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课时)
九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运输

血管的类型与结构
类型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结构
动脉具有较厚的管壁和弹性纤维,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静脉管壁较薄,弹性 较小,通常容纳较多的血液;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管壁极薄,仅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便于物质交换。
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途径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心脏;肺循环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 排出体外,同时将氧气吸入血液中。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 和胸腺等,是淋巴细胞增 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淋巴组织
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 等黏膜下,是免疫应答
的重要部位。
淋巴系统的功能
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和 其他营养物质,调节体液 平衡,防御和免疫功能。
淋巴液的形成与循环
淋巴液的形成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的循环
淋巴液与血液的关系
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结和脾等淋巴器官是免疫应 答的主要场所,淋巴细胞通过淋巴液和血液循环在全身各处执行免疫任 务。
免疫系统与淋巴系统的协同作用
免疫系统和淋巴系统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共同维护人体健康。当病原 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免疫应答,淋巴系统则负责将免疫 细胞和分子运输到感染部位,共同消灭病原体。
在口腔中开始,通过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作用,将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在小肠中,通过胰液和肠液的分解作用,将麦 芽糖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
主要在小肠中进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液和 肠液中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的消化
从胃开始,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在小肠中,胰 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
4.3.4血型与输血—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习题课件(14张)

定是( )
A.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
B.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A.A 型血
B.B 型血
4.(中考·达州)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
【点拨】从表中可看出,高峰的血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不凝集,故高峰为O型血;
AB..献丙血和时丁,的针红刺细只入胞的上有血都管有丙是B凝静、集脉原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
杜娟的血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故为B型血;
BA..丙丙的和血丁滴的入红乙细丙的胞血上只清都中有能不B凝会接集发原生受凝集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D )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A.丙和丁的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 A.A 型血 B.B 型血 C.AB 型血
2.人类ABO血型中,确定血型的依据是( A ) A.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 B.红细胞所含的凝集素 C.血清中所含的凝集素 D.血清中所含的凝集原
3.血清中只含抗A凝集素,其血型是( C )
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A.红细胞所含的凝集原
杜娟的血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故为B型血;
4.(中考·达州)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课时 血型与输血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A
3C
4D
5D
6B 7D 8D 9D 10 B
答案显示
1.下列对人类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人类的血型可以遗传 B.常见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C.不同肤色的人血型不同,同种肤色的人血型相同 D.人类的ABO血型可用A、B型标准血清鉴定
4.3.3体内物质的运输 课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注意
(1)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着动脉 血,静脉中流着静脉血,即体循 环中血管和血液名称上一致
在肺循环中,动脉中流着静脉血, 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即肺循环中 血管和血液名称上相反
心脏结构中,左侧流动脉血, 右侧流静脉血
感悟新知
(2)判断动脉血与 静脉血的主要依 据
血液的含氧量及 血液的颜色,不 能以含营养物质 的多少来判断
状态 平静 走路 跑步 跑步后休息1分钟 跑步后休息3分钟
脉搏(次/分钟)
6.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为表示不同 情况下脉搏次数的柱形图。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7.要使获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应怎样做才能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通过在同一状态下重复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8.分析所获得的数据,总结人体的运动与脉搏之间有什么关系?当 运动停止后,脉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上腔静脉 右心室 下腔静脉
感悟新知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室
4.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 的肌肉较厚?
左心室的肌肉较厚
上腔静脉
5.用剪刀把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剪 开,观察管壁内的瓣膜。请你试着将 瓣膜的外形画出来。
6.找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观 察其瓣膜结构。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两片三角形的瓣膜, 即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三个半 月形的动脉瓣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3.3体内物质的运输
学习目标
心脏和血管 血液循环 心率、脉搏和血压
2
我们已经知道,心脏收 缩时,左、右心室的血 液是同时泵出以及的, 血液离开心脏后经过了 哪些路径,发生了哪些 变化,又是如何流回心 脏的叫呢?
课时导入
知识点 1 心脏和血管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3《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课时优秀教案

第4章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第4章第3节【主题】实验:解剖牛的心脏、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课时】第4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出心脏的构造,观察毛细血管的血液流动;2、说出解剖实验的标准、方法和过程。
【过程与方法】1、尝试使用解剖的方法认识生物;2、熟练使用显微镜,扩展人们的视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遵守实验室规那么的习惯;2、形成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剖牛的心脏、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难点: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PPT、心脏的构造模型四、教学过程实验一解剖牛的心脏【教师活动】:强调实验室准那么,讲解实验目标和实验器材。
现在我们开场实验,5个人为一组,每组一个动物心脏,第一步我们先观察动物心脏的外形,根据如下图位置,识别动物心脏的各个局部。
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教师活动】:比拟主动脉和肺静脉,哪一条血管的管壁较厚?【学生活动】:主动脉管壁较厚。
【教师活动】:观察心脏的外部构造后,我们开场解剖心脏,首先沿图上虚线把心脏剖开,然后用镊子将心脏内血块取出。
〔演示操作〕【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演示。
【教师活动】:先沿着室间沟和房室沟各约1厘米处,往下与室间沟平行、往左与房室沟平行剖开左心室壁;再在室间沟右侧按上述方法剖开右心室壁。
〔演示〕【学生活动】:观看演示。
【教师活动】:比拟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的肌肉较厚?【学生活动】:左心室肌肉较厚。
【教师活动】:用剪刀把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剪开,观察管壁内的瓣膜〔演示〕。
请你试着将瓣膜的外形画出来。
【学生活动】:观看演示。
【教师活动】:找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观察其瓣膜构造。
展示心脏解剖图。
【学生活动】:观看解剖图,识别构造。
【教师活动】:现在开场实验,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在进展灌水实验,最后进展解剖实验。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体内物质的运输》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体内物质的运输》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模型或图,指认人体心脏的各个腔室
2、能够说出血液循环的路径与流动方向
3、能够利用血液循环解释实际问题
4、能够利用血液循环特点说明瓣膜的作用、区分动脉与静脉
2学情分析
在该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通过对消化系统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想。
同时初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血液循环中相关结构的名称与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这两点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的知识储备,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课堂的问题的引导与设置。
其次初中级段的学生可以根据直观的现象与实物朝着非直接感知的或未来事物的方向发展,进行逻辑推理,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由此根据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顺序和特点整合教材,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以核心概念为出发点,发散、推理从而获取更多信息、规律的能力。
学生的这个能力将成为我们分析解决本节课的关键。
3重点难点
本节课时重点:指认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本节课时难点: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提问注射到手臂静脉处的药物通过什么流至人的脚部【通过这个提问,激活课堂,引发学生兴趣】。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4.概述循环系统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过程。
能力目标:1.能够简单分析血常规指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尝试用图解法来表示复杂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血细胞、毛细血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1.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向;2.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方法:1.读图法:以结构示意图为主线,引导学生来解决教学中的各个知识点;2.讨论法: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学法指导:1.质疑解难: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的习惯;2.分析归纳法:将所学知识综合在一起,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出示血液分层图,提示思考提纲:血液分几层?分层后的各部分是什么成分?2.出示光学显微镜下血细胞涂片标本图,提示思考提纲:(1)在此血涂片中你怎么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血小板能看到吗?为什么?(3)各种血细胞都有什么功能?你能根据血细胞的功能对血细胞进行形象的比喻吗?(4)你能就血液的组成、各成分特点和功能的区别做一个小结吗?3.出示“人血常规化验单”,让学生解读,仔细观察、思考、交流。
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归纳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小组讨论“人血常规化验单”。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1.出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图片,让学生识别并列表归纳。
2.出示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和提纲:(1)你能说清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来龙去脉以及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简要过程吗?(2)物质的交换在毛细血管进行与它的结构特点有什么关系?区别各种血管,并说明区分的依据并列表归纳。
观察、回忆、讨论交流。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出示心脏结构示意图和思考提纲:(1)说出心脏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心腔的四个壁有什么特点?与它们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如果从主动脉和肺静脉分别注水,水会从哪流出呢?为什么?2.师生共同归纳心脏的特点及血流的方向。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

血液
血液的组成
血液
水(90%以上)
主要成分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血浆
有机物(血浆蛋白)
运载血细胞
(55%)
主要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白细胞
血细胞 血小板
(45%) 红细胞
血液
血细胞
1.红细胞(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特点:没有细胞核,呈两面 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 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所以使血液呈红色。
心脏和血管
血管
静脉的特点
大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 可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和血管
血管
毛细血管的特点
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 胞排成单行通过;管内的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 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循环
血液在由心脏和血管所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中, 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体内物质的运输
问题:进入循环系统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运输到 全身各组织的?
经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流向全身的。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其总体重的 7%~ 8% ;血液总是在心脏和血管 组成的封闭的管道系统中周而复始 地循环流动。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 营养物质。
血液
问题:血液是由什么组成的?
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做收缩压 (正常值为12~18.7千帕);当收缩压低于12千帕时 就是低血压。
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降到最低值,叫做舒张压 (正常值为 8~12千帕);当舒张压高于12千帕时就 是高血压。
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血液循环
心率、脉搏和血压 思考:小明的父亲血压值为21.3/13.3kpa(千帕),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常人体血液的总量〔2〕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3〕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过程与方法〔1〕学会制作血涂片〔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3〕能看懂常规血液化验单情感、态度与价值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2学情分析每个学生可能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对血液有感性的认知,但学生不一定清楚血液里终究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同时学生对了解自己体内血液的成分有极大的好奇、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制作和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血涂片,进一步激发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学习。
3重点难点难点:制作血涂片,观察血细胞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近阶段由于早晚温差大,我们班感冒的同学特别多,这是小智同学感冒后去医院看病带回的一张血液常规报告单出示血液常规报告单〔附表一〕Q:你们能否根据报告单帮助小智同学分析他的安康状况?S:不会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血液的有关内容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根据以往的经历和知识,同学们对血液了解多少?〔一〕、血液的总量〔指导阅读〕课本P148血液〔谈话〕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多少?2〕估算一个体重50千克的成人的血液总量约为多少?你能算出自己的血量吗?〔二〕、血液的成分调查曾经有流血经历的同学Q:当血液离开人体后会有什么现象?同学们比拟一下小烧杯和试管中的血液有什么不同?S:烧杯里血液凝结成块,而试管中没有。
Q:为什么?原来血液离开人体后很容易凝结成块,为了防止血液凝结,我在小试管中事先参加抗凝剂--柠檬酸钠Q: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活动1:观察血液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试管中的血液并答复以下问题。
血液分几层?比例如何?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占55%下层呈暗红色,不透明,是血细胞占45%猜测与讨论:血浆的组成与作用。
1.血浆的组成:水〔90%〕、蛋白质〔7%〕、无机盐、葡萄糖等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于正常人心脏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①心脏四腔内的血液皆为动脉血 ②心脏四腔内的血液皆为静脉血 ③心房内为静脉血,心室内为动脉血 ④心房内为动脉血,心室内为静脉血 ⑤左心房、左心室内为动脉血,右心房、右心 室内为静脉血 ⑥左心房、左心室内为静脉血,右心房、右心 室内为动脉血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⑥Biblioteka 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实验过程】 1、用湿纱布包裹小金鱼的鱼头和鱼身,只露出 鱼尾,放在培养皿上,用载玻片盖住鱼尾, 如图所示。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鱼尾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 的情况。 3、你看到了哪些血管?你能区别动脉、静脉和 毛细血管吗?
感受静脉瓣的作用。 1、在你左手的手腕,找一条显现的静脉(我们 俗称“ 青筋”) 2、用右手中指紧压住这条静脉。
第四课时
心脏解剖实验
解剖牛的心脏
【实验目标】 1.了解心脏的构造。 2.学习用解剖的方法认识生物器官。 【实验器材】 牛的心脏(或方便得到的其他哺乳动物心脏) 蜡盘,解剖刀,镊子,剪刀。
【实验过程】 1、根据如图所示位置,辨认牛心的各个部分。
2、比较主动脉和肺静脉,哪一条血管的管壁 较厚? 主动脉管壁较厚。 3、沿图上虚线把心脏剖开,然后用镊子将心 脏内血块取出。
3、右手食指沿静脉用力向心脏方向推压一段距 离,然后移开食指,中指仍紧压,别放松, 观察静脉。此时的静脉状态说明了什么? 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静脉回流血液。 4、移开中指,你再观察静脉,此时的静脉状态 又说明了什么? 静脉血液流向心脏。
1、观察心脏外形时,用手捏心壁两侧,心壁 心室 部分,较薄的部分 较厚的部分是心脏的____ 心房部分;心脏表面有一条逐渐分 是心脏的____ 冠状动脉 。此处血 枝并深入心肌内的血管是________ 管一旦硬化,管腔变窄,容易使心肌细胞缺 乏____ 氧气 和营养物质,导致______ 冠心病 。
4、你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吗?请 回顾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在鱼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 薄而透明的特点,适于 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有_______ 在显微镜下观察。 (2)如图是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的 两个视野,能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 的是____ B A.图1 B.图2 C.图1和图2 D.都观察不到 (3)若视野中的血流方向为从右向左,则血流速度较 快的血管是[ 4 ] ____ 动脉 ,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的血管 是[ 3 ] 毛细血管 ________。 (4)该实验用到的是小鱼活体,要使小鱼离开水短时 用湿润的棉花 间内不至于死亡,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分包裹起来。 。
4、比较左心室和右心室,哪一个心室的肌肉 较厚? 左心室肌肉较厚。
5、用剪刀把主动脉和肺动脉的管壁剪开,观 察管壁内的瓣膜。请你试着将瓣膜的外形 画出来。
6、找到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观察其瓣 膜结构。
主动脉和肺动脉瓣膜
房室瓣
【实验讨论】 1、若向肺静脉里灌水,水最终会从哪里出来? 水最终将从主动脉里流出来。 2、如果换成向肺动脉灌水,又将如何? 水最终将从肺动脉里流出来。 3、房室瓣和动脉瓣等瓣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 4、为什么左心室的肌肉比右心室的肌肉要厚?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左心室收缩要把血液 输送全身各处。所以肌肉比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