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末以来英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及现状评价
简述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历史

历史起源
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起源于17世纪初,当时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贫困 人口众多。为了缓解社会矛盾,英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社会救济措施,如《伊 丽莎白济贫法》等。这些救济措施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但为后来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贫困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社会 保障的投入,先后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和《养老金法》等重要法律。这些法律 标志着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进入了全新阶段。
国家福利:含义、来源及享受条 件
国家福利是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失业救济、住房 补贴、残疾人津贴等。这些福利的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收入,同时也会鼓励社会 力量的参与。
想要享受这些福利,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标准。例如,申请失业救 济的人需要证明他们正在积极寻找工作,而申请住房补贴的人则需要证明他们的 收入无法承担当前房租。
结论: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
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首先,政府应该承 担起制定和实施福利政策的主要责任,同时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政府与社 会的协同机制。其次,福利政策的制定应该基于深入研究和调查,确保政策能够 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最后,我们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内容
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从社会 保险到国家福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位年迈的妇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她一边享 受着温暖的阳光,一边感叹着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不断完善。在她的身后,一位 年轻的母亲正带着孩子玩耍,也在享受着这份安逸。然而,这背后是英国近一个 世纪以来对福利政策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英国从社会 保险到国家福利的政策发展历程。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含答案)(2024年版)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牛河梁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经过40 多年的考占发掘,已经发现庙.坛、冢大型祭祀礼仪建筑和以玉猪龙为代表的精美玉器。
该遗址属于A.龙山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大汶口文化2.右图为东汉画像石拓片。
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
此画像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当时A.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B.庄园经济的大概面貌C.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D.以邻保制度管理生产3.唐朝政事堂会议时,有秉笔宰相主持会议、承接诏旨以及综合记录,且最后文字决定权亦在他,为“执政事笔”。
此项工作伦流充佐,有时一人轮十天,有时一人轮一天。
这体现了A.皇帝的独裁专断B.政治制度民主化C.国家治理的优化D.宰相的位尊权重4.历史上对曹操父子的评价向来是褒贬不一,北宋中后期,贬曹的风气渐盛。
苏轼在《魏武帝论》《诸葛亮论》中说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他还说曹操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袁)谭、尚为戒也。
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
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这表明A.儒佛道三教矛盾的尖锐化B.崇文抑武政策在文学上映射C.朋党之争影响人物的评价D.理学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5.有史书写道,“中华民国之创造,归功于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之实行及宣传∠入工作。
而文字宣传之工作,尤较军事实行之工作为有九而且普遍。
”下列项中,属于这一时期革命党“文字宣传”工作的是①邹容撰写《革命军》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③同盟会刊发《民报》④孙中山宣传新王民主义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台州市高历史教学质量评估试题第1页共8页6.1913年1月9日,北洋政府公布《文官考试法草案》与《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规定文官考试每3年举行一次,分为尚等考试和普通考试两种。
英国衰落的原因

英国衰落的原因工业革命结束后不久,盛世英国就步入了相对衰落的进程。
那么,英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英国衰落的原因吧!英国衰落的原因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和以电气为动力的新时期,英国面临着美、德等国的强劲竞争。
随之,工业实力排位开始下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国力处于相对衰落之中;20世纪60年代下半叶,还患上了所谓的“英国病”,经济发展停停走走、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国际收支危机多发等等,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呈下降趋势。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昙花一现”。
那么,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为什么没能保持长盛不衰呢?英国衰落或曰相对衰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国内外学术界已有不少探讨。
主要观点有:19世纪下半叶发生了新的技术革命,英国没有及时改造技术装备,逐渐丧失了工业领域的垄断地位;当德、美、法等国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时,英国仍旧惯性地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工业没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英国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社会因素,如王室制度,贵族阶层影响较大,这使英国社会比较保守,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方面存在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倾向;英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以及人口增长速度变缓,本土劳动生力军缺乏;庞大的海外帝国需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保护,军费开支过大,影响了经济发展;当殖民地逐渐摆脱英国控制获得独立时,英国的大国地位就下降了;英国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当其他大国工业发展起来后,英国的竞争力就会相对下降。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笔者以为,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迅速“由盛转衰”,还有一个往往被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工业革命期间,广大工人阶级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状况,史学界有不少的讨论,并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争议。
但工厂制度下,工人们遭受工厂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主要表现有: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一年到头都在天刚亮或天未亮的四五点钟的时候起床,夜间休息还没有使他们的精神恢复过来,就匆匆地吞咽了一顿饭,或者什么东西也没吃,就赶到工厂去”;居住在贫民区,房屋拥挤,阴暗潮湿,往往一家数人挤住一个房间;经常遭受严厉的罚款,如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工厂规定,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按其管理的机器数每台每小时罚款3便士,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罚款6便士;存在着大量童工,尤其在棉纺织厂和煤矿,童工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工作环境恶劣,常常受到监工的虐待和罚款,童工的健康深受影响;妇女地位也十分低下,在煤矿中,女工们不得不像男工一样干活,许多青年妇女因工资低而沦为妓女;妇女由于自身身体健康问题和没有时间照顾幼儿,贫困家庭儿童死亡率极高。
英国贫困标准演变及其启示

英国贫困标准演变及其启示作者:徐强强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6期[提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扶贫工作必须建立在合适、合理的贫困标准基础之上。
随着我国贫困状况的改变,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贫困标准有待制定。
英国的贫困标准自济贫法时期以来,表现出“贫困标准逐渐量化—贫困线计算科学化和具体化—相对贫困的研究和实践”的演变进路。
基于英国贫困标准演变过程、特点分析以及我国“后2020”贫困现实的考虑,给予我们以下启示:认识贫困标准的重要作用;适时更新贫困理念和发展贫困标准;注重特殊人群的贫困救助。
关键词:贫困标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9年5月9日贫困标准是用于识别贫困人口、测量贫困规模的工具,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家精确政策实施对象的标准。
目前为止,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测量贫困的标准有三类:收入标准、人类发展指数和多维贫困指数。
收入标准的使用最为广泛,起源也最早,一般而言,以收入定义的贫困标准可称为贫困线。
制定公正合理、符合实际的贫困标准是一个国家精确识别贫困人口并进行帮扶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
我国脱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
然而,国际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我国消除更为广义的贫困这一进程永远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我们应不断地完善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贫困标准以迎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英国作为最早制定收入贫困标准的发达国家,其贫困理论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世界各国。
对英国贫困标准演变过程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后2020”贫困状况、促进我国贫困理论发展;对于我国确定“后2020”扶贫发展方向、追求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的英国,工业文明背景下,

20世纪的英国,工业文明背景下,摘要:一、20 世纪英国工业文明背景二、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三、英国工业文明的成就与问题四、应对工业文明的挑战五、结论正文:20 世纪的英国,工业文明背景下,社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20 世纪英国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社会变革,探讨其成就与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工业文明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 世纪英国工业文明的背景。
在这个时期,英国成功地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英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工人阶级的崛起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此外,工业革命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英国的人口分布格局。
尽管英国工业文明带来了许多成就,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化的过程中,排放物和废弃物不断增加,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
其次,贫富差距扩大。
工业革命使得一部分人迅速致富,而另一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
此外,工业革命还导致了劳动条件的恶化,工人们面临着长时间的劳动、低薪和恶劣的工作环境。
面对工业文明的挑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法规,限制工厂排放污染物;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缓解贫富差距;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问题,为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20 世纪英国工业文明背景下,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一过程中,英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英国成功地应对了这些挑战,为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格局,也对工人阶级的家庭生活方式和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家庭生活方式经历了观念转变,这种转变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包括经济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改变等。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化进程。
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大量农民和手工工人涌向城市,成为工厂的雇佣工人。
工人阶级的家庭生活方式在经济上面临了巨大的变革。
他们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中获得少量的收入,转变为依靠工厂打工挣取工资为生。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
原本依赖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适用,改为依赖工资收入养家糊口。
这种经济压力使得工人阶级的家庭生活方式观念从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化的工业生活方式,这是观念转变的第一步。
除了经济结构的变革外,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结构的调整也对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人阶级逐渐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他们在城市中形成了自己的社区。
工人阶级的住房状况和家庭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由于工厂的集中生产和城市的扩张,许多工人阶级家庭居住在工厂附近的狭小住房中,与此由于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和福利保障的不足,工人阶级家庭在生活上面临着诸多困难。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工人阶级的家庭生活方式观念,使得工人阶级逐渐接受了城市化生活方式,并逐渐形成了对城市化生活的观念转变。
工人阶级逐渐开始接受了城市化的家庭生活方式,即在城市中依靠工厂打工为生,并适应了城市化的生活环境和社区组织。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改变也对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产生了影响。
在这一时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英国社会伦理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对于个人财富和地位的追求成为社会导向,工人阶级也开始逐渐接受了这种改变的文化和道德观念。
英国经济发展史

英国经济发展史
英国经济发展史可以追溯至17世纪早期,当时英国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这个时期被称为工业革命前夕。
在这个时期,英国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出现工业化的迹象,特别是当时存在的煤炭和铁矿等资源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随着交通运输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英国的工业逐渐增长。
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化进程达到高峰,这个时期被称为“工业革命”。
在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从工业化逐渐转向了金融和服务业。
英国开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化银行系统,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英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金融市场之一。
20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其他国家的崛起。
在二战后,英国的经济恢复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增长速度较慢。
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以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
今天,英国的经济主要依赖于服务业,尤其是金融和保险业。
英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资本输出国之一,拥有一个庞大的国际贸易网络。
同时,英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脱欧和COVID-19的影响等。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是英国工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是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农村生活被工厂生产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首先要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谈起。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矿山和工厂大量涌现,工业产值大幅提升。
与此因为缺乏政府的监管和法规,工厂主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工人进行严苛的剥削,工人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劳动条件也非常艰苦。
工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自己和家人送进工厂,整个家庭的生活方式被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来看,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传统的农村,家庭是以生产经营农田为主要目的的,家庭成员都得以饮食相依,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较为稳定。
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涌现使得工人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不再以生产为主要目标,而是以劳动为生,这就导致了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家庭成员不再依赖于农田生产,而是依赖于工厂的生产。
家庭成员不再以家庭为中心,而是以工厂为中心。
这样的变化导致了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和传统的农村家庭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成员的劳动状况和家庭生活的质量等方面有关。
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41 �1 0 多年 下降 了 2 个百 分点 �而基 于每 个纳 税单
位� � 的 可 支 配 货 币 收 入 �M
I
,
D
� 计 算 的 英 国 的 基 尼 系 数 �1 93 8 年 是
0. 3 8�1 949 年 下 降 为 0 . 3 4 �1 95 5 年 则 保持 在 0 . 34 的
� � � � � 末 以来 �英 国 的基 尼 系数 呈 现先 下 降后 持 续 上升 的 ,D � 计 算的 英国 基尼 系数 �1 96 9 年为
演 变趋 势 � 基 尼 系数 由 小 到 大 的 转 折点 出 现 在 0 世 纪 0年代 末 �总 体 变化 大 致可 分 为四 个 阶 段 �第 一阶 段是 0世 纪 0年 代末 至 0年代 中期 �英 国的 基 尼 系 数呈 下 降 趋 势 � 且 下 降 幅 度 较 大 �第 二 阶 段 是1 1 -1 年� 英国 的 基尼 系 数基 本 呈 现 一种 小 幅波动 下降 的趋势 � 第三 阶段是 1
� �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 F014.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5- 00 2 2 - 06
一 引言 许 多 学 者 对 居 民 收 入差 距 的 变 化 趋 势 进 行 了 研 究 �其 中库 兹涅 茨 ( )对 工 业化 阶 段居 民 收 型 变化 的 假说 � 入 差 距的 变 化趋 势 的研 究 最为 著 名 � 他在 1955 年 提 出 了工 业化 阶段 收 入差 距呈 倒
� 需 要 �也 是 评判 收 入差 距 合理 性 和制 定 收入 分 配 政 二 �� 世 纪 �� 年代 末 以 来 英国 居 民 收入 差 距 的演 变趋 势 依据 世界 收 入不 平等 数据 库 的连 续数 据�2 0世 纪 3 0 年 代 末以 来 �英 国的 居 民收 入 差距 呈 现 "先 缩 小后 扩大 "的 演变 趋势 �2 0 世纪 70 年 代 末以 后居 民 收入 差 距开 始 转向 持 续扩 大 �进 入 2 0 世纪 9 0 年 代 型变 化" �
� � � � � � � � � � � 以 � 后� � � 居 � � � 民 � � 收入 � � 差 � � � 距是 � � 保 持不 � 变 呢� 还是 继 续缩 小 � I I D , 2 .0 ,
还 是 转 而 扩 大 �或 者 � 说通 � 过库兹涅茨假说�我们仍 2 007) �得益 于世 界收入不平等数据库( I ID2 ) 然 不 清楚 居 民收 入 差距 的 变化 趋 势是 固 定不 变 � 还 是 在不 同的 阶段 发生 不同 的变 化� 了解 后工 业化 阶 段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的 变 化 既 是 收 入 分 配 理 论 研 究的 策 的需 要� 英 国 工 业 化 阶 段 居 民收 入 差 距 的 变 化 也 同 样 呈 现出 倒 型 的变 化� 英 国是 最早 完成 工业 化的 国 这一新 数据 库的获 得�同 口径 连续 数据 更完 善�使 得 我们可以对 2 0 世纪 3 0 年代 末 以来 英 国的 居 民收 入 差距 进行 动态 演变 与静态 比较 分析 �
200 8 年 9 月
� 专栏 政府管制与公共经济
2008 年 9 月 第 6 卷 第 5 期 Vol.6 No.5 Se p. 2008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J our nal of Hube i Unive rsity 第 of 6卷 Economic 第 5 期s
20 世 纪 30 年 代 末 以 来 英 国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的
, H B A I�I
, D
�� 计 算 的
1 96 1年� 人均收 入最 高的 1 0 % 的人 口 在总 收入 中的
比 重为 21 . 21 % �1 97 7 年 这一 比例 下降 至 1 9. 65 % �1 6 年 间缓 慢下 降了 1 . 5 6 个 百分 点�
英 国 基 尼 系 数 �1 96 1 年 为 0 . 25 5�1 97 年下降为
- 1 0年 �
1
年 以 后 基 尼系 数 一 路 攀 升 � 收入 差 距 迅 速 扩
大 �这种 趋 势一 直 持续 到 1 0年 �第 四 阶段 是 1 0 年至 今� 基尼 系数 基本趋 于稳 定� 从 表 1可以 看出�1
�
7 0 年代 末 以前 �英 国 基尼 系 数呈 下 降趋 势 �20 世纪
0. 23 3 �1 96 1 -1 977 年 间 存 在 小幅 波 动 �1 977 年 以 后
基 尼 系 数 快 速 上 升 �1 97 7 年为 0 . 23 3 �1 980 年 上 升 为 0. 252�1 983 年 增 至 0 . 26 3 �1 985 年 为 0 . 27 7 �1 986 年 继续 上 升 为 0 . 284 �1 987 年 突 破 0 . 3 �1 990 年 达 到
1 96 1 -1 97 7 年 � 英国 人 均 收入 最 低 的 1 0 % 的人
口 在 总收 入 中的 比 重在 波 动起 伏 中 有所 上 升 �1 96 1 年 �人 均收 入 最低 的 1 0 % 的人 口 在总 收 入中 的 比重 为 3. 7 1 % �到 1 97 7 年 �这 一比例 增至 4. 49% �1 6 年间 缓 慢上 升了 0 . 7 8 个 百分 点�而 人 均收 入最 高的 1 0% 的人 口在总收入中 的比重则 在波动中 有所下降 �
水 平 �在 1 93 8- 1 949 年 1 1 年的 时 间内 �基 尼 系数 下 降了 4 个 百 分点 �平 均每 年下 降 0 . 3 6 4 个 百 分点 �见 表 1中 A �B 栏 基尼 系数 �� 进 入 20 世 纪 6 0 年代 �英 国 基 尼系 数 的 走势 则 比 较平 缓 �基 本上 在 一个 稳 定的 区 域内 小 幅 波动 下 降� 这种 特征 一直延 续到 1 97 7年 � 从 表 �H 中连 续数 据最 长的 E 栏 基尼 系数 来看 � 基于 可支 配 收入
0. 3 3 6 �1 97 4 年下降至 0. 2 99 �1 97 9 年继续下降到 0. 289 �1 986 年 转 升 为 0 . 3 26 �1 991 年 为 上 升 到 0. 3 6 �1 995年 又 上升 为 0 . 3 6 5�见 表 1中 D 栏 基 尼系
数 �� 这一 组数 据也 反 映出 1 96 9 - 1 995 年英 国 基尼 系 数的 型变 化趋 势�20 世纪 6 0 年 代末 至 7 0 年代 末 �基 尼系 数快 速下 降 �20 世 纪 80 年 代开 始转 为上 升 �20 世 纪 90 年代 趋于 稳定 �但稳 中有 升� 结 合 各 组 基 尼 系 数 的 变 化 可 以 看 出 �20 世 纪
历史变迁及现状评价
洪 丽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 政府管制与公共经济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 0 072 )
摘 要
世纪 年代末以来 �英国的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 型变化过程 � 世纪 � � � � �
� � � � 年代末以后英国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持续扩大 �不过进入 世纪 年代该趋势得到控制 � 收入差距趋于稳定 � 当 前 � 英国收入差距并不大 �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 英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意味着居民收入差距的变 化趋势不会固定不变 �也说明政府政策的取向和干预力度对居民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影响 �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英国 � 型变化 �政策取向和力度
� 象� 以每 个纳 税单位 � �的总 货币 收入 �M 居 民收 入差 距的 类 I ,G
�为调 查内容 � 1 93 8 年 英国 的基 尼系数为 0 . 43 �1 949 年 下 降 为 0 . 42�1 955年 又 降 至
依 据 从 世界 收 入 不 平 等 数 据 库 整 理 的 收 入 百 分 比份 额 的演 变 来看 �英 国 收入 最 低的 1 0 % 人 口的 收 入比 重 先上 升 后下 降 �而 收入 最 高的 1 0 % 人 口的 收 入 比重 则 是先 略 降后 大 幅上 升 �两 者之 间 呈 现明 显 的 此消 彼 长的 替 代关 系 �这 也表 明 英国 居 民 收入 差 距 先缩 小 后扩 大 �与 基尼 系 数反 映 的信 息 基 本一 致�
家 � 那 么 进 入到 后 工 业 化 阶 段 以 后 � 其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呈现 出 什么 样的 变化 呢 � 本 文将 考察 2 0 世纪 3 0
年 代末 � 以来 英国 居民 收入 差距 的变 化� 需要 说明 的 趋于 稳定 �长期 来看 �类 似"
收稿日期 2 00 8- 07- 3 1 作者简介 洪 丽 � �� 女� 湖北天门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政府管制与公共经济研究 �
年� 英 国的基 尼系
-1
80 年 代呈 快 速上 升之 势�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后上
升 趋势 转缓 �趋于 平稳 � 不 同收 入 阶 层 收 入 占比 的 变 化 所 反 映 出的 型变化
数呈 较大幅度 下降� 根据 1
年联合 国�
1 95 7 �
的统计 �以英国所有纳税人�
�为调查对
2 2
洪
丽 �20 世纪 30 年代末以来英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变迁及现状评价
1 基 尼 系 数 的 变 化所 反 映 出 的 居 民 收入 差 距
的类 型 变化 表1 列出 了 1
20 0 2 年 � 基 尼 系数 比 较稳 定 � 大多 在 0 . 3 4 左 右徘
徊�如 1 992 年 为 0 . 3 3 8�1 997 年 为 0 . 3 3 6 �20 0 2 年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