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场——流程图(2) 教学设计 教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流程图沪教版

4.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积极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广场—流程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你们熟悉的过程,如做早餐、上学路线等,讨论如何用流程图表示这个过程的步骤。”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绘制流程图。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过程和步骤。
“同学们,在绘制流程图时,要注意步骤的顺序和逻辑关系,确保图形和符号的正确使用。”
(四)课堂练习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流程图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概念,掌握流程图的构成元素,如开始、过程步骤、判断、循环和结束等。
2.能够运用流程图来描述数学问题解决的步骤,培养问题分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会使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绘制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对实际问题进行有序、清晰的表示。
要求:字数不限,表达清晰,能体现出对流程图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图形和符号有较高的敏感度。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策略有待提高。
结合本章节“数学广场—流程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未系统接触过流程图,因此对其概念和绘制方法可能感到陌生。但学生对图形和符号的喜好为他们学习流程图提供了兴趣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逐步掌握流程图的绘制和应用。
小学数学沪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流程图(2)》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198 7 92 6 93 5 94 4 95
游戏四
游戏规则: (1)修改“减法塔”游戏规则,使游戏更有趣,更有挑战性。 (2)设计修改减法塔游戏流程图。 (3)能设计出游戏新规则的小组获胜,可登上智慧塔最高层。
完全相同?
是
结束
观察思考: 你有什么发现吗?
观察思考: 你有什么发现吗?
每一层差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都是9;
每一层差十位上的数字都是9;
每座塔的最底层都是495;
198
297
7 92
4 95
59 4 49 5
3 96 594 49 5
6 93 594 495
6 93 594 495
开始
减
程
法
图
从数卡中选3个数字
塔
造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不 造一个最小的三位数
是
求差计算
组成差的数 字与本算式数字是否
完全相同?
是 结束
游戏一 根据流程图,用⑤④⑧三个数字造减法塔。
开始
从数卡中选3个数字 造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不 造一个最小的三位数
是
求差计算
组成差的数 字与本算式数字是否
完全相同?
是 结束
(2)能造出层数最高的减法塔 的小组获胜,可上升一层。
不 是
开始
从数卡中选3个数字 造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造一个最小的三位数
求差计算
组成差的数 字与本算式数字是否
完全相同?
是
结束
观察思考: 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198 7 92 6 93 5 94 4 95
198 7 92 6 93 5 94 4 95
198 7 92 6 93 5 94 4 95
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流程图》教案设计

减法塔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构造三位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2.知道构造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方法;掌握求两个三位数的最大差与最小差。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三位数的最大差与最小差教学难点:两个三位数的最小差教学具准备:数卡。
教学过程:一、迁移与感知1.引入师:小朋友,我们以前已经学过造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用数卡①②③造三位数,看谁造得又对又多。
2.学生造三位数。
3.交流反馈师:造三位数时,你是怎样想的?造的最大数是几?最小数是几?〖组织学生回忆造数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一)探究新的造数方法:1.观察与思考师:例1,用数卡①②③⑤⑦⑨可以造出那些三位数?(学生口答)2.操作与感悟师:下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比赛:(1)两人合作:用这六张数卡造出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
(做后核对)(2)独立造出2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
(互相检查)(3)用刚才造出的两个三位数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
(互相检查)(4)帮小丁丁解题板书:975-172= 7639 3 5 7 3 5-1 7 2 交换数卡- 1 9 27 6 3 5 4 3(4)归纳评价。
〖造三位数学生有经验,例1的重点是计算三位数的差,因此教师把当作竞赛题作为每个孩子的“热身赛”,让他们在(造数)操作中感悟,在计算中体验。
〗(二)计算最大差和最小差。
例2,从数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三位数,求两数的差。
1.计算最大的差(1)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最大差?(2)独立尝试,交流反馈。
板书:987-123= 864(3)引导学生小结: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就能得到最大的差。
〖通过尝试计算,交流反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2.探究计算最小的差(1)小组合作a、怎样才能得到最小的差?(寻找方法)b、可以找出几组数,进行尝试计算。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课数学广场——流程图(2)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8课数学广场——
流程图(2)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运用数字卡片构造三位数,理解位值概念。
2、经历操作、反思、调整等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差最大”、“和最大”的游戏策略。
3、在创编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广场”《流程图(2)》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流程图(1)》,能认识并读懂带分支的流程图。
而本课时中所设计的一些数学活动是为了学生能够读懂《流程图(2)》中带循环的流程图、完成明确的流程指令进行构建和计算,积累相关的活动策略和经验。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要求构造三位数并求“最大差”、“最大和”。
2.经历操作、反思、调整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差最大”、“和最大”的游戏策略。
教学难点:探索“和最大”的游戏策略。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用数卡造一个三位数
1.出示课题:数卡游戏
2.游戏一:任意抽3张数卡,摆一个最大的三位数。
(1)出示游戏规则
(2)学生操作
(3)提问:为什么这样摆?
(4)小结
3.游戏二:选3张数卡,摆一个最小的三位数。
(1)出示游戏规则。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 数学广场-流程图 ▏沪教版 (2)

流程图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沪教版第四册P74教学目标:1、在情境中体验游戏过程,初步认识流程图,能够看懂简单的逻辑图示,并按流程图进行准确的操作。
2、结合流程图进行加减法计算复习。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感悟思维方法,养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思考、仔细计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流程图,能根据图示指令进行准确操作,进行加减法计算复习。
教学难点:看懂流程图的图示,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游戏情境引入,认识流程图述: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从做游戏开始,游戏中蕴含着数学知识。
1、请一男一女掷数点块比大小,教师记录数据。
2、小胖和小丁丁也进行过这个比赛,请看他们的比赛数据。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3、刚才我们进行比赛的流程是怎样的?(比较复杂的文字语言描述)4、这幅图能体现刚才的过程吗?(1)出示流程图开始掷1个数点块造一个数数<4 ?是不是加3减3结束结束(2)理解图示重点:对“数<4 ?”的理解。
对加3、减3的理解。
5、小结:游戏过程用流程图来表达简洁、明了。
(揭题:今天学习流程图)过渡:小胖和小丁丁觉得这样的比赛规则纯粹看谁运气好,显示不出水平,所以他们改变了游戏规则:二、在解决问题(造两位数)的过程中复习计算,进一步理解流程图的意义。
1、出示流程图,理解图意:开始掷2个数点块造一个两位数数<40 ?是不是加25 减25结束结束2、还是比结果数的大小,去体验一下比赛的感觉吧!(1)胖 2、3 丁 4、5问:假如你是小胖,你会造哪个数?为什么? 造大的数:32问:假如你是小丁丁,你会造哪个数?为什么? 造小的数:54 (2)胖:3、4 丁:2、6问:造什么数使结果数大? 交流:要造小的数。
34 、26。
(3)讨论分析:前两次都造了大的数,后两次都造小的数,你有什么经验想跟大家分享? (掷两个数点块的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当两个数都走左边的一条路时,造大的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大,和就大;当两个数都走右边的一条路时,造大的数,因为减数不变,被减数大,差就大。
数学广场——流程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数学广场——流程图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学会通过流程图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步骤和顺序。
学生将掌握流程图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操作步骤等,并能运用流程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程图的概念,认识流程图的基本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借助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流程图的概念,学会绘制流程图。
2. 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流程图模板3. 彩笔、白纸4.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流程图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流程图中的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操作步骤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流程图的概念和基本组成部分,如开始、结束、操作步骤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加深对流程图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流程图表示问题的解决步骤。
2.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四、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组的流程图,并解释流程图表示的实际问题。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流程图1. 开始2. 操作步骤3. 结束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流程图表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加以解释。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绘制流程图,使学生了解了流程图的概念和基本组成部分,并能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如理解流程图的概念、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流程图(2)(第二课时)(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流程图(2)(第二课时)(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流程图(2)”的第二课时。
在前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流程图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流程图中各个步骤的顺序和逻辑关系。
2. 学生在绘制流程图时,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的情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流程图示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出示一个简单的流程图示例,让学生尝试解读并描述其意义。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 出示一个实际问题的流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步骤和逻辑关系。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流程图,并尝试绘制。
三、课堂练习1. 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流程图的理解。
2. 强调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1. 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实际问题的流程图示例。
3. 练习题及答案。
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实际问题的流程图。
2. 分析并解答一道流程图相关的题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对流程图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8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流程图2)▏沪教版(3)

数学广场——流程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流程图,会看简单的图示,能根据图示进行准确的操作。
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流程图,能根据图示进行操作。
2、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流程图,能根据图示进行操作。
教辅用品说明:骰子、媒体、图式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1、游戏一,初步感知。
(1)顾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数学广场做游戏好不好?预设:好!(2)媒体出示:游戏规则:(1)游戏开始。
(2)请你选一个信封。
(3)判断掷出的点数是不是双数。
(4)不是双数的话,游戏结束。
是双数的话,可以赢得一颗五角星。
(5)游戏结束。
问:谁能说一说游戏规则?都听明白了么?那游戏开始。
学生游戏活动。
(3)揭示课题:流程图。
刚才做游戏的过程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发言,出示流程图。
像这样,可以清晰表示游戏流程的图,我们称之为“流程图”。
【板书:流程图】(4)小朋友们喜爱看文字还是看流程图呢?预设:流程图。
追问:为什么?小结:流程图比文字更简洁明了,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游戏规则和过程。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文字和流程图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流程图的优点。
】二、展示图示,探索新知:1、展示主题图。
1)小丁丁和小胖也在玩游戏,你能看懂他们的游戏规则吗?(自己说,互相说)2)谁来说一说?2、掷数游戏。
(1)小胖掷出:问:他能造一个最大的数是?(633)他能造一个最小的数是?(336)还能造哪个数?(363)(2)336能得到哪个结果数?你是怎样想的?预设:因为336<500,所以336+350=686【板书:因为336<500,所以336+350=686336+350686 】★写竖式时要说计算过程(3)那363又能得到哪个结果数呢?谁能说?预设:因为363<500,所以363+350=713【板书:因为336<500,所以336+350=686336+ 350686 】★写竖式时要说计算过程(4)你们学会了吗?那633的结果数就请你们自己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并自己说说计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的构造方法。
2、掌握最大差和最小差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造数才能得到最大的差和最小的差。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数字卡片:1、2、3、5、7、9
1)师;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从这六张数卡中选出三
张,组成两个三位数,并用这两个三位数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减法计算。
学生小组活动,汇报。
例如:
2)师:现在请将两个三位数的减数与被减数的百位上
的5与十位上的1进行交换,现在的差是多少呢?和刚才的差之间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尝试完成,汇报交流
例如:
问:为什么只交换了2个数字,差就变小了呢?
生:第一题5和1交换后,减数是159,减数变小了,差变大了。
3)师:如果把被减数的7和2的位置交换一下,差有
会怎么变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生:第二题7和2交换后,被减数是273,被减数变小,差也就小了。
4)师:差还可以变小吗?试试看。
学生再次尝试。
出示:
师:你们都做的非常好。
今天我们再用这个本领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出示:1、2、3、5、7、9六张数卡
师:用这六张数卡,造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是几?
生:975和123。
师:有什么好办法,找得又快又好?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从六张数卡中选出最大的三个数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生:从六张数卡中选出最小的三个数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他们的差。
生独立练习:
师:交换其中2张数卡7和9的位置,再计算出差。
得到:
师:差为什么变小了?还可以更小吗?
学生尝试完成。
练习1
师:学生独立的造数、求差。
师:谁能得到最大的差?
师: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独立尝试,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后完成。
得到: 976-245=731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差。
只要造出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就行了。
探究二:
师:要得到最小的差,怎么列式?
学生尝试
生:距离越近,差越小。
策略:(1)数射线,找到最接近的两个数。
(两个数越接近,差越小。
)
(2)这两个数必须用6个不同的数字组成。
课内练习1、
学生独立的造数、求差。
师:谁能得到最大的差?
师: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独立尝试,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后完成。
最大差:
987-123=864
师:谁能得到最小的差?注意如何考虑退位的情况?
最小差:
712-698=14 612-598=14
512-412=14 412-398=14
差是451:
964-513=451 876-425=451 。
差是175:
389-214=175 598-423=175 。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最大差:用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可以得到最大的差。
最小差:百位上的数是相邻的,被减数的十位最小,个位第二小。
减数的十位最大,个位第二大,就能得到最小的差。
课后习题
课后作业
练习册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