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24例分析

合集下载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

Definition and grading of anastomotic leakage following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 a proposal by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Rectal Cancer. Surgery. 2010 Mar;147(3):339-51.
1233
9
no difference in the leakage rate.
732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y
stapled anastomoses are as safe as manually constructed anastomoses
Lopez-Kostner F Vignali
leakage rate
漏24例(11%),吻合口均低于6cm
吻合口高于15cm为0.14%,10-15cm为5.4%,低于10cm为 8.4% 高位前切除为1%,低于7cm为7.7%,多因素分析唯一危 险因素是低于7cm
219
819 1014
• These data provide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lower anastomoses are prone to leakage.
术前放疗(Pre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 These conclusions must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since the absence of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and the liberal use of a protective stoma in that study may have obscured the data

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预防

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预防
� � � � � � � � � 河南外科学杂志 � � � � � � 2010 � � � 年 � 3 � 月第 � � 16 卷第 2 期 H E A A F GE . 2010 . 16 . 2
� � 9 � 逐渐被拉长 变细 可造成破裂出血 � 因其破裂前已变细 故出 部分血肿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所致
� ���
(4 )成骨瓣开颅血肿清
� 血不多 不同部位的桥静脉可在不同时期撕裂出血 � � 这样多次 除术 本组共 5 例患者 治愈 4 例 其中 3 例术后第 2 天出现头 少量血液进人硬膜下积液腔内即形成 � � 痛加重 语言及肢体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C 复查示脑水肿及硬 � C D H (2)颅脑损伤是 � 形成 C D � H 的另一重要因素 � 患者大多有明显的外伤史 � 老年 膜下薄层血肿 经治疗痊愈 (5 )激素及脱水剂替代治疗 本组 人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 � 弹性降低 脆性增加 � 许多患者在 2 例症状缓解不明显 最终采取钻孔引流治愈 形成 C D H 前� 已存在硬膜下积液 即使是轻微的外伤或运动 � 本组死亡 1 例 可能与高龄患者体质弱 不能耐受麻醉剂 即可造成脑的摆动使变细被拉长的桥静脉破裂出血 � 导致硬 � 和手术创伤的打击有关 或由于血肿包膜与脑表面粘连较多 膜下血肿 (3)与脑萎缩 � 颅内压降低 静脉张力增高及凝血机 � 在剥离脑表面血肿包膜时 造成局部蛛网膜 软脑膜和脑皮层 制障碍等因素有关 � 血肿包膜内的毛细血管不断破裂出血和 血管机械损伤
� � 2
局部或较大区域的脑组织供血障碍以及蛛网
过度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释放 � 使血浆渗出和再出血的速度 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所致 快于血肿液化再吸收的速度 外伤史 17 例 (25 9 本组有 3 9 例 (5 7 2 ) 有头部 参考文献

最新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理及对策

最新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理及对策
Nhomakorabea原因
• 吻合器口径过小,吻合口直径小,容易形成吻合口狭窄 • 吻合器口径过大,强行插入肠腔易造成肠壁撕裂伤,愈合后易造成吻合口瘢痕 狭窄
原因
• 吻合口张力过大,吻合时过度牵拉吻合口处肠管,吻合完成后肠管恢复原状容 易形成狭窄环
原因
• 吻合口厚度:正常人结肠厚度1.0-1.6mm,直肠厚度1.6-2.5mm,直肠壁附 着组织过多,,剔除不干净,2-2.4mm吻合厚度显然不够,组织过度挤压缺 氧,甚至割裂肠壁组织,肠壁组织不能对层愈合,割裂和缺氧导致纤维及肉芽 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瘢痕狭窄
处理及对策
• 经肛门狭窄环切开扩张术:适用于低位管状狭窄或弥漫性狭窄患者。可利用 PPH专用肛门缝合器显露术野,依次切开4-6处狭窄环,切开深度可达肌层。 必要时拔除吻合器钛合钉。术后注意复查,必要时定期手指扩肛
处理及对策
• 经肛门内镜狭窄环切开扩张术:适用于中高位直肠管状狭窄或弥漫性狭窄患者。 利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装置进行切开操作。注意先行切开后壁和侧壁, 深度达肌层并部分切开肌层,最后切开前壁,前壁切开不可过深,防止切穿进 入腹腔
原因
• 盆底肌群:临床上中下段直肠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远较上段发生率高,多数学 者认为和盆底肌群有关。术中损伤、术后局部炎症反应可导致肌肉处于高张力 状态,导致吻合口处于收缩状态,加上术后肠道功能回复慢,无排便对吻合口 机械扩张作用,导致吻合口狭窄。
原因
• 吻合口缺血:直肠癌根治要求肠系膜下动脉起始部结扎切断,吻合后血运来源 于边缘动脉弓,有可能导致吻合口血运差,缺氧,纤维组织增生,吻合口狭窄。
分级
• 轻度狭窄:吻合口直径<2cm,便次增多及便不尽感 • 中度狭窄:吻合口直径<1.5cm,便次增多,会阴下坠填塞感,大便变细 • 重度狭窄:吻合口直径<1.0cm,腹部不适,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排便困难及 里急后重感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诊治与预防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诊治与预防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诊治与预防研究进展*王宏,朱跃坤,朴大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1.02.023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其以直肠癌为主,该病发病率可达60%,又以低位直肠癌多见(占65%~70%)[2]。

随着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技术的不断成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保肛率不断提高。

但随着保肛率的提高,吻合口狭窄(anastomotic stenosis,AS)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3]。

AS是直肠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4],轻者可导致腹痛、排粪频率增加以及排粪困难等不适,重者可导致肠梗阻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探讨直肠癌术后AS 的诊治与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就直肠癌术后AS的诊治与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直肠癌术后AS的定义目前,关于直肠癌术后AS的定义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Truong等[5]将AS定义为吻合口直径≤20mm,并根据吻合口直径大小将AS分为3级(1级:直径10~20mm;2级:直径5~9mm;3级:直径<5mm)。

Saito等[6]则认为,AS指吻合口直径小于19mm。

而Lee等[7]将AS定义为示指或19mm的结肠镜不能通过吻合口。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1)术后吻合口处出现肠壁增厚、瘢痕狭窄长度大于1cm,直径为12mm的结肠镜不能通过的吻合口;(2)直肠指诊发现吻合口处存在狭窄征象且伴有排气、排粪时腹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及排粪困难等症状;(3)直肠指诊发现吻合口处存在狭窄征象且结肠镜、经肛门造影、直肠肛周彩超和直肠MRI等检查提示吻合口处有狭窄者[8-9]。

由此得出,大部分学者是根据患者出现停止排气、排粪、腹痛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肠镜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诊断吻合口狭窄。

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2例分析

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2例分析

环 、 张血管 的功效 , 荟 中的活 性水 、 荟素 能软 化 扩 芦 芦 血管 、 复 血 管 弹 性 , 芳 香 成 分 有 较 好 的 镇 痛 作 恢 其
用 。芦荟 乌鲁新 可 以覆盖在 炎症 表 面 , 进受 损 的 促
[] C ne e ,0 4 6 ( ) 15 J . a crR s2 0 ,4 5 :7 7—1 6. 74
直肠 癌前 切 除超 低位 吻合术后 吻合 口瘘 1 2例 分 析
邹 宗礼 , 马永 书 , 左开林
( 乐至县第六人 民医院( 回澜中心卫 生院> 四川 乐至 , 6 10 ) 4 5 2
摘要
目的 : 交流直肠癌前切 除超低位吻合术后并发 吻合 口瘘 的防治 经验 , 以更好 防治吻合 口瘘 。方 法 : 已行的 16 对 5
有毒 自由基 等具有 重要作 用0 。芦荟 酊 、 激 肽酶 具 缓
有较 强 的杀 菌 消 炎 作 用 ; 枸 橼 酸 具 有 促 进 血 液 循 异
源丰富 , 此方法简单易行 , 成本低廉、 便于观察 、 效果
显著, 未见 过敏反 应及其 他不 良反 应 , 患者 易于 接受 , 值 得临床 推广 。
(3 唐玉梅 , 波 , 2 吴 黎亚萍 , 硫 酸镁预 防化疗 所致静 脉炎 等.
的效果E3解放军护理杂志 ,0 6 2 () 1 J. 2 0 ,3 8 :9—2. 1 (3 黄祖荫. 3 芦荟临床应用 与保健美容 [ . M] 广州 : 广东科技
出 版社 ,0 14— . 20 : 5
细胞组 织再生 ㈣ 。新 鲜芦 荟 汁外 敷 对 防 治 化疗 性 静 脉炎有 良好 的效果 , 可延 长 血 管使 用 寿 命 , 轻 患 者 减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对策研究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对策研究

6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2008NO.25C HI NA FOREI GN MEDI CAL TREATMENT临床医学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可能增加局部复发从而降低患者生存率。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不十分清楚,发生吻合口漏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

我科针对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共有106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男63例,女43例,年龄25~72岁。

其中肿瘤距肛缘4~7c m62例,8~11cm24例,12~18c m20例。

1.2手术主要过程于根部或左结肠动脉下切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结肠边缘动脉弓,保证肠壁血运良好,按T M E 原则游离直肠及左半结肠,保留盆底神经,距肿瘤下缘至少2c m 切断,远端保留肠管处裸化肠管1.0cm 左右,上烟包器或闭合器,近端结肠距肿瘤10~15c m 切断,开放肠管时消毒保证局部清洁,经肛伸入吻合器,结扎烟包线或用闭合器闭合直肠残端,近端结肠置入砥钉座,对合系膜击发钉合。

检查吻合口及远近端切割肠管是否完整,必要时加浆肌层缝合,如吻合口有张力则将近端结肠向上充分游离保证吻合口处于无张力状态。

1/3000洗必泰及生理盐水腹腔冲洗,闭合盆底腹膜,于吻合口旁留置乳胶引流管。

2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

发生临床吻合口漏2例(1.89%),分别于术后第5、6天出现,肿瘤距肛缘均为5cm ,2例患者中术前放疗1例,术前不全肠梗阻1例。

3讨论本组发生吻合口漏的患者癌肿位置均较低,所有患者均采用预定方案行术前一般状态调整,肠道准备,术中采用吻合器吻合断端肠管,营养支持等措施,吻合口漏发生率较低,现总结体会如下。

(1)术前肠道准备充分:严格的肠道准备2~3d ,进全流质饮食以减少粪便形成,口服庆大霉素和替硝唑片减少肠道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直肠癌切除术后应用吻合器并发吻合口瘘5例分析

直肠癌切除术后应用吻合器并发吻合口瘘5例分析
维普资讯
第 2 4卷 3期 20 0 2年 6月
宁 夏 医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n xa Me i l l g o r l g i dc n o Ni a Co l e e ・ 1 91 ・
稳定 骨 折单 纯使 用 钢 丝 、 钉 固 定 , 强 求 骨 碎 片 缺 损 处 在 坚 强 固 定 的 基 础 上 行 I期 植 骨 ; 放 性 损 螺 为 开
应 稳定 而拉 力螺 钉 侵 入 主 要 骨 折 线 , 板 选 择 过 短 , 伤 预 防 感 染 尤 为 重 要 , 尽 量 避 免 内 植 物 对 创 面 的 钢
未按 内固定 原则 进 行操 作 , 内针 过 细 、 髓 过短 , 旋 干扰 ; 确 指 导 患 者 术 后 康 复 锻 炼 , 有 碍 骨 折 愈 抗 正 对 转能 力较 差 , 固 定 支 架 未 按 张 力 带 原 则 固定 , 外 或 合 的锻 炼 应 避免 进行 , 除 内 固 定 物 后 , 防 止 再 去 为 无原 则 滥用 内 固定 外 固定 器材 , 造成 骨 折 端早 期无 骨折 , 期 内应 有适 当的外 固定 保护 。 短 法维 持 坚强 稳定 结 构 , 碍骨 痂 正 常生 长 ;2 粉碎 2 3 骨不 连 的 治 疗 妨 () . 从本组病 例愈合情况 看 , 在
的减弱 , 部炎 症 性 的 充 血 , 局 可导 致 骨 折 端 的 吸 收 结 合 电刺 激及 功 能康 复 也 是 促 进 骨 不 连 愈 合 的重 萎缩 , 形成 不 愈 合l ;6 术 后 管理 不妥 , 早 负 重 , 要 保 障 。 2 () 过
功 能 锻炼 强度 过 大 , 再次 外 伤 等造 成 骨折 端 反复 微
( 义芳编辑 ) 任

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管状狭窄的临床治疗

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管状狭窄的临床治疗

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管状狭窄的临床治疗作者:孙曦羽邱辉忠吴斌林国乐石海峰肖毅文章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6)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患者结直肠吻合口管状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2008—2017年收治的23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口管状狭窄的病例,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直肠癌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治疗、吻合口狭窄的具体情况、治疗方式和结局。

吻合口狭窄定义为:(1)吻合口肠壁增厚、瘢痕狭窄长度>1 cm、且直径为12 mm 的结肠镜不能通过的吻合口;(2)患者常伴有排气、排粪时左侧腹部胀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和排粪困难等症状;(3)肛门指诊、结肠镜、经肛门造影和直肠磁共振等提示吻合口狭窄。

结果:2008—2017年间收治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患者2035例,其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管状狭窄患者23例(1.1%),男性20例、女性3例;年龄36~78(58.3 ±10.2)岁。

吻合口距离肛缘6 cm以内7例,6~10 cm 12例,10 cm以上4例。

12例接受放疗,其中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6例,术后放疗及化疗6例。

发生吻合口狭窄后的初始治疗方式:9例(39.1%)行球囊扩张治疗,1例(4.3%)行支架治疗,1例(4.3%)行经肛内镜微创(TEM)治疗,7例(30.5%)行转流术,5例(21.7%)行消化道重建。

12例接受放疗的患者中,4例初始选择球囊扩张治疗,均失败;l例因肠梗阻初始选择置入裸支架缓解梗阻,1月后因支架取出再次出现狭窄,后行转流术;7例切除原狭窄吻合口后,剩余肠管较短,无法吻合,行转流术。

11例无放疗的患者中,5例经球囊扩张治疗后均缓解狭窄;1例初始行TEM,术中损伤后尿道,经留置导尿管支撑后尿屡愈合;5例切除原狭窄吻合口,消化道重建后未出现狭窄,但其中1例手术中出现骼前静脉出血。

结论:对于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球囊扩张可有效治疗吻合口管状狭窄,但易出现再狭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乡 村 医 药 杂 志
直肠 癌前切 除 术后吻 合 口狭窄2 4例分析
李培 寿 ( 浙江缙 县人民医 51 0 云 院 24 ) 0
笔 者 通 过 对 19 9 0年 6月 至 2 0 0 8年 6月 院 内行 直 肠 癌 前切 除术 后 发 生 吻合 口狭 窄 2 4例 的 病 历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其 发 生 原 因 ,并 探讨 预 防 措 施 及 治 疗 ,报道 如 下 : 总 1 临 床 资 料
端 有 分 离 现 象 ,应 延 长切 除时 间 ,以免 发 生 吻合 口瘘 等 严 重
并 发症 。③拖 出肠段浆肌层与直肠 残端缝合~周 以 8针 为
[] E k n C,K a h P, h k ri , ta . a tmoi 1 c ma n t S e a rz H e 1An so tc
合术 1 ( .%) 例 4 2 。其 中 1 6例 (6 7 吻 合 口直 径 < 1mm , 6 .%) 5
紧造成吻合 口黏膜坏死 ,吻合后两端黏膜不能互相吻合 ,日 后黏膜 间 肉芽组 织增生纤 维化有 关。超 低位 吻合后 ,吻合
口受 肛 管 直 肠 环 的 制 约 及 感 染 容 易 导 致 狭 窄 。因 此 ,熟 练 掌 握 操 作 技 能 ,术 后 早 期 扩 肛 ,利 于 引 流 ,防止 吻 合 口狭 窄和渗 漏 。
1 (5 0 经 定 期 扩 张 吻 合 口治 愈 ,吻合 口直 径 < 7 8例 7 . %) mm 的 6例 ( 5 0 行 手 术 切 除 狭 窄 面 治 愈 ,治 愈 后 随访 3个 2 . %) 月无复发 。 2 讨论
尤其 是吻合 口直径 < 7 mm 每 次强行扩 张会造成狭窄环 撕
8例 (3 3 吻合 口直 径 ≤ 7 m 均 发 生 在 直 肠 癌 前 切 除 结 3 .%) a r 肠拖 出术后 。
1 2 治疗及 转归 .
先行定期 吻合 口扩张 , 日 1 ,连续 每 次
2. 吻合 口狭 窄 的 治疗 吻合 口狭 窄是 指 吻合 口直径 2 < 1 mm。笔者认 为 ,对于直肠 癌前切 除术后 复查食指 能 9 顺利通过 吻合 口,且吻合 口直径 > 1mm 无临床症状者不 6
( 收稿: 00 0- 2 21- : 0) 3 ( 发稿编辑 :杨海陆)
1 2
面切 除而 治愈 。
使 拖 出肠 段 残 留太 长 是 造 成 吻 合 口狭 窄 的 主 要 原 因 。熟 练 掌 握 拖 出肠 段 套 扎 技 术 , 到肥 胖 、肛 门偏 小 、肛 管 粘 连 等 遇
情况 , 应在骶管麻醉下放置套扎线。②拖 出肠段切除以术后
1 2天 为 宜 , 间延 长会 增 加 吻合 口狭 窄的 发 生 几 率 ;直 肠 时
l aka f l o i l w an er or e e t on: e ul s f e ge o l w ng o t i r s c i r s t o a
sa d r i d da n si a d t ea e tca p o c []ItJ tn adz ig o t n h rp ui p r ahJ.n e c C lrca i,2 0 , 1 ( ) 2-13 ooetlD s 04 9 2 :1 8 3 .
2 1 吻合 口狭窄原 因及预 防 . ①套 扎线没有 紧靠 吻合 口, 裂 出血 ,而 出血感 染粘 连扩 张效 果欠佳 ,宜 改为狭窄环 面 切 除术 。本 组有 1例( 2 吻合 口狭窄 行狭 窄面放 射状 4. %)
切 开 ,定 期 扩 张 ,术 后 3周 因 粘 连 出 现 狭 窄 经 再 次 行 狭 窄
需 要 治 疗 ;对 于 食 指 通 过 吻合 口有 阻力 ,直 径 < 1 mm 的 5 狭 窄 环 ,应 每 日扩 张 吻 合 口 ,多 数 病 人 症 状 缓 解 可 治 愈 ; 对 于 吻 合 口扩 张 1个 月 后 仍 不 能 缓 解 症 状 者 宜 手 术 治 疗 ,
1 月 ,同时嘱增加 纤维素食物 , 使大便成形 。2 个 促 4例 中
或 2 rm 吻合器 ,引起吻合 口狭窄原 因可能与 吻合 口周 围 9 a
组 织 嵌入 过多 、吻 合 口血 供 不 良 、吻合 不 全 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吻 合器 挤 压 过
大便变 细 、 便 困难 、腹胀 就诊 ,男 l 例 ,女 l 排 l ;手 3例
术 类 型 : 直 肠 癌 前 切 除 结 肠 拖 出 术 l (9 2 , 肠 癌 9例 7 . %) 直 前 切 除 吻 合器 吻 合 术 4例 ( 6 7 ,直 肠 癌 前 切 除 手 工 吻 1 . %)
总之 , 对行直肠癌前切除术者 , 只要熟练掌握操作要点 ,
防 止术 后 吻合 口瘘 和 骶 前 、 周 、肛 管 感 染 , 持 盆 腔 引 流 肛 保
通 畅 ,可 减 少 吻 合 口狭 窄 发 生 。
参 考 文 献
残端外翻、重叠粘连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狭窄。套 扎前先
了 解 吻 合 口一 周 是否 全 部 愈 合 ,如 发 现 拖 出肠 段 与 直 肠 残
1 1 一般资料 . 2 4例 均 在 术 后 1 ~3个 月 以肛 门下 坠 感 、
直肠癌前切 除手工 吻合 发生吻合 口瘘 ,发生率低于上述 报 道 ,经保守治疗 愈合后出现 吻合 口狭窄。笔者认为 ,熟练掌
握 手 术 技 能 、良好 肠段 血 供 、无 张 力 吻 合 、彻 底 止 血 及 盆腔 引流 通 畅 是 防止 吻 合 口瘘 的 关键 。⑤全 组 病例 均 采 用 3 mm 3
宜 , 合 过 密 、 肠 残 端 损 伤 、 线刺 激 和 组 织 坏 死 感 染 易 缝 直 缝 造 成瘢 痕 狭窄 。因此 , 肠残 端 外 翻 时要 细致 ,用力 要 轻柔 , 直 层 次要 准 确 。④吻合 口瘘二 期 愈合形 成不 同程 度瘢痕 狭 窄 。 有 文献 报 道 ,直肠 癌 低 位 前切 除术 后 吻合 口瘘 发生 率 达 1%~ 0 2 %…, 临 床 瘘 或 隐 性 瘘 高 达 4 %。本 组 有 1例 ( . %) 0 亚 0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