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物流工程考研复试资料及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言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提供研究生在工程领域深造的机会,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一、入学条件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获得相应学士学位 - 具备相关工程背景知识 - 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 - 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二、学习周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通常有不同的学习周期,一般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学习模式,学制为2-3年不等。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学生需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包括:- 专业课程:如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 - 学科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等 - 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课程2. 实践环节除了课程学习,研究生还需要参与实践环节,包括: - 实习:在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 - 项目: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践能力3. 毕业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学习要求才能顺利毕业,包括: - 修满规定学分 -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 达到语言要求四、职业发展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种工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包括: - 工程设计师 - 工程项目经理 - 工程研究员五、总结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研究生可以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希望本文档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感兴趣的同学有所帮助。
以上是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概况。
注: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培养方案以学校规定为准。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
物流工程研究生复试科目参考书

物流工程研究生复试科目参考书
物流工程研究生复试科目主要包括:
1. 专业基础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复试者对于物流工程专业的了解程度。
相关参考书目包括:
- 《物流学》(田光明主编);
- 《物流分拣系统及控制技术》(李德爱、王光华);
- 《现代物流系统导论》(刘平等);
- 《物流信息处理与应用》(叶峰等)。
2. 数学课程:数学是物流工程的重要基础学科,相关参考书目包括:
-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编);
-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英语课程:物流工程是一个国际化的学科领域,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相关参考书目包括:
- 《新编大学英语》(第四版);
- 《Collins 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
- 《考研英语词汇手册》。
以上是物流工程研究生复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复试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准备。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特色与创新
行业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
1.A 与行业领先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培 养方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国际化培养
1.B 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聘请海外专家
授课,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
1.C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设置前沿、 实用的课程,以培养行业急需人才。
0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 健康体魄和良好心态。
培养方式与特色
02
培养方式
01
实行学分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完成规定的学分,包括课程 学分、实践学分和科研学分。
02
重视实践环节
为确保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方案中包括多个实 践环节,如企业实习、项目实践等。
03
强调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工 程管理人才。
业务要求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工程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相邻学 科的一般原理。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独立完成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开题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并需 经过导师和学术委员会的审核与评估。
论文撰写与质量控制
论文结构
论文结构应严谨,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 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
质量控制
论文撰写过程中需遵循学术规范,引用文献需注明出处,不 得抄袭他人成果,同时需接受学术委员会的质量控制和审查 。
04 导师队伍与科研实践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关于制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意见的通知》、《山西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晋财大校[2014]71号)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企业物流经营管理。
本工程领域硕士学位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或其他企业培养掌握物流设施应用、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运作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基本要求(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高的业务工作交流能力。
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够适应物流工程专业的学习、工作需要。
(二)系统掌握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生产物流设计、运输规划与设计、物联网和数据库技术等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接受物流专业实践训练,具备对物流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发展和培养物流工程方面的创业能力。
(四)具备创新性的研究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物流工程知识和技能,分析物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实践要求实践教学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专家授课和专业实践等方式。
专业课程授课内容中应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实践专家授课的课程或内容。
本专业所有研究生在业界导师指导下,在物流公司,企业和政府物流管理部门实践不少于6个月。
要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物流的调查、规划、研究、设计、组织与实施等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协调、联络、技术洽谈和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解决物流工程进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专业介绍

⼯商管理学院 东华⼤学是我国较早开设管理专业的院校之⼀。
1953年,学校就设⽴了管理⼯程教研室,汇集了美国哈佛⼤学公共管理学博⼠周世逑教授和留苏博⼠张绮春、汤颖等新中国第⼀代管理专家。
1959年设⽴⼯业管理⼯程本科专业。
1979年恢复⾼考制度后,成为第⼀批培养管理⼯程硕⼠研究⽣单位,1983年成⽴⼯业管理⼯程系,1993年扩建为经贸管理学院。
1994年由⾹港旭⽇集团捐资1100万港币参与建设。
学院坐落于东华⼤学延安路校区,拥有建筑⾯积逾8000平⽅⽶的办公⼤楼和3200平⽅⽶的实验室、研究基地。
配有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案例讨论室、会议室和学术报告厅;建有软、硬件先进的经贸管理实验中⼼(内含财务会计实验室、物流管理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融学实验室、⾏为科学实验室),研究⽣创新研究基地、东华——IBM研究中⼼等,并配有卫星接收、实时⾏情数据转码系统和⼤屏幕显⽰屏等设备,计算机总数达550余台;学院建有经济管理图书馆,建筑⾯积800余平⽅⽶,中外⽂藏书⼆万余册,中外⽂期刊、报纸⼆百余种,通过校园和因特提供各种电⼦信息资源。
学院⼗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现有教师90余名,其中博⼠⽣导师20⼈,正⾼级职称26⼈,以经济学家厉⽆畏教授、朱晓明教授等为⾸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被聘为兼职教授。
学院⼤部分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学位,多名教师⼊选教育部新世纪⼈才、上海市教委曙光等计划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程、企业管理、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会计学、⾦融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世界经济、⾏政管理等九个硕⼠点;开办⼯商管理硕⼠(MBA)、⼯程硕⼠(⼯业⼯程、项⽬管理、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科学与⼯程、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拥有博⼠学位授予权。
学院建有上海⾼校联合电⼦商务研究所、旭⽇管理研究所、纺织经济与管理研究中⼼、时尚与创意经济研究中⼼、电⼦商务与物流研究中⼼等研究机构。
学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等两个学科门类,拥有⼤学本科、硕⼠和博⼠研究⽣等三级办学层次;学院下设⼯商管理系、会计系、会展与旅游管理系、经济系、电⼦商务与物流系、信息管理系;共设有⼗⼀个本科专业;学院按经济学类、⼯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程类和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进⾏招⽣,经济学类下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向有纺织服装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融学(专业⽅向有投资银⾏、商业银⾏)专业;⼯商管理类下设市场营销(专业⽅向有络营销、服饰营销)、会计学(专业⽅向有注册会计师、⾦融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向有公司理财、个⼈理财)、⼯商管理[专业⽅向有国际企业管理(双语教学)和商务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程类下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向有决策⽀持、IT治理、ERP)、电⼦商务(专业⽅向有商务开发、服务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向有国际物流、物流⼯程)专业。
物流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介绍物流工程专业是指培养具备物流规划、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系统规划设计与操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培养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设计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具有物流工程规划设计与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专才。
二、培养目标1. 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设计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具备物流系统规划和物流工程设计的能力,能够进行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效益评估;3. 具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物流运营中的问题;4. 具备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系统规划设计与操作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物流工程项目的实施;5.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各方面人员有效合作,解决物流工程中的各类问题。
三、培养模式物流工程专业采用以课程学习为主体,辅以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等形式的培养模式。
1. 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备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设计的理论知识,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物流规划、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和企业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3.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1. 专业基础课程物流工程导论、物流系统工程、物流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学、工程管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物流工程项目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仓储与物流设备、供应链管理等。
3. 选修课程物流风险管理、物流工程实务、物流法律、物流市场营销等。
五、实践教学安排1. 实验课程设置相关的物流实验室,开展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供应链管理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020东华大学考研专业科目

02纺织生物技术03纺织生物医用材料与技术04纺织生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0821Z4)纺织复合材料11复试笔试科目为“专业综合(三)”。
②201③302④833或834英语一数学二纺织材料学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基01纺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02复合材料设计与力学03智能纺织复合材料04纺织复合材料检测与表征①101②201③302④833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纺织材料学♦(0821Z5)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101 非织造成网理论02非织造材料加固技术与装备03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效能♦(085600)材料与化工①101②201③302④833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纺织材料学9201 纺织加工技术02 纺织及相关产品开发03 纺织检测与标准04纺织产业经济与管理①101②204③302④833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纺织材料学■ [00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28 ♦(070301) 无机化学00 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②201③622④859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物理化学无机化学②F0101专业综合(一)或F0102专业综合(二)或F0103专业综合(三)①F0001 综合面②F0101合(一)或F0102综合(二)专业综专业①F0001 综合面②F0101合(一)或F0102综合(二)专业综专业①F0001 综合面②F0101合(一)或F0102综合(二)专业综专业①F0001综合面②F0408专业综合(物化)2•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或842无机非金属材料物理化学■ [004] 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215学院♦(070301) 无机化学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70302) 分析化学①101②201③622④859或860思想政治理论①F0001综合面英语一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②F0408专业综合(物化)00 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②201③622④860思想政治理论①F0001综合面试英语一物理化学分析化学②F0407专业综合(分析)♦(070303) 有机化学11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70304) 物理化学00 不区分研究方向♦(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①101②201③622④819①101②201③622④859或860思想政治理论①F0001 综合面英语一②F0401合(有机)专业综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思想政治理论①F0001综合面英语一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②F0408专业综合(物化)00 不区分研究方向①101②201③622④818思想政治理论①F0001 综合面英语一②F0401合(有机)专业综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及化学本硕士点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不招收色盲及色弱考生。
物流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旳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能从事一般工商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旳高、中层管理工作和本专业领域旳科研、教学工作旳应用型人才,可从事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有关征询机构物流有关旳管理和研究工作。
详细规定是:1.必须努力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树立对旳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品德良好,团结合作,勤奋敬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必须掌握本学科坚实旳基础理论、系统旳专门知识,掌握对应旳技能、措施和有关知识;具有较高旳政策水平和较强旳调查研究、分析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必须通过国家六级;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旳业务工作、管理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旳能力。
3.具有健康旳体魄。
二、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理论与实务产业物流与政策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根据2007年3月2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位评估委员会旳决策,我校全日制硕士硕士基本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派(一)必修课1.公共课(合计6学分)第一外国语 4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学分2.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合计14学分)高级运筹学 3学分管理经济学 3学分战略管理 2学分财务管理 2学分营销管理 2学分生产运作管理 2学分(二)选修课1.指定选修课(合计10学分)物流服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2学分供应链管理 2学分库存控制与仿真 2学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 2学分采购供应管理 2学分2.任意选修课(从学校《硕士硕士任意选修课目录》中任意选修2门)其他专业或本专业其他研究方向所开设旳必修或选修课程本专业硕士应修旳总学分规定为38学分(含社会实践4学分)(见附件一)。
跨专业报考旳硕士,必须补修导师组制定旳本专业本科阶段旳主干关键课程(见附件三),不计学分,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第四学期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华大学物流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培养适应国内外物流工程技术高速发展和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高级物流工程与管理人才,为企业和规划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高级人才。
学位获得者具有物流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物流技术、物流系统规划设计与评价以及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并具有独立担负物流技术和运作管理工作的能力。
物流工程复试资料扣我
9
4
4
2
8
2
9
5
3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会话和写作能力。
通过对文献的
检索和阅读,能够较熟练地获取专业信息。
领域方向 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该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方法与信息化工具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设计与咨询,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运作管理。
导师:魏红芹,王维红,王素芬,周力,宋福根,陈荣耀,郑建国
2、供应链管理
该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技术,能够熟练运用供应链管理技术方法与信息化工具从事供应链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基于供应链的企业物流运作管理。
导师:徐琪,姚卫新,张科静,周建亨,王志宏,马玉芳
3、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方向
该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方法与工具从事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运作管理。
导师:汤兵勇,刘峰涛,王文杰,陈梅梅,王扶东,马彪,董平军
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二年。
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负责制。
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其中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教学、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指导。
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构成,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6学分。
课程安排在一个学年二个学期内完成。
应用实践类课程作为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组织研究生去企业或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条件进行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对工程领域涉及面的了解,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有效缩短今后实际就业的适应期,定期组织研究生进行集体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