟题一A部分:普通化学(75分)一、填空题(25分):1、状态函数的两种重要性质:(1);(2)。
2、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3、根据胶体的特点,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胶体的聚沉,其中主要有:、等。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之间存在一种共轭关系,可以互相转化:酸给出质子后,就成了其,而碱结合质子后,就成为其。
5、人们常利用,仔细控制外加试剂的量,使溶液中几种相似离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先后沉淀,而不相互干扰,这种现象称为。
6、甘汞电极分两种:和。
写出其中一种的电极反应:。
7、由同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
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
8、塑料按其用途可分为、等。
9、高分子合成材料通常指、和三大类。
10、C2H2分子中有()个西格玛键,另外有()键。
11、[Co(CN)6]-(原子序数Co27),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12、原子序数为42的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属()区元素。
二、简答题(25分)1、简述热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焓。
(5分)2、溶胶为什么能稳定?如何使溶胶聚沉?(5分)3、简述电极电位的应用。
(5分)4、简述多电子原子处于基态状态时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原则。
(5分)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理念是如何阐述发展与环境间的辩证关系的?(5分)三、计算题(25分)1、在容积为10.00dm3的容器中装有等物质的量的PCl3(g)和Cl2(g)。
已知在523K发生以下反应:PCl3(g)+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g)=100kPa,K0=0.57。
求:(1)开始装入的PCl3(g)和Cl2(g)的物质的量;(2)Cl2(g)的平衡转化率。
(例1-7)2、向浓度为0.30mol.dm-3的HCl溶液中,通入H2S达饱和(此时H2S的浓度为0.10 mol.dm-3),求此溶液的pH和S2-离子的浓度。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初试题1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11年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模拟试题一普通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题(20×1)1.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 ∆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2.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少3.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对化学反应的应用,是包含在下面哪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原理的阐述中?(A) 卡诺(Carnot) (B) 盖斯(Hess) (C) 勒夏特列(Le Chatelier)(D) 奥斯特瓦尔特(Ostwald) (E) 傅里叶(Fourier)4.已知298 K时,2NH3(g) → N2(g) + 3H2(g) ∆r H m︒ = 92.2 kJ⋅mol-1H2(g) + 1/2O2(g) → H2O(g) ∆r H m︒ = -241.8 kJ⋅mol-14NH3(g) + O2(g) → 4N O(g) + 6H2O(g) ∆r H m︒ = -905.5 kJ⋅mol-1则NO(g)的∆f H m︒等于:(A) 92.2 kJ⋅mol-1(B) -92.2 kJ⋅mol-1(C) -709.8 kJ⋅mol-1(D) 360.85.如果配制相同摩尔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并测定它们的沸点,哪一种溶液的沸点最高?(A) MgSO4(B) Al2(SO4)3 (C) K2SO4(D) C6H5SO3H (E) CaCl26.比较下列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溶解度较大的是:(A) 蒽(熔点218℃) (B) 联二苯(熔点69℃) (C) 萘(熔点80℃) (D)菲(熔点100℃) 7.水、HAc、HCN的共轭碱的碱性强弱的顺序是:(A) OH- > Ac- > CN-(B) CN- > OH- > Ac-(C) OH- > CN- > Ac-(D) CN- > Ac- > OH-8.在酸性条件下,已知下列各电对的电极电位值为E︒(IO/I-) = +1.08 V,E︒(IO/IO-) = +1.14 V,E︒(IO/I2) = +1.19 V,E︒(SO42-/SO32-) = +0.17V,E︒(I2/I-) = +0.53 V。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考研复习相关资料-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重点及期末考试真题整理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重点及期末考试真题整理目录《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提纲 (1)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一 (10)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二 (13)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三 (16)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四 (19)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五 (22)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六 (25)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七 (28)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八 (31)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九 (34)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十 (37)《环境工程原理》各章重点问题总结 (40)《环境工程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初试题3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模拟试题三普通化学部分(75分)一选择题(20×1)1.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298K时,纯物质的S m︒ = 0(B) 一切单质的S m︒ = 0(C) 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2.某化学反应A(g) + 2B(s) → 2C(g)的∆r H 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 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3.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A) Q = 0;W = 0;∆U = 0;∆H = 0 (B) Q≠ 0;W≠ 0;∆U = 0;∆H = Q(C) ∆U = 0;∆H = 0;∆G = 0;∆S = 0 (D) Q≠W;∆U = Q-W;∆H = 0 4.某一液相反应的K︒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较小,然而却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
实际中,采取的措施是:(A) 反应在低温下进行(B) 反应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C) 使用了另外的一系列反应,得到同样的结果(D) 产物生成后,不断地从系统中被分离出来5.100克水溶解20克非电解质的溶液,在-5.58℃时凝固,该溶质的分子量为:(A) 33 (B) 50 (C) 67 (D) 200 (E) 206.扩散在下述哪一种状态下进行得最迅速?(A) 固体(B) 液体 (C) 气体(D) 凝胶(E) 胶体微粒7.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必将会引起:(A) 沸点降低(B) 凝固点上升(C) 蒸气压降低(D) 吸热(E)放热8.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哪一种物质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A) [Al(H2O)6]3+(B) [Cr(H2O)6]3+(C) H2CO3(D) [Fe(H2O)3(OH)3]3+(E)PO49.K2Cr2O7 + HCl →KCl + CrCl3 + Cl2 + H2O在完全配平的反应方程式中Cl2的系数是:(A) 1 (B) 2 (C) 3 (D) 4 (E) 510.下列物质若按碱性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OH- < HPO42- < NH3 < HSO4- < H2O(B) HPO42- < HSO4- < NH3 < H2O < OH-(C) HSO4- < H2O < HPO42- < NH3 < OH-(D) HPO42- < OH- < H2O < NH3 < HSO4-(E) H2O < HSO4- < NH3 < HPO4- < OH-11.根据标准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MnO2 + 2Cl- + 4H+ == Mn2+ + Cl2 + 2H2O 中,MnO2不能氧化Cl-,但用浓盐酸与MnO2作用,可以生成Cl2。
2011年同济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真题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2011 年真题回忆版A 组(普通化学)一、填空(22 分每空一分)1、氨基酸通式2、SiC 是()无机材料、水泥是具有水硬性的()材料、微观粒子具有()性3、H2o+CO=CO2+H2 焓变问了三个关于体积温度变化相应的平衡移动问题,很基础。
4、溶液依数性中沸点()5、塑料的三个状态()、()、()其他的都是前七章中很基础的东西,课本看了几遍基本上就差不多。
二、简答(5 小题27 分)1、分散系的分类及依据2、熵的概念3、反渗透的原理三、计算题(3小题分数不详)1、A→B 反应半衰期为300S,反应半衰期与A 浓度无关。
A 浓度为1 的时候,问200S 时转化率为多少?(显然课本上没说半衰期的概念,无机化学学过,用反应级数的概念,不过在同济出版的那本指导书上有差不多的题目)2、Ag2CrO7 的标准电势是多少?告诉了Ksp 和Ag+的标准电势。
问当CrO72+浓度为0.1 的时候电势为多少?3、铵离子和某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
没有出讲座的题(曾出现比较纯净水、矿泉水的简答题),没有出超分子的题,也没有出现超纲的题(曾出现过测量水硬度的实验内容)。
总体上普通化学的题难度一般,主要复习方向是知识点掌握要全面。
今年没有出选择题,所以元素周期、杂化的推理性的内容考得极少,与之前有所不同。
重点在前七章,每个知识点最好都做原理性的记忆性的认识(我个人栽在这上面了)。
前七章以外的章节过几遍就好,因为考的较基础,所以建议将类似大标题小标题的东西记忆下,基本概念要弄懂(如绿色化学)。
计算不要求高难度,所以不建议投入太多精力,每种题型都做熟悉就可以。
个人建议将同济普通化学配套的学习指导做熟(里面错误不少,自己分析),课本多看几遍,做真题,其他的不要做太多,会浪费太多时间。
我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在元素周期、杂化等推理性的内容时没有做好规划(虽然这部分考得很少,但是谁也说不准),遇到题目是反复遇到同类型问题,建议复习时将此类规律性问题一次性解决,做好归纳,参考有机、无机教材,不懂的问老师最有效率。
同济大学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总结

同济大学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总结同济医科大学 1993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病理生理学(任选 5 题,每题 20 分)一、肺栓塞引起的血气变化及其机制二、EDRF 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三、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四、对以下病理过程下简明精确的定义:1 心理衰竭 2 休克3DIC4 应激 5 发热五、举两例说明病理变化的两重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六、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
同济医科大学 1993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神经解剖学一、名解1、大脑动脉环2反射弧3纹状体4小脑三对角5内囊二、问答题1、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2、左侧皮质核束受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与右侧面神经周围性损伤所引起的面肌瘫痪有无区别,为什么?3、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4、手的神经支配同济医科大学 1994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神经解剖学一、名解1、牵涉性痛2、锥体外系3、脑屏障二、问答1、哪些脑神经中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写出它们的节前神经元名称和位置以及节后纤维的分布2、在大脑皮质机能定位中,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何处,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有何特点3、依据小脑的进化过程,小脑可分几部,各部的范围和功能如何4、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及各主要皮支的名称和浅出部位5、综述脑的血液供应,包括主要分支的分布和大脑动脉环同济医科大学 1994 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病理生理学一、ARDS 病人呼吸衰竭的类型及机制二、Ι型呼衰与Ц型呼衰的氧疗有何不同?为什么?三、心衰与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何异同?心肌梗塞的心衰与心源性休克有何不同?四、酸中毒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代谢性与呼吸性酸中毒哪种影响更大,为什么?五、举例说明:1、病理变化的生物学意义的两重性2、药物作用的双向性3、病理过程中的正反馈与负反馈4、生理反应与病理反应六、血管阻力的法单位和测定与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1. 厌氧污泥消化原理及如何使其正常运行?2. A/O法中需氧量如何进行计算?3. 有一含大量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试设计一处理工艺,能消除硫酸盐(SO42+)危害,并能净化水质。
4. 含磷较高的剩余污泥的最终处置方法。
5. 活性污泥的计算及推导。
6. 富营氧化成因及技术。
7. 浮上法原理。
8. 以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论述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二)1. 硝化需氧量如何计算?2. 评价三种可生化性指标、机理。
3. 生物膜法的机理特点。
4. 水体富营氧化成因及危害。
5. 活性污泥物料平衡计算6. 有一含大量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试设计一处理工艺,能消除硫酸盐(SO42+)危害,并能净化水质。
7. 以可持续发展的的观点论述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三)1. 城市排水系统组成与形式及在水污染控制中的作用2. 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工艺3. 污水处理尾水回用的应用,我国回用状况及影响因素4. 与城市污水相比,工业废水有何特点,处理方法5. 优先污染物是什么,处理方法有哪些?6. 水体营氧化的类型及控制7. 脱氮除磷原理及其工艺8. 述国内外水污染处理的动态及趋势水污染控制工程(四)1. 截流倍数,R值取值小有何危害2. 水检测中Cl->30mg/l便会有干扰,用何种方法除去?3. 简述加氯消毒的原理4. 评价三种可生化性指标、机理。
5. 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物料平衡计算,ds/dt=-kXS,试求K。
6. 厌氧消化的途径及相关微生物7. 厌氧工艺对磷系统的作用8. 脱氮系统中,缺氧段作用与厌氧有何差别9. 气浮机理及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10. 绿色产品与绿色技术,度述对我国的发展的意义11. 产生水体富营氧化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方法水污染控制工程(五)1. 何为城市污水排水体制,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2. 泥法与膜法的机理特点,区别3. 废水处理中的化学方法、原理,适用用什么水质。
4. 污水处理中物理、化学、生物处理产泥的特性一,及处置方法。
5. 二沉池作用、原理,存在哪些沉淀过程6. 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及应用7. 印染废水有何特征,及处理方法8. 国内外水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动态水污染控制工程(六)1.如何计算硝化需氧量?2.含磷污泥的处理方法?3.活性污泥法中的物料衡算方程计算推导。
4.有一含大量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试设计一处理工艺,能消除硫酸盐(SO42+)危害,并能净化水质。
5.简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6.什么是面源污染?简述它的特点、主要危害及治理措施?7.浮上法的原理?在污水处理中应用有何特点?环境工程2004年11月考博试题1.化学法的近几年的最新进展?2.什么是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什么是一级强化处理?请举例并说明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去除污染物相对一级处理在处理效果有什么不同?3.城市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怎样处理?4.什么是同时硝化和反硝化?有什么理论可以对其进行解释?怎样求厌氧-好氧脱氮工艺中好氧量的求算。
5.什么是生物选择法?有那些工艺?6.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用生态修复措施怎样治理已经富营养化的水体?7.底物浓度低时,ds/dt=kXS,K值的推求?阐述活性污泥法摸型及其发展趋势。
8.现有一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废水,请你制定实验室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和路线),制定较好的工艺并有效处理该废水。
环境工程微生物近年试题(2001年11月)一、名词解释球衣细菌和球苔病毒核糖体主动运输糖酵解途径二、填空1.G氏菌染色的途径__。
2.污化系统分为四带__,污化系统指示生物__。
3.菌胶团作用__。
4.原生动物营养类型,三种__,废水中的原生动物那几纲__。
5.霉菌菌丝特征__,多胞霉__单胞霉__。
6.硝化作用是__,过程__。
7.呼吸链成分__FADH2可产生__ATP。
三、判断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2.PH=7.2时,细菌带负电3.肽聚糖是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4.原核微生物的鞭毛是典型的9+2结构5.专性化能自氧菌不能在用有机碳作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四、问答1.从化合物水平及元素水平分析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2.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请示例。
3.淀粉的好氧分解4.呼吸类型及其本质。
以葡糖为例,比较其不同点。
5.PH值变化如何影响M的生长6.细菌的生长曲线的绘制,它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8.对好氧细菌及专性厌氧菌的生长影响7.10门藻类,藻类的光合作用及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环境工程微生物近年试题(2000年11月)一、填空1.原核微生物为__,真核微生物__。
2.14种辅基与辅酶是__,其中__有Ni。
3.藻类有哪几门__,对水体富氧化的有影响的藻类有__。
4.革兰氏染色能染上__色的为__,不能染上色的为__,二者的区别__。
5.能发光的微生物是__,发光过程包括__。
6.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上进行,与__和__的合成有关。
7.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为__、__、__、__。
二、名词解释细胞质膜Escherichia coli 芽孢异养微生物世代周期三、问答1.为什么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下才能生长与繁殖。
2.论述细菌悬液的稳定性及其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意义3.酶的催化特性有哪些4.试在肠杆菌的遗传特性5.微生物的营养物及其生理功能6.述纤维素(C6H12O5)1000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CO2及水的详细过程,并进行能量平衡。
7.大量含有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用什么生物处理方法以,原理及微生物。
8.蛋白质完全氧化分解的过程9.废气生物处理的动态及原理10.细菌生长曲线是什么,分哪几个阶段,有何特征,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如何?环境工程微生物近年试题(2001年4月)一、二、名词解释菌落及群落NAD和DNA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呼吸链固着型纤毛虫渗透压二、填空1.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方式与__相同,它们以__为硫源,以__为供氢体,反应式为__。
2.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穿刺培养可反映细菌__。
3.病毒的基本特征如下__。
4.微生物的细胞的有机组成包括__,细菌的实验式为__。
5.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有__,细菌的命名通常采用__法,即__和__。
6.O2对好氧微生物有两个作用__,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影响__7.微生物的发光现象是由__、__和__等引起的,发光过程包括__。
8.按酶的催化类型分为___。
三、判断1.革兰氏染色呈紫色的为G+,红色的为G-。
r2.底物水平磷酸化是EMP途径中产生ATP的唯一途径。
3.BIP指数越高,说明水质越好4.塔式生物滤池从上到下生物种类越来越多5.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数的增加为繁殖四、问答1.乙醇发酵和TCA,并进行能量平衡。
2.废水生物处理中原生动物的演变3.生长曲线,各生长段的特性及生长曲线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4.嗜冷微生物为什么能在低温下生长5.微生物五大营养,生理功能6.大量含有硫酸盐SO42+的高浓有机废水,用什么生物处理方法以,原理及微生物。
7.大肠杆菌有哪些遗传特性三、四、环境工程微生物近年试题(1999年12月)一、填空1.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__个,大肠杆菌数不超过__个。
2.配平方程式(硬脂酸氧化)CH3(CH2)16CO+SCoA――_CoAsH+_FAN+_NAD+_H2O――__3.酶的分类__。
4.按碳源同化能力不同,微生物分为___。
二、名词解释Nocandia&Zoogloca infudilentaPFU 铁卟啉硝化细菌PHB&BIP三、问答1.1mol丙酮酸经TCA循环的反应过程,化学方程式及能量平衡2.乙醇发酵反应过程、方程式及能量平衡3.氧对好氧菌及专性厌氧菌的关系4.氮循环的反应类型,图示说明]5.厌氧三阶段理论、特点、细菌6.氯消毒机理、水厂出口为何要有一定的余氯量,一般多少?7.细菌及病毒遗传物质,何为遗传,示例说明8.生长曲线,及其特征9.废水生物处理的动态及原理10.PH对微生物有何不利影响,如何控制PH。
环境工程微生物近年试题(2002年11月)一、名词解释生长曲线光合细菌和蓝细菌病毒芽孢电子传递体系培养基二、填空(部分缺)1、霉的反应通式是。
2、渗透压是。
3、原生动物分四纲。
4、细菌的五大营养要素是。
三、判断改错题(全缺)四、问答题1、简述甲烷四阶段发酵理论。
2、几种代谢途径过程及能量计算。
3、G染色的机制和途径?4、好氧呼吸有几个环节?简述其反应过程。
5、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6、简述碳循环。
简述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
环境微生物学2004年11月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基因群落和菌群新陈代谢脂肪酸的β-氧化细菌滴度NAD和铁卟啉二、填空1、世代时间是,与有关。
2、病毒是超微生物,病毒一般称,大肠杆菌的侵入过程是。
3、水体富营养化的依据是。
4、古菌的种类,它的生活习性是5、原生动物的细胞器有,固着型纤毛虫有等。
6、微生物按其氮源的不同可以分为7、微生物的五大营养物是,原生动物营养类型可以分为8、嗜冷菌为什么在低温下仍可生长的原因是9、生态系统由四部分构成,它的功能是10、全酶由和构成,前者的作用是后者的作用是三、判断改错题1、球衣细菌是球菌,属水生细菌。
2、植物和光合细菌的反应式都为CO2+H2O[CHO]2+O2。
w3、脂多糖是G+的细胞壁成分。
w4、昼夜的氧垂线变化幅度大可说明水体水质好。
5、EMP途径参与的有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6、RNA的碱基构成是:G、U、T、A。
w7、真菌门和古菌属原核微生物,藻类和原生动物属真核微生物。
8、硝酸菌能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
w9、Km代表的是底物浓度为一半时的反应速度,底物浓度越低时水质越好。
w四、问答题1、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
2、简述废水脱氮除磷的意义。
3、细菌生长曲线分为那几部分?简述各阶段微生物的生长特点。
4、好氧呼吸有那几个阶段?简述葡萄糖氧化成CO2和H2O的反应过程。
5、微生物镜检有什么作用?怎样的微生物才可以作为指示生物。
6、按氧的需求不同,微生物可以分几类?简述为什么氧气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毒害作用?7、什么是芽孢?什么是胞囊?芽孢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