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竞赛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部编版(人教)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部编版(人教)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枫桥:桥名,在今江苏省苏州西郊。

夜泊:夜间把船靠在岸边。

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江桥和枫桥的说法。

姑苏:指现在的苏州市。

夜半钟声:当时寺院的习惯,在夜半时候敲钟。

(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展开想象,用图画来描绘诗句所概括的景色。

2.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小溪泛尽却山行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开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班里有同学犯错了,其他同学就总是嘲笑他,我就用《左传》中的名“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只只______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______。

(2)四海______,______犹饿死。

(3)解放______,______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______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4)我______喜欢夏天______的鲜花:这里一朵,______一朵,______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5)朝霞______,晚霞______。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唯德学,唯______,______,当自砺。

(2)通过学习く苗助长》,我明白了______。

(3)雨停了。

______。

一条彩虹______。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______,青蛙也______。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______;在北京天坛公园植树的______;我还明白了一些道理,如《______》一课就告诉我们______。

5.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______千秋雪,门泊______万里船。

(2)与其锦上添______,不如______送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第4古诗三首---测试题(预习单、练习题)含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hé huā qíng yǔ gài jú huā jiāo ào ()()()()
bì xū hǎo jǐng chéng huáng jú lǜ
()()()()二、比一比,组词语。

径()寒()赠()盖()残()
经()赛()增()糕()戏()
三、判断对错,正确地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促织”指蝈蝈。

()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山行》中的诗句。

()
四、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

其中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感情。

2.《赠刘景文》是描写()季的景色,作者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3.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诗句。

(1)杜牧的《山行》一诗中,表现视线由近到远直入云霄的两句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阅读短⽂,回答问题。

调⽪的太阳调⽪的太阳来到屋⼦⾥,掀开被⼦,催⼩朋友旱早起床。

调⽪的太阳来到⽥野⾥,使⾜劲⼉把庄稼往⾼处拔。

调⽪的太阳来到果园⾥,掏出画笔把苹果涂成红的,把梨⼦涂成黄的……调⽪的太阳挂在空中睡午觉,温暖着⼩朋友的梦。

调⽪的太阳躲进乌云捉迷藏,慌得妈妈赶紧把被⼦收进屋⼦⾥。

调⽪的太阳玩累了,红着脸躲进西⼭妈妈的怀⾥。

(1)短⽂说的是调⽪的______。

(2)调⽪的太阳来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3)连⼀连。

太阳在空中睡午觉______ 妈妈赶紧收被⼦太阳躲进乌云______ 躲进西⼭妈妈的怀⾥太阳玩累了______ 温暖⼩朋友的梦2. 课内句段读练(1)将诗句补充完整。

远上寒⼭⽯径______,⽩云______处有⼈家。

停车______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2)理解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3)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3. 读⼀读,完成练习。

春对秋,夏对冬。

⽩云对红⽇,明⽉对清风。

(1)找出表⽰颜⾊的词语。

(2)“春”是表⽰季节的词语,像这样的词语⽂中还有,找出来。

4. 读⼀读,回答问题。

⼩蚂蚁,⼩蚂蚁,看见我不要乱躲,再也不踩你们了,我长⼤了⼀岁。

玩具,玩具,看见我不要害怕,再也不乱拆你们了,我长⼤了⼀岁。

⽼师,⽼师,我长⼤了⼀岁。

我会好好学习,做⼀个爱学习、懂礼貌的乖孩⼦。

(1)“我”长⼤了⼀岁,不______,不______了。

(填序号)①好好学习②踩蚂蚁③拆玩具(2)“我”要做⼀个怎样的孩⼦?⽤横线画出来。

(3)模仿⼉歌的写法,请你写写⾃⼰长⼤了⼀岁的变化。

______,______看见我不要______ ,再也不______你们了,我长⼤了⼀岁。

5. 读⼀读,回答问题。

⾍⼉歌什么⾍⼉提灯笼?什么⾍⼉爱跳舞?什么⾍⼉吃害⾍?萤⽕⾍提灯笼,花蝴蝶爱跳舞,蜻蜓最爱吃害⾍。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填入横线处的诗句是:()。

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

A.碧水东流至此回B.山色空蒙雨亦奇C.潭面无风镜未磨D.孤帆一片日边来【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了诗词的积累。

【解答】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让学生在熟读熟记中,感受道理,受到教育。

2.【答题】给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A.中午的时候会断开。

B.从中间断开。

C.天门山的中间断裂。

【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字、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此类试题必须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诗句的整体意思,然后确定字词的意思,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答题】读诗句,给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A.māB.mǒ【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

【解答】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就得识字量大,做到见到就能拼出拼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4.【答题】《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A.宋代叶绍翁B.宋代苏轼C.唐代柳宗元D.唐代李白【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作者的掌握。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代苏轼。

5.【答题】填入横线处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A.水光潋滟晴方好B.遥望洞庭山水翠C.欲把西湖比西子D.一年好景君须记【分析】本题考查了诗词的积累。

【解答】做此题要多读多听多说多写,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我画了个______的太阳,送给秋天。

我画了个______的太阳,照亮冬天。

(2)夜来______,花落______。

(3)要是能赶上______,就不会迟到了。

(4)野火烧不尽,______。

(5)______,疑是地上霜。

(6)蝌蚪______游得欢,蜘蛛房前______。

(7)莺歌对燕舞,______对______。

(8)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3)《擅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4)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

(5)______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这首诗中几个带有颜色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有两个写地点的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4.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小溪泛尽却山行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 山寺桃花始盛开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 野渡无人舟自横班里有同学犯错了,其他同学就总是嘲笑他,我就用《左传》中的名“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5. 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雨)的,是______(唐宋)代诗人______(李峤李白)写的。

6. 连一连。

(1)春眠不觉晓______ ①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 ②疑是地上霜床前明月光______ ③外婆叫我好宝宝一摇摇到外婆桥______ ④处处闻啼鸟(2)弯弯的______ ①落叶有趣的______ ②小路金黄的______ ③手冻僵(jiānɡ)的______ ④故事7. 先连一连,再填一填。

2021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题部编人教版

2021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题部编人教版

2021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古诗词阅读理解竞赛知识深入练习题部编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中的“佳节”是指(______)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________)节。

[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和(______)的节日习俗。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的思念之情。

2. 课内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3. 阅读理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三)(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三)(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专项训练(三)一、根据诗意写诗句。

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

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5.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6.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7.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8.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9.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10.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二、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诗中的“西子”指,把西湖比作西子,可以看出西湖。

(三)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

诗中写的是_______________ 的景色。

2.“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中,诗人把()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3.“白银盘”是喻体,它的本体是(),作者同时把()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日积月累。

(1)平时背______,______有人帮。

(2)______则大信立。

—《韩非子》(3)______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_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

(4)______,雨纷纷,______慕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______粽香______满堂飘。

(5)①巳②酉③亥④卵⑥申⑥戊(填序号)______兔______蛇______ 猴______鸡______狗______猪(6)古人把贝壳当作______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__有关。

2. 默写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

3. 名句积累。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3)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莫少一人。

(4)奶奶常对我说,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这与八字成语“______,______。

”表达的意思相同。

(5)劝人改过时,我们可以引用《左传》中的句子:“______?______。

”善莫大焉。

”4. 背背写写。

(1)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2)桃花一簇______,可爱深红______?(3)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______,就能超群出众。

5. 读一读,回答问题。

动物尾巴金鱼尾巴左右摆,游来游去多自在。

牛的尾巴来回摆,苍蝇蚊子不敢来。

小猴尾巴卷树枝,倒着身子往下挂。

燕子尾巴像剪刀,飞行方向把握好。

(1)找出儿歌中的两对意思相反的词。

(2)儿歌中写了哪几种动物的尾巴?用横线画一画。

6.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小鱼儿的快乐: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______,捧起______很______的水花。

-《荷叶圆圆》(2)蜻蜓的快乐: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诵读竞赛试题
一、在诗句中填上月份名:(6分)
1、人间()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毕竟西湖()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可怜()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读诗句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30分)
1、“几处败垣围故井。

”写的是()
a、战争前景象
b、战争中景象
c、战争后景象
2、“向来一一是人家。

”写的是()
a、战争前景象
b、战争中景象
c、战争后景象
3、“纵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选出()的《山中留客》
a、王维
b、李白
c、张谓
d、张旭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的是()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5、“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中“转入此中来”的是()
a、作者
b、桃花
c、游客
d、春天
6、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
a、可恨
b、可叹
c、怜惜
d、可爱
7、诗句“寒鸦飞尽水悠悠。

”的朗读节奏是()
a、寒鸦/飞尽/水悠悠
b、寒鸦飞/尽/水悠悠
c、寒鸦/飞尽/水/悠悠
d、寒鸦/飞尽/水悠/悠
8、读“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的语气是()
a、自豪
b、坚定
c、欢快
d、自信
9、诗句“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抒发了()
a、对明月的赞美之情
b、对远航的担忧之情
c、对老师的祝愿之情
d、对朋友的祝愿之情
10、诗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主要是写()a、乡村小路b、溪中小桥c、大树d、早开的梅花三、把诗句补充完整。

(18分)
1、借问酒家何处有
2、不及林间自在啼
3、如今直上银河去,
4、同来望月人何处,
5、,总把新桃换旧符
6、,一将功成万骨枯
四、把诗句诗题和作者用线连起来。

(15分)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军行》李白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早梅》郑板桥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

《题竹石画》王冕4、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杂诗》王维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元日》王安石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张谓
五、根据句子意思,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写在黄线上(12分)
1、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有两句诗说明了“一切美好的、向上的、充满生机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围也好,关也好,都是不起作用的”的道理,这两句诗是
2、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有一句诗把“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说得十分明白,这句诗是
3、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有两句诗除了用来写春雨这一自然现象外,还可以用来形容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照顾,这两句诗是
4、王安石在《江上》这首诗中有两句诗说明了“路是挡不住的”这一道理,这两句诗是
六、读诗句,完成练习。

(20)
(一)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用“/”画出诗句的朗读节奏。

(4分)
这首诗写了七处景象,它们分别是
(7分)
(二)风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看到的是诗人听到的是诗人想到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