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个月
4—6个月牛犊喂多少饲料

4-6个月牛犊的饲料喂养方法及剂量在4-6个月的牛犊饲养过程中,饲料的喂养方法和剂量十分重要。
这一阶段的牛犊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较高。
合理的饲料喂养可以促进牛犊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为4-6个月牛犊的饲料喂养方法及剂量建议。
一、饲料种类及配比1.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玉米、苜蓿、豆秸等。
粗饲料富含纤维,有助于牛犊消化系统的发育。
2.精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
精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量和矿物质,对牛犊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饲料添加剂:根据牛犊生长发育需求,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饲料添加剂,以保证牛犊的营养需求。
饲料配比建议:粗饲料占日粮的50%-70%,精饲料占30%-50%,饲料添加剂适量添加。
二、饲料喂养剂量1.粗饲料:根据牛犊的体重和食欲情况,每天喂养2-3公斤青贮玉米或等量豆秸。
2.精饲料:按照每100公斤体重喂给1-1.5公斤精饲料的剂量计算。
例如,一只4-6个月大的牛犊体重约为150公斤,每天喂养1.5公斤精饲料。
3.饲料添加剂:根据产品说明书及牛犊实际需求,适量添加。
三、喂养次数与方法1.喂养次数:每天喂养3-4次,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以利于牛犊消化吸收。
2.喂养方法:将粗饲料和精饲料混合均匀,分次喂给。
在喂料时,注意观察牛犊的食欲和消化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配比和剂量。
四、饮水与保健1.保证充足饮水:提供清洁的饮用水,避免牛犊因缺水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2.定期保健:根据牛犊的生长状况,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处理,预防疾病发生。
总之,在4-6个月的牛犊饲养过程中,要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剂量,注重喂养次数和饮水保健,以保证牛犊健康成长。
同时,养殖户还需密切观察牛犊的生长状况,适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0—3岁儿童感觉发展特征:4-6个月教程

0—3岁儿童感觉发展特征14--6个月儿童感觉发展特征经过上一阶段的发展,儿童的感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4—6个月这一阶段儿童感觉发展的关键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在视觉上,儿童开始发展他们的物体知觉、深度知觉等。
1.视觉发展特征视觉集中继续发展。
4—6个月的儿童已经可以较准确地定位物体。
视觉集中力较前一阶段成熟而稳定,视线可以准确瞄准物体并随物体移动的路线一致移动。
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在逐渐延长、视敏度提高。
与前3个月相比,儿童的视敏度快速地发展,6个月左右的儿童视敏度大概是成人的1/5。
他们能够看到远距离的物体。
开始识别基本色彩。
4个月的儿童在颜色视觉方面开始趋于稳定,哪怕在光照条件差异很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颜色识别的正确。
他们将光谱知觉为四个基本类型,篮、绿、黄、红。
在4—5个月之后,儿童的颜色视觉基本与成人接近,但是儿童对同一种类型的颜色的差异区分并不明显,如粉红色和玫红色、浅黄色和深黄色。
物体知觉初步发展。
当一个物体放在眼前时,4—6个月的儿童能够判断其存在,但如果有两个物体在一起并朝一个方向运动时,儿童往往只会将其判断为一个物体。
这个阶段的儿童通常通过物体的运动线索和空间排列来判断物体,而不是通过物体的形状、质地等。
图案知觉继续发展。
与前3个月相比,可以注视更多的图案细节,喜欢复杂的图案。
4—6个月的儿童开始感知图形的整体结构,开始能区分静止人面图像和与其同等复杂的图案,比如面部特征是胡乱拼凑的图案。
深度知觉产生。
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1961年设计的“视觉悬崖”装置证明,6个月的儿童已经有了深度知觉。
儿童的深度知觉的发展与儿童的运动经验有关,那些有丰富运动经验的儿童深度知觉发育得更快更好。
2.听觉发展特征儿童的视觉阈限继续下降。
对较低的声音也渐渐敏感起来,听力越来越灵敏。
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他们对声音的定位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4个月大时,他们能在黑暗中准确地朝向发声物体;6个月大时,他们开始对声音的远近作出判断。
4-6个月婴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有哪些训练方案

4-6个月婴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有哪些训练方案早期教育是父母都很重视的内容,对于4-6个月大的婴儿进行早教,不同的阶段,也是有不同的训练方案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4~6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分享给大家!4~6个月婴儿早教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1、视觉训练(1)训练小儿追寻物体。
用玩具声,吸引小儿转头寻找发声玩具,每日训练2~3次,每次3~5分钟,以拓宽小儿视觉广度。
(2)颜色感知练习。
让孩子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孩子物体的名称和颜色,可使婴儿对颜色认知发展过程大大提前。
(3)婴儿视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在半岁以前。
可选择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体,从大到小,让小儿用手抓握注视,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儿注视。
还可训练小儿注视远近距离不等的物体,以促进视力发展。
2、听觉训练(1)方位听觉练习:吸引孩子寻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发声源,以刺激小儿方位觉能力的发展。
(2)区分语调训练:根据不同情景,用不同语调、表情,使孩子逐渐能够感受到语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渐提高对语言的区别能力。
(3)让孩子从周围环境中直接接触各种声音,可提高对不同频率、强度、音色声音的识别能力。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1、俯卧支撑练习: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鼓励、诱导孩子将头、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只手支撑身体抬起头、胸。
左右手轮流支撑训练,每日数次,每次数分种。
2、翻身练习:训练小儿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
婴儿仰卧位,成人左手将婴儿右手向头部方向轻轻拉直,右手轻握小儿右膝盖内侧。
让他左腿弯曲,并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小儿右腿贴于床垫或地板上,然后轻轻提起小儿左边腿部,顺势让他右滚,翻成俯卧位。
用同样步骤辅助小儿从左侧翻滚至俯卧位。
每日训练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
逐渐训练孩子不需要帮助成功翻身。
3、练习坐(1)拉坐练习:4个月时可开始训练小儿拉坐。
婴儿仰卧位,成人双手的大拇指插入婴儿手中,让他握着,其他手指则轻轻抓着婴儿的手腕,使小儿双手伸直前举,手掌向内相对,两手距同肩宽,然后轻轻向前拉起婴儿双手,使小儿头、肩膀离开床面抬起。
0—3岁儿童情绪发展特征:4-6个月

0—3岁儿童情绪发展特征14-6个月儿童情绪发展特征4-6个月儿童情绪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1.4-6个月儿童情绪表达特征4-6个月儿童时儿童的情绪从愉快和不愉快两级即哭泣和安静的状态的基础上逐渐分活出更为复杂的情绪,如快乐、好奇、愤怒、厌恶等。
(1)快乐情绪的表现4个月开始儿童会渐渐分化出快乐的情绪。
当儿童听到平缓的声音时会睁大眼睛出现微笑;当父母与儿童说话时,他会睁大眼睛注视着大人的面孔;轻拍哭泣的儿童,他会停止啼哭,静静躺在大人的怀中;吃饱喝足后,双眼还会愉快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不时地晃晃胳膊蹬蹬腿,偶尔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2)愤怒的情绪表现愤怒时从最初的不愉快的情绪分化而来,一旦儿童感到不舒服就会表达他的愤怒。
比如儿童饿了、渴了、尿不湿了就会满脸涨红的大哭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如果这种不适的感觉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儿童的哭闹还会进一步升级。
(3)恐惧的情绪表现出生头几个月的儿童会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吓到。
当儿童在睡觉或安静的玩耍时,如果感到恐惧,就会两臂一举哇哇大哭。
这种恐惧的表现也是人类在最初进化过程中保证个体存活的表现。
(4)悲伤的情绪表现4个月的儿童也会有悲伤的情绪,尤其是当儿童独自一人感觉很无聊或者遭受饥饿、疼痛、冷热、尿不湿等不适情况,又没有成人及时赶到采取措施时,就会感觉很悲伤,通常会很伤心的哭泣,有时甚至还可能伴有闭眼、号叫、蹬腿等动作。
(5)好奇的情绪表现儿童出生3个月后已经有好奇的情绪了,尤其是一些鲜艳的、新奇的、运动的刺激物会引发儿童的好奇,比如当儿童发现移到他面前的红绒球或者气球时,会瞪着好奇的眼睛追视,还会对人脸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尤其喜欢盯着近处的人1由湖北省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何小燕老师整理脸打量。
(6)厌恶的情绪表现厌恶的情绪也是儿童这一阶段出现的情绪之一,此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对不喜欢的食物味道或气味拒绝。
2.4-6个月情绪理解特征描述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该年龄段儿童可以区分哭和笑这两种不同的表情,并且更偏爱微笑的表情。
早教4-6月抓握活动教案

早教4-6月抓握活动教案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4-6个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抓握能力开始逐渐发展,他们会开始尝试用手抓住各种物品。
因此,针对这个阶段的宝宝,我们需要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发展抓握能力的早教活动。
下面就是一份针对4-6个月宝宝抓握活动的教案:一、活动名称:触摸感知活动目的:帮助宝宝通过触摸感知不同的物品,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提高抓握能力。
活动过程: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小物品,比如木头的积木、塑料的玩具、布质的玩偶等。
将这些物品放在宝宝能够触摸到的位置,让宝宝自由地触摸这些物品。
在触摸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宝宝用手抓住这些物品,感受它们的不同质地和形状。
二、活动名称:抓握练习活动目的:帮助宝宝练习抓握动作,提高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过程:准备一些适合宝宝抓握的玩具,比如大小适中、形状简单的软质玩具或者木质玩具。
将这些玩具放在宝宝的触及范围内,让宝宝自由地抓握这些玩具。
在宝宝抓握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引导和鼓励,帮助宝宝逐渐掌握正确的抓握动作。
三、活动名称:抓握游戏活动目的: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激发宝宝的抓握兴趣,促进抓握能力的发展。
活动过程: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抓握游戏,比如将一些小玩具放在容器中,让宝宝用手抓出来;或者将一些小物品放在宝宝手中,让宝宝尝试用手抓住这些物品。
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奖励和表扬,让宝宝对抓握活动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兴趣。
四、活动名称:亲子互动活动目的:通过亲子互动的方式,促进宝宝的抓握能力发展,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过程: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抓握活动,比如一起玩捉迷藏、一起做手工等。
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予宝宝一些指导和帮助,让宝宝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从而更加愿意参与抓握活动。
通过以上的抓握活动教案,我们可以帮助4-6个月的宝宝有效地发展抓握能力,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提高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增强宝宝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四至五个月婴儿发育特点

四至五个月婴儿发育特点1.语言和沟通能力:四至五个月的婴儿开始逐渐理解语言,并能够做出回应。
他们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并通过表情、声音和手势来回应。
他们也开始发出不同的声音,如咿咿呀呀的声音和吱吱叫的声音。
2.社交能力:四至五个月的婴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他们开始注意到他们周围的人,会用眼睛追踪移动的物体,并尝试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他们也能够笑、嚷和跟随动作。
3.运动能力:四至五个月的婴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能够控制头部的运动,能够坐起来并保持平衡的时间越来越长。
他们也能够支撑自己的重量,用手臂撑起身体。
此时他们也开始尝试侧翻,但还未能自己转身。
4.手眼协调:在这个阶段,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不断增强。
他们能够准确地抓住和放下物体,并开始试图用手抓住较小的物体。
他们也能够通过转动和摇动物体来探索世界。
5.认知能力:四至五个月的婴儿开始展示出更强的认知能力。
他们能够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产生兴趣,并能够识别出熟悉的人和物体。
他们也能够注意到简单的事物序列,如一系列的声音或动作。
6.情感发展:在这个时期,婴儿开始表达出更多的情感。
他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的情绪,如愉快、不悦和疼痛,并试图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
7.睡眠模式:四至五个月的婴儿的睡眠模式逐渐变得更加规律。
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作息时间,并能够在夜间较长时间地连续睡眠。
总而言之,四至五个月的婴儿在多个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个阶段为婴儿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宝宝4~6个月学习翻身和蹬爬教案

宝宝4~6个月学习翻身和蹬爬教案宝宝4~6个月学习翻身和蹬爬教案引言:宝宝在人生的早期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发展阶段。
其中,学习翻身和蹬爬是宝宝自主运动能力的重要里程碑。
这个阶段的教育和引导对于宝宝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宝宝4~6个月学习翻身和蹬爬的教案,为父母提供有价值且高质量的指导。
本文将重点强调由简至繁、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以让宝宝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我们将提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帮助父母获得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I. 理解宝宝4~6个月学习翻身和蹬爬的重要性- 宝宝翻身和蹬爬对身体、认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翻身和蹬爬是宝宝主动探索和学习的表现,对其认知和控制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II. 培养宝宝学习翻身的教育方法A. 提供安全和刺激性的环境1. 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如移除尖锐物品和保护边缘。
2. 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刺激性的玩乐场所。
B. 肌肉力量和平衡的提升1. 运用适当的游戏和玩具,激发宝宝的主动性。
2. 鼓励宝宝多进行仰卧和侧卧的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
3. 提供支撑物,帮助宝宝转动身体并进一步锻炼平衡能力。
C. 视觉和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1. 使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和移动物品,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2. 鼓励宝宝追视和抓取物体,以促进手眼协调发展。
III. 培养宝宝学习蹬爬的教育方法A. 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提升1. 给予宝宝更多的跪姿和半蹲训练,以增强腿部和核心肌肉力量。
2. 利用高低不同的平台,鼓励宝宝进行攀爬练习。
B. 提供刺激性的环境和玩具1. 在安全的环境中设置爬行道,让宝宝有足够的空间展开活动。
2. 提供可爬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和动力。
C. 鼓励宝宝探索和挑战1. 给予宝宝一定的自由和独立,让宝宝尝试自己挑战蹬爬。
2. 鼓励宝宝趴着向前爬行,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IV. 总结和回顾本文重点探讨了宝宝4~6个月学习翻身和蹬爬的教案。
我们强调了培养宝宝学习翻身和蹬爬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宝宝这些技能的教育方法。
4到5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4到5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1.运动能力:4到5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坐起来并且保持平衡,当给予适当的支撑和稳定。
他们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自由自在地坐着,毫不费劲地转动身体。
此外,他们开始能够用手扶住并捏起小物体,如玩具。
另外,他们能够抬起胸部和头部,尝试趴在腹部上。
2.社交和情感发展:4到5个月的宝宝开始展示出更多的社交技能。
他们可以开始微笑、咯咯笑,并且对他人的表情和声音有反应。
他们能够通过眼神交流,表达对人们的兴趣和喜爱。
3.语言和认知能力:在这个时期,宝宝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他们能够专注地注视和追逐移动的物体,并且开始了解物体的存在与消失。
他们能够通过响动物体或制造哗哗声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并产生兴趣。
另外,他们开始模仿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声音,以及探索自己的声音。
4.睡眠习惯:4到5个月的宝宝的睡眠时间通常会减少。
他们的白天和晚上的睡眠时间相对较稳定,可能在每天9到11个小时之间。
宝宝可能会在晚上睡得更长,而在白天进行更多的短期小睡。
5.饮食:4到5个月的宝宝通常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如米粉或婴儿食品。
他们能够坐在椅子上,以便更好地进食,并且开始尝试用手抓食物。
同时,他们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可以逐渐从流质食物过渡到较为固体的食物。
6.视觉能力:4到5个月的宝宝的视力已经成熟,并且能够看清更远的物体。
他们能够将目光集中在一个物体上,并开始发展对颜色和形状的认知。
7.睡觉姿势:4到5个月的宝宝可能开始尝试不同的睡觉姿势,如趴着或侧卧。
然而,为了宝宝的安全,最好让他们背朝上睡觉,以降低婴儿突发性死亡综合征(SIDS)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米粉
原料:1
匙米粉,温水
做法:
1匙米粉加
入3-4匙温水,静置后,用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调成糊状。
2.米汤
原料:大米
做法:将锅内水烧开后,放入淘洗干净的200g 大米,煮开后再用文火煮成烂粥,取上层米汤即可食用。
功效:米汤汤味香甜,含
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维生素C 、维生素B 等。
3.鱼泥胡萝卜泥米粉 原料:河鱼或是海鱼,胡萝卜
做法:选择河鱼或是海鱼,蒸熟,取出肉,并小心将鱼刺全部除去,压成泥即可。
将做好的少量鱼泥,连同胡萝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4.蛋黄泥
原料:鸡蛋1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适量开水或配方奶调匀即可。
最初要从1/8个蛋黄开始,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功效:补充宝宝逐渐缺失的铁,蛋黄中的铁含量高,同时维生素
8.鸡汤南瓜泥
原料:鸡胸肉1块,南瓜1小块
做法:将鸡胸肉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将鸡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
碗水煮。
将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锅内蒸熟,用勺子碾成泥。
当鸡肉汤熬成一小碗的时候,用消过毒的纱布将鸡肉颗粒过滤掉,将
鸡汤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鸡肉富含蛋白质,南瓜富含钙、磷、铁、碳
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丰富。
9.肉末茄泥
原
料:圆茄子
1/3个,精肉末1勺,湿
淀粉少许,蒜1/4瓣,盐、麻油少许
做法:蒜剁碎,加入精肉末中用湿淀粉和盐搅拌均匀,腌20分钟。
圆茄子横切1/3,取带皮部分较多的那半,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内,将腌
好的精肉末置于茄肉上,上锅蒸至酥烂,取出,淋
上少许麻油,拌匀即可。
功效:利于小儿补充钙
质。
10.青菜汁
原料:青菜
做法:将一碗水在锅中煮开,洗净的完整的青菜叶先在水中浸泡20-30分
13.香蕉粥
原料:香蕉1小
段、奶粉2勺
做法:将香蕉剁成泥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边煮边搅拌,成为香蕉粥。
奶粉冲调好,待香蕉粥微凉后倒入,搅拌匀。
功效: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和镁,其他维生素和糖分、蛋白质、矿物质的含
量也很高,此粥不仅是很好的强身健脑食品,更是
便秘宝宝的最佳食物。
14.牛奶蛋黄米汤粥 原料:米汤半小碗,奶粉2勺,鸡蛋黄1/3个 做法:在烧大米粥时,将上面的米汤盛出半碗;鸡蛋煮熟,取蛋黄1/3个研成粉。
将奶粉冲调好,放
入蛋黄、米汤,调匀即可。
功效:富含蛋白质和钙质,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小儿生长和大脑发育有好处。
15.鲜玉米糊
原料:新鲜玉米半个 做法:用刀将玉米粒削下来,搅拌成浆。
用纱布将
玉米汁过滤出来,煮成粘稠状即可。
功效:玉米富含钙、镁、硒、维生素(E 、A )、卵磷脂和18种氨基酸等30多种营养活性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18.西瓜汁
原料:西瓜瓤适量 做法:将西瓜瓤放入碗中,用匙捣烂,再用消毒纱布过滤后取汁即成。
19.苹果胡萝卜汁
原料:胡萝卜1个,苹果半个
做法:将胡萝卜、苹果削皮洗净后切成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约10分钟可煮烂。
用清洁的纱布过滤取汁即可。
功效:胡萝卜中
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
可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增强视网膜的感光力,是婴儿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20.胡萝卜山楂汁
原料:新鲜山楂1—2颗,胡萝卜半根
做法:山楂洗净,每颗切
四瓣;胡萝卜半根洗净切碎。
将山楂、碎胡萝卜放入炖锅内,加水煮沸,再用小火煮15分钟后用纱布过滤取汁。
功效:山楂富含有机酸、果胶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其中维生素C 含量比苹果高10多倍。
与胡萝卜搭配的山楂汁可健胃消食生津,增进宝宝食欲。
21.西红柿苹果汁
原料:新鲜西红柿半个,
A 、D 和E 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5.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
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6.青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将适量青菜叶洗净,加入沸水内煮约1-2分钟后,取出菜叶用粉碎机粉碎,或在铜丝网上研磨,滤出菜泥。
7.牛奶红薯泥
原料:红薯1块,奶粉1勺
做法:将红薯(马铃薯)洗净去皮蒸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
奶粉冲调好后倒入红薯(马铃薯)泥中,调匀即可。
钟后取出切碎约一碗,加入沸水中煮沸1—2分钟。
将锅离火,用汤匙挤压菜叶,使菜汁流入水中,倒出上部清液即为菜汁。
11.南瓜汁
原料:南瓜100g 做法: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南瓜用勺压烂成泥。
在南瓜泥中加适量开水稀释调匀后,放在干净的细漏勺上过滤一下取汁食用。
南瓜一定要蒸烂。
也可加入米粉中喂宝宝。
12.肉末粥
原料:新鲜猪肉 做法:将肉
整块煮烂,取出剁烂成末。
将适量肉末加入菜粥或烂面条中煮沸后食用。
增强脑细胞活动,健康益智。
16.梨酱
原料: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梨去皮去核,切
碎,与冰糖一起入锅煮,待梨酥烂以后,一边煮一边用勺子碾压,成糊状即可。
功效:不仅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对咳嗽的宝宝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17.鲜橙汁
原料:橙子
做法:将一只橙子横向一切为二,然后将剖面覆盖在玻璃挤橙器上旋转,使橙汁流入下面的缸内。
喂
食时,可以加一些温水,兑水的比例从2:1,到1:1,然后是原汁。
苹果半个
做法:将西红柿洗净,用开水烫后剥皮,用榨汁机或消毒纱布把汁挤出。
苹果削皮蒸熟或直接榨汁,取1-2汤匙兑入番茄汁中。
功效:新鲜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
尼克酸。
22.白萝卜生梨汁
原料:小白萝卜一个,梨半个
做法:将白萝卜切成细丝,梨切成薄片。
将白萝卜倒入锅内加清水烧开,用微火炖10分钟后,加入梨片再煮5分钟取汁即可食用。
功效: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 、蛋白质、铁冬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止咳润肺,
帮助消化等保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