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廼松的介绍

合集下载

09土地的誓言

09土地的誓言

11、你以为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沦亡旳家乡强烈旳怀念之情, 并发出了为解放家乡而战斗而牺牲旳誓言。
中心思想
作者经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 年之久旳关东旷野旳眷念之情,体现 “九一八”事变后来东北流亡青年对 国土沦丧旳压抑之情,充斥深沉旳爱 国热情。
谢谢!
09 土地旳誓言
端木蕻良
contents
一、作者简介 二、写作背景 三、走进课文
Hale Waihona Puke 曲欣赏松 花 江 上张寒 晖
我旳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漫山遍野旳大豆高粱. 我旳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旳同胞, 还有那衰老旳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旳时候, 脱离了我旳家乡, 抛弃那无尽旳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干够回到我那可爱旳家乡? 哪年,哪月, 才干收回我那无尽旳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干欢聚一堂?
课堂互动
1.怎样了解本文旳标题“土地旳誓言”?
面对土地发出旳誓言。
2、请你用简洁旳语言概述课文两 段内容。
一、怀念家乡;二、发出誓言。
3、作者把广大旳关东旷野,以“她”而不是 “它”相当,这是利用什么手法?体现了作者 什么感情?
以“她”而不是“它”相当,隐含将土地 比做“母亲”旳意思。利用呼告旳手法, 而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直接体现了作者 对家乡旳土地热爱、怀想和眷念。
6.“当我记起家乡旳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 地旳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旳浆液……在 那亘古旳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旳洪流,像 我旳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旳深刻 含义是什么?
“红熟旳浆液” 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 旳岩浆”。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 腾旳岩浆一般。

井ppt1 人教课标版

井ppt1 人教课标版
约下午5点邻居王晓月急慌慌来学校寻我,说:你哥哥遇车祸了,在红城医院,你赶快去看。 坐了一个小时班车到医院,见早先到来的嫂子已经哭得昏死过去,大夫们在急救。哥哥躺在病床上,口里没有呼吸,双脚已经冰凉,并开始慢慢上移,瞬间身体就变成了一根硬棍。夜很黑,大雨如注。当我决定将尸体运回家中发丧,我心里突然一紧:母亲知道了会不会出事?我家与哥 哥家相隔还不到300米,想瞒过她是不可能的。但
问母亲是怎么把我们养大的,母亲说像吆喝小猪一样,唱着哆来咪发嗦啦西就把你们七个喂大了。母亲是旧社会的小学生,街坊邻居喊她三先生。她长期读书看报记日记,留下的日记本有十多个,里面有家事国事,更有亲戚朋友无所不包的大事小事。母亲和蔼可亲,与邻里和睦相处。 尽管自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不管哪家遇到了困 难,她总是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与邻里共渡难关。她信仰一个观点:给予别人的越多,获取就越多。
我终于还是将尸体运回了家。片刻,邻居王国龙跑来告诉我,康奶奶听到哭声在大雨里赶过来了,泥身成了泥蛋,过渠时又栽倒在水里,是我把她背回家了,还派了王芳守着。这时我已经作了最坏的准备。 次日晨,我抽出一点时间回家看母亲。母亲见我进门,就微微欠起身子,红肿着双目说:我啥都知道了,你快去忙丧事。你外爷早年说过一句话:不养骆驼,不死骆驼。有气的是假的,活人就是这么个理儿。三天后母亲被人扶持着在哥哥的灵前大哭一场,然后就下炕做活了。虽然垮塌 的精神需要长时间去修复,但这堵墙依然屹立着。 也许上帝为了检验母亲的胸襟,2002年的秋季将又一个灾难送到了她面前。那天,小妹夫匆匆来叫我,说是妹突然发病,住在乡医院里,她已经没有了血压。我和小妹夫赶到医院,只见妹妹已经半睁着眼睛,气管里像一团乱麻塞住了,正在作临死前的痛苦挣扎。我当即决定将她送往县医院。这年我已调入了县城工作,县 医院就在我家

自强不息需要坚韧顽强的骨气事例

自强不息需要坚韧顽强的骨气事例

自强不息需要坚韧顽强的骨气事例标题:自强不息的骨气:八位令人敬佩的事例导语:自强不息是一种永不动摇的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具备坚韧顽强的骨气。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敬佩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这种骨气的力量。

本文将介绍八位具有骨气的人物,并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他们的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自强不息的价值。

1. 顾锡珊:坚持奋斗的人生态度顾锡珊是一位80多岁的创业者,他的事业经历饱含着自强不息的骨气。

尽管在经济逆境中多次面临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坚信,只有拥有坚韧不拔的骨气,才能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2. 罗斯福:言辞犀利的政治家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坚韧顽强的骨气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现。

尽管罗斯福年轻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他从此以后无法行走,但他通过自强不息的意志力和优秀的演讲技巧,成功地在政治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者。

3. 李娜:坚持梦想的网球冠军作为中国第一位荣膺大满贯的网球选手,李娜在自强不息的道路上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她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伤病、失利和压力,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并用冠军的姿态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李娜的骨气不仅启示了我们在困难面前要坚守梦想,而且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的力量可以战胜逆境。

4. 孟非:乐观坚毅的情感导师孟非是一位中国著名的情感导师,他以乐观坚毅的态度帮助无数人走出困境。

他在自己的人生中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通过自强不息的骨气,战胜了一切困难,并将积极向上的态度传递给了他的学生和读者。

5. 珍妮弗·李:勇敢面对疾病的作家珍妮弗·李是一位患有罕见疾病的作家,她用自己的文字展现了坚韧顽强的骨气。

尽管她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痛苦和身体上的限制,但她依然坚持写作,用文字传递希望和勇气。

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自强不息并非意味着没有疾病和苦难,而是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和坚定。

关于王进中的介绍

关于王进中的介绍

关于王进中的介绍
王进中, 1957年生于北京市,大学文化,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考古糸,曾参加过多次野外考古,期间分别在、文化部文物局上海文物培训中心、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文物鉴定,保管研讨讲习班进行过系统的文物鉴定专业学习。

从事古玩收藏鉴定行业30多年,参加过各种瓷器、玉器学习班的培训,经前辈和老师的指点帮助加上几十年的磨励,对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古懂鉴定有一定的基础。

1概述编辑
2基本信息栏
3个人履历
王进中,1957年生于北京市,大学文化,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考古糸,曾参加过多次野外考古,期间分别在、文化部文物局上海文物培训中心、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文物鉴定,保管研讨讲习班进行过系统的文物鉴定专业学习。

从事古玩收藏鉴定行业30多年,参加过各种瓷器、玉器学习班的培训,经前辈和老师的指点帮助加上几十年的磨励,对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古懂鉴定有一定的基础。

分别受教于耿宝昌先生,史树青先生,李学勤先生,杜廼松先生,张浦生先生等。

4人物生平
为了更好的搞好文物鉴定工作,曾于1985年到1987年求教于中博文物鉴定中心资深专家教授、经前辈和老师的指点,向其学习高古瓷器,明清瓷器,玉器,青铜等鉴定。

平时不断研究古陶瓷收藏,并将其心得运用于中华文化文物鉴定工作中。

在北京文物商店工作6年多,历任旧工艺品部负责人,并一直在旧工艺品部做销售、收购、鉴定评估工作。

5成就及荣誉
现具有文博专业的任职资格,为北京博物馆文物鉴定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本人擅长对高古瓷,元代青花瓷、永乐宣德青花、玉器、印章,青铜器等艺术品的鉴定、评估。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本店铺为家人们分享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

中国30年代小说PPT课件

中国30年代小说PPT课件
1928年9月,刘呐鸥与施蛰存等人一起酝酿 创办了《无轨列车》半月刊 ,并由刘呐鸥出资 创办“第一线书店”。《无轨列车》的创刊号 上刊登了刘呐鸥很具新感觉特色的小说《游 戏》。 1929年 ,刘呐鸥又办起了水沫书店 ,同时 又与施蛰存等人创办了《新文艺》月刊 。
5
2、刘呐鸥小说创作
刘呐鸥的小说创 作并不多,仅有短篇 小说集《都市风景线》 及集外的《赤道下》 (《现代》2卷1期, 1932年11月)、《A Lady to Keep You Company》等少量小 说。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一)
(主讲:黄德志)
1
第三节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
一、概 念 二、代表作家 (一)刘呐鸥 (二)穆时英 (三)施蛰存 三、创作特色念:
中国新感觉派是 20年代末出现于中国 文坛的一个新的都市 文学流派,是受西方 现代主义艺术启示并 在日本新感觉派小说 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10
(3)刘呐鸥小说的创作特色:
第一,用跳跃的结构、意识流手法 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快速节奏。
刘呐鸥《游戏》:
在这“探戈宫”里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中— —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 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 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 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一样,心神都在一 种魔力的势力下。在这中间最精细又最敏捷的可算是 那白衣的仆欧的动作,他们活泼泼地,正像穿花的蛱 蝶一样,由这一边飞到那一边,由那一边又飞到别的 一边,而且一点也不露着粗鲁的样子。
《风景》中现代机械的直线和角度的 压力,竟迫使人们逃离都市,去企图寻 求赤裸裸的人间真实。
刘呐鸥小说的局限性:他在试图批 判现代都市文明时,缺乏真正的批判力 度。

哭小弟课件

哭小弟课件

第二层,“我长小弟3岁”到“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简述小弟的成长经历。但着眼点仍在本该“会为国家做 点实际的事”而“竟先我们而离去了”。
第三层从“去年夏天”至“任何事业也不是只 坐在北京就能有建树的”。 这一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小弟 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表现他的这些品质的? [提示]这一层一写冯钟越手术时的情况,一写他回 京养病的经过,最后带出他大学毕业后频繁调动的 工作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把国家的需要放 在第一位,置个人得失于不顾的品格高尚的人,是 一个深受群众爱戴的人。尽管他的病已回天乏力, 但他依然没有丧失生的希望,因为他觉得为祖国为 事业“远没有累够”。作者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周围 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和他对疾病的态度来表现的。
2. 从中可以看到像小弟这样的知识分子怎样 的品质?并且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提示] 从这里我们看到像冯钟越这样的知识分子身上所 负载的沉重的历史使命,他们自觉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 精神。但是这样的人才却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冯钟越的境 遇在当时的情况下,当然不是个别现象,是具有一定的典型 性的。作者的用意是通过探析亲弟英年早逝的原因,为像她 弟弟那样的一些知识分子呼吁:大家都来关心、爱惜知识分 子,改善他们的境遇,“让这些迟开的花朵尽可能地延长他 们的光彩”,为祖国的四化大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而这 正是冯他们一代知识分子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心愿。这就是这 篇文章的核心意义。
(3)细节刻画,侧面烘托,成功地塑造小弟形象
一篇文章能感人至深往往离不开细节。小弟动了手术; 卧床不起,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资料;小时候在昆明时冬天 里不怕生冻疮,用冷水洗脸;取出的肿瘤有一个半成人拳头 大……读到这些细节,会使人久久难忘。 文章还用一封信,讲述了小弟带病工作的感人情景。父 亲写的挽联、周围人的议论和评价,都从一个个侧面烘托出 小弟“是好党员,是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崇高 品质。 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作品既从正面表现冯 钟越的优秀品质,又从多个侧面烘托他的高大形象,增强了 人物的立体感。

唢呐与吉它的共鸣——音乐家杜竹松讲述交流之道

唢呐与吉它的共鸣——音乐家杜竹松讲述交流之道

唢呐与吉它的共鸣 ●郭 闻韶光正好,意气风发20多年前,浙江杭州曙光路上有一座四层苏式筒子楼。

像那个年代的许多筒子楼一样,傍晚的时候,走廊上便会弥漫着饭菜的香味;但不一样的是,两边小房间里时不时地会传出男女美声、琴箫筝鼓的天籁之音,穿行在人间的烟火气间。

这是一座年轻的楼,富有着青春的美妙气息。

你时不时地会看见,有着长腿天然美颜的妹子,一个高抬腿绷着脚尖就从三四级台阶上跨了下来;又或者,一位剑眉星目的小哥,穿着一袭白衫,唱着“咪咪咪嘛嘛嘛”从昏暗的楼道里穿过。

这是浙江歌舞团的宿舍楼。

我就是在这儿认识的音乐家杜竹松。

彼时,我们正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我跟着他学笛箫,想为业余生活增些乐趣;他则是浙江歌舞团民乐团的唢呐演奏员,空闲时候帮人作曲。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他是上海音乐学院唢呐、民族作曲双专业毕业,而且是民乐系的第一位双专业毕业生。

作曲也正是他的拿手好戏,直至如今还时常为影视剧配乐,比如为电影《初夏日记》、22集电和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唢呐协奏曲《百鸟朝凤》。

Du Zhusong performs A Hundred Birds Are Paying Homage to the Phoenix, accompanied by the MTSU symphony orchestra at the first Murfreesboro Festival of Chinese Arts on February 24, 2018.——音乐家杜竹松讲述交流之道视连续剧《九姓渔民》等多部影视剧创作了主题曲及背景音乐。

他曾经很自豪地指着一台合成器告诉我,这差不多是杭州最先进的东西了,作曲的时候可以省不少事,关键是它可以模拟出许多电子乐。

那会儿的电脑,还在跑着英特尔公司的奔腾586,除了能处理一些文稿和简单的上网外,也干不了更多的事,很多人对于利用电脑软件来作曲,觉得不太实用。

但是杜竹松早早便自己配齐了这些设备,并且说:我觉得这玩意儿有大前途,以后它肯定是个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杜廼松的介绍
杜廼松,男,1937年生,北京市人。

著名学者,青铜器与金文鉴定大家。

196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供职于故宫博物院至今。

主要从事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和商周秦汉考古的学术理论研究与文物鉴定等工作。

1简介
杜廼松,男,汉族,1937年6月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北京。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协助著名古文字、青铜器学专家唐兰先生作研究工作。

对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藏品进行整理和鉴定,并从事古文字和先秦两汉史的研究,发表了学术著作二十余部。

多次主持、参加大型文物展览。

曾参加全国书画文物鉴定专家组,负责为全国各地博物馆鉴定青铜器及其铭文。

曾为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学生、研究生、留学生和一些省、区的文物考古培训班授课,主讲青铜器、古文字的通论课、专题课和鉴定课。

曾赴美、法、日进行文化交流。

多次参加国内、国际的学术讨论会。

现在仍承担培养后学和编写古文字专著等科研工作。

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班客座教授以及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国收藏网顾问,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南方青铜文化与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青铜文化研究》杂志编委等职。

1998年被国务院参事室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人生经历
简介
杜乃松自幼受父母熏陶,酷爱文史。

50年代中期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6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故宫博物院从事青铜器和古文字研究工作。

其间,系统地阅读了先秦诸子、十三经、《史记》、《汉书》,以及宋代以来的有关金石学著作和大量的考古、文物资料。

学术活动
研究内容涉及到史论结合,古文字考释,器物考证,考古类型学,青铜器的分区分期与断代,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物美学,青铜器与文物鉴定等多维层面。

杜乃松在青铜器鉴定上有很高的造诣。

1981年,他应邀赴美国,为著名的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鉴定青铜器,受到美国朋友的赞赏。

1992年,他为香港中文大学博物馆鉴定了长期悬而未决的兮甲盘的真伪问题。

近年参加国家文物鉴定系统工程,并负责青铜器与金文的鉴定,奔赴全国各地,做了大量工作。

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1993年,他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委派赴法国,对旅法华人吕霞光先生生前收藏并无偿捐献给祖国的各类中国文物进行鉴定和挑选,圆满完成了任务。

90年代,他参加了中央组织的三峡工程考察活动,发表了《对三峡工程中文物保护的若干建议》、《目前文物保护中若干建议》等论述,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杜乃松曾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多次参加或主持国际或国内的学术会议。

每次都提交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与好评。

几十年来,杜乃松做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书立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和文章。

专著
《中国古代青铜器简说》、《步入青铜器艺术宫殿》、《中国青铜器鉴定》、《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中国古代青铜器小辞典》、《齐鲁燕中山铜器》、《青铜器讲义》等。

合著
《中国收藏与鉴赏》、《中国美术辞典》、《中国文物定级图典》、《故宫名物辞典》、《青铜器》、《'92中国文物精华》、《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选》等,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同时,他为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全国文物考古培训班、外
国驻华使馆人员及留学生授课,桃李满天下。

培养文物鉴定人才,因材施教,受到好评。

论著建立了青铜器与金文完整的发展演变的理论体系,并取得了金文考释与研究等多方面的科研成果。

把青铜器和铭文的整体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发展阶段。

参加20世纪90年代国家组织的全国文物鉴定系统工程,并负责青铜器与金文的鉴定,由于认真工作,准确无误的进行鉴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并在工作中培养各地人才。

几十年出版了20余种书(包括独著、合著与主编),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和诗词文章 200余篇。

3文化贡献
在江泽民主席指示下,1993年,他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委派赴法国,对旅法华人吕霞光先生生前收藏并无偿捐献给祖国的各类中国文物进行鉴定和挑选,圆满完成了任务。

90年代,他参加了中央组织的三峡工程考察活动,发表了《对三峡工程中文物保护的若干建议》、《目前文物保护中若干建议》等论述,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杜乃松曾赴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等地进行文化和学术交流,多次参加或主持国际或国内的学术会议。

每次都提交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与好评。

他还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大学研究生班客座教授,北京同颐传统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网、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以及中国科技考古学会、中国青铜文化和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

1998年9月8日杜遒松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朱鎔基总理为其颁发聘书。

4著作荣誉
杜乃松做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书立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和文章。

独著与合著达20部,专著有:《中国古代青铜器简说》、《步入青铜器艺术宫殿》、《中国青铜器鉴定》、《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中国古代青铜器小辞典》、《齐鲁燕中山铜器》、《青铜器讲义》等。

合著有:《中国收藏与鉴赏》、《中国美术辞典》、《中国文物定级图典》、《故宫名物辞典》、《青铜器》、《'92中国文物精华》、《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选》等,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同时,他为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全国文物考古培训班、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及留学生授课,桃李满天下。

培养文物鉴定人材,因材施教,受到好评。

他还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大学研究生班客座教授,北京同颐传统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网、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以及中国科技考古学会、中国青铜文化和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

1998年9月8日杜遒松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朱鎔基总理为其颁发聘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