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时代的商业城市

合集下载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5课_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管理
城市 职能 及格 局
不再受官府监控 经济职能加强 打破坊市界限, 出现娱乐场所
4.唐宋以来新兴城市的崛起:
海外贸易发展 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商品经济发展
明清工商业市镇兴起 特点:
①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③经济功能强 ④专业化特色
三、政策因素:重农抑商
1.含义 2.原因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演变
统治者商业政策的变化
政策 影响
战国前: 重视与鼓励 ——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重农抑商 战国—秦汉:
——沉重打击了民间商业。 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
鼓励外贸、官商分利 —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中唐以来: 商业繁荣。 重农抑商、限制外贸——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 明清: 芽的发展。导致中国 日益落后
课堂练习
3、与唐朝的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 特点是( )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
课堂练习
4、有关古代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周秦时期政府在县治以上的城市设交易场 所—市②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 制③宋代时期的坊市界限被取消④明清兴 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尤以黄河流域为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10分) 原因:耕地少,粮食产量低;自然资源丰富;因地制宜;传统手工 业比较发达;水路交通便利。(6分) 启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寻求出路, 开拓进取。(4分)
• • • • • • • • • •
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用其极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问题一: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1、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西域及阿拉伯、波斯商人往来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2、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3、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5、明清:首先、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其次、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然后、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最后、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出现大商帮。

问题二: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1、周秦到唐代:县以上的城市,市作为交易所,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居民隔开。

县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代表:唐代长安城)2、宋代: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

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村庄,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问题三:重农抑商原因:由于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于是出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发展阶段:战国产生,汉加强,中唐松动,明清强化。

影响:1、重农(积极):促进农业和封建经济;2、抑商(弊端):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问题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1、农业发达: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双季稻大范围种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棉花广泛种植,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手工业发达:工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天工开物》;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厂作坊,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繁荣: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4、国力强盛:突出变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问题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时间、阻碍因素。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时间(标志):明中叶以后,以自由雇佣劳动力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出现;阻碍因素:1、小农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2、官府沉重剥削、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窄;3、“海禁”、“矿禁”、“闭关锁国”政策。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汇总
A.商人长途贩运 B.国内商品市场连为一体 C.南北交通发达 D.“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成为主流
材料反映了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南方; 南方的货物,由商人运往北方,这说明国内 的商品市场连成一片。
以农业为本的小农经济是
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 建制度的基础,所以古代 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以维 护封建统治!
商 •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帮 •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时间
发展 概 况
商朝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 出现私商;形成著名都会
隋唐 宋 元 明清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繁荣
最早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6、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 非农业税 农业税:非
贯)
(万贯) 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 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 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
中国四大名镇
冶 铁 广东佛山镇 业
棉 河南朱仙镇 纺

航 湖北汉口镇 运 业
江西景德镇 制 瓷 业
2009辽宁高考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 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 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公开课分析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公开课分析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关键词1 :商人
从明清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货币演变、社会价值 观念变化方面分析商帮兴盛的有利条件。
有利条件: (1)农业产业结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 产品商品化加强。 (2)货币演变: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 便利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集聚。 (3)社会价值观念变化:工商皆本的思想。
发展阶段 商人 货币
市场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 商业产生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汉
官商 私商
货币形式多 样
秦统一货币
国内市场 城市与草市
国际市场 对外贸易
魏晋南北朝 发展缓慢
隋唐
宋元
纸币
明清
商帮 白银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关键词3-市场
材料一 以(令狐)熙为汴州刺史。下车(到任)禁 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杜绝)之。
哪些突破?
出现夜市。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关键词3-市场
• 材料三 大祖乾德三年(965年)四月十三
日,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
不得禁止 ―《宋令要辑加稿》
(北宋都城汴京)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
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
卖纸画,花果铺席…… 两边皆居民,街东
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彻底花打包破子时间,限李制家,
香铺子……
街市代替坊市
――宋《东京梦华录》
(2)与隋唐相比,宋在商业管理方面有 何显著变化?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发展阶段 商人 货币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 商业产生
商业贸易蓬勃;;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繁荣。 北宋交子,集镇、夜市兴盛。元广泛流通纸币; 商业市镇涌现, 货币经济占主导 ,白银广泛使用, 商帮出现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导学案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五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二.课前预习案:(一)第一部分: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完成表格:时间发展情况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二)如何评价重农抑商的政策?(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教材关于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的原因、分析各时期抑商政策等文字资料,并学会辩证地评价该政策。

)(三)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学生:可从古代商业产生时间、发展水平和趋势、所处地位等分析)三.知识梳理:(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的出现、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和氏族内部偶尔出现了的交换行为,这就是原始商业的产生。

2.商朝:商人和最早的已经产生。

3.周朝:实行“”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政府供给衣食,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4.春秋战国(1)许多庶人冲破了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逐渐取代官商。

5.隋唐(1)由于政治统一,又开通了沟通南北的,商业迅速繁荣。

(2)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呈现出空前繁荣景象。

6.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集镇、兴盛。

7.元: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新特点(1)商业市镇兴起;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3)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4)的商人群体形成,如、晋商等大商邦。

(二)、城市的繁荣1.地位:是社会的中心,随着商业贸易发展,古代城市和格局发生变化。

2.表现(1)阶段特征显著①自周秦迄。

a. 县治以上城市设市,并与民居隔开。

b.城市主要职能是、。

c.唐代城市布局实行严格的。

②宋代a.打破界限,形成。

b.打破限制和限制。

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3)________ 以 来 , 重 农 抑 商 政 策 有 了 某 种 松 动 。 ________的鼓励以及________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
以提高。
(4)明清时期,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________政策,还 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 3.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遏制 ________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________的成长,成为导 致中国被甩在________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单元 【例2】 (2009·辽宁、宁夏·27)据《东京梦华录》等 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
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析】
)
岳 麓 版 历 史
由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反映出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产生和初步发展:先秦时期是我国商业产生和初步发
展时期。
曲折和发展高峰: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曲折后,隋唐、 岳 宋元的商业接连形成发展的高峰。 发展的新阶段:明清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发达的基 础上,商品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许多新的 特点。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一单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利用地图主要考查考生对北宋、元朝
岳 麓 版 历 史
和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的掌握能力。北宋时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城市内出现了瓦子和夜市,元朝开始进入彩 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徽商等。故 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麓 版 历 史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三、重农抑商政策
2、发展历程: (1)从战国至秦汉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2)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表现: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表现: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
民间对外发展
三、重农抑商政策
3、评价:
(1)这一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2)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 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 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 (3)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 面。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 已经出现,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极力压抑 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 水平之上,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 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 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周朝 春秋 战国
隋唐时期的商业
《估客乐》· 元缜 ……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 藩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 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 到长安城。…… 诗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引发这些历史现 象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出现大都会,中原与少数民族、外商经商频繁,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 期。 原因:政治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交通发达;农业、手 工业发展;开放的对外关系;民族交往密切等
二、城市的繁荣
不同: 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 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 时间受限制。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 了街市,取消了地点、时间限制,商业活动不 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原因: 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 速发展,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等。

《园地导练》岳麓二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园地导练》岳麓二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以诗说史】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张籍《凉州词》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

看!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地走过沙漠,颈上的悬铃不断摇动,发出响亮悦耳的声音。

它们要把货物运送到哪里呢?应该是运到安西(安西都护府是唐政府设立的管理新疆南部的机构)吧。

这是一首反映唐代丝绸之路的诗歌。

丝绸之路开通于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成为古代东西方一条重要的商路。

【课标点击】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知识清单】清单一商业的发展1.产生:商朝时期,①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②政策。

2.发展:③时期,出现有强大实力的商人;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3.高峰(1)④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各地商人往来频繁,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2)⑤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3)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4.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特点(1)⑥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2)经济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广泛使用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了⑦、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清单二城市的繁荣1.自周秦至唐代(1)城市商业情况a.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

bcd2abcd城市功能:城市的⑥大大增强。

(2)唐宋时期,海上⑦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

3.明清时期:除了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⑧为盛。

清单三“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的①和商人②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

2.发展历程)汉代,④“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唐代
国内工商业 发展形成 对外贸 易形成
宋— 明清 汉唐丝绸之路 的商路城市
明清沿海港口 城市
唐宋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贸易的兴衰:
又称海上“陶瓷之路”
1、西汉: 开通了两条丝绸之路 2、唐朝: 两条丝绸之路 空前繁荣 3、两宋: 与亚、非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4、元朝: 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时期: 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三、重农抑商
原始社会末期到战国: 重视和鼓励商业 战国时期: 重农抑商思想崛起(为什么?) 汉代:全面控制工商业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中唐以来:
明清:重农抑商,闭关政策
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较早,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历史悠久,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 4.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5.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宋 元 明清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1、商业市镇的兴起。
假如你是明清时期 2、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的富户,要投资商业, 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商 4、副业产品商品化。 业资料?请总结明清商 业的特点? 5、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
6、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
电视剧
电视剧
《乔家大院》
4.《礼记》有“天子为藉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


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 “藉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统治者( ) A.重视农业 B.关心百姓疾苦 C.常能与民同乐 D.热爱劳动 5.(2011· 南京高一模拟)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四民(指士、 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 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②叶适对重农抑 商政策提出否定 ③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和愿望 ④叶适的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影响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 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 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 显”,在经商发财做官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 影响是( ) A.留下了晋商文化 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农耕时代国商业发展的 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一、商业的发展 时间 发 以物易物 原始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隋唐



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工商食官”—— 官府垄断工商业 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 白银成为货币;形成著名都会 商业活动蓬勃发展(都会、对外交往) 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 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呈现新特点 (思考)
明清商业市镇繁荣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
城市的发展。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结合图片资料,说说在汉代 西北地区兴起哪些城市?唐宋以 后东南沿海又兴起哪些城市?这 些城市的职能各是什么?你能谈 谈这些城市兴起的原因吗?
政治、 军事城 镇为主 城镇功能 经济功能 增强到工 商业市镇
1.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A.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 B.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C.货币发达,走向统一 D.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许多都会 2.“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 商贾。”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A.商人众多 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3.“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 无一家不买卖者。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 瓦子等错落有致”。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 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 ) A.秦朝时的咸阳 B.西汉时的长安 C.唐朝时的洛阳 D.宋代的临安
《大清徽商》
货币的发展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北宋出现 元朝 明清
最早的纸币
交子
最早的货币 贝币 纸币广泛流通 广泛使用白银
黄金、白银用为货币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唐长安城
北宋汴京城
二、城市的繁荣
宋朝以前 时 间 地 市 点 管 理 城市功 能 限时开闭 县治设市,坊、 市分开 受到官府直接监管 政治、军事职能 为主 宋朝 打破限制 打破限制, 分散城中 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经济职能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