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虫还是草
冬虫夏草的简介

一前言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它,可是由于其药用价值高,功效好,在国内外被视为珍品,市场需求量大,又因其天然资源量稀少,故价格十分昂贵,也一直不为我们普通人所认知。
究竟冬虫夏草是虫是草?“冬虫"和“夏草”到底是一种东西还是两个物种的结合?它又是怎么对人体产生如此之大的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效?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问题还很是困惑。
所以对公众进行一次中医药植物的普及教育是有必要的,下边我将就公众对中医药植物中的冬虫夏草的疑问进行介绍。
二本论2。
1 冬虫夏草的简介2。
1。
1 冬虫夏草的历史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又名中华虫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
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正式由冬虫夏草的记载,首见于西元八六三年《段成式随笔》,其中提到“菌生于峰”的自然生态⑴。
一七五七年吴义洛所著的《本草从新》,及一七九五年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写到:“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
”一七二三年,法国人巴拉南自中国采集了冬虫夏草标本带回巴黎,之后又有英国人利维将其带回伦敦。
直到一八四二年,经真菌学专家伯克利的研究才知道“冬虫夏草”是一种虫草菌的子囊菌,这才揭开了冬虫夏草的面纱⑵。
2.1.2 冬虫夏草的形成和特征冬虫夏草菌是以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为寄主,冬虫夏草菌穿入寄主幼虫体内,病原菌割裂成圆柱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以酵母状出芽法增加体积,直至幼虫死亡.这时出现了菌丝体,并在冬季形成菌核,同时毁坏了幼虫的内部器官,这就是常说的冬虫(这时实际已是菌核)。
翌年春季气温变暖时,冬虫(菌核)体头部生长出棕色柄棒状子实体(即常说的“草”),故称为“冬虫夏草”⑶.其子座棒状,生于鳞翅目幼虫体上,一般只长一个子座,少数2~3个,从寄主头部,胸中生出至地面,长5~12cm,基部粗1。
5~2cm,头部褐色,圆柱形,中空。
子囊壳椭圆形至卵圆形,基部埋于子座中,子囊长圆筒形,子囊孢子2~3个,无色,线形,横隔多且不断⑷。
冬虫夏草功效集中在“虫”体部分

冬虫夏草功效集中在“虫”体部分本文主要详解冬虫夏草功效集中在“虫”体部分冬虫夏草又名虫草,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其营养成分高于人参,可入药,也可食用,是上乘的佳肴,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冬虫夏草出产在我国西南高寒地区,藏胞称之为“牙什托根布”,其名始见于吴仪洛《本草从新》(1757年),在明、清两代笔记体小说中,更是充满了传奇性的描述:“冬虫夏草,一物也。
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
入夏,虫以头入地,尾自成草,杂错于蔓草间,不知其为虫也;交冬,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
关于虫草的生长,人类对其感到神秘莫测,前人曾有诗云,曰:“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
”其实,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
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
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
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收其营养,萌发菌丝。
当虫草蝙蝠蛾的幼虫食到有虫草真菌的叶子时也会成为虫草。
受真菌感染的幼虫,逐渐蠕动到距地表二至三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
这就是“冬虫”。
幼虫虽死,体内的真菌却日渐生长,直至充满整个虫体。
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
虫草这时发育得最饱满,体内有效成份最高,是采集的最好季节。
其实,虫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
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菌是虫草真菌,每当盛夏,海拔38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上,冰雪消融,体小身花的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留在花叶上。
继而蛾卵变成小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收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
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吸引其营养,萌发菌丝。
什么是冬虫夏草

什么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一种特殊的虫和真菌共生的生物体。
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共生的生物体。
入药部位为菌核和子座的复合体。
相关历史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高级滋补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民间应用历史较早。
始载于吴仪洛(1757年)《本草从新》,记有:“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最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
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之,连身俱化为草”。
又曰:“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间重视的补品燕窝一样”。
以后,本草均有收录。
冬虫夏草作为药材输出国外很早,明代中叶(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来华采购冬虫夏草带往巴黎,后由英国人带往伦敦。
详细介绍【出处】《本草从新》【化学成份】含水分10.84%,脂肪8.4%,粗蛋白25.32%,粗纤维18.53%,碳水化物28.90%,灰分4.10%。
脂肪含饱和脂肪酸13.00%,不饱和脂肪酸82.2%。
此外,还含虫草酸约7%,是奎宁酸的异构物。
又含冬虫夏草素,是一种淡黄色结晶粉末,在试管内能抑制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及葡萄状球菌的生长。
另含维生素B120.29微克/100克。
【功能主治】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
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
冬虫夏草(5张)①《本草从新》: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②《药性考》: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③《柑园小识》: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
④《纲目拾遗》:潘友新云治膈症,周兼士云治蛊胀。
⑤《现代实用中药》:适用于肺结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自汗;又用于贫血虚弱,阳痿遗精,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证。
虫草的鉴别

虫草的鉴别想要掌握虫草的鉴别方法,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虫草,冬虫夏草的特征,了解易混淆品种,了解虫草产地等,从这些方面着手就能掌握虫草的鉴别方法啦。
什么是虫草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一种特殊的虫和真菌共生的生物体。
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共生的生物体。
入药部位为菌核和子座的复合体。
虫草的特征冬虫夏草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脂肪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生物碱等。
冬虫夏草只产生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地域(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横断山脉余脉特殊区域内)、海拔3500-5000米高寒湿润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上(集中分布于海拔4100-5000米的垂直高度内)。
冬虫夏草究竟是虫还是草: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
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
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
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
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
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
当子囊成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
冬虫夏草非动物非植物是种菌类。
虫草鉴别-真伪鉴别伪品主要有地蚕,其状如螺,又叫螺丝菜。
还有亚香棒虫草等一些低海拔地区的虫草,虽外形较相似,主要区别是其子座短,有的是双子座,菇类气味淡。
更为恶劣的是用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用模型压成,其子座则是黄花菜插上,只要把它泡浸水中,用手捏则原形毕露了。
虫草养殖

2008-1-22 15:46:47 中国食品科技网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分布于西、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和治疗功效。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
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中华虫草菌。
夏季,虫子将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
土里的一种中华虫草菌感染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类似的也有“蝉花”。
由于虫草蝙蝠蛾主要生长于海拔3000一5000米的高寒草甸地带,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像这种“霉菌侵袭幼虫”的现象,在自然界其实是“小概率”事件,而只有特定的“菌”感染特定的“幼虫”并生长出来的草才具有特定的药用价值。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野生的虫草也越来越少。
有数据表明:上世纪80年代,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可采虫草2—3斤,而现在,一个成年人一个月最多只能采到半斤,冬虫夏草的资源也趋于枯竭。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会不断出现“草比金贵”、“一公斤虫草抵一辆宝马”的报道出现。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对冬虫夏草的主要功效、成分仍不十分清楚。
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腺苷是冬虫夏草的一种功效成分。
但专家发现,冬虫夏草的功效成分并非单一化合物,以功效成分腺苷及甘露醇的含量来衡量冬虫夏草品质的传统方法,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冬虫夏草的临床药效和药用价值。
在中国传统医学看来,冬虫夏草是一种滋补强壮药,其味甘,性平,入肺经、肾经,具有益肺肾、止咳嗽、补虚损、益精气的功能,主要用于治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咳嗽、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自汗盗汗(注:自汗指不论睡着还是清醒时,无端出汗;盗汗指睡着出汗,醒来汗止)、腰膝酸痛等症。
又因其性平力缓,能平补阴阳,为中老年体衰、病后体弱、产后体虚者的药食调补佳品。
生物:虫草,到底是虫还是草

生物:虫草,到底是虫还是草作者:李科杰来源:《课堂内外(初中版)》2018年第10期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味名貴药材,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多种功能。
冬虫夏草顾名思义,冬天是虫,夏天是草。
但是它真的这么厉害,牛到能脚踏动物界和植物界两条船?现在商场里卖得最贵的某虫草品牌,号称自己能将“虫破膜,草破壁,充分吸收,更好疗效”,这又是真的么?我们首先要从虫草的形成过程说起。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
根据产地不同虫草又分为青海草、藏草、川草、滇草等。
在这样的高原地带,有一种特殊的昆虫——草蝙蝠蛾,它们习惯在冬天来临之前早早地把自己的卵产在地下,使、得卵能在相对恒温的土壤中度过寒冬并且孵化成幼虫。
到了高原的五月时节,气温回暖冰雪融化,土壤表层中的许多微生物和矿物质随着雪水浸入土壤深处。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另外提到一种真菌了——冬虫夏草菌。
随着雪水沉降的真菌孢子如果正好和结束休眠的草蝙蝠蛾幼虫相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谈上一场凄苦的恋爱:虫草菌孢子将吸附并且侵入幼虫的体内,当草蝙蝠蛾的幼虫破土而出,开始活动,在山上的腐殖质中爬行,待头向上爬至虫体直立时,寄生在虫头顶的真菌孢子便开始生长,这时候幼虫就死亡了。
真菌孢子把虫子的尸体作为食物,开始疯狂地生长,菌孢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
正是由于这样的生长特性,使得虫草具有“冬天为虫,夏天为堇”的蛮化。
从外观察,虫草形体如老蚕,表面黄棕色,背部有许多皱纹,腹部有足八对,体长约六厘米,直径约三毫米,很像一棵草。
所以,虫草是名不副实的,既不是虫也不是草,虫是幼虫的尸体,但是徒具其形,草是真菌萌发出的菌体,本质上是一种真菌寄生在幼虫体内形成的复合体。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虫草具有特殊的保健效果呢?冬虫夏草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粗蛋白、多种氨基酸、D-甘露醇即“虫草酸”、虫草菌素、麦角甾醇、半乳甘露聚糖、尿嘧啶、腺嘌呤等物质。
冬虫夏草是什么东西

冬虫夏草是什么东西冬虫夏草是什么东西?冬虫夏草是什么东西生长的?冬虫夏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专家为您详解冬虫夏草是什么东西。
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虫草,藏名是“牙扎滚布”,它是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体内长出的子座(又称“草头”)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它是一种动物昆虫与植物真菌的结合体,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虫草真菌。
因此,前人曾有诗云:“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义上的虫草有很多,据统计虫草全球约有300多个品种,国内约有60种,如冬虫夏草、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藿克虫草、蛹虫草。
每当盛夏,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上,体小身花的成年蝙蝠蛾便将千千万万个虫卵产在地上,经一个月左右孵化后蛾卵变成小虫,再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吸食植物根茎的营养,逐渐将身体养得洁白肥胖。
土层里有一种球形的虫草真菌子囊孢子,当虫草蝙幅蛾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便钻进地面浅层,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的内脏就一点点消失,最后幼虫头朝上尾朝下而死去,这时虫体变成了一个充满菌丝的躯壳,埋藏在土层里,这就是“冬虫”。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夏季,菌丝又开始生长,从死去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一根紫红色的小草,高约二至五厘米,顶端有菠萝状的囊壳,这就是“夏草”。
这样,幼虫躯壳与长出的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只产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般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的气候高寒、土壤湿润、土层较厚且含一定有机质的树林草甸上和草坪上;由于土质的缘故,生长在树林草甸上的冬虫草颜色以暗黄棕色、棕褐色或褐色为主,生长在草坪上的冬虫草则以黄棕色或暗黄棕色为主;前者多产自四川、云南、甘肃,后者多产自西藏、青海,其中以西藏那曲和青海玉树所产冬虫夏草品质最佳。
产地选择医学上面承认的具有真正药用价值的虫草来自国内的两个顶级产地:西藏那曲以及青海玉树。
你知道吗?虫草

科技苑《你知道吗?》:虫草西藏这个地方不仅美,还有不少好东西呢,在这一望无际的高原草甸里,生长着一种奇妙的东西,有人说它是虫,也有人说它是草,你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吗?对,就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奇妙的样子让人犯迷糊,它不菲的身价也够让人称奇的,作为和人参鹿茸并称为进补三宝的冬虫夏草,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百元一斤,一路飙升,最高时一斤卖到二三十万元。
这价格比黄金还要贵的多。
这冬虫夏草到底是有什么特别,为什么能卖出那么高的价格呢?据说神秘莫测的冬虫夏草就藏着这些连绵不断的雪域高原上,可是看了半天,除了没有融化的积雪、悠闲吃草的牦牛和各种漂亮的野花。
根本没有冬虫夏草的影子。
倒是趴着草甸上的人们很是引人注目,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小鐝头,用眼睛扫描着身边的每一寸草地,每个人脖子上还挂着个牌子,有点像写字楼里的工作人员带的工作证,难道他们就是在找冬虫夏草的藏民吗?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身上带的,还真是工作证,是专门采挖虫草的工作证。
他们正是在采挖传说中的冬虫夏草了。
傍晚十分,上山采挖冬虫夏草的藏民陆续下山了,这一刻是他们最轻松也是最开心的时候了,大伙碰面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互相分享自己的收获。
冬虫夏草的收入几乎是这里人一年的全部经济来源,而每年的采挖时间只有四十天左右,为了节省时间,这段时间藏民们会一直留在山里,山脚下这些简易的帐篷,便是他们临时的家。
为了掀开冬虫夏草的神秘面纱,我们经过申请终于被允许去体验一次采挖虫草的过程。
一上山,我们就开始在草丛中到处搜寻,本以为只要努力总能找到一两根,可是半天儿过去了,直找得我们头晕目眩,也没发现一根冬虫夏草。
倒是带我们上山的书记不断发现目标。
整根冬虫夏草看上去并不算小,可是它大部分都埋在土里,只有尖部的一小截露在外面,本来颜色就和土壤差不多,还总是长在杂草堆里,不仔细分辨根本看不出来,但这似乎难不倒火眼金睛的书记。
冬虫夏草的隐蔽性可不是吹的,就算画出一个平米的位置找,一般人也很难找到,不过藏民们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