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寿有哪些指标
微量元素影响衰老和长寿

微量元素影响衰老和长寿孙令春孔祥瑞尽管人类的寿命不断有所延长,但百岁老人在总人口中仍是凤毛鳞角。
那么,影响人类达不到自然寿命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说非常之多,各种社会因素,经济、疾病、营养、遗传、环境及精神状态等都起着作用。
但从分子生物学、生化学、老年医学、衰老科学及无机营养学的角度上观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就能发现起着生命火花作用的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及有害微量元素过多也占重要地位。
很多人已经知道,世界万物、乃至人体最复杂、最敏感的成分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宏量元素通常构成组织的框架,而微量元素往往构成细胞活性成分。
必需微量元素铁、铜、锌、硒、锰等本身及其合成的酶类,在消除自由基及过氧化作用的危害,在自由基的产生和调控方面,在保护细胞膜、防止自由基攻击及毒害元素的影响方面,均占显著地位。
用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可以纠正很多生化及生理紊乱,治疗很多疑难杂症。
因此,老人的健康长寿,无不与微量元素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微量元素更具特殊生理及病理意义,因为它不像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水能由人体内合成或部分合成,微量元素必须全部通过食物和饮料从外界摄入。
所以,研究微量元素与衰老离不开食物,更离不开食物的基地——土壤、水及地球化学环境。
环境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存在形式,直接影响动植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生物活性,并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衰老和长寿。
看看下面的事实,也许人们就能了解微量元素与衰老的关系。
用现代先进仪器分析证明,有名的中药冬虫夏草内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铜、锰、铁、铬、钒等)方面,在包括灵芝在内的十种药用真菌中名列第二,这或许就是冬虫夏草具有显著营养、保健作用的物质基础。
其中含锌最高(102毫克/1000克),而锌被誉为“生命的火花”,与200多种酶的组成及活性有关。
老年人体内含锌量往往降低,易致免疫功能减弱,细胞也较易发生癌变。
补锌后,64.8%的人,不但增强了免疫功能及抵抗力,还改善了体质,减轻了衰老的体征,改善了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
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共计3项,17条。
1、前提条件(1).评定地区为县及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简称区域);(2).区域户籍人口在10万人以上。
2、必达指标(1).长寿的代表性。
区域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7/10万以上;(2).长寿的整体性。
区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水平高3岁;(3).长寿的持续性。
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1.4%以上。
3、考核指标考核指标是决定区域长寿的重要原因,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项目达标。
(1).近些年经济稳定发展,人均年收入不断增加;(2).居民收入差距适中,基尼系数在0.4以下;(3).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每千名老年人拥有老年福利类收养单位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贫困老年人都能获得政府的社会救助;(8).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9).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森林覆盖率或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大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2).生活饮用水达到国家规定的GB/T5750-2005标准。
中国长寿乡评审标准技术说明填报的各项数据,除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外,以申报时前一年年底的统计为准。
1、申报前提条件(1)评定地区为县及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简称区域)。
台湾、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暂不包含在评审范围内。
(2)区域户籍人口在10万人以上,不包括外来流动人口。
2、必达指标(1)长寿代表性。
现存活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10万以上。
对百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年龄真实性要进行核实,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认可或指定的专业机构调查核实为准。
方法为:1)百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年龄应与户口、身份证、原始户籍底册、家庭代际年龄对比,并进行家谱、婚姻、生育及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等经历年龄逻辑检验。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

老年慢病管理指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老年慢性病是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较长,一般没有病因治疗的慢性疾病。
老年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中风、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等。
老年慢性病管理的重点是预防与控制。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评价老年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管理效果。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1. 血压指标: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通过监测血压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2. 血糖指标:糖尿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老年人的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3.9-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为<10.0mmol/L。
通过监测血糖指标,可以评价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3. 血脂指标:高血脂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根据中国脂类代谢异常防治指南,老年人的血脂控制目标为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
通过监测血脂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
4. 心血管事件预防指标: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预防心血管事件是老年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脑血管超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5. 运动和饮食指标:老年患者的运动和饮食习惯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身体质量指数、运动情况、饮食结构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6. 心理状态指标:老年慢病患者常常伴随有情绪障碍和精神问题,对心理状态的评估也是老年慢病管理的一部分。
通过心理问卷、心理评估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老年慢病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目的。
老年护理学全套ppt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一、人的寿命和年龄划分
(一)人的寿命
• 平均期望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 简称平均寿命,是指通过回顾性死因统计和其它统计学方法,
计算出一定年龄组的人群能生存的平均年数。一般常用出生 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口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平 均寿命是以死亡作为终点。 • 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 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 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
假定无病生存的权重系数为1, 患T2DM生存的权重系数为0.6 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权重系数为0.4 一个人40岁患糖尿病,60岁发生视网膜病变,80岁死亡, 其QALYs?
QALYs=40*1+(60-40)*0.6+(80-60)*0.4=60年
练习: T2DM的权重值为0.8,不患病者的权重值为1.0 5个T2DM患者,发病和死亡年龄分别为:
(四)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健康老龄化(aging of the health)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 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群体和老年人不仅在机体、社会、心理方面保持良 好的状态,而且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继 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3.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 QALYs)
将不同生存之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的生存年数。 完全健康的生存年数 患病状态调整后的健康年数
假定无病生存的权重系数为1,患T2DM生存的权重系数为0.6 一个人40岁患T2DM,80岁死亡,其QALYs? QALYs=40*1+(80-40)*0.6=64年
想长寿吗?这些指标要做到

66快乐养生 2011.05(中)它们是经过验证得出的长寿数据,坚持做到这些,可以帮你养成某种新习惯,让你更加年轻和快乐。
它们就是——想长寿吗?这些指标要做到⊙ 方小舟1.每周锻炼的时间【理想值】至少2.5小时如果坚持每周锻炼不少于2个小时,那么在未来20年里去世的几率将比在2个小时以下的小30%。
锻炼,即使是在草场和风中嬉戏,或者随着自己心爱的旋律起舞,都可以帮助保持体重、控制血压,从而降低患病的风险。
2.体重指数【理想值】25以下BMI(体重指数)在18.5~22.9之间的女性远离疾病的机会,是体重超标、常常久坐的女性的2.5倍。
体重指数大于25,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甚至癌症的风险。
BMI在18以下和25以上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3.腰围【理想值】89厘米以下腰围在96厘米以下的女性死亡风险比其以上的女性低23%,89厘米以下是理想值。
鳄梨和酸奶可以减少小腹脂肪。
4.每夜睡眠时间【理想值】7~8小时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下的人与睡眠时间维持在6-8小时之间的人相比,寿命更短的几率要大12%。
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会造成调节饥饿感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及相关问题。
5.总胆固醇水平【理想值】240 mg/dl以下总胆固醇水平在240 mg/dl 以上的,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是200以下的人的2倍。
检查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0以上即为过高,会增加患中风、心脏疾病的患病率。
6.每天摄入的纤维素【理想值】25克美国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称:饮食中每次多10克纤维素,因冠心病猝死的风险就相应减少17%。
推荐食物:豆制品(1/2杯小扁豆中含7.8克)和农产品(一杯覆盆子中含8克)。
7.血压【理想值】120/80 mmHg以下如果数据在139/89之间,表明有高血压的预兆,这是可以通过调节压力和控制体重的好习惯来改善的。
140/90以上表明已经是高血压,需要去看医生谈谈以后时常检查的问题了。
体检项目中的长寿指标

体检项目中的长寿指标体检项目中,含有非常重要的抗衰老长寿指标,正确了解这些抗衰老长寿指标,针对自己的状況,制定个性化的抗衰老措施,加強自我保健,必将有益于健康长寿。
哪些指标与抗衰老长寿有关呢?介绍如下:一、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测定血红蛋白可以基本判断造血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贫血。
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逐渐减退,10—20岁造血功能是出生时的78.8%,79岁以后减少到只有出生时的28.9%;老年人骨髓腔内制红细胞的红骨髄逐渐被制造脂肪细胞的黄骨髄所代替;60岁后骨髄细胞的数目减少一半。
老年人红细胞的寿命也缩短,加上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30%到40%的人胃酸缺乏,影响铁剂吸收;部分老年人尚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胃溃疡、痔等),缺铁性贫血较为普遍。
为了延缓造血器官的老化和充实造血原料,老年人应长剘坚持适量体力劳动,讲究合理营养,每天进食富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等的食物,如鱼、蛋、瘦肉等。
经过对长寿老人长期、大量的调查研究,著作[1]指出:长寿老人血红蛋白平均值,城市、山区男性分别为111克/升、114克/升,女性分别为106克/升、108克/升;百岁老人平均值男、女分别为110克/升、106克/升,都沒有明显的贫血症状,说明高龄阶段衡量贫血的指标应相应降低,建议80岁以上血红蛋白值男性为110克/升、女性为105克/升以上时,应属正常范围。
贫血常常是很多疾病的隐蔽表现,如大肠肿瘤、胃溃疡出血常是缓慢且无痛的,会逐渐造成贫血。
所以,发现贫血一定要彻底检查其原因,以便提早发现某些早期癌症、重金属中毒等疾病。
二、血清白蛋白蛋白质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物质基础。
血清蛋白是体内组织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具有修补组织的功用。
肝脏是合成血清蛋白最重要的器官,当肝细胞病变或老化时,合成蛋白质的能力降低,表现为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增多。
因此,测定血清白蛋白可以判断肝功能和衰老程度。
著作[2]指出:研究者发现血清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即白球比),保持较高水平是长寿的征兆。
腰围、颈围、血压、血糖、低密度蛋白、尿酸、握力、心率、肺活量、口腔等长寿硬指标及影响

腰围、颈围、血压、血糖、低密度蛋白、尿酸、握力、心率、肺活量、口腔等长寿硬指标及影响腰围颈围标准腰围标准: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
颈围标准: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
腰围越长,寿命越短,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脖子粗可反映出颈部皮下脂肪或呼吸道周围脂肪沉积增多,是皮下脂肪蓄积异常的一种表现,暗藏多种疾病风险,比如甲状腺变大、血脂增高、脂肪肝、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肺耐力下降等。
腰围:站立,软尺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在常态呼吸下进行测量。
颈围:坐位或是站位,不要仰头也不要俯视,眼睛保持平视,使用软尺,从喉结下方到低头时手能摸到颈椎最突出的地方,围1圈进行测量。
长寿妙方:1、减少摄入,控制饮食,饮食的总量很重要,不能超标;2、不要吃高糖、高脂、高盐的饮食;3、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心率微微加快、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三大指标正常,慢病远离血压标准: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 毫米汞柱。
血糖标准: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
低密度脂蛋白标准:正常值为<3.4毫摩尔/升。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有高血压,而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关键因素,其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都是需要长期用药的疾病,控制不好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在老年人群中,“三高”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按照“严、中、松”原则治疗。
1、胆固醇控制严格。
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前提,而粥样斑块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
2、血压控制要适中。
80岁以下的老人可先把血压降到150/90 毫米汞柱以下,若无不舒服的感觉可降到140/90 毫米汞柱以下;80岁以上老人,降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了。
为什么痴呆老人长寿

为什么痴呆老人长寿痴呆症是一种由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引发的病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痴呆症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对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然而,有趣的是,痴呆症患者常常能够长寿,这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痴呆老人长寿的原因:1.基因遗传有些人天生就拥有更长的寿命,这可能与人类基因和遗传学相关。
有人研究发现,某些遗传结构可能与痴呆症的发病率有关,但同时也会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2.日常习惯痴呆老人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锻炼身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他们的寿命。
久远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与寿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显示,日常饮食中多食水果和蔬菜的人,寿命要比少食这些食物的人长4年以上。
而且,痴呆老人的睡眠质量也可能影响其寿命长度。
3.心理健康痴呆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也会影响其寿命长度。
患上痴呆症的老年人,虽然会出现认知障碍等症状,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痴呆老人展现出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情绪困扰,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态。
心理疾病和负面情绪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心理健康对于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
痴呆老人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治疗痴呆症的药物,其中最常使用的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这种药物可以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理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进而保护大脑健康。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指通过运动、按摩、理疗等方式,对病人进行全面康复。
运动可以增强肢体功能,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3.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指通过记忆游戏、智力益智等方式,对病人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高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刺激患者的大脑活力,增强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社交治疗痴呆症患者往往感觉孤独和无助,社交治疗可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加入各种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活力,缓解他们的情绪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长寿有哪些指标
导语:老年人十大长寿指标中老年人长寿需要注意日常的细节。
长寿是每个老人的心愿,那么老年人长寿有哪些指标呢?老年人要如何保持长寿呢?
老年人十大长寿指标中老年人长寿需要注意日常的细节。
美国塔夫茨老人营养研究所的专家研究人为什么会老,发现十五年前由艾凡与罗森伯两位教授提出的影响寿命的十大生物指标,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科学的求证,至今稳立不坠。
这些指标是可以控制和借鉴的。
而与这十大指标有密切关系的,则是增加运动、改善饮食。
肌肉量一般老人不是体重过重,而是肌肉与油脂的比值太低。
所以不要减低体重,而是要改善肌肉与油脂的比值。
有多少肌肉主要看你用不用肌肉,如常用就可以维持,甚至还可以增加肌肉,这与年龄无关。
老人肌肉萎缩,尤以腿部为甚,后果是失去平衡,行动不便,易于跌倒。
体力年老时整个运动肌与运动神经单元会消失,从30岁到70岁,有20%的运动肌与运动神经单元会消失。
基础新陈代谢(英文简写BMR)年老时BMR降低,意即不运动时所需之热能减少。
从20岁以后,每十年降低维持体重每日所需热能24焦耳。
70岁时比20岁时每日少需120焦耳。
所以70岁的人如果仍照20岁时的吃法,当然会增加体重,除非增加运动量,但这不是70岁的老人办得到的。
太多热能太少运动,肌肉萎缩,BMR降低,成为恶性循环,结果是体脂增加。
唯一办法是多运动来增强肌肉,维持BMR。
体脂含量即使老人没有增加体重,体脂也会增加,因为肌肉减轻了,藉以代之的是体脂。
所以只顾体重没有,要注意增加肌肉、减少肥油才行。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