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1.“定居不是靠狩猎和捕鱼的运气,或靠野果野籽的零星收获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

人类定居生活的出现必须依靠的是()A.农业生产的出现B.农业科技的进步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思维的更新2.(2分)2.如图为早期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分工让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个体农耕开始取代集体的渔猎采集C.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D.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3.(2分)3.下列四张图片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力水平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明成就B.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C.受交通条件限制古代文明间缺乏交流性D.四张图片均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体现4.(2分)4.“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

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5.(2分)5.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形成战争关系。

这说明()A.国王在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6.(2分)6.“自治城市本身所获得的种种自由权和城市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自治制度都构成了对封建制度的挑战。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1.(2分)墨西哥的特瓦坎山谷是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但在公元前1500年前,当地印第安人通过栽培获得的食物不过占其粮食消费总量的10%左右。

这说明( )A.世界农业源于美洲地区B.农业发展历程艰难漫长C.农业难以提升生活质量D.采集经济占据主要地位2.(2分)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公元前2345年)大臣普塔赫舍普舍斯死后,在自己的铭文中特别写明:“当陛下因为一件事而赞扬他时,陛下允许他吻他的脚,不允许他吻地。

”这反映出古埃及( )A.种姓制度贵贱有序B.官僚系统较为完备C.借助神权强化君权D.君主具有无上权威3.(2分)古罗马帝国留下很多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城市的发达不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建筑物的华丽程度,而是要看这个城市排污能力”。

这些谚语从侧面反映出古罗马( ) A.工商业经济比较繁荣 B.城市的建筑水平高超 C.与世界各地联系密切D.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4.(2分)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埃及神话,著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哈扶拉金字塔的东面。

后来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

这一现象表明( )A.希腊神话源自埃及B.世界文明大同小异C.文明发展交流借鉴D.埃及文化多元并存5.(2分)在中世纪西欧,封臣每年都要为封君服兵役,12世纪时一般为每年服役40天,超过40天之外的服役,需由封君提供一定的报酬。

从12世纪开始,在英、法等国,国王开始征收“盾牌钱”来取代封建军役,且这项义务常常改为货币支付。

这表明当时西欧(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人身依附逐渐强化C.王权摆脱教会控制D.封君封臣义务对等6.(2分)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法典》记载了古罗马法学家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直到今天这仍旧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这说明罗马法( )A.法理精深B.言简意赅C.影响深远D.内容全面7.(2分)16世纪50年代开始,沙皇伊凡四世用忠于自己的人组建新一任政府,称之为“重臣拉达”,这些人指派军事总督到所有城市和公国去,对各个领地的领主们进行控制。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继续使用诸侯制D. 保留六国旧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C. 导致文化停滞不前D. 使贵族阶层更加固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B. 宣扬国威,展示明朝的强盛C. 进行文化交流D. 寻找失散的皇室成员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引进西方科技B. 改革教育制度C. 建立新式军队D. 所有以上选项5.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孙中山的领导D. 武昌起义的爆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_________政策,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7. 唐朝的_________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开端,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8. 明朝时期,_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海外的联系。

9.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中,_________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_________成为临时大总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及其意义。

12. 描述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13. 论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4. 结合历史事实,论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D5. D二、填空题6. 推恩令7. 进士科8. 郑和9. 张之洞10. 孙中山三、简答题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法律等。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代表性的遗存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

他们从事,过着群居生活。

下列选项填空正确的是()A.北京人元谋人采集渔猎B.元谋人北京人采集渔猎C.北京人元谋人原始农耕D.元谋人北京人原始农耕2.我国早期农耕文明形成南稻北粟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B.饮食习惯C.历史传统D.酋长喜好3.一位官员因为在父丧期间,让婢女服侍他吃药,被人检举违反礼法,因而受到清议的批判,甚至使他的仕途受阻。

这位官员最可能处于何时()A.秦汉B.魏晋C.隋唐D.宋明4.《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5.某同学查阅了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汉人胡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6.三国两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家族世代把持宫位:享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A.庶族B.士族C.党人D.博士7.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A.鲜卑B.魏C.蜀D.吴8.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南汉位于地图中的()处附近。

A.C B.E C.H D.N9.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A.B.C.D.10.“盛世时期”是封建社会少有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时期。

各个盛世都具有共同特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

以下不属于盛世时期的是()A.百家争鸣时期B.文景之治时期C.光武中兴时期D.贞观之治时期11.如图是上海崧泽遗址出土的家猪陶塑,据此可推测()A.上海是最早驯养家猪的地区B.上海崧泽文化以驯养牲畜为主C.上海的手工业水平领先全国D.上海于新石器时代已产生农业1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描述“邦无定交,土无定主"的社会现象最可能集中出现在()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后期D.两汉时期13.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

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生产工具件数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铁农具件数铁农具所占百分比(约)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

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

《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 分)1. 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是()A. 古埃及人B. 古印度人C. 古希腊人D. 中国人2. 夏、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主要有()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禅让制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其中,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推广③水利工程的修建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下列措施中,属于文化方面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度量衡C. 修筑长城D. 设立郡县5.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中朝③实行察举制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④统治者的重视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涿郡D. 余杭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9. 唐朝时期,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

其中,造型精美,色彩亮丽,闻名中外的是()A. 青瓷B. 白瓷C. 唐三彩D. 青花瓷10. 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表现为()①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③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11. 元朝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与参考答案

人民版历史高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B. 它是新中国成立前的第一部宪法C. 它是1982年制定的,至今仍有效D. 它是1999年通过修正的宪法2、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转折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C. 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升D. 改革开放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3、题干:关于新文化运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C. 提倡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D. 主导力量是工人阶级4、题干: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卫星是:A. 东方红一号B. 风云一号C. 神舟一号D. 天宫一号5、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发生在1912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目的是推翻满清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标志着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D.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军阀割据时期6、题干: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 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B.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C. 提倡西方文化,反对传统文化D. 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资本主义7、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三公九卿B. 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C. 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D. 推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思想控制8、以下关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儒家思想,使儒家成为国家官方思想B. 汉武帝取消了其他学派,只推崇儒家思想,使儒家成为唯一合法的学派C. 汉武帝将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合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D. 汉武帝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革,使儒家思想更加符合时代需求9、题目: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C. 鸦片战争是法国侵略中国的战争D. 鸦片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 10、题目: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B.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11、【题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标志是()A. 延安整风运动B. 八路军、新四军北上抗日C. 《论持久战》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2、【题目】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C.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 直接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爆发13、以下哪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民主和科学B. 反对封建礼教C. 推崇马克思主义D. 强调实用主义14、在抗日战争中,以下哪位将领率领的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A. 张自忠B. 蒋介石C. 李宗仁D. 赵登禹15、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表述错误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毛泽东思想1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 于1954年9月20日通过C. 是新中国建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D. 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姓名班级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细致书写班级﹑姓名,细致审题,信任优秀的你必能胜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亲密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爱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合统治阶级内部冲突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限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3、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浩大的宗族网。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肯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秦朝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心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5、、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是指()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7、地方势力威逼中心政权的危急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元朝时期D、清朝时期8、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心政治制度演化的重要特点是()A、中心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心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9、以下关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明太祖时设置殿阁高校士并起先参加决策②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③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④内阁在肯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0、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5 B B C B A 6---10 C B C CC
11---15 B D C C B 16—20 C B D B A
21---25 B A B D B 26—30 A C D A B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有三个分题,31题10分,32题14分,
33题16分)
31.(10分)
1、隋唐:a、坊市分开,定时开市闭市;b、农村集市的发展;c、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唐政府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d、柜坊和飞钱的出现(4分,每点1分)
2、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b、区域之间的长途贸易发达;c、出
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6分,每点2分)
32、(14分)
(1)a、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
拓展;b、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造成破坏和灾难;c、
促进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6分,每点2分)
(2)过程: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8分,每点2分)
33、(16分)
1、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法令;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⑤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10分,每点2分)
2、影响:①促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②促进了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6分,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