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故事

合集下载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是分享的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作⽓ 春秋时期,有⼀次齐国攻打鲁国。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

鲁国有⼀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叫曹刿(ɡuì),他⾃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

双⽅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进攻。

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

”齐国击了三次⿎,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

”于是,鲁军⿎声震天,⼠兵们像潮⽔⼀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抱头逃命。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观察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

第⼀次击⿎时,⼠兵们的⽃志最旺盛;第⼆次击⿎的时候,⼤家的⼠⽓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的时候,⼠兵的勇⽓就全消失了。

等齐军的三通⿎击完,我们才击⿎冲锋,这时齐兵的勇⽓已经衰竭,⽽我⽅的⼠⽓正是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作⽓,打败了齐军。

” 成语“⼀⿎作⽓”⽐喻做事要趁⼤家情绪⾼涨时,⼀下⼦做完。

含有⿎励的意思。

⿎,敲战⿎;作,振作。

2.经典四个字的成语故事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没有驴。

有个多事的⼈运来了⼀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处,就把驴放到⼭脚下。

⼀只⽼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的家伙⼀定很厉害,就躲在树林⾥偷偷观察着,后来⼜悄悄⾛出来,⼩⼼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的底细。

有⼀天,驴叫了⼀声,驴叫的声⾳很特别,很恐怖。

⼤虎⼤吃⼀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了,⾮常恐惧。

然⽽,⽼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四个民间故事

四个民间故事

四个民间故事故事一,孔融让梨。

相传在东汉末年,有一位孔融,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也很宽宏大量。

有一天,孔融在路上遇到一个老汉,老汉挑着一筐梨,摔倒了。

孔融见状,连忙上前扶起老汉,并且主动帮他捡拾梨子。

老汉感激不尽,连声道谢。

孔融笑着说,“这有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老汉见孔融如此宽宏大量,便拿出一只大梨送给孔融。

孔融笑着接过梨,说,“老人家,您辛苦了,这些梨您自己卖了吧。

”老汉感动地看着孔融,说,“年轻人,你的善良和宽宏大量一定会得到报应的。

”从此,孔融的故事就传开了,人们都说他是个宽宏大量的好人。

故事二,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武王”的人,他被一个叫“纣王”的人逼得流亡在外。

武王为了报仇,决定卧薪尝胆。

他在薪柴上卧着,每天都尝一点苦胆。

在流亡期间,他不断学习兵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后来,武王联合了一些有志之士,发动了“商周之战”,最终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取得成功。

故事三,愚公移山。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口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

愚公决定用自己的双手把这两座大山挪走。

他每天都用铁锹、木桶等工具挖土石,搬石头,一天天地往外搬。

有人劝他说,“这两座大山那么大,你一个人怎么搬得动?”愚公笑着说,“就算我挖不动,我还有子孙后代呢。

”他的坚持和信念感动了上天,上天派来两位神仙把山挪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和毅力,就能战胜困难。

故事四,三打白骨精。

在《西游记》中,有一个故事叫做“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人历经千辛万苦,三番五次地与白骨精对抗,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战胜困难。

这四个民间故事,都是关于坚持、宽容、信念和毅力的故事。

它们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愿我们都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中国民间故事有趣的四个情节

中国民间故事有趣的四个情节

中国民间故事有趣的四个情节
1.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段感人至深
的爱情传说,以其深邃的情感、独特的人物形象和富有哲理的内涵,成为了华夏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

2.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姜女为寻找丈夫而来到
长城,伤心哭泣,终使长城崩塌,找到了被埋在长城中的丈夫。

3.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
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4.白蛇传:讲述了一个人与妖之间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

这四个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些故事以其独特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富有哲理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和听众,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

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

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民间故事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它们源远流长,承载着古老的智慧和文化。

在中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四大民间故事。

那么,这四大民间故事究竟是哪四个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第一个民间故事是《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部著名爱情故事。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跨越人与妖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被改编成了许多版本的戏剧、电影和电视剧,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二个民间故事是《孟姜女哭长城》。

这个故事讲述了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有一位名叫孟姜女的妇人,她的丈夫被强迫参与修筑长城,最终饿死在了工地上。

孟姜女悲痛欲绝,哭倒了长城,成为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悲情故事。

第三个民间故事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个故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两人相爱却命运多舛,最终化为蝴蝶飞舞在一起,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

第四个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

这个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传说他们是天上的星宿,因为违背了天规而被贬下凡间,最终相爱并成为了一对鸳鸯。

这四大民间故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它们不仅仅是一段段的故事,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老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这些故事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引用,也成为了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四大民间故事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对人性、爱情、家庭、友情等价值观念的深刻探讨。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民间故事,让它们继续在人们的心中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

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10篇)1.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闭门思过韩延寿是西汉时期一个的官吏,他做官崇尚礼义,以教化感化人们做善事,以礼让解决纠纷,平息诉讼。

因为在淮阳太守任上政绩显著,朝廷让他到更难治理的颍川当太守。

有一次,他出去巡行,经过了高陵县,看见兄弟两个人为了争夺田产而大打出手。

韩延寿见此情景,十分沮丧,他觉得这是对他一贯推行的礼义教化的巨大嘲讽。

他于是说,“我有幸成为这里的长官,却没给老百姓做出表率,百姓没有蒙受教化的熏陶,以致兄弟失和,骨肉争讼。

这个责任全都是因为我无德无能造成的,我必须引咎辞职,关起门来好好地反省检讨自己的过失,听候朝廷处分。

”说完之后,他就回到住处,不再出门,终日反省自己的不足。

他的行为使当地官员都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一个个的把自己捆起来投到监狱里,表示请罪。

争田产的兄弟俩这下全傻了,连他们的家族也都惶恐不安,指责他俩犯了大罪。

兄弟俩被深深地感动,痛悔自己的错误,剃光了头,*着上身到县衙请罪。

两人都表示,愿将田产让给对方,希望韩太守能原谅他们。

韩延寿于是出门和县里的官员以及兄弟两个见了面,并且大设酒宴和他们同欢共乐。

闭门思过成语意思:后来人们就用闭门思过这个成语来比喻,有了过失和错误之后,要自我反省和检讨。

闭门思过中的过就是过失错误。

2.简单四个字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十分刻苦的人。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

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

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4个最小气人故事

4个最小气人故事

4个最小气人故事摘要:一、最小气的人故事概述二、故事一:慳吝富翁三、故事二:铁公鸡一毛不拔四、故事三:吝啬鬼的尴尬五、故事四:小气先生的转变六、总结:学会珍惜与分享正文:【最小气的人故事概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而在众多性格中,“小气”这一特点在某些人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四个最小气的人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因小失大,又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故事一:慳吝富翁】在我们的第一个故事中,主人公李富翁是个闻名遐迩的慳吝富翁。

他过着奢华的生活,却对金钱有着极度的渴望。

尽管他拥有无数财富,但李富翁从未感到满足,反而变得越来越吝啬。

有一天,他得知邻居王太太生病需要捐款,李富翁却在计算捐款的得失。

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捐款,却只捐了一点点。

然而,这笔捐款却成了李富翁人生中的转折点。

因为这笔捐款,李富翁得到了善名的口碑,他也开始意识到金钱并非一切,学会关爱他人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

【故事二:铁公鸡一毛不拔】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张先生,外号“铁公鸡”,他以一毛不拔的小气闻名于世。

在他的世界里,任何开支都是不必要的,即使是亲朋好友的婚礼,他也坚决不随份子。

然而,在一次意外中,张先生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困境。

正当他孤立无援之际,一位昔日好友伸出了援手。

这位好友并没有因为张先生的小气而对他置之不理,而是选择了原谅和帮助。

在好友的帮助下,张先生找到了新工作,也逐渐走出了困境。

这段经历让他深刻反省自己的小气行为,开始学会付出和关爱他人。

【故事三:吝啬鬼的尴尬】吝啬鬼刘先生是个十足的小气鬼,他甚至不愿为自己的亲人花钱。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他因小气而被亲朋好友嘲笑。

倍感尴尬的刘先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因为自己的小气,他失去了许多亲情和友谊。

于是,刘先生决定改变。

他开始学会为家人和朋友付出,渐渐地,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这个小气鬼终于明白了,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于金钱,而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真诚。

四个神话故事

四个神话故事

《女娲补天》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

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

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

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

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

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

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

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会塌下来。

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

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

慈悲的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

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掉进大海淹死了,她死后,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叫做“精卫”,花头、白嘴、红足,长得活泼可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条条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

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

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中国智谋故事的4个故事

中国智谋故事的4个故事

中国智谋故事的4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赵盾智取蔺相如》。

公元前229年,赵国与楚国因边界问题发生战争。

蔺相如作为楚国的大将军被派往赵国坞城,以稳定赵国边疆。

赵国国力衰落,百姓流离失所,蔺相如以赵盾之名,应赵将军赵奢之请,前往与秦国的白起将军商议对策。

蔺相如机智地掌握住白起的弱点,从而击败了白起。

最终,蔺相如回到楚国,不仅成功稳定了赵国边疆,还声名大噪。

第二个故事是《孙膑智败项羽》。

公元前202年,楚汉之战进入最后阶段。

秦末诸侯争霸,项羽势力膨胀,而刘邦势单力薄。

刘邦聪明地利用了项羽的傲慢和孙膑的聪明才智。

孙膑以羚羊角为诱饵,诱使项羽入埋伏圈。

最终,项羽败北,刘邦成功夺取了天下。

第三个故事是《诸葛亮智取草船借箭》。

公元21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面对曹魏大将曹操的进攻,运筹帷幄,智勇双全。

为了击败曹操,他用草船借箭的计策。

“借”曹操之力,他设计了一个看似荒谬但实则巧妙的计划,骗取了曹操大军供应箭矢的时间。

最终,蜀军成功击败了曹操的进攻。

第四个故事是《岳飞智取金陵城》。

南宋时期,金陵(今南京)是南方重要的战略据点。

岳飞作为南宋的名将,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金陵。

他发动农民起义,收拢士兵,在城外设伏击,诱敌上当,最终夺取了金陵城。

这一胜利对于南宋军队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使他们在南方战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

这四个中国智谋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卓越和策略的巧妙。

这些故事不仅蕴含着各种思想和智慧,也激发了后人思考和创新的动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个故事
金露莎和项梁燕
愛心超越兩百元
附近超商門口總是站著一位老伯伯,操著濃厚的鄉音:「先生小姐,發票給我好嗎?」手上捧著一個空的面紙紙盒。

從店裡走出來的人,大都小心翼翼從他身邊繞過,把發票投進盒內的少之又少,我也不例外,總是想著,萬一這張剛好中了兩百萬,豈不虧大了?兩百萬可不是小數目耶,心中猶豫著要不要投進去……最後私心總是戰勝愛心,然後假裝沒看見般,從老伯伯身後繞過。

直到那天,我手拿著剛買的晚報在路口等綠燈,身後依舊傳來老人滄桑的聲音,機械式地播放著。

忽然,「伯伯,這張給您,這張是上個月中兩百元的,您收在口袋裡,不要和這些擺一起……」一個年輕清脆的女聲揚起。

我轉身,見一個穿高中制服的女孩,正把一張統一發票小心地塞進老人上衣的口袋。

我呆呆注視著女孩遠走的背影,除了感動,還有深深的汗顏。

轉貼~聯合報 91年 06月 03 日
一碗白飯
二十年前某日黃昏,有一名看似大學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頭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飯的客人大致都離開了,他才面帶羞赧地走進店裡。

「請給我一碗白飯,謝謝!」男孩低著頭說。

店內剛創業的年輕老闆夫妻,見他沒有選菜,一陣納悶,卻也沒有多問,立刻就盛了滿滿一碗的白飯遞給他。

男孩付錢的同時,不好意思的說了一句:「我可以在飯上淋點菜湯嗎?」
老闆娘笑著回答:「沒關係,你儘管用,不要錢!」
男孩吃飯吃到一半,想到淋菜湯不必錢,於是又多叫了一碗。

「一碗不夠是嗎?我這次再給你盛多一點!」老闆很熱絡地回應。

「不是的,我要拿回去裝在便當盒裡,明天帶到學校當午餐!」
老闆聽了,在心裡猜想,男孩可能來自南部鄉下經濟環境不是很好的家庭,為了不肯放棄讀書的機會,獨自一人北上求學,甚至可能半工半讀,處境的困難可想而知,於是,悄悄在餐盒的底部先放入店裡招牌的肉燥一大匙,還加了一粒魯蛋,最後才將白飯滿滿覆蓋上去,乍看之下,以為就只是白飯而已。

老闆娘見狀不明白老闆想幫助那名男孩,但卻搞不懂,為什麼不將肉燥大大方方地加在飯上,卻要藏在飯底?
老闆貼著老闆娘的耳說:「男孩若是一眼就見到白飯加料,說不定會認為我們是在施捨他,這不等於直接傷害了他的自尊嗎?這樣,他下次一定不好意思再來。

如果轉到別家一直只是吃白飯,怎麼有體力讀書呢?」
「你真是好人,幫了人還替對方保留面子!」
「我不好,妳會願意嫁給我嗎?」
年輕的老闆夫妻,浸淫在助人的快樂裡。

「謝謝,我吃飽了,再見!」男孩起身離開。

當男孩拿到沈甸甸的餐盒時,不禁回頭望了老闆夫妻一眼。

「要加油喔!明天見!」老闆向男孩揮手致意,話語中透露著,請男孩明天再來店裡用餐。

男孩眼中泛起淚光,卻也沒有讓老闆夫妻看見。

從此,男孩除了連續假日以外,幾乎每天黃昏都會來,同樣在店裡吃一碗白飯,再外帶一碗走,當然,帶走的那一碗白飯底下,每天都藏著不一樣的秘密。

直到男孩畢業,往後的二十年裡,這家自助餐店就再也不曾出現過男孩的身影了。

某一天,將近五十歲的自助餐店老闆夫妻,接到市政府強制拆除違章建築店面的通告,面對中年失業,平日儲蓄又都給了兒子! 在國外攻讀學位,想到生活無依,經濟陷入困境,不禁在店裡抱頭痛哭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身穿名牌西裝,像是大公司經理級的人物突然來訪。

「你們好,我是某大企業的副總經理,我們總經理命我前來,希望能請你們在我們即將要啟用的辦公大樓裡開自助餐廳,一切的設備與食材均由公司出
資準備,你們僅須帶領廚師負責菜餚的烹煮,至於盈利的部份,你們和公司各佔一半!」
「你們公司的總經理是誰?為什麼要對我們這麼好?我們不記得有認識這麼高貴的人物!」老闆夫妻一臉疑惑。

「你們夫妻是我們總經理的大恩人兼好朋友,總經理尤其喜歡吃你們店裡的魯蛋和肉燥,我就只知道這麼多。

其他的,等你們見了面再談吧!」
終於,那每次用餐只叫一碗白飯的男孩,再度現身了,經過二十年艱辛的創業,男孩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事業王國,眼前這一切,全都得感謝自助餐老闆夫妻的鼓勵與暗助,否則,他當初根本無法順利完成學業。

話過往事,老闆夫妻打算告辭,總經理起身對他們深深一鞠躬並恭敬地說:「加油喔!公司以後還須要靠你們幫忙,明天見!」
歡喜「施」,感恩「受」,人間處處有溫暖
轉貼~網路文/仲南萍
撿鐵釘的女人
走過學校的工地,經常看到一名背著孩子的婦人,在找尋地上的鐵釘或利器。

她的手中總是拿著兩個袋子,一說起她,學生便以「撿鐵釘的女人」或「拿兩個垃圾袋的女人」來稱呼她。

她是誰沒人知道,看到她背上的小孩因她彎腰撿拾的動作而晃動,總難免同情小孩,也同情她的艱辛處境。

數個月後,因為要讓學生知道學校在九二一地震後,因各方捐獻才有可能重建,藉之培養學生感恩惜福的心,我們要輪流帶各班參觀。

她知道後,居然準備一桶桶的紅茶給老師和學生飲用。

學生快樂的喝著紅茶,也和她那一歲的小孩「豪豪」玩在一塊,大家開始親密的喊她「阿姨」,老師也好奇的和她聊起來。

在她悠悠的訴說下,大家才知道在九二一地震時,她的家倒了,她抱著小孩從二樓往樓下跳,小孩頭部受傷縫了數十針,她自己也受傷,但她看到孩子的傷,卻覺得比自己受傷還要痛楚萬分。

「所以我看到學校工地附近經常有掉落的鐵釘,怕學生不小心踩到會受傷,我才
拿個垃圾袋來撿,沒一個媽媽會忍心看到孩子受傷,不是嗎?」
我們經常在教育學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也希望傳達愛不分彼此的博愛觀
念,但總是流於言語講述。

如今一個默默的在工地撿鐵釘的女人,卻將這個道理發揮到極致。

當學生紛紛開口要幫忙撿鐵釘及垃圾時,我知道不只學生上了一課,我也上了一
課「愛的教育」。

轉貼~聯合報 90.12.07
大手牽小手
我一直記得一個畫面,一個爸爸牽著一個小孩的畫面。

一個下午,我如往常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是一條長長的巷子,旁邊有一些矮厝,雜著臭水溝及垃圾的味道,沿路的人家大都是收破爛或收廢紙箱的清苦家庭。

當我掩鼻欲過時,發現眼前原來一直有兩個身影,一個大一個小……是一個爸爸牽著一個四五歲的孩子。

我一邊好奇一邊走近,看小孩背著書包的模樣,我想那爸爸應是去接他下課的,再仔細一看,發現他一邊的袖子隨著他走路的節奏,空蕩蕩的搖擺著,原來那個爸爸只有一隻手,而那一隻手緊緊牽著那個活潑好動的小孩。

那個爸爸一會兒拉著小孩閃後面的來車,一會兒整理小孩身上的衣服,用一隻手,然後他們走進其中一間矮厝裡,兩個身影消失在黃昏裡。

我一直反覆想到那父親緊緊握著孩子的手,那是一種專注的愛;用一隻手,打造一個家庭,一個避風港。

我們也許雙手健全,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卻忘了對周遭的人付出關懷。

人總是要失去了,才會珍惜曾經擁有的。

你有多久沒去牽牽自己親人的手呢?不要吝於表現自己的愛吧,你將發現,原來生活中最平常的事最值得感恩。

轉貼~聯合報 90.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